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11第二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
《090811第二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811第二章教育与个体发展.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Pedagogy),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Pedagogy),本章内容,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Pedagogy),北京的一些高中老师经常抱怨说:“如果我有四中那么好的学生,我也能让那么多学生考上北大和清华,四中的学生根本不用怎么教。”PS:北京四中历年来高考升学率为100%,95%的学生达到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其中40%左右的学生升入清华、北大。问题:教育在学生发展中有用吗?教育与学生的发展究竟是什么关系?,教育学(Pedagogy),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念与需要问题:什么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有哪些特征?人的发展靠什么来推动?如何理解人的发展需
2、要?,教育学(Pedagogy),一 人的发展概念,(一)“发展”概念的简史“发展”概念在18世纪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后来得到了进化论者的科学阐述,成为人们描述社会和人生的一个常用词,也成为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从词源上说,“发展”(develop)是指“展开”、“实现”,喻指事物按照预先具有的内在规则不断形成的过程。从哲学上说,发展是指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潜能到现实的。因此,发展不只是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等,更是一种旧质不断消失,新质的不断增加的过程。,教育学(Pedagogy),(二)关于发展的深层认
3、识第一,发展是整体性的;第二,发展需要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第三,片面发展是有害的,容易造成发展的幻像;,教育学(Pedagogy),就个人来说,所谓发展的幻象可以理解为过分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从而导致个体高度发展的一种假象。很多所谓的职业球员、希特勒、新闻中的大学生就是典型的这类现象。,教育学(Pedagogy),冷战结束以后,发展主义演变为一种全球化的潮流。这种潮流将“发展”简单地还原为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又简单地等同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收入的提高,将丰富多元的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化约为单一的向度,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在向所有的人许诺未来的“美
4、好生活”的同时,发展主义再生产着一种不均衡的经济格局和不合理的交换分配体系,同时也严重地破坏着资源日益减少的环境,损耗着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的生态。张兴成:现代性、技术统治与生态政治(书屋2003年第10期),教育学(Pedagogy),(三)“人的发展”概念“人的发展”有两种意义:第一即个体的发展,指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各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个体人所具有的潜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断地转变为显能,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第二即总体人的发展,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和进化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等。总体人的发展既是个体人发展的结果,也是
5、个体人发展的条件和资源。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的“人的发展”既指个体人的发展,又指总体人的发展,前者主要出现于教学论述中,后者主要出现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论述中。,教育学(Pedagogy),(四)结合教育学定义考察人的全面发展属性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理性的自然展开,也不是人的生命本能的自我扩张,或文化的简单内化,而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现实的社会化力量的极大发挥,人的个性的丰富完美。两层意思:其一是指通过社会实践使文化内化形成的人的各种潜能素质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从潜在的可能性转化成为客观的现实性;其二是指人的对象化关系的全面生成和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
6、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教育学(Pedagogy),二、“人的发展”的基本层面关于人的发展基本层面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性三个层面。这里认为三个方面的分类比较具体。个体的发展有三个层面: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生理层面的发展是指个体生理构造(形式)的完善和机能的增强。心理层面的发展是指态度、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等心理品质以及个性心理方面的和谐发展。社会层面上的发展主要是指个体社会认知、适应、交往、沟通、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教育学(Pedagogy),三、“人的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的
7、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性别)发展的价值性发展的终身性,教育学(Pedagogy),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发展阶段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恋母恋父期)、潜伏期、生殖期,教育学(Pedagogy),四、“人的发展”的动力观内发论(四端说)外铄论(白板说)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教育学(Pedagogy),五、人的发展需要1.人的发展需要是人的行动最直接和最深厚的动力,是生命力的源泉;2.人的发展需要大致可以分
8、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两种类型。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前者的目标是在一个社会认可的水平线上维持个体的生命活动,后者的目标是要超越社会认可的水平线,提升个体的生命活动质量。,教育学(Pedagogy),3.正确认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也有一些缺陷,如容易导致拜物教,忽视人的精神需要;4.人的需要的匮乏影响人的发展。教育一方面要唤醒学生正向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防止畸形发展需要的出现。,教育学(Pedagogy),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
9、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问题: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矛盾:个体发展成熟优势与学习优势之争,教育学(Pedagogy),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发展?真都是这么绝对吗?如何定位这些因素的作用?,教育学(Pedagogy),一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的定义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神经类型、感受性等等。遗传素质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由基因所携
10、来的与由生命诞生和分娩时的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永久性影响。,教育学(Pedagogy),(二)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个体发展的必然性的范围2.遗传提供了个体适应变化着的生存条件的比较广阔的可能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进程;4.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基因科学的发展更加具体地揭示这一点);,教育学(Pedagogy),?男人要找什么样的女人?女人要找什么样的男人?,教育学(Pedagogy),根据意大利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遗传下来的基因以及是否有多个兄长,这两个因素与一个人是否是同性恋者密切相关。尽管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占剧了大
