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认知实验.ppt
《半导体器件认知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器件认知实验.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半导体器件认知实验,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实验室,实验目的及内容,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获得对半导体器件基本的感性认识。2、通过实验,使同学认识MOS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通过实验,可以使同学了解集成器件的布线及基本功能区域。二、实验内容1、利用显微镜观察单管半导体器件及集成器件。2、利用显微镜观察半导体器件内部MOS管平面结构,分析其立体结构和功能原理。3、利用显微镜观察集成器件的布线方法及基本功能区域。,一、世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a)、集成电路的早期情况:1947年:贝尔实验室肖克莱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1950年:R
2、Ohl和肖特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1956年:C S 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世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b)集成电路的中期情况:1963年:和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
3、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50门);1967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采用的是MOS工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个CMOS微处理器1802;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问世;,世界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C)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期情况: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
4、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时代的来临;1979年:Intel推出5MHz 8088微处理器,之后,IBM基于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1981年:256kb DRAM和64kb CMOS SRAM问世;1984年:日本宣布推出1Mb DRAM和256kb SRAM;1985年:80386微处理器问世,20MHz;1988年:16M 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阶段;1989年:1Mb DRAM进入市场;1989年:486微处理器推出,25MHz,1m工艺,后来50MHz芯片采用 0.8m工艺;1992年:64M位
5、随机存储器问世;1993年:66MHz奔腾处理器推出,采用0.6工艺;1995年:Pentium Pro,133MHz,采用0.6-0.35工艺;1997年:300MHz奔腾问世,采用0.25工艺;1999年:奔腾问世,450MHz,采用0.25工艺,后采用0.18m工艺;2000年:1Gb RAM投放市场;2000年:奔腾4问世,1.5GHz,采用0.18工艺;2001年:Intel宣布2001年下半年采用0.13工艺。,二、我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1)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六十年代,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65年-1978年:以计算机和军工配套为目标,以开发逻辑电路为主要产 品,初步建立
6、集成电路工业基础及相关设备、仪器、材料的配套条件;1978年-1990年:主要引进美国二手设备,改善集成电路装备水平,在“治散治乱”的同时,以消费类整机作为配套重点,较好地解决了彩电集成电路的国产化;1990年-2000年:以908工程、909工程为重点,以CAD为突破口,抓好科技攻关和北方科研开发基地的建设,为信息产业服务,集成电路行业取得了新的发展。a)、908工程:1990年8月由国家投资十几个亿,在无锡建立了一个6英寸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成立了华润微电子公司(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后改为上华集团公司。B)、909工程:同年9月由信息产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各出资50个亿,共计10
7、0个亿。从日本NEC公司引进了一条8英寸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成立了华虹公司。2)融入全球产业竞争:到200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11.7亿块,销售额为1251.3亿元,10年间产量和销售额分别扩大18.5倍与21倍之多,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8.3%与40.5%,销售额增速远远高于同期全球年均6.4%的增速。截至2007年底,国内已建成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有52条,量产的12英寸生产线3条、8英寸生产线14条。涌现出中芯国际、华虹NEC、宏力半导体、和舰科技、台积电(上海)、上海先进等IC制造代工企业,这些企业纷纷进入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产业竞争,全球代工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9%。目前,中芯国际已
8、成为全球第三大代工厂,代工水平达到了90nm。华虹NEC也已进入全球芯片加工企业前十名行列。,三、描述IC工艺技术水平的五个技术指标,1)集成度(Integration Level)集成度是以一个IC芯片所包含的元件(晶体管或门/数)来衡量,(包括有源和无源元件)。随着集成度的提高,使IC及使用IC的电子设备的功能增强、速度和可靠性提高、功耗降低、体积和重量减小、产品成本下降,从而提高了性能/价格比,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因此集成度是IC技术进步的标志。为了提高集成度采取了增大芯片面积、缩小器件特征尺寸、改进电路及结构设计等措施。为节省芯片面积普遍采用了多层布线结构,现已达到7层布线。晶片集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器件 认知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