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02 遗传规律.docx
《大题02 遗传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题02 遗传规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题02遗传规律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回答下列有关水稻研 究的问题:(1)软米饭松软可口,软米水稻的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低。软米基因(Wxmq)由蜡质基因(Wx)突变形成,两者互为。Wxmq与Wx序列长度相同但其内部出现了限制酶Nlam的识别位点,该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发 导致。(2)水稻壳的颜色黄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用某纯合白颖稻壳品系与另一纯合黄颖稻壳品系进行杂交实验,F1全为黄颖,F1自交,F2中黄颖:白颖=9: 7。科研人员将实验获得的F2 中黄颖个体自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颖个体中杂合子自交,后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试分析其原
2、因:。(3)粳稻和籼稻间的杂种优势很早就被发现,但是粳、籼杂交种中存在部分不育的现象。水 稻的部分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探究其遗传学原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实验一:粳稻品系甲与籼稻品系乙杂交,F1全部表现为部分不育;粳稻品系甲与广亲和 品系丙杂交,F1全部表现为可育,将可育型F1与制稻品系乙杂交,后代表现为部分不育: 可育=1: 1。研究人员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一个假设,认为水稻育性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 因控制。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P粳稻品.系甲A AbbX1制1稻品系乙 aaBB1P粳稻品系甲AAbb1广亲和品系丙 x AABB1配子 Ab、!aB/配子VAhVAB袖稻品系乙F
3、iAaBb(部分不育)侦配子1;2AABb(可育)/、AB AbAaRB(可可)1aBAaBb(部分不育).基因时表现出部分不育。根据遗传图解推测当水稻基因组成中存在已知水稻的非糯性(M)和糯性(m)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继续进行了实验 二和实验三。实验二:将非糯性粳稻品系丁与糯性广亲和水稻品系已杂交,F1与非糯性籼稻品系戊杂交 获得F2,结果发现F2中MM: Mm=1: 1,且基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部分不育,基 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请根据实验二的部分遗传图解分析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 型为。实验二:P 品系丁非糯性粳稻AAbbMM X 品系己 糯性广亲和AABRmmX品系
4、戊非橘性袖稻aaBBMM实验三:将品系戊与品系已杂交,F1再与品系丁杂交,所得F2中基因型为MM的个体也均 表现为部分不育,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则说明品系戊与品系已杂交得到的F1产生的 配子的基因型为。由以上实验二与实验三的结果推测控制水稻的育性的两对等位基因遗彳 (选填 “是”或“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 (11分)玉米(2n=20 )种子颜色与糊粉层细胞含有的色素种类有关,糊粉层是由受精极核 (2个极核和1个精子结合形成)发育而来,发育成同一种子的极核和卵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参与受精的2个精子的基因型也相同。已知玉米糊粉层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C、C和Bz、bz)控制,其中基因
5、C对C显性,且基因C抑制糊粉层细胞中色素的合成,基因Bz对bz显 性,且基因Bz控制紫色色素合成,基因bz控制褐色色素合成。科研人员将甲(CCBzBz)、 乙(CCBzBz)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并进行相关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1)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具有等优点。玉米糊粉层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2)经分析,植株甲雌花序II结出无色玉米,且种子糊粉层细胞的基因型是CCCBzBzBz, 植株乙雌花序IV所结玉米种子糊粉层细胞的基因型 ,植株乙雌花序II所结玉 米种子糊粉层颜色有(2分)。(3)将植株甲雌花序II所结种子播种得到F1植株,让F1自交,F1植株上所结种子的糊粉层颜色及比
6、例为(2分)。(4)为确定两对基因C、C和Bz、bz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用基因型为CCbzbz和CCBzBz 的玉米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F1植株所结种子颜 色及比例为(2分)。(5)研究发现,两对基因C、C和Bz、bz均位于9号染色体上。Ds基因能从一条染色体转 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并诱导染色体断裂,断裂后不含着丝粒的片段易丢失。下图是某糊粉 层细胞中相关基因位置及染色体断裂结果:实验发现,某无色种子上出现了不同面积的褐色斑点,根据上图分析,出现褐色斑点的 原因 ,斑点面积越大,则染色体断裂发生的时期。3. (12分)某种兔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
7、、褐色。研究者提出如下3种假说解释 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I .毛色受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一组复等位基因(B、b、b2、b3、b4)控制,它们之间的 显性顺序是Bb1b2b3b4oII .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即aabb毛色 为白色,基因A和B都能使色素含量增加且增加效果相同,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 因数量的增加,毛色越深。m.毛色受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A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B 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D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即aabbdd、Add、aB、_bbD_、 A_B_D_各控制一种毛色。回答下列
