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诊治》PPT课件.ppt
《《痛风诊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痛风诊治》PPT课件.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风湿病科)荣 晓 凤 2012.3,背 景,发病率各地不一 常常出现误诊 饮食治疗的误区 治疗不规范 何时给予降尿酸治疗存在争议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与疗程存在争议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蒋明.中华风湿病学2004年版,1216,既往痛风是“帝王病”(king,s disease),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痛风成为常见病,是“病中之王”(king of diseases),概 述,高尿酸血症,5%-18%,痛风,概 述,正常血尿酸浓度男性 150-350 umolL女性 100-300 umolL,概 述,高尿酸血症(Hyperuricimia,
2、HUA),男性:416mol/L(7.0mg/dl)女性:357mol/L(6.0mg/dl)(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指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概 述,HUA分型,根据尿尿酸水平进行分型:,尿酸清除率=尿尿酸x每分钟尿量/血尿酸,痛 风(gout),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晶体在关节内沉着诱发的关节炎症,以关节剧痛为特征,伴软组织尿酸盐沉积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概 述,属代谢性、风湿性、晶体相关性疾病,概 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 1与先天性嘌呤代谢酶缺陷(HGPRT 缺乏及PRPP活性过高)相关,绝大多 数病因未明 常伴发
3、代谢综合征 注: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PRPP: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男性多见(5-10倍),高峰年龄在40-50 岁左右;女性多发生在绝经期(50岁)后目前我国约有HUA患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10年期间我国HUA的患病率增加近10倍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流行病学,高尿酸血症与年龄,患病率(%),年龄,方卫纲等.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64 陈茂杰等.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10),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变化趋势,(患病率%),方圻等:中华内科杂志1983,22:434 杜蕙等:
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998;2(2),高尿酸患病率:男性:1.4%-32.1%,女性:1.3%-21.8%1995-2005年,十年间痛风患病率增加48%Fang wei-gang:Chinese Journal of Medcine.2006,86(25):1764-1768,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变化趋势,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肝脏尿酸酶(uricase)缺乏尿酸成为最终产物70%通过肾脏排泄5-25%排泄功能受损10%高尿酸血症演变为痛风,发病机制,尿酸: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人体尿酸的来源:外源性20%: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 内源性80%:氨基酸、核苷酸等代谢产物,发病机制
5、,GWAS研究:GLUT9、SLC22A12以及ABCG2 的基因型与高尿酸血症 有密切关系。其它基因:编码磷钠转运体1(NPT1)的SLC17A1基因,编码磷钠 转运体4(NPT4)的SLC17A3基因,编码单羧酸转运体9的SLC16A9基因,3肾上腺受体 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等。值得关注的 是3肾上腺受体基因被发现与高尿酸相伴随的胰岛 素抵抗相关。,发病机制遗传学,尿酸的排泄,凡是影响血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增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尿酸在肾脏内滤过及 重吸收过程尿酸经小球滤过后,98%在近端肾小管S1段主动重吸收,50%在S2段分泌,40%-44%在S3段分
6、泌后重吸收。,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血尿酸急剧波动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 尿酸盐 血尿酸突然: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 性针状结晶 尿酸盐结晶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 性因子和水解酶炎症关节软骨溶解 和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无高尿酸血症无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高尿酸血症痛风,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1/3痛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尿酸水平正常不能排除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痛风临床类型,HUA
7、的诱发因素,人群因素:年龄、男性、肥胖、HUA亲属史、静坐饮食因素:高嘌呤食物(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饮酒、剧烈锻炼疾病因素:多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药物因素:噻嗪类利尿剂、复方降压片、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硝苯地平、普奈洛尔等阻止尿酸排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临床表现,95的痛风发生于男性起病一般在40岁以后,且患病率随年龄 而增加,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出现在绝经期以后,临床表现,痛风的自然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痛风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间歇发作期)慢性期(痛风石病变期),尿酸水平(mg/dl)痛
8、风发病率 9.0 8.0%7.08.9 0.5%7.0 0.1%,痛风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发关节剧痛,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几 小时内达到顶峰,常不能被触及,皮肤 发红发亮持续数天,2周内可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50%以上发生在 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90 患者累及该部。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 关节,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最终造成关节畸形,足跟、趾、踝、膝、肘、腕、指关节 亦为好发部位;肩、髋、脊柱等关节 较少累及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 悸、恶心等全身症状;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急性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 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
9、有时仅有患部皮肤 色素沉着、脱屑、刺痒等 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12年内复发,随 着病情的进展,发作次数逐渐增多,症状 持续时间延长,无症状间歇期缩短,甚至 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且受累关节逐渐增多,如间歇期不降低血尿酸浓度(5-6mg/dl),随 着时间的推移,痛风发作会愈加频繁,且持 续时间更长,症状更重,第一次发作与二次发作的间隔,间歇期,孟昭亨.痛风.北京:北医大、协和联合出版社,1998,69,慢性期(约10年),痛风石形成皮下痛风石:典型部位为耳廓,也常见拇 跖、指腕、膝肘等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石可造成关节 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 行性改变等临床症状不完全缓解 症状相对
