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ppt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克尔逊干涉仪.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迈克耳逊干涉仪,目 录,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介绍实验内容与步骤数据处理思考题,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当一束光被分成两束,经过不同路径再相遇时,如果光程差小于该束光的相干长度,将会出现干涉现象。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分割光波振幅的方法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自1881年问世以来,迈克尔逊用它完成了三个著名实验:否定“以太”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谱精细结构和利用光波波长标定长度单位。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简单、光路直观、精度高,其调整和使用具有典型性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发展的各种精密仪器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领域。,一.实验背景,二.实验目的,学会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2、;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现象,理解等倾干涉条纹和等厚干涉条纹的产生与特点;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钠双线平均波长。,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空气薄膜的等厚干涉,三.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P1和P2是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在P1的后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银膜,能使入射光分为振幅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称为分光板。P1和P2与M1和M2成45角。由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分光板P1分成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分别射向M2和M1,并被反射回到P1。由于两束光是相干光,从而产生干涉。干涉仪中P2称为补偿板,是为了使光束2同光束1一样三次通过玻璃板,保证两光束间的光程差不致过大。由于P1银膜的
3、反射,使在M2附近形成M1的一个虚象M1。则光束1和光束2的干涉等效于由M2和M1之间空气薄膜而产生。,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P1银膜的反射,使在M2附近形成M1的一个虚象M1,光束1和光束2的干涉等效于M2和M1反射光的干涉。M2与M1 平行时,M2 与M1 之间的空气薄膜的厚度d为常数。当光线垂直入射时,M2 与M1 反射光束的光程差为2d,等效于S2与S1两个相距2d两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干光束,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光线以任意角度入射时,光程差,与空气薄膜d、光线入射角有关,空气折射率n=1。d不变时,相同的地方形成一条圆环,这些干涉条纹为等倾干涉条纹。,透镜,空气薄膜d的厚度变化,与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迈克 干涉仪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