11、部分。在导致同性恋的因素中,这两个因素可能占了20%。1993年7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丁汉默认为,同性恋与基因有关。同性恋者和有同性恋倾向的人在其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有一个叫做Xq28的基因,是这一基因决定了人们在性指向的同性恋。汉默等人调查了40名男性同性恋者,经他们同意提取其细胞做基因检测。他们发现,这40多人中,有30多人X染色体中具有相同的Xq28基因,因此认定Xq28基因可能控制着男性同性恋行为和趋向。http:/,教育学(Pedagogy),教育学(Pedagogy),Kagan&Moss(1962),在儿童2、3岁的时候测得儿童的人格特质,到20岁的时候,再测。发现有一种特
12、质具有明显的稳定性。那些面临新环境时被动而谨慎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面对许多陌生人时,也会表现出相同形式的害羞。对陌生环境的抑制型风格(10%)和非抑制型风格(25%)(Snidman,1999)。,教育学(Pedagogy),教育学(Pedagogy),(Thomas&Chess,1977)三种气质类型(1)易教养型儿童(40):面对新环境,不退缩,适应性强,积极情绪;(2)困难型学生(10):适应环境比较慢,经常处于紧张和消极的情绪中;(3)缓慢发动型(15):退缩,慢慢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和新的活动。,教育学(Pedagogy),(1)不能完成新作业(2)爱活动(3)容易分心 如何解释?,教育
13、学(Pedagogy),气质与智力无关外向型和内向型气质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良好适应模型,教育学(Pedagogy),遗传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赖赫尔(18841952)“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着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德国心理学家彪勒(18791963),教育学(Pedagogy),遗传决定论 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美国心理学家赫尔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遗传素质在其后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其生命刚诞生时的生殖
14、细胞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的影响只能起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们。这种理论看到了遗传素质对于人的后天发展的巨大作用,但是却夸大了这种作用。,教育学(Pedagogy),“遗传决定论”在古代教育思想中也经常出现:董仲舒关于“圣人”、“中民”和“斗筲”的“性三品”说;柏拉图根据天赋理性的优劣,把人分为金质人、银质人和铜质人。这些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遗传决定论”的思想。与“遗传决定论”相近的有生物学上的“预成论”、宗教学说中的“种子论”、伦理学上的“性善论”或“性恶论”、政治学上的“血统论”、知识论中的“回忆说”。这些理论都具有先验的形而上学的
15、弊端,是不科学的。,教育学(Pedagogy),(三)成熟优势学说的几种观点1.成熟优势学说:个人发展不同于学习,它主要依存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和智慧建构的水平。2.主要代表人物是格塞尔(1880 1961)和皮亚杰(1896 1980)。3.成熟优势学说的基础:格塞尔的爬梯实验和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教育学(Pedagogy),格塞尔的爬梯实验(1)实验过程(2)结论:在儿童的动作技能学习中,有机体各系统的成熟对于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早于这个时期的训练是低效的或者无效的。(3)教育过程中的“成熟准备性”概念。,教育学(Pedagogy),(4)皮亚杰的教育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教育的目的不是
16、增加知识,而是发展智慧(认知结构);第二、教师的两个主要任务是诊断儿童现在的发展阶段和向儿童提供促进发展的学习活动;第三、教学方法采用活动法;第四、应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设置和编排教材;第五、重视学前教育和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教育学(Pedagogy),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主体认知的发展是主体运用他独特的认知结构去作用于客体,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地达成一种平衡状态。实现这一平衡状态的心理因素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 2岁)、“前运算阶段”(2 7岁)、“具体运算阶段”(7 12岁)、“
17、形式运算阶段”(12 15岁)。,教育学(Pedagogy),(2)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教育学(Pedagogy),(3)皮亚杰的观点:A.个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各阶段出现的时间主要受年龄因素即有机体成熟的影响,外界文化因素对智慧阶段的转换会有一些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很大。B.智慧的成熟水平的是教育的基础。C.教学不必奴性地跟随儿童认识发展阶段的自然过程,教学向儿童提供的“挑战性但是合适的机会会使发展步步向前,也可以引导智慧发展”。
18、,教育学(Pedagogy),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海因茨偷药,教育学(Pedagogy),(四)评价成熟优势学说1.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之上,不同于遗传决定论2.详细地研究了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这些特征对于教育或学习活动的制约性,为教育学科学化提供了基础。3.主要关注成熟对于生理能力的增加和心理活动方式的变化的影响,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高级的社会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社会学方面的动因。,教育学(Pedagogy),(五)对遗传素质的干预策略 1.优生教育;2.素质补偿;3.潜能开发;4.缺陷校正;,教育学(Pedagogy),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9、(一)环境的定义 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二)环境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2.环境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和机遇等;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教育学(Pedagogy),(三)环境作用的辨证 1.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2.环境对人的发展虽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3.“环境决定论”也是一种误区;,教育学(Pedagogy),环境决定论 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18世纪的思想家爱尔维修、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和文化人类学家本
20、尼迪克等。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的一切差异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个性特征在人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人整个地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这种观点看到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是却把这种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教育学(Pedagogy),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华生(1878 1958),教育学(Peda
21、gogy),(四)学习优势学说1.学习优势学说:对人的发展影响的生理成熟与外界环境影响的两个因素中,外界环境的学习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学习优势学说的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学(Pedagogy),行为主义心理学(1)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2)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19041990)和班杜拉(1925),教育学(Pedagogy),华生的研究(1)行为主义公式:刺激(S)反应(R)(2)“行为主义是严格的决定论者。”刺激决定反应,环境决定行为。(3)教育万能论,教育学(Pedagogy),斯金纳的研究(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0811 第二 教育 个体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