10、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痛 风,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与伴发病,并发症 高尿酸肾病、肾结石、急性肾 梗塞及尿毒症伴发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肝等 高尿酸血症常与多种疾病伴发,通称X综合征 约25的痛风患者死于心脏和脑血管意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 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 炎。早期蛋白尿、镜下血尿,逐渐出 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最终由 氮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尿酸性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 路结石,约1/3病人肾结石可能早于 痛风性关节炎发生,肾脏病变,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肾病:短期内血尿酸浓度 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 管、集合管等处
11、,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 衰竭。原发性痛风中少见,多由恶性 肿瘤及其放疗化疗引起,血尿酸控制良好:肾功能继续恶化者占16%;血尿酸未控制:肾功能继续恶化者高达47%。,高尿酸肾病的预后,血尿酸水平与伴发的疾病(发病率%),Metabolism vol 45,12,1996:1557-61张立军,胡大一等,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4):520-524,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正常:男性 210-416mol/l()女性 150-357mol/l()异常:420mmol/L(7mg/dl),24h尿尿酸排泄量:正常:1.2-2.4mmol(200-400mg/24
12、h)异常:600mg提示尿酸生成过多型 6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滑液、痛风结节抽吸物:尿酸盐结晶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 220m强的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 状的MSU晶体,关节周围大量尿酸盐结晶,痛 风,痛 风,超声波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 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 组织的痛风石、钙质沉积等 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 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 尿酸性尿路结石,X线检查,非对称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 圆形或卵圆形囊变 骨质凿蚀样缺损骨髓内痛风石沉积,痛 风,CT与MRI检查,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 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
13、灰度不 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 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费用相对低廉检查时间较短同步扫描多个关节对检查姿势的要求较小可通过不同颜色鉴别结晶性质,双能CT(DECT)检查,不单纯依靠CT值,根 据组织的化学成分不 同导致的对不同能量 的X线的吸收差别辨别 不同的组织。特异性检出尿酸盐结晶无创性,DECT,蓝色:骨皮质粉红色:骨髓质、造影剂(含碘)绿色:尿酸盐,DECT,彩色标记MPR及VRT图显示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点状或结节状尿酸盐结晶者诊断痛风性关节炎,DECT,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诊 断 要 点,特征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查找MSU晶体:关节滑液
14、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并鉴定特异性MSU晶体,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影像学检查肾脏病变,诊 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备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可以确诊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典型的临床表现,Wallace Sletal.Arthritis Rheuma,1977,20:895-900,1977年ACR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或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或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6项(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2)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可见关节发红(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7
15、)单侧跗骨关节受累(8)可疑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10)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1985年Holmes标准,具备下列一条者 滑液中白细胞有吞噬尿酸盐结晶现象 关节腔积液穿刺或结节活检有大量尿酸 盐结晶 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无症状间歇 期、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诊 断,间隙期痛风有赖于既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 病史及高尿酸血症 部分病史较长、发作较频繁的受累关节可 出现轻微的影像学改变 在曾受累关节滑液中发现MSU晶体,可确诊,诊 断,慢性期痛风皮下痛风石多于首次发作10年以上出现,
16、或关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是慢性期临床 特点 关节X线检查、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MSU晶体,诊 断,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夜尿增多,出现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轻度红白细胞尿及管型、轻度蛋白尿等,甚至肾功能不全对于肿瘤广泛播散或接受放化疗的患者突发急性肾衰,应考虑急性尿酸性肾病,2006年EULAR痛风诊断建议,Zhang W,et al.Ann Rheum Dis,2006,65:1301-1311,Zhang W,et al.Ann Rheum Dis,2006,65:1301-1311,2006年EULAR痛风诊断建议,鉴别诊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以累及膝、踝、肩、腕、肘
17、及髋等大关节为主 常伴有风湿热、皮肤及心脏等表现 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增高,C反应蛋白多阳性,血尿酸不高 水杨酸类制剂治疗有效,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单关节红肿热痛血尿酸不高,滑囊液检查白细胞内无尿酸 钠结晶,创伤性关节炎有较重受伤史 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抗感染治疗有效,假性痛风,多见于老年人,以膝关节受累最多见急性发作时酷似痛风 血尿酸正常 关节滑囊液含焦磷酸钙单斜或三斜结晶 或磷灰石 X线片示软骨钙化、关节间歇变窄,无 骨质破坏改变,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年轻女性 对称性、多关节性,好发于手足近端指间 关节和腕、膝、踝等关节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阳性 X线片示关节面
18、粗糙,关节间歇狭窄,甚至 关节面融合及骨质疏松,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表现酷似类风湿关节炎 常非对称性累及远端指间关节并伴严重 关节破坏,关节间歇增宽,趾(指)端骨 质吸收,骶髂关节也常受累 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或病史约20%病人有血尿酸增高,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常见肺、淋巴结等原发结核病灶及结核 中毒症状 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痛,常由小关节开始,渐及大关节,易受累的关节有指、腕、膝、踝、肩及腰椎等关节周围及双小腿皮肤常有结节性红斑 SR增快,PPT试验强阳性,ASO、RF、CRP 等均阴性,抗结核治疗有效,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治疗目标和原则,迅速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预防急性痛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痛风诊治 痛风 诊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