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及网络报告工作规范.ppt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及网络报告工作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及网络报告工作规范.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PMTCT,安顺市妇幼保健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及网络报告工作规范,2,主 要 内 容,信息管理工作总体要求信息的收集、报告和管理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信息系统的管理督导与评估组织机构及职责,3,信息管理工作总体要求,4,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及管理能力,5,信息的收集、报告和管理,6,内 容,信息的收集与报告信息的网络报告信息管理资料保存与管理,7,
2、所有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人群所有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婚检妇女、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所有诊断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儿童只要有诊断结果,就可以结案,不一定随访到18月龄),.报告对象,一、信息的收集与报告,8,报告单位: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报告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中负责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报告单位/报告人,9,3.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内容,婚前保健人群相关信息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孕产妇相关信息非住院分娩产妇及辖区相关信息,10,3.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内容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
3、播工作月报表及工作月报汇总表:由妇幼保健机构汇总,上报纸质汇总表,网络报告以各报告机构为单位上报各种分表,并生成网络汇总表。表1I 由婚检机构填报 接受婚前保健人数、接受艾滋病咨询人数、接受HIV抗体检测人数及HIV抗体阳性人数表1II 由所有开展助产的机构和孕产妇保健的机构均需填报 孕期: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接受艾滋病咨询孕妇数、接受HIV抗体检测孕妇数及HIV抗体阳性孕妇数等9 需注意事项:孕期9-12项数据由开展孕产期保健机构的产检门诊填写 住院分娩:住院分娩产妇数、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产妇数、仅产时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产妇数、HIV抗体阳性产妇等需注意事项:住院分娩13-21
4、项数据由开展助产机构的产科病房填写表1III 由妇幼保健三级网络逐级填报 非住院分娩产妇数、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产妇数、仅产时接受HIV抗体检测产妇数、HIV抗体阳性产妇数、非住院分娩活产数等,11,由婚检机构填报,12,该分表由所有开展助产的机构和孕产妇保健的机构均填报-9-12项数据由开展孕产期保健机构的产检门诊填写13-21项数据由开展助产机构的产科病房填写,13,由妇幼保健三级网络逐级填报,14,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内容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系列个案登记卡 由发现机构和随访机构在5日内完成填报和网络报告表3I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 基本人口学状况,感染时
5、期、感染途径及相关危险行为等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情况,丈夫/性伴基本人口学状况、感染状态等情况,本次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情况等 由发现机构填报,县级保健机构完成网络和纸质上报,以上工作应在在知道确诊结果的5日内完成表3II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 本次妊娠、孕产期保健及分娩情况,孕产妇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孕产妇肝、肾功能、血常规、病情程度、免疫状态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相关检测情况,新生婴儿出生及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情况等。在知道妊娠结局或产褥期结束(产后42天)的5日内完成网络和纸质上报表3III 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 HIV感染产妇(妇女)随访、存
6、活、避孕及转介服务情况,感染产妇所生儿童的生长发育、喂养、预防接种及艾滋病检测等情况。随访后的5日内完成网络和纸质上报(儿童满1、3、6、9、12、18月龄时随访,若到随访时间,孩子与父母外出也要填报相关随访表和网络报告,在备注中说明相关原因),15,由发现机构填报,县级保健机构完成网络和纸质上报,以上工作应在在知道确诊结果的5日内完成,16,在知道妊娠结局或产褥期结束(产后42天)的5日内完成网络和纸质上报,17,随访后的5日内完成网络和纸质上报,18,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工作月报汇总表:由妇幼保健机构汇总,目前暂时上报纸质表。表2I 由开展孕产期保健的机构和开展助产的机构填报
7、 孕期: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接受梅毒检测孕妇数及感染数、接受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孕妇数及检测阳性数等 需注意事项:孕期15项数据由开展孕产期保健的机构的产检门诊填报 住院分娩:孕期和仅产时接受梅毒检测产妇数、梅毒感染产妇总数及所娩活产数,孕期和仅产时接受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产妇数、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产妇总数及所娩活产数、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儿童数等 需注意事项:住院分娩616项由开展助产机构的产科病房填报表2II 由妇幼保健三级网络逐级填报 接受梅毒检测产妇数、梅毒感染产妇数及所娩活产数、接受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产妇数、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产妇数及所娩活产数、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儿童数等,3.相关
8、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内容梅毒、乙肝,19,所有开展孕产期保健的机构和开展助产机构填报孕期15项数据由开展孕产期保健的机构的产检门诊填报住院分娩616项由开展助产机构的产科病房填报,20,由妇幼保健三级网络逐级填报,21,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内容梅毒、乙肝,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系列个案登记卡:由发现机构和随访机构填报表4I 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由发现机构在确诊后的5日内填报 梅毒感染孕产妇基本人口学状况,诊断梅毒感染时期、感染途径及相关危险行为等,丈夫/性伴梅毒检测情况,感染孕产妇诊断方法等。表4II 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由随访机构在确诊或排除儿童感染或在随访中还未确诊情况下儿童死亡后的
