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
《化工安全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第七节 职业中毒及其诊断过程第八节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第九节 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抢救第十节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第十一节 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第十二节 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测定与评价,第七节 职业中毒及其诊断过程,职业中毒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突发的病变 Acute Toxication:short time/high concentration 慢性中毒 低浓度毒物长时间不断进入人体逐渐引发的病变 Chronic Toxication:long-term,low concentration 亚急性中毒 亚临床型职
2、业中毒,职业中毒特点,Lung cancer may occur as much as 30 years after exposure to asbestos 石棉,Latency Period 潜伏期,职业中毒诊断依据,1职业史职业史是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职业史包括现在工种和既往工种,各工种起止年、月和专业工龄、接触毒物的种类、方式和接触剂量等,职业中毒诊断依据,2劳动卫生调查劳动卫生调查包括工艺过程、生产方式、劳动环境、防毒措施、劳动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调查同车间、同工种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等,职业中毒诊断依据,3体格检查 包括症
3、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是患者本人自我感觉到的不适感。体征是医生通过望、闻、触、叩等物理检查能看到或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实验室检查也是职业中毒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测定尿汞、尿铅含量对汞中毒、铅中毒的诊断;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对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测定变性血红蛋白和变性珠蛋白小体,对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通过X光片检查骨骼变化,对氟、磷中毒的诊断等,第八节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一),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窒息Asphyxiants中毒性水肿中毒性气管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纤维化,最常见的是尘肺病 Pneumoconiosis,矽肺Silicosis,2004年5
4、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发病的原因,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粉尘特征: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温州中院判决赔偿2亿元。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
5、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第八节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二),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症候群乏力,疲劳,记忆力减退多发性神经炎手脚发麻,动作不灵活,铅中毒中毒性脑病头痛、呕吐、昏迷神经症状狂躁、欣快、忧郁、消沉,1、2二氯乙烷中毒,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健康影响:,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
6、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使用的原料有:PU510胶、“天那水”、包头胶。现场模似试验(天那水):1、2二氯乙烷浓度达383mg/m3(标准15mg/m3)原料使用:使用的胶粘剂中中含有1
7、、2二氯乙烷(高毒),而且成份不清,盲目使用。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鞋用胶粘剂的现状,2004年对浙江省127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苯超标率 15.74%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1、2二氯乙烷超标率2.36%二氯甲烷超标率2.36%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Solvent Related Diseases,Acute IntoxicationChemical HeadacheChemical Hepat
8、itis(肝炎)Chronic Toxic Encephalopathy(脑病)Hematological EffectsRenal Effects(肾病)Reproductive Health EffectsTox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神经病),Bill Bowerman developed n-Hexane rel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from glues used for running shoes,正己烷中毒,2002年6月,广东省卫生厅接到省妇联反映后,立即对广东东莞安加鞋厂进行调查,有12名女工被确诊为慢性正己烷中毒,较重
9、者出现双脚无力、肌肉痉挛样疼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涂胶工序女工正在作业,东莞市清溪镇的台资企业安加鞋厂涂胶工序女工中毒打工妹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在工厂干的活是给鞋面涂胶水,年龄最大的不过28岁,最小的才18岁,正已烷中毒,正已烷中毒她的手指到现在还不能完全伸展开来,第八节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三),血液和造血系统血细胞减少慢性苯中毒血红蛋白变性一氧化碳中毒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急性砷化氢中毒,苯中毒,2002年2月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6月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加剧。7月14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
10、亡。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中毒原因分析,原料使用: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的纯苯(剧毒)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达29.6倍。危害告知:劳动合同中没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化工企业职业中毒,2003年4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
11、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第八节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四),其他的身体系统消化系统直接刺激、腐蚀胃黏膜产生绞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肾脏系统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浮肿皮肤由于刺激和变态反应可发生搔痒、刺痛、潮红等各种皮炎和湿疹。,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嘉兴某制革企业工人,男,18岁,2003年7月2日进厂,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2003
12、年12月11日,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未就诊,继续工作;12月13日清晨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上夜班),请假离厂,但仍未就诊;12月15日出现意识异常;12月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24日夜死亡。死亡诊断“中毒性肝病”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0.9445(25)。沸点152.8。蒸气密度2.51。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
13、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中毒原因分析,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MF浓度为102.52 mg/m3,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1,第九节 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抢救,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ClothingEar plugs/muffs,safety glasses/goggles,respirators,gloves,clothing
14、,hard-hats,皮肤防护,主要靠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镜等,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的接触。皮肤被污染后,必须采用不同的清洗剂立即清洗。,呼吸防护,过滤式防毒呼吸器过滤式防毒呼吸器主要有过虑防毒面具和过滤防毒口罩。它们的一个主要部件是一个面具或口罩,后面接一个滤毒罐。它们的净化过程是先将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粉尘等物质阻止在滤网外,过滤后的有毒气体再经过滤毒罐进行化学或物理吸附(吸收)。隔离式呼吸器所谓“隔离式”是指供气系统和现场空气隔绝,1、气体中毒:迅速将伤员救离现场,搬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紧身衣服和腰带,以利呼吸畅通,使毒物尽快排出,有条件时可
15、接氧气。同时要保暖、静卧、并密切观察伤者病情的变化。,化学危险品伤害急救,2、毒物灼伤:应迅速除去伤者北污染的衣服、鞋袜,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不能少于15-20分钟),也可用“中和剂”(弱酸,弱碱性溶液)清洗。对一些能和水发生反应的物质,应先用棉花、布和纸吸除后,再用水冲洗,以免加重损伤。,3、口服非腐蚀性毒物:首先要催吐。若伤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时,可先设法引吐。即用手指、鸡毛、压舌板或筷子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引起呕吐,然后给患者饮温水300-500毫升,反复进行引吐,直到吐出物已是清水为止。,化学危险品伤害急救,严重中毒昏迷不醒时,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
16、,迅速送就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在送医院途中,要坚持进行抢救,密切注意伤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等情况。,化学危险品伤害急救,急救现场准备,当毒气泄露发生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1、若在毒气泄露现场,应立即穿戴防护服装,并检查防毒面具等有没有什么漏洞,能否起到防护作用。如果没有佩戴防护服装或防毒面具时(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在有毒品危险的场所工作的),就应该尽快用衣服、帽子、口罩等,保护自己的眼、鼻、口腔,防止毒气摄入。,2、当毒气泄露量很大,而又无法采取措施防止泄露时,特别是在通风条件差、较封闭的场所,在场人员应迅速逃离毒气泄露场所。,3、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
17、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又秩序地撤离。,4、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风向走,而要逆向逃离。,5、逃离泄露区后,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排毒治疗。,常见化学中毒与急救,氯气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如每升空气中氯的含量超过2毫克3毫克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1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
18、,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处理方法: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可减轻氯气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氯气泄漏,京沪高速路车祸致液氯泄漏 周边村镇27人死亡,2007年3月29日18时50分,江苏省淮安市境内,一辆山东装有液氯危险品的运输车,行至京沪高速公路上行线103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 第五 职业 毒害 防毒 措施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