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ppt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移动通信原理,参考书,1、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啜钢、王文博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技术,啜钢、李卫东编著,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3、第三代移动通信,张玉艳 方莉编著,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工作频段分类及应用系统发展趋势,一、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系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包括固定点与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之间、移动体之间、移动的人之间的通信,都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移动通信涵义的关键点就在于“动中通”,它的突出特点是移动性,主要表现在终端的移动性、业务的移动
2、性以及个人身份(如SIM卡)的移动性上。移动通信是有线、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无线接入有线或无线传输计算机控制,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范畴,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交换中心,用户部分,接入网部分,核心网,EIR,VLR,HLR/AUC,基站,基站,基站,基站,用户,用户,基站的组成,一个基站的构成不是单纯的由BTS组成,还要包括:铁塔天馈系统,电源设备,电池组,空调设备,传输设备,环境监控等。,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先驱者:1946年第一个推出移动电话AT&T,技术驱动,AMPS,TACS,NMT,其它,第一代 80年代,模拟,模拟调频频分多址,第三代,IMT-2000,
3、UMTS,WCDMA,cdma,2000,TD-SCDMA,宽带数字码分/时分多址,二、移动通信的发展,第四代2015,LTE,OFDM/MIMO,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基本的小区类型,超小区:小区半径r20km,适于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宏小区:小区半径r120km,适于高速公路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微小区:小区半径r0.11km,适于城市繁华区段。微微小区:小区半径r0.1km,适于办公室、家庭等移动应用环境。,二、移动通信的发展,1G代表系统:北美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业务)英国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北欧NMT(北欧移动电话)缺点: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数字承载业务
4、难于开展。频率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要求。安全利用率低,易于被窃听。优点:采用蜂窝技术,同频复用提高系统容量,组网方便。,011100010100011001,011100010100011001,011100010100011001,011100010100011001,01110001010001100111100000001011,第二代数字系统2G90年代登上舞台,二、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二、移动通信的发展,2G代表系统:TDMA泛欧GSM(Group Special Mobile/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美国D-AMPS日本P
5、DCCDMA高通公司为首的基于IS-95的N-CDMA,二、移动通信的发展,优点:频谱利用率高,话音质量高容量大:比TACS高35倍提供窄带ISDN业务标准化程度高,开放接口:安全性高:TMSI,鉴权,加密可以与ISDN,PSTN互联可以在SIM卡基础上实现漫游缺点:数据功能差,不能支持多媒体业务。如使用GSM 手机上网,理论上只能达到9.6k 的上网速度。全球不同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彼此间不能兼容,使用的频率也不一样,全球漫游比较困难。,引入GPRS后,全面提升分组数据通信的速率,达到115Kbit/s,最高可达171Kbit/s,二、移动通信的发展,用户密度急剧增长数据业务需求不断提高2G
6、系统受空中接口及网络能力的限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二、移动通信的发展,二、移动通信的发展,IMT-2000的主要目标和要求IMT-2000 意指工作在2000MHz频段并在2000年左右投入商用的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它既包括地面通信系统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基于IMT-2000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为3G,它将支持速率高达2Mbps的业务,而且业务种类将涉及话音、数据、图像以及多媒体等业务。,二、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三代IMT-2000的三大特点:无缝的全球漫游。高速传输。无缝业务传递,即在固定网、
