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知识点.docx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运动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地球的运动的知识点知识点的结构:周期的类型: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自转方向:经纬网、北极上空、南极上空(规律:从0度经线到东经,东经的时间来 的比西经早;速度:角速度、线速度A、B相对的方位:经线代表的方向、纬线代表的方向昼夜交替:与昼夜现象区分好地球地方时:与区时区分好,地方时的计算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厂 周期的类型:太阳年(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恒星年(365天6时9分) 方向:自西向东;速度:近、远日点和二分日、二至日的特点及区别L公转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其变化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公转的地理意义(产生现象的原
2、因)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回归运动的关系,晨昏 线、与地方时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四季的更替:表现、各纬度的区别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太阳轨道面 方向速度地理意义赤道面 自西向东(侧视)线速度、角速度 黄道面 北逆南顺(俯视) 近日点、远日点 地球自转一一中心、方向、速度、一一地球公转II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公转轨道面I(水平)赤道面III黄赤交角(会变)I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年、二分二至I(昼长、夜长、直射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直射点、纬度、季节)III四季五带:昼(夜)长、直射、极昼(夜)、纬度1、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围
3、绕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角度不同的自转:极点俯视:北逆南顺;跨0度经线:自转从西经到东经;跨180度经线:从东经到西经。极点判断自转方向的记忆方法;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从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记忆方法:左手代表南半球,右手代表北半球,双手作握拳状,从上往下看,手上的向中心的漩涡则为各 半球的自转方向。如下: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自转的周期: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定义:以太阳为参照物,太阳两次经过中午 的时间间隔。自转的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定义: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 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自转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除
4、了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等为15/h,极点的角速度为0;线速度由赤道 到南北两侧递减,赤道的线速度为1670km/h,其他纬度的线速度二(40000kmcosA)/24, 极点的线速度为0。(纬度60度的纬线的线速度等于赤道的一半)经纬网:同一个经线圈,纬度差一度,经线线段差111km,经线圈的长度都相同为40000km,经线 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半圆弧垂直纬线,任何一个经线圈将地球平分成两个部分,越 往东,经线值越大的是东经,值越小的是西经。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纬度是纬线圈上的一点与球心连线与纬线圈所在平面的夹角。赤道的纬度为0度,位 于赤道北方的为北纬,位于赤道南方的为南纬。纬线相互平行
5、,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只有赤道平分地球,由赤道向南北两侧缩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现象:只要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物体,有太阳光线,就会有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现象+自转,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有关的名词: 昼夜现象、 界线:晨昏线(黑夜和白天的交界线)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大圆晨昏圈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永远与纬线圈相交永远平分赤道,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2时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 时线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二分日)时,与赤道垂直,与
6、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 与极圈相切。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度/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画晨昏线:做太阳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做太阳光线延长线的垂线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组成:晨线和昏线(晨线:从黑夜一白天,看到日出;;昏线:从白天一黑夜,看到黑夜)侧视图:看到一条线(晨线/昏线);俯视图:看到两条线(晨线和昏线)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地球上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处于黑夜的是夜弧;处于白天的是 昼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昼长/夜长):看其所处纬线上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360度 =24小时)昼长二日落时间-日出时间a)某地的正午12时二(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或二昼长/2;、某地的0时/24时二 日出时
7、间+日落时间b)夜长=24-昼长或二日出时间*2c)日出时间二夜长/2=日落时间-昼长=12*2-日落时间二24-日落时间d)日落时间二昼长+日出时间=12时*2-日出时间=24-日出时间=24-夜长/2 地球自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物 体的水平运动方向,且随着物体的速度增加而增加,北半球的物体运动受地转偏向力 会偏向右边;南半球物体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偏左,在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北半球(右手),南半球(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运动方 向,拇指垂直于四指,拇指方向为物体的偏转方向。南半球北半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
8、方时:定义: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小时 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地理位置越靠近东边 的时间,地方时的值越大。将全球分为360度,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每隔15 度相差1小时。区时(标准时):国际上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度,以该时区的中央经 线为这个时区的统一时间,0时区(中时区)以东到180度经线,分为东一区到东十 二区(东十二区站7.5度),0时区以西到180度经线,分为西一区到西十二区(西十 二区占7.5度)同一时区的区时相同,不同时区的区时不同,相邻时
9、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同一时间 内,东边时间比西边来得早计算地方时的方法:A的地方时二a时,经度为A; B的地方时b时,经度B。(A-B)/15=a-b区时:A地的经度A,所在的时区二(A-7.5)/15四舍五入,东经为东XX区或西 经为西oo区,A地的区时a,B地缩所在的时区,B地的区时二a+/-(xx-oo),东加西减。我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120度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的时间。而北京所在 的地方时实际上是116度经线的地方时。划分日期的界限有两条:人为界线一一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自然的界 线一一0时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着180度经线穿行的折线。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向西越过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运动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