城市规划原理讲稿.ppt
《城市规划原理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讲稿.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 述,城市规划原理是一门什么课?原理:带有普遍性、最基本的、可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即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城市规划原理即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基本道理。(也有称都市计划)城市规划是什么?规划: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城市:本教材所下定义或谈及其内涵有十多处。古代:“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城,廓也,都邑之地,筑之以资保障也”、“内之为城、外之为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等(中国古代文献墨子非攻篇、战国策、管子 度地篇等:)可见,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长城)”,“市”:一种交易场所(从不固定发展到固定)。“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 系辞)。“市”
2、常与“井”相联系,称“市井”(街市、市场之意。市井之徒指小人)一种说法是人们每天要去井中打水(井是古代的基本生存设施),顺便在井旁交易;另一说法是市中必有井,先在井清洁,然后交易。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的现代含义: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行政管辖 的意义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一种行政区划概念)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构成一个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 的和政治的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城市是人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其信息高度集中的载体 一定的空间范围、该范围中的一切事物及发生的一切活动都可纳入城市范畴。(
3、包括自然条件、社会制度、体制、政策、科学技术发展、生产方式、交通工具、文化传统、民族构成、艺术观念、艺术活动、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经济水平、经济活动、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等),城市规划:针对城市所做的各种长远计划。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十五”规划)、教育发展计划、城市建设发展计划、土地开发计划、计划生育、税收计划等。本教材所下定义或谈及其内涵也很多。如:“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 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是人居 环境个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一种社会运 动、政府职能,更是一项专门职业”、“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4、、“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以及人民生活的广泛领域”“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综合性(仅以城市建设小范围言包括土地开发、房地产市 场、建筑设计、道路交通、市政设施、防洪防灾等)、法治性(1989年12月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必须取得“一书两证”)、政策 性、地方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 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等等。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可见,城市规划范围大、内容多、关系复杂。不仅是设计技术工作,更是政府行为。而
5、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本科层次甚至曾经有中专层次)其学习与工作重点在“城市建设规划”包括“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的设计(规划设计院)与管理(规划局)。,为什么要学这门课?1、城市建设程序:立项(项目计划)获得土地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建筑、道路、给排水等各种工程)施工验收使用。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指导与限制下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规划进行完善或修改。2、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部分工作与建筑设计关系非常紧密,常由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甚至由建筑设计者单独完成。如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中心(行政、商业、文化、体育中心、交通枢纽等)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文化遗产(建筑
6、部分)的保护与修复、更新等。3、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一定内容,如何学这门课?1、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比对:(1)、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解(2)、建筑学的教学方式(3)、工作内容与方式:负责协调各工种并完成其中一部分工作。(4)、就业方式与状况:主要在设计院(建筑设计可开私人事务所、城市规划没有,因为是政府行为)2、教学目标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1)、树立城市的观念:建筑是城市中的建筑(2)、了解一些:本教材讲些什么、城市规划工作具体涉及些什么(3)、理解一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4)、掌握一些: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今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在
7、工作中继续学习,教学安排:1、城市规划相关基础知识:包括1-8章、12-13章,了解,3周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理与方法:第10章,理解、掌握并完成一个小作业,2周3、城市历史建筑的欣赏与保护、更新知识:第11章,理解,1周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包括城市住宅设计要点及教材第9章,掌握并实践(另安排有4周课程设计),3周5、机动:1周6、考查:笔试形式,占70%,1周(第14周)参考资料:城市规划资料集等,城市规划相关基础知识,中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原始居民点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氏族部落的形成而必然产生的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 奴隶社会防御性的城生产力的提高有了剩余产品,
8、产生了私有制,需要有城廓沟池来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城市由2-3套城墙围护。城市型居民点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就需交换,由不固定到产生固定场所,形成市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筑城高潮,实行分封制,存在许多小国,由于各国相互攻伐,城市的防御作用非常突出。(著名的都城有:燕下都(燕上都在今北京附近,下都在河北易县东南)、赵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齐临淄(今山东临淄城北,是战国时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鲁城(今山东曲阜,基本按周制建造)、郑韩故城(今河南新郑县附近,原为韩国都城,郑灭韩后,亦在此建都)、淹城(今江苏长州南面)城市规划思想及著作有:周礼考工记(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推崇礼制