7、移动网和卫星网上均能互通。,IMT-2000地面无线接口标准(5种),IMT-2000的发展,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标准部(ITU-R)最终通过IMT-2000无线接口规范(M.1457),包括: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提交的cdma2000;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提交的WCDMA;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提交的TD-SCDMA,最终形成最具代表性的IMT-2000的三种主流标准: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这三种标准均采用CDMA技术。,IMT-2000的三种主流标准,二、移动通信的发展,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8、ory,二、移动通信的发展,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图1-1 4G网络结构,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军用 民用;低频 高频;窄带宽带;单一业务多业务1G 2G(2.5G)3G 4G1989年:TACS1994年:GSM2001年:GPRS、IS-95 CDMA 模拟网关闭2008年:3G商用建设阶段2012年:TD-LTE实验网,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路线,CDMA,OFDMA,TDMA,WCDMA,HSPA,LTE-Advanced(包括,目前,形成了LTE FDD、TD-LTE、WiMAX竞争的新格局,LTE-FDD峰值速率35/75Mbps小区吞吐量8.65/16.31Mbps,TD-LTE峰值速率
9、28/84Mbps小区吞吐量9.8/20.4Mbps,EV-DO Rel.0 D0 Rel.A峰值速率1.8/3.1Mbps小区吞吐量,0.4/0.8Mbps,峰值速率:5.76/14.4Mbps小区吞吐量:1.5/2.5MbpsTD-SCDMA TD-HSPA峰值速率:0.55/1.68Mbps小区吞吐量:0.36/1Mbps,TD-LTE Ad)峰值速率500Mbps1Gbps,Mobile WiMAX802.16e 峰值速率33/75Mbps,802.16m 峰值速率500Mbps1Gbps,2GGPRS/EDGE,3G,3.9G,4G,cdma20001x3GPP2阵营(CDMA),W
10、iMAX阵营,峰值速率0.47/0.47Mbps小区吞吐量0.47/0.47Mbps3GPP阵营(GSM),GSM系统的增强和标准的演进,GSMGSM Circuit Switched Data(CSD)9600 bps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提供的最高数据速率达 172 kbps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提供的最高数据速率达 384 kbpsEDGE技术的特点引入新的调制方式8PSK(8相相移键控)引入新的编码方式MCS编码方式,采用新的MCS-19编码方式引入LA链路自适应功能引入IR递
11、增冗余重传机制 对链路层RLC/MAC协议进行修改,完善了链路质量控制算法,GSM网络结构,BSC,Radio interface,OSS,SS#7BSSAP(BSSMAP,DTAP),SS#7TUP,ISUP,SS#7MAP,X25GSM12.20,SS#7ISUP,MAP,BSC,GPRS网络结构,GSM/GPRS网络结构,PCU,GGSN,CG,SGSN,DNS,GPRS Core Network,PSTN Network,Billing Center,HLR/Auc/EIR,SMS-GMSC/IWMSC,EDGE BTS,TE,MT,MS,EDGE BSC,MSC/VLR,PDN,ED
12、GE PCU,SS7 Network,EDGE BSS在GSM/GRPS网络中的位置,GPRS Backbone,A,Pb,Gb,Um,Gi,EDGE网络结构,PCU:分组控制单元,EDGE对现存GSM/GPRS的影响,物理层新的调制编码方案冗余增量RLC/MAC链路自适应:测量报告、重分段、新头信息部分增加RLC窗口大小新的ACK/NACK机制移动性管理:EGPRS 多时隙 class8PSK 功率控制无线资源管理:建立维护临时块流(8-PSK,IR)信令支持RLC链路质量控制和测量过程,基站软件升级使新协议生效,EDGE是GPRS网络的增加(新的调制技术和信道编码)不能单独工作GPRS和E
13、GPRS在基站侧有不同的协议,升级方式,BSC进行软件升级,PCU进行软件升级,BTS硬件升级,使用新的EDGE TRX,其余部分进行软件升级,TD-SCDMA网络结构,AuC,GGSN,Other PLMN,SGSN,GGSN,Node B,Node B,Iu-CS,RNC,Iu-PS,Gb,A,Gs,Gr,Gn,Gc,C,D,Gp,Iub,Uu,RNC,Iur,CS域,PS域,Node B,Iub,Nb,Nc,MGW,GMSC Server,Mc,MSC Server/VLR,Mc,H,HLR,MGW,Gi,R4系统结构,RNC,TD-SCDMA一期工程网络设备形态,Iub,ATM,I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移动 通信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