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物理6施敏.ppt
《半导体器件物理6施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器件物理6施敏.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MOSFET及相关器件,6.1 MOS二极管6.2 MOSFET基本原理6.3 MOSFET按比例缩小6.4 CMOS与双极型CMOS6.5 绝缘层上MOSFET6.6 MOS存储器结构,相关主题,MOS二极管的VT与反型条件MOSFET基本特性按比例缩小理论与短沟道效应的关系低功耗CMOS逻辑MOS存储器结构,基本FET结构,6.1 MOS二极管,MOS二极管是MOSFET器件的枢纽;在IC中,亦作为一储存电容器;CCD器件的基本组成部分。,6.1.1 理想MOS二极管,理想P型半导体MOS二极管的能带图:功函数(金属的m和半导体的s)电子亲和力理想MOS二极管定义:零偏压时,功函数差
2、ms为零;任意偏压下,二极管中的电荷仅位于半导体之中,且与邻近氧化层的金属表面电荷量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直流偏压下,无载流子通过氧化层。,MOS二极管中三个分离系统的能带图,半导体表面三种状态,随金属与半导体所加的电压VG而变化,半导体表面出现三种状态:基本上可归纳为堆积、耗尽和反型三种情况。以P型为例,当一负电压施加于金属上,在氧化层与半导体的界面处产生空穴堆积,积累现象。外加一小量正电压,靠近半导体表面的能带将向下弯曲,使多数载流子(空穴)形成耗尽耗尽现象。外加一更大正电压,能带向下弯曲更严重,使表面的Ei越过EF,当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时反型现象。,三种状态,由p型半导体构成的MOS结
3、构在各种VG下的表面势和空间电荷分布:,表面电势s:ss0 空穴耗尽;s=B 禁带中心,ns=np=ni;s B 反型(s 2B 时,强反型);强反型时,表面耗尽区的宽度达到最大值:Qs=Qn+Qsc=Qn-qNAWm,理想MOS二极管的C-V曲线,V=Vo+s,C=CoCj/(Co+Cj),强反型刚发生时的金属平行板电压阈值电压,一旦当强反型发生时,总电容保持在最小值Cmin。,理想MOS二极管的C-V曲线,理想情况下的阈值电压:,强反型发生时,Cmin:,6.1.2 实际MOS二极管,金属-SiO2-Si为广泛研究,但其功函数差一般不为零,且在氧化层内部或SiO2-Si界面处存在的不同电荷
4、,将以各种方式影响理想MOS的特性。,一、功函数差,铝:qm=4.1ev;高掺杂多晶硅:n+与p+多晶硅的功函数分别为 4.05ev和5.05ev;随着电极材料与硅衬底掺杂浓度的不同,ms发生很大变化;为达到理想平带状态,需外加一相当于功函数的电压,此电压成为平带电压(VFB)。,金属与半导体功函数差对MOS结构C-V特性的影响,曲线(1)为理想MIS结构的C-V曲线曲线(2)为金属与半导体有功函数差时的C-V曲线,二、界面陷阱与氧化层电荷,主要四种电荷类型:界面陷阱电荷、氧化层固定电荷、氧化层陷阱电荷和可动离子电荷。,实际MOS二极管的C-V曲线,平带电压:,实际MOS二极管的阈值电压:,6
5、.1.3 CCD器件,三相电荷耦合器件的剖面图,6.2 MOSFET基本原理,MOSFET的缩写:IGFET、MISFET、MOST。,1960年,第一个MOSFET首次制成,采用热氧化硅衬底,沟道长度25um,栅氧化层厚度100nm(Kahng及Atalla)。,2001年,沟道长度为15nm的超小型MOSFET制造出来。,NMOS晶体管基本结构与电路符号,PMOS晶体管基本结构与电路符号,工作方式线性区,6.2.1 基本特性,工作方式饱和区,过饱和,推导基本MOSFET特性,理想电流电压特性基于如下假设,1 栅极结构理想;2 仅考虑漂移电流;3 反型层中载流子迁移率为固定值;4 沟道内杂质
6、浓度为均匀分布;5 反向漏电流可忽略;6 沟道内横向电场纵向电场7 缓变沟道近似。,推导基本MOSFET特性,简要过程:,1 点y处的每单位面积感应电荷Qs(y);2 点y处反型层里的每单位面积电荷量 Qn(y);3 沟道中y处的电导率;4 沟道电导;5 dy片段的沟道电阻、电压降;6 由源极(y=0,V=0)积分至漏极(y=L,V=VD)得ID。,沟道放大图(线性区),理想MOSFET的电流电压方程式:,线性区:,截止区:ID 0 VG VT,长沟MOSFET的输出特性,饱和区:,转移特性曲线,提取阈值电压研究亚阈特性,举例:对一n型沟道n型多晶硅-SiO2-Si的MOSFET,其栅极氧化层
7、厚度为8nm,NA=1017cm-3,VG=3V,计算饱和电压。,解:Co=ox/d=4.3210-7F/cm2,亚阈值区,当栅极电压小于阈值电压,且半导体表面弱反型时,-亚阈值电流;在亚阈值区内,漏极电流由扩散主导;在亚阈值区内,漏极电流与VG呈指数式关系;亚阈值摆幅:(lgID)/VG-1。,亚0.1微米MOSFET器件的发展趋势,6.2.2 MOSFET种类,N沟增强型N沟耗尽型P沟增强型P沟耗尽型,转移特性输出特性,6.2.3 阈值电压控制,阈值电压可通过将离子注入沟道区来调整;通过改变氧化层厚度来控制阈值电压,随着氧化层 厚度的增加,VTN变得更大些,VTP变得更小些;加衬底偏压;选
8、择适当的栅极材料来调整功函数差。,6.2.4 MOSFET的最高工作频率,当栅源间输入交流信号时,由源极增加(减少)流入的电子流,一部分通过沟道对电容充(放)电,一部分经过沟道流向漏极,形成漏极电流的增量。当变化的电流全部用于对沟道电容充(放)电时,MOS管就失去放大能力。最高工作频率定义为:对栅输入电容的充(放)电电流和漏源交流电流相等时所对应的工作频率,,6.2.5 MOSFET的二阶效应,1.衬底偏置效应(体效应)2.沟道调制效应3.亚阈值导电,MOS管的开启电压VT及体效应,体效应系数,VBS0时,0,MOS管体效应的Pspice仿真结果,Vb=0.5v,Vb=0v,Vb=-0.5v,
9、Id,Vg,体效应的应用:利用衬底作为MOS管的第3个输入端利用VT减小用于低压电源电路设计,沟道调制效应,沟道发生夹断后,有效沟道长度L实际上是VDS的函数。L/L=VDS,称为沟道调制系数。,的大小与沟道长度及衬底浓度有关。沟道调制系效应改变了MOS管的I/V特性,进而改变了跨导。输出阻抗 r。约为1/(ID)。,MOSFET的沟道调制效应,L,L,6.2.6 MOSFET的温度特性,体现在阈值电压、沟道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1.VTT的关系对NMOS:T 增加,VTN减小;对PMOS:T 增加,VTP增加。,2.T的关系 若E105V/cm,为常数,约为体内迁移率的一半,正常温度范围:与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器件 物理 施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