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具体分析.docx
《坏账准备具体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坏账准备具体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坏账准备具体分析作者:日期:1基本特征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 入的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是由于实际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2查账程序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 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 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 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
2、,或经理(厂长) 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 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 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 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 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 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 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
3、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 )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 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 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麹并计提相应的 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 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普根据企业的管
4、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 的坏账准备。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 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 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其账务处理如下:1 .企业在提取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一一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 账户。(1)如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计提,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一一计提
5、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2)如应提取的坏账准 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作相反会计分录,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 产减值损失一一计提坏账准备账户。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处理转销应收款项, 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 收款等账户。3.已确认坏账损失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全部或部分收回时,应按实际收回的金 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坏 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收账款等账户。3检查方法查账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来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
6、户年末余额和管理费用账 户有关明细账发生额,检查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和标准是否正能有无通过少提或多 提坏账准备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通过审阅坏账准备、管理费用等账户及时对应账户, 来检查企业是否有利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前后期的不一致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审核 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查证有无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的情况;审 核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相应账户及相关的原始凭证,查证企业是否存在将收回 的、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未记入坏账准备账户而记入其他账户如、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调查了解核销的坏账是否真实、合理,有无利用坏账的处理来掩盖挪用或贪污公款的情 况;通过调查了解债务人,
7、查证企业是否将债务人偿还的贷款不入账挪做他用或被有关经办 人员贪污。4计算公式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 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将 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 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提取;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坏账准备 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 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
8、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 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 款等科目。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5会计处理5.1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 坏账损失。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即企业首先应当 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并使各期末坏账准备余额合理地反映 应收款项收现面临的风险水平,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再根据其损失 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注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同时还规定
9、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既包 括应收账款,也包括其他应收款,并且企业可以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 和个别认定法等四种方法中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随后,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 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 0 0213号)又对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做出了规范。5.2税法现行税法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 200084号)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 0 03 4 5号)也规定,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先并且为简化起 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同时,核销坏账应具
10、备的 条件、收回已核销坏账的处理、税法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也基本一致。但是为了便于所得税 征收管理,税法又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实行限额扣除办法,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 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这一点与会计制度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坏账准备从利润总额中全额扣除的规定存 在较大的差异。实务中,企业通常是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确定的利润总额为基础,再按照税法规定调 整以后计算确定应纳税所得的,那么,对上述差异,应当如何进行纳税调整呢?会计制度和税 法没有作进一步的规范,相关教科书也都是在讲解所得税会计时,仅仅介绍一下初次采用备 抵法核算
11、坏账损失时的纳税调整方法,至于以后年度应当如何进行纳税调整目前还是一个 空白。现谨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商榷。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在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电无论 是税法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还是不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它们既都有可能在以后年度转回, 也都有可能向以后年度递延,并对相关年度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确定产生影响。例如,甲公司 2000年开始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年初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年末只有一笔当年新发 生的应收账款1000万元尚未收回。甲公司考虑相关因素后提取了坏账准备15万元,则应 在当年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10万元(1 5-1 0 0 0x5%
12、。)。如果甲公司2 0 0 1年全额收回了欠款,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则会计上应将转回的坏 账准备1 5万元全部计入利润总额;在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的情况下,应以当年利润总 额扣除10万元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道理是在甲公司转回的坏账准备15万元中,10万元 已在2000年度申报纳税,2001年转回时不再纳税;另外5万元已在2000年度税前扣除, 2 001年转回时不再扣除,它实质上体现了不重复征税也不重复扣除的税收原则。如果甲公 司至200 1年末尚未收回上述款项,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仍然是10 0 0万元,则账面留存的 坏账准备余额15万元200 1年度应当不作任何纳税调整,此即坏账准备向
13、以后年度递延的 情形。6内部控制检查企业坏账损失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应放在以下三方面:(1)是否建立了坏账准备金制度。采取直接转销法处理坏账损失的企业不应再提取坏 账准备金。(2) 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的范围、计提的标准是否合理、 合法。(3) 是否建立了坏账审批制度。坏账损失的处理是否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列账批复手 续是否合规。查账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的会计账簿或者询问有关的会计人员来确定被审单位采用哪 种方法来核销坏账;抽查一些金额大的坏账记录,检查其是否得到适当的审批审批的依据是 否合理有无隐瞒虚报情况,冲销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否同批准的金额相一致。通过对企业坏账损失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坏账 准备 具体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