9、5日内填报。本次妊娠、孕产期保健及分娩情况,梅毒感染孕产妇药物应用情况,孕产妇分娩前或孕晚期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情况、所生婴儿出生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情况,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梅毒检测结果及诊断依据、接受预防性治疗和先天梅毒治疗的情况等。,22,由发现机构在确诊后的5日内填报,23,由随访机构在确诊或排除儿童感染或在随访中还未确诊情况下儿童死亡后的5日内填报,24,4.填报中的注意事项,明确责任填报机构:结合省级工作方案要求明确本地具体要求预防艾滋病相关个案卡:对于HIV感染婚前保健妇女,只需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表3)对于妊娠结局为“自然流
10、产”、“人工终止妊娠”或宫外孕等“其他”的HIV感染孕产妇,需填写表3I及表3II中指标“是否失访”及之前部分并结案 对于继续妊娠、分娩的HIV感染孕产妇,需填写表3I及表3II,并于儿童出生后的1、3、6、9、12、18月时填报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3)预防梅毒相关个案卡:表4I 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有了明确诊断结果填报填报(按照国家方案附件3)表4II 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按照随访诊断要求国家方案附件8,一旦有了确诊或排除儿童感染或在随访中还未确诊情况下儿童死亡等结果后填报一次即可。,25,二、信息的上报,上报流程、上报方式上报时限,26,数据信息收集、
11、整理、上报流程,27,具体要求,开展孕产期保健的机构和助产机构:上报纸质报表(月报表为分表)和系列个案卡月报表:每月由原始登记(咨询检测登记本等)和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填写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于每月的2日前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个案卡:确诊阳性者即刻填报相关个案卡给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了保证干预,对于HIV筛查阳性的孕产妇特别是产时应及时电话通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随访表:按要求完成随访后即刻填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8,具体要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局:上报纸质、电子和网络报告,上报到省所杨梅处(1)上报纸质版的月报表汇总表和纸质系列个案卡:月报表:县级每月5日前将本县的汇
12、总月报表上报;地级在每月的10日前完成审核,并以县为单位汇总地级月报表上报(电子版含总累计、本年度累计和本月数据,保存密码为yfaidsgz654987,邮箱仍为gz_,邮箱地址中的下划线是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先按着shift键,再按减号键;纸质只需含本年度累计和本月数据即可)个案卡:县级对确诊阳性者5日内上报相关个案卡,地级在随后的5日内完成审核上报;随访表:县级按要求完成随访后5日内上报,地级在随后的5日内完成审核上报;(2)网络报告:月报表:县级每月5日前以机构为单位按分表进行录入,录入完成后汇总生成本县的汇总月报表;地级在每月的10日前完成审核提交,生成地级汇总表个案卡:县级对确诊阳性者
13、的相关个案卡在5日内完成录入和提交,地级在随后的5日内完成审核提交;随访表:县级按要求在随访后5日内完成录入和提交,地级在随后的5日内完成审核上报;,29,三、常规工作中信息质量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的修改与订正信息的补报信息的查重,30,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及时对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审核与汇总,确保数据信息管理、利用与分析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对本地区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漏报、重报等情况的专题调查,对相关报表中的错误信息进行修订,减少错报、重报及漏报,提高数据信息质量,31,信息的审
14、核,数据信息应进行逐级审核、上报每级审核包括妇幼保健机构业务审核(本级初审)和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审核(本级终审)经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授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可同时行使本级初审和终审职能,32,表1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由妇幼保健机构汇总)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年 月,填报时间:填报人:填报单位负责人:填报单位(盖章):,33,续表1填报时间:填报人:填报单位负责人:填报单位盖章:,34,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及工作月报汇总表,35,信息的修改与订正,各级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驳回的工作月报表或个案登记卡,由报告机构进行修改后重新逐级审核、上报程序如果省级终审通过的工作
15、月报汇总表或个案登记卡出现错误,由报告机构进行订正。(报告机构向本省级妇幼保健机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订正原因,省级将申请上报至国家妇幼保健中心,由中心进行相应处理后,报告机构应重新报告,进入逐级审核、上报程序),36,信息的补报,1、各级信息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数据信息的质控与督导,核对相关门诊、分娩、实验室检测登记、病历记录、随访记录等原始资料,核对网络报表与原始报表,发现漏报及时补报;2、一旦国家建立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网络报告平台后,将要补报相关数据。,37,信息的查重,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每月对报告信息查重,发现重复报告信息,确认后删除发现重复报告的个案登记卡尚未经省级终审通过相应级别终
16、审驳回发现重复报告的个案登记卡已经省级终审通过省级提出申请,国家级管理员驳回,38,四、资料建立、保存和管理,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原始登记、原始工作月报表与个案登记卡,并妥善保存贵州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咨询本(产检门诊和产科病房分别登记);贵州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检测登记本(医疗机构检验科将门诊检测和病房检测分别登记);相关孕产期保健和检测在孕产期保健手册、病历等医疗文书中有记载;相关检测化验单应附在医疗文书中;相关感知书和转介卡;原始工作月报表与个案登记卡,39,资料建立、保存和管理,县(区)级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母婴 传播 信息管理 工作 网络 报告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