9、,反映一种哲学思想)、管子(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具有革命性)、商君书(论及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秦至清实行郡县制,主要发展的是都城及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城市。如长 安(西安)、洛阳、卞梁(开封)、临安(杭州)、建康(南京)、大都(北京)、平江府(苏州)、广州、泉州、景德镇、扬州等。从城市分布看,由北向南、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由内陆向沿河 道发展,唐至元,海上交通发达,但明中叶后实行海禁,除广州 外,沿海城市未的发展。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中心(宫殿、官府 衙门),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规划发展:秦复道 汉布局不规则,宫殿与民居相互穿插 三国有功能分区 南北朝强大整体环境和形胜
10、观念 隋唐先规划、测量,再建城,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实行“里坊制”(也称“坊里制”,既是划分城市用地和空间的构成单位,更是一种 城市管理模式、制度:长安全城共划分为109个坊里,坊里四周有 2.5-3米厚,2米高的坊墙,一般每坊开四个坊门,皇城南面的四排只 开东西向门,坊门在日出和日落时敲打钟鼓开闭,坊门关闭后严禁在 街上行走,每年只正月十五前后几天可夜不闭门。一般居民的房屋只 能在坊内开门,只有三品以上的贵族官员和寺庙可向街开门)长安城的规划思想对日本的平城、平安二京有巨大影响(完全模仿,连朱雀大街、东西市的名称均相同)宋实行“街巷制”(城内也划分为坊,但无坊墙坊门,各户均可向街开 门,取消
11、宵禁)元明清大都全部按规划修建,强调中轴对称。,近现代1949年以前主要是“租借地”(上海、天津、青岛、大连等)、日本“占领区”(长春、沈阳、牡丹江等)、新兴工 矿、商业城市(唐山、南通、无锡等)及南京、重 庆两都的发展。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主要在工业与资 本主义商业的出现。现代1949年以后省会城市、工矿业城市(鞍山、大庆等)经济 特区、沿海城市城市(镇)化(农业人口及土 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目前我国城镇 化水平约40%左右):大力建设小城镇(苏南地区、温州地区等)开发大西部。规划发展:从混乱到法治,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旧城改造到逐步科学 化,从单纯规划设计到规划与管理结合,认识
12、到管理实施规 划是一种“再创造”,认识到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等进入了理论界,主要是学习西方规 划理论。但设计中仍注重形式,好大喜功,讲求雄伟气派、对称或所谓漂亮的平面构图。缺少详实的调查研究以及与其 他各方专业或部门的有效配合,技术含量低。追求政绩,体 现长官意志。规划管理水平低,官气大,并没有真正重视规 划设计的技术性与科学性。对老百姓是法律,对一部分人是 玩弄法律。“间距”、“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是代币券。,2、外国(主要是欧洲、美国):防御性城市西亚巴比伦城(筑有两重城)、古罗马的营寨城(如位于今 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规划思想:古希腊的希波丹
13、姆模式、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第一、第五卷中有关于城市规划的论述,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 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政治中心欧洲中世纪城堡(封建主生活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的庄中)。多自发建设,很少按规划建造 经济中心14-16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发展,海上贸易是经济 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欧洲、美洲城市的发展主要由沿海城市带 动内陆城市(如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然后开发西部),城 市中心是神权统治中心的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设是文 艺复兴的标志。规划发展:城市局部地段改建,讲求艺术性,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由于人口激增,造成土
14、地、住房严重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20世纪初,二战以前由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开明人士及空想家提出 种种社会改良措施。如巴黎改建、新协和村、田园城 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开端,城市周边设农田和园 地以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恩维的“卫星城市”(大城市“母城”外围设独立或半独立的与之紧 密联系的小城镇卫星城或子城,以疏散大城市口。)柯布西耶的“空间集中”(城市中心建高层建筑)赖特的”空间分散”(“广亩城市”,回到过去,走向乡村)理论。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制定的城市规划 大纲,指
15、出:城市活动主要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 种,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解决这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CA佩里的“邻里单位”(1939年提出,一种居住区规划思想,将“邻 里单位”作为居住区的“细胞”,设置一所 小学中心建筑以控制其规模35千人 约5公顷,防止外部交通穿越“邻里单 位”,保证居住区内的安全、舒适的生活),二战以后战后重建,主要在欧洲各国(英国的大伦敦规划、哈罗新城、考文垂规划;波兰的华沙规划;瑞典的魏林比新城等)和日本(广岛的“和平林荫道”),由于实际多,城市发展快,大量新思 想、理论进入城市规划领域,产生许多新的规划理论。规划理论: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在“邻里单位”基础上发展起来,
16、将小区作为居住区 的构成单位,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高度重视居住 区的社会问题,小区规划逐步被社区规划代替。)马丘比丘宪章(1978年12月,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分析了 雅典宪章的功、过;肯定了其城市分区的方法,但指 出,由于过分追求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性,忽 略了人与人的多方联系。提出应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 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理性主义和社会学批判、系统论、控制论、决策论、全球化、环境保 护、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当代规划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单向封闭型到复合发散型认识到 管理对规划设计的作用,认识到与实际的 不同理论步、由静态到动态、由刚性到弹 性、由
17、指令性到引导性等转变。,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与编制,一、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 来空间安排的意志,是人居环境个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 空间规划,中国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二、城市规划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3、城市环境中各集团之间相和谐,三、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收集基础资料(包括勘察、测量、气象、水文、历史、经济与社会发 展、人口、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企事业单位现状、交通运输、仓储、行政及文教卫等、建筑物现状、工程设施、园林、人防、环境资料)2、确定发展战略、
