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doc
《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版印刷工复赛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彩色复制原理、色彩1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C、M、Y、K表示印刷中的( B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 B青、品红、黄、黑 C中黄、桃红、天蓝、黑 D.深黄、大红、黑、中蓝2印刷灰平衡是由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哪一个原色的百分比阶调 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B ) A.黄 B青 C品红3下列哪种颜色属于三原色之一?( C ) A.深红 B黑色 C品红 D天兰4色光三原色是( A )。 A红光、绿光、紫兰光 B红光、黄光、青光 C青光、紫兰光、绿光 D黄光、绿光