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ppt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纲原文】,1.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栏目索引,真题回放命题报告,专题网络 点拨思维,核心突破 考向预测,综合考点 多维探究,真题回放 命题报告,高考题组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高考题组二河流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高考题组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命题感悟,高考题组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2012天津文综)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1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
2、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是增强了地面的下渗、蒸发功能,所以在图中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a(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增加,c(地下径流)增加,d(蒸发)增加,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B,(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23题。,2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A,本题考查的是绿水比例最大而非绿水量最大的流
3、域。气候干燥的塔里木河(内流河)流域降水后蒸发(腾)水(即绿水)的比例远大于其他流域(外流河,径流量大、蓝水比例高),故选A。,3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旺盛,非生产性绿水很多;覆膜种植农作物,植物根系可获得更多的水分,从而增加植物蒸腾量,使生产性绿水大量增加,故选C。水田改旱地,会降低生产性绿水比例。植树造林能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但比覆膜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小,况且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宜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对生产性绿水比例增减影响不大。,C,高考题组二河流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
4、,(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4题。,4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C,该流域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与气温呈正相关,所以补给来源除雨水外,还有冰雪融水,因为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的补给随季节的变化都较小。故选C。,5(2014广东文综)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坝址上
5、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 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 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修建水库可以调蓄径流、削峰补枯,减小下游水位变化,抬高上游水位。拆坝后,这些功能将不复存在,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下降,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汛期洪峰流量增大,故选D,不选A、C。河流汛期出现的早晚取决于最大补给量出现的早晚,故不选B。,D,高考题组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江苏地理)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第6题。,6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
6、岸 D越南东海岸,A,据图可知,索科特拉岛东部海域为北印度洋,该处七月份的季风洋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故油污带可随洋流漂向印度西海岸。,7(2014上海地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7(2014上海地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寒流。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7、,7(2014上海地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较多。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本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河流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出现。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结合区域图、示意图和表格资料,考查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河流水文特征、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2)结合图文材料,考查洋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命题感悟,专题网络点拨思维,网络
8、构建,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掌握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洋 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复习巩固运用以上知识。,名师点拨,专题网络点拨思维,核心点一水循环及其意义,核心突破考向预测,核心点二河流水文特征,核心点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点一水循环及其意义,主干精讲,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概念。,2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3)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排查纠错,1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
9、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水量丰富。()2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水的动能。()3外流区域只发生海陆间循环,内流区域仅发生陆地内循环。()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命题点 水循环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应遵循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规律,右图为“某地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分别是()A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B蒸发、地表径流、修 建水库、跨流域调水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修建水库D蒸发、地表径流、水 汽输送、修建水库,A,命题点 水循环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应遵循自然界
10、中水循环的规律,右图为“某地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下列人类行为中可以增强环节的是()A开采地下水 B打机井C植树造林 D城市化建设,C,方法技巧,1区分水循环环节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人类主要通过影
11、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