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ppt
《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章 细胞社会的联系: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第一节 细胞连接,第二节 细胞黏着及其分子基础,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细胞连接是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或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是多细胞有机体相邻细胞间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第一节 细胞连接,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细胞有三种类型的细胞连接,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桥粒、半桥粒、粘着带、粘着斑 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间隙连接(gap ju
2、nction)、突触连接、胞间连丝,细胞连接,1.封闭连接,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存在部位:普遍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靠近管腔端的相邻细胞膜间。从结构上看,通过连接蛋白形成焊接线(嵴线),封闭相邻细胞间的空隙。,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嵴线中的两类蛋白,封闭蛋白(occludin),跨膜四次的膜蛋白(60KD);claudin蛋白家族(现已发现20种以上),两者都是跨膜4次的膜蛋白。,紧密连接的功能形成渗透屏障,具有“闭锁带”作用;形成上皮细胞质膜蛋白与膜脂分子侧向扩散的屏障,维持上皮细胞极性。,2.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又称斑形成连接(
3、plaque-bearing junction),通过细胞骨架系统将相邻两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在一起。锚定连接在组织内分布很广泛,在上皮组织,心肌和子宫颈等组织中含量尤为丰富主要靠黏着蛋白、整联蛋白和细胞骨架体系将相邻两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在一起。,根据参与的骨架纤维不同,锚定连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与中间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细胞与细胞间的桥粒和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半桥粒。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细胞与细胞间的黏着带和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黏着斑。,与中间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结构与功能,桥粒:铆接相邻细胞,在质膜的胞质带是锚蛋白形成的致密斑,细胞内的中间纤维直接与
4、其相连,相邻两细胞的致密斑由跨膜连接糖蛋白(黏着蛋白)相互连接。连接致密斑的糖蛋白为钙黏着蛋白:包括桥粒芯蛋白和桥粒芯胶黏蛋白。,桥粒连接,半桥粒:半桥粒与桥粒形态类似,但功能和化学组成不同。它通过细胞质膜上的跨膜蛋白-整联蛋白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底膜上。,半桥粒与桥粒连接的差别参与连接的跨膜蛋白不是钙黏着蛋白而是整联蛋白。整联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不是与相邻细胞的整联蛋白相连而是同细胞外基质相连(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在半桥粒中,中间纤维不是穿过而是终止于半桥粒的致密斑内。,Hemidesmosomes,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黏着带黏着斑,粘着带(adhesion belts),是细胞
5、-细胞间黏着的一种方式;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靠钙黏着蛋白同肌动蛋白纤维相互作用;黏着带处相邻细胞质膜的间隙为20-30nm,介于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参与粘着连接的组分黏着蛋白(cadherin)一种跨膜连接糖蛋白,属Ca2+依赖的细胞-细胞粘着分子。细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含粘着斑蛋白(vinculin),介导肌动蛋白与粘着蛋白相连;肌动蛋白 actin,Adhesion belts,粘着斑(adhesion plaque,focal adhesion)是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Focal adhesion,黏着带与黏着斑主要区别:,参与黏着
6、带的跨膜蛋白是钙黏着蛋白,参与黏着斑的是整联蛋白;黏着带实际上是两个相邻细胞膜上钙黏着蛋白与黏着蛋白的连接,而黏着斑连接是肌动蛋白纤维通过整联蛋白同细胞外基质,如纤粘连蛋白,而不是与另一个细胞的表面相连。,锚定连接的作用,3.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Junction),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在细胞间形成电偶联或代谢偶联,以此来传递信号。通讯连接的方式:间隙连接 化学突触 胞间连丝,间隙连接(gap junction),Concept: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间,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都利用间隙连接实现细胞通讯联系。Connexons:基本结构单位:连接子.每个连接子由6个相同或相似跨膜蛋白亚
7、单位环绕中央形成孔径为1.5-2nm的水性通道;相邻两细胞分别用各自的连接子相互对接形成分子间的通道,允许分子量在1000D以下的分子通过,间隙连接,间隙连接的主要功能:,1参与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间隙连接会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细胞间出现或消失。间隙连接出现在脊索动物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2协调代谢:例如,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把不能利用外源次黄嘌呤合成核酸的突变型成纤维细胞和野生型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则两种细胞都能吸收次黄嘌呤合成核酸。如果破坏细胞间的间隙连接,则突变型细胞不能吸收次黄嘌呤合成核酸。3、构成电紧张突触:平滑肌、心肌、神经末梢间均存在的这种间隙连接,称为电紧张突触(
8、electronic synapses)。电紧张突触无须依赖神经递质或信息物质即可将一些细胞的电兴奋活动传递到相邻的细胞。,胞间连丝(plasmodesma),是相邻植物细胞壁上的一个穿过细胞壁的狭窄通道,有管状的内质网(连丝小管)通过。因此,通过胞间连丝,使得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内质网交融在一起。胞间连丝直径约20-40nm,允许1000道尔顿以下的分子渗透。,Plasmodesma,细胞连接的不同方式,第二节 细胞黏着及其分子基础,通过细胞识别与细胞黏着试验证实:同种类型细胞间的彼此粘连是许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细胞与细胞间的粘连是由特定的细胞粘连分子所介导的。粘连分子的特征 粘连
9、分子均为整合膜蛋白,在胞内与细胞骨架成分相连;多数要依赖Ca2+或Mg2+才起作用。,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机制有三种模式:1.同亲性粘附:同种黏着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2.异亲性粘附:不同种黏着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3.衔接分子依赖性结合:相同的黏着分子借助细胞外连接分子相互识别与结合。,粘连分子类型,钙粘素(Cadherins):属同亲性CAM,依赖Ca2+的细胞粘连糖蛋白,对胚胎发育中的细胞识别、迁移和组织分化以及成体组织器官构成具有主要作用。选择素(Selectin):属异亲性依赖于Ca2+的能与特异糖基识别并相结合的糖蛋白,其胞外部分具有一凝集素(lectin)结构域。主要参与白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 连接 黏着 基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9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