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10 杨氏模量的测定.docx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10 杨氏模量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10 杨氏模量的测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1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杨氏弹性模量(以下简称杨氏模量)是表征固体材料性质的重要的力学参量,它反映材 料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在机械设计及材料性能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测量方法有静 态拉伸法、悬臂梁法、简支梁法、共振法、脉冲波传输法,后两种方法测量精度较高;本 实验采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因涉及多个长度量的测量,需要研究不同测 量对象如何选择不同的测量仪器。【实验目的】1. 学习用静态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2. 掌握钢卷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使用。3. 学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4, 掌握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仪器用具】杨氏模量测量仪(包括砝码、待测金属丝)、螺旋测
2、微计、钢卷尺、读数显微镜【实验原理】.1.杨氏模量的定义本实验讨论最简单的形变一一拉伸形变,即棒状物体(或金属丝)仅受轴向外力作用后F 5 L的伸长或缩短。按照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的应力E与应变甘成正比。SL设有一根原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或金属棒),在外力F的作用下伸长了 5L, 则根据胡克定律有(1-1)F 奇L、=E ()S L式中的比例系数E称为杨氏模量,单位为Pa (或Nm2)。实验证明,杨氏模量E与外 力F、金属丝的长度L、横截面积S的大小无关,它只与制成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若金属丝的直径为d,则S = 4兀d2,代入(1-1)式中可得(1-2)。4 FLE =nd
3、 25L(1-2)式表明,在长度、直径和所加外力相同的情况下,杨氏模量大的金属丝伸长量较小,页脚内容杨氏模量小的金属丝伸长量较大。因此,杨氏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外力引起的拉伸(或压 缩)形变的能力。实验中,测量出F、L、d、5L值就可以计算出金属丝的杨氏模量E。2. 静态拉伸法的测量方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方法就是将金属丝悬挂于支架上,上端固定,下端加砝码对金属丝F,测出金属丝的伸长量5L,即可求出E。金属丝长度L用钢卷尺测量,金属丝直径d用螺旋测微计测量,力F由砝码的重力F = mg求出。实验的主要问题是测准伸长量5L,伸长量一般很小,约10-1mm数量级,在本实验中用读数显微镜测量(也可利
4、用光杠杆法或其他方法测量)。为了使测量5L更准确些,采用测量多个5L的方法以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即在金属丝下端每加一个砝码测一次伸长位置,逐个累加砝码,逐次记录长度;通过逐差法(参考绪论)求出5L。考虑到读数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率为X和砝码的重力F = mg,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实验公式为(1-3)E = 4mgLXnd 225L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计根据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合成法则(参考绪论),杨氏模量E的相对不确定度计算 式为:(u-Lk L 72 (2u (u、2+U泣,3 L 7(1-4)4.对实验条件的分析(实验设计项目)本实验利用显微镜测微小长度变化,根据(1-3)式测量金属丝
5、的杨氏模量E,试分析 测量时须满足哪些实验条件?有哪些因素将导致系统误差的产生?请读者根据实验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地讨论提高测量结果E的精确度的方法和途径。【仪器介绍】1. 杨氏模量测量仪杨氏模量测量仪的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金属丝支架和砝码:杨氏模量仪的底座是一个水平底座,四个角下都有螺旋底脚12, 用于调节底座水平。在两根立柱之间有上下两个横梁。待测金属丝(长约80cm)的上端 被上梁侧面的夹板1夹牢,下端用小夹板夹在连接方框上,方框下旋进一个螺钉吊起砝码 盘7,框子的侧面固定一个十字叉丝板6,下梁一侧有连接框的防摆动装置,只需将两个 螺丝5调到适当位置,就能够限制增
6、减砝码引起的连接框的扭转和摆动。读数显微镜装置:测微目镜和带有物镜的镜筒、磁性底座(带锁紧钮支架,支架纵向、 横向、升降三个方向可微调)。2. 测微目镜测微目镜也称测微头,常作为精密光学仪器的附件,例如在内调焦平行光管和测角仪 上均装有这种目镜;它也可单独使用,直接测量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宽度或由光学系统所成-图1-1杨氏模量测量仪 匿1. 上梁夹板2.上梁水平调节镖钮3.金属丝4.立柱5.防摆动装置调节镖钮6.十字叉丝板7.砝码盘8.读数显微镜锁紧镖钮9.读数显微镜10.支架锁紧镖钮11.磁性底座12.螺旋底脚实像的大小等。其主要特点是量程小(08mm),但准确度较高。图1-2是测微目镜的结构示
7、意图。目镜筒1与本体盒2相连,利用固定螺丝8和接头 套筒7可将测微目镜固定在特定的支架上,亦可装在诸如内调焦平行光管、测角仪、生物 显微镜等仪器上作可测量目镜用。目镜焦平面的内侧装有一块量程为8mm的刻线玻璃标 尺3,其分度值为1mm,在该尺下方0.1mm处平行地放置一块由薄玻璃片制成的活动分划 板4,上面刻有斜十字准线和一平行双线。人眼贴近目镜筒观察时,即可在明视距离处看 到玻璃标尺上放大的刻度线和活动分划板上的斜十字准线和平行双缴见图1-3)。活动分 划板的框架与由读数鼓轮6带动的丝杆5通过弹簧(图中未画出)相连。当读数鼓轮顺时 针旋转时,丝杆便推动分划板沿导轨垂直于光轴向左移动,通过目镜
8、就观察到准线交点和 平行双线向左平移,此时连接弹簧伸长;当鼓轮逆时针旋转时,分划板在弹簧恢复力的作 用下,向右移动,准线交点和平行双线亦向右平移。读数鼓轮每转动一圈,准线交点及平 行双线便平移1mm。在鼓轮轮周上均匀地刻有100条线,即分成100小格,所以鼓轮每转 过1小格,平行双线及斜准线交点相应地平移0.01mm。当准线交点(或平行双线中的某一 条)对准待测物上某一标志(如长度的起始点或终点)时,该标志位置的读数等于玻璃标尺上 的整数毫米值,加上鼓轮上小数位的读数值,以mm为单位时,应估读到小数点后3位。 由于测得的结果为初读数和末读数之差,因此,在实际测量中,为方便计,常常以平行双 线中
9、的某一条为测量准线。使用测微目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时先调节目镜与活动分划板的间距,看清楚准线和平行双线。(2)调节整个目镜筒与被测实像的间距,使在视场中看到被测的像最清晰,且与准线 无视差,即二者处在同一平面上,当测量者上下或左右稍微改变视线方向时,两者间没有相对位移,这是测微目镜已调整好的标志。只有无视差,才能保证测量精度。(3)测量过程中,应缓慢转动鼓轮,且沿一个方向转动,中途不要反向。因为丝杠与 螺母纹间有空隙,称为螺距差(也称空程差)。当反向旋转时,必须转过此间隙后活动分 划板(准线)才能跟着螺旋移动。因此若旋过了头,必须退回一圈,再从原方向旋转推进,重测。(4)要求准线交点
10、不得移出刻度尺所示的刻度范围,如准线已达到刻度尺一端,则不能再强行旋转测微鼓轮。图1-2测微目镜结构图图1-2分划板1.目镜2.本体盒3.玻璃标尺4.活动分划板5.丝杆6.读数鼓轮7.接头套筒8.固定螺丝3. 螺旋测微计(千分尺)螺旋测微计结构如图1-4所示,它的量程是25mm,分度值是0.01mm,当转动棘轮8 使砧台3和测量螺杆4的端面刚好接触时,微分套筒7的左端面就应与固定套筒6上的”0” 线对齐,同时微分套筒上的“0”线也应与固定套筒上的水平线对齐(否则将有零点误差), 这时的读数是0.000mm。图1-4螺旋测微计结构图L.绝热板;2.尺架;3.测量砧台;4.测量螺杆;5.锁紧装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10 杨氏模量的测定 大学物理 实验 讲义 10 杨氏模量 测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