18、预测发展规模(人口、土地等)3、确定城市功能布局(工业、居住、商业、行政、文化等功能的用地分布)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交通、水、电等)的规划 原则 5、新开发区的建设原则、步骤、方法 6、城市各项市政设施(水、电力、电讯、防灾、防污、能源等)设计 7、拟订城市建设艺术的原则与要求(如建筑的体型、体量、高度、色彩、造型、用材、间距、后退红线距离等建议或限制)8、安排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9、提出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步骤,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各阶段设计内容 1、在城市规划之上有“国土规划”(中国起步晚,尚只做了些区域性规划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分
19、类,落实用地指标,属国土规 划中的专项部分,我国1988年第一次开展)“区域规划”(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规划,该区域远大于某个别城市。如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京津唐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具体的针对城镇群之间关系的规划,范围比区域小,属区域规划的一个专项,与城 市总体规划关系最为切)。,2、城市总体规划:(1)、规划期限:一般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一般5年,建制镇(小城镇)总体规划期限为1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可为3-5年。(2)、确定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指城市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 作用,体现城市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 济、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是主要职能的反映 确定方法一般
20、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如衡南新县城云集镇城镇性质为:衡南县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物质集散地,以发展无污染的轻加工工 业为主的现代化园林城镇。又如北京:中华人民共 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 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发展规模(由人口和用地规模确定)城市人口:有多种预测方法(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递 推法、综合平衡法、城镇化水平预测法、剩余劳动力 转化法、容量法等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不足20万,用地规模: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0.1120m2/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21、(见207页),城市用地计量单位:万平方米或公顷(hm2或ha)(4)、土地利用总体布局(设计的重点,最重要的图纸)(5)、交通规划及各专业规划(给排水、电力、环卫、防洪、燃气等)(6)、园林绿地系统规划(7)、环境保护规划(“三废”:废水、废气、废渣)(8)、旧区改建规划(9)、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0)、成果包括 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1:1000025000,小城市1:500010000,建制镇为1:5000)文件:规划文本(对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附件(包括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11)、总体规划用地计算应采用1:5000或1:10000的图纸,3、分区规划:可简单地理解为
22、将城市划分为几各区,对某个区进行的总体规 划。其规划期限同总体规划(但对于建筑控制、道路及管网的规 划则更详细),图纸比例为1:5000。用地计算采用1:2000或 1:5000。一般大城市必须做,小城市不做。4、详细规划:以总体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 和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用地性质、使用强度、空间环境。作为管理依旧,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内容:现状图、区位图(比例不限)、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 交通规划图(包括走向、线型、断面、控制点坐标及标 高)、公建设施规划图、绿地景观规划图、地块编码图(1:5000)、各地
23、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给水排水规划 图、电力电讯规划图、重点地段意向设计图等 图纸比例:1:10002000 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 规定性指标: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建筑控制高度、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块面积)、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交通出入口方位 停车场大小及布置。指导性指标: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建筑色彩要求、其他 环境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对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所进行的规划设计,指导各建 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与建筑设计关系最密切。图纸内容:用地现状图、总平面图(对用地中的道路、绿地、广 场、停车场、水面和所有建筑进行平面布局,确定其具
24、 体位置与范围。建筑以屋顶平面表示,类似建筑总平面 图)、道路交通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工程管线规 划图、竖向规划图、临街立面、透视图(常作整个用地 范围的鸟瞰图)或模型 图纸比例:1:5002000 规划文件:规划设计说明书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 容积率、建筑密度 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绿地率,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要求,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用地分类:10大类(代码如R,C等)、46中类(代码如R1,C1等)、73 小类(代码如R11、C12等)1、居住用地(R):又可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
25、地、绿地四种。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人均 1828M2。(大中城市不少于16M2)2、公共设施用地(C):行政办公、商业等,分为市级(市政府、博物馆 电视台)、居住区级(街道办事处、街道医院)小区级(中小学、菜市场)。常用“千人指标”来确 定用地规模,设施布局时要考虑“服务半径”(中学 1000米、小学500米以内),公共设施选址要注 意相互关系,如医院不宜与小学在一起。城市中 心与广场是城市形象设计的重点。注:中小学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或建筑用地、运 动场地、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其他用地。3、工业用地(M):选址要考虑自身工艺、交通运输、对城市尤其是居住 区的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