8、问题。(1) 假说成立时,基因型种类最少;若假说m成立,基因型为AabbDd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个体毛色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2)让体色相同的雌雄兔自由交配,只有褐色兔的子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因而可排除假说。让褐色雄兔与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结果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都有 褐色和黑色个体,则假说成立。若要确定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只需进一步 统计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除褐色、黑色个体外还有几种体色的个体。写出结果和结论:4. (11分)雄果蝇的第2、3号染色体发生片段互换形成两条新的染色体(记为2、3)。 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时会形成“十字形”构型,在随后分离时会出现邻近分离或交互分离, 形成不
9、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如图1)。果蝇的褐眼(b)和黑檀体(e)基因分别位于2、3 号染色体上。现以易位杂合野生型雄果蝇(基因组成及位置如图2)与隐性雌果蝇(bbee,褐眼黑檀体)杂交,结果F1中仅出现野生型及褐眼黑檀体,没有褐眼(bbe+e).黑檀体(b+bee)。请据图回答下问题:(1)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摩尔根等应用 法,通过果蝇的白眼性 状与性别连锁遗传的实验,证明了工。(2) 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的 (变异),“十字形”构型的两对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 (时期)。根据图1所示,理论上“邻近分离还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是 (以相应 染色体序号填空)的配子。(3) 杂交F1中野生型果蝇
10、的基因型为 (2分),结合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过程分析, F1中不出现褐眼(bbe+e),黑檀体(b+bee)的原因是_。(4)在不考虑配子形成时同源染色体间互换情况下,让F中野生型个体闻随机交配,则野生型后代中易位杂合子占(2分)。5.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何更加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在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粳稻,南方主要种植籼稻。它们来自同一个祖先,由于存在,导致两个种群出现差异,从而形成了两个亚种。(2)粳稻和籼稻间的杂种优势很早就被发现,但是粳、籼杂种存在部分不育的现象。水稻 的部分不育与可育是一对,为探究其遗传学原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实验一:粳稻品
11、系甲与籼稻品系乙杂交,F1全部表现为部分不育;粳稻品系甲与广亲和品系丙杂交,F1全部表现为可育,F1与籼稻品系乙杂交,后代表现为 部分不育:可育=1: 1。研究人员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一个假设,认为水稻育性由两对独立遗 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P挽蓿品系甲制1精品系乙P桃稍品系甲广亲和品系丙AAhh x典RHAAbbX AABU49L配于 AhaB配于 Ah/袖稻品系乙FlAnBhl-i何背)x HaBB(部分不育)4配AHAh1诉RAjiBB何育)部分术育)根据遗传图解推测当水稻基因组成中存在基因时表现出部分不育。(3)已知水稻的非糯性(M)和糯性(m)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研究人
12、员继续进行了 实验二和实验三。 实验二:将非糯性粳稻品系丁与糯性广亲和水稻品系己杂交,F1与非糯性籼稻品系戊杂 交获得F2,结果发现F2中MM: Mm=1: 1,且基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部分不育,基 因型为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F1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实验三:将品系戊与品系己杂交,F1再与品系丁杂交,所得F2中基因型为MM的个体也 均表现为部分不育,Mm的个体均表现为可育。根据实验二与实验三的结 (支 持,不支持)水稻的育性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理由是6. (11分)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后胸正常和后胸变 形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D、d控制,
13、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R、 r控制。某小组用一只灰身后胸正常红眼果蝇与一只灰身后胸白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灰身 后胸正常红眼:灰身后胸正常白眼:黑身后胸正常红眼:黑身后胸正常白眼:灰身后胸变形 红眼:灰身后胸变形白眼:黑身后胸变形红眼:黑身后胸变形白眼 =9:9:3:3:3:3:1:1。请回答(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是。(2)利用后代果蝇,直接或通过一次杂交判断红眼和白眼基因的显隐性,及位于乂染色体 上,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3)若杂交后代中雄果蝇中黑身后胸正常白眼所占比例为3/16,则雌果蝇中灰身后胸正常
14、红眼所占比例为。7. ( 13分)近交系指随着反复连续地近亲交配,而获得的基因纯合群体。由于其后代中所 有性状不再分离,近交系动物是精密实验的重要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近交系一般需要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 20代以上才能获得。通过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获得近交系的原理是。某一 原始鼠群中AA (野鼠色):Aa (野鼠色):aa (黑色)的个体数之比等于1:2:1。原 始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同胞兄妹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色鼠所占的比例 是O(2)近交系动物培育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有时培育到一定代数就会使培育无 法继续进行,请写出培育到一定代数导致近交中断的原因 (写出两项)。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
15、多因素的代谢性疾病,在人类和一些动物都有发生,研究发现有 些糖尿病特征可以由一对基因改变引起。在一个培育到10代的近交系小鼠种群中,表现正常的双亲生出了一只具有单基因糖尿病特征的雄鼠。请设计实验确立该单基因糖尿病特征小鼠的出现是显性突变引起的还是隐性单基因糖尿病基因携带者交配引 起的。(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8. 根据遗传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I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花的颜色红花和黄花是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 因(B、b)会影响红花个体颜色的深浅,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红花雌性与黄花雄 性亲本杂交,F1全为黄花,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题02 遗传规律 02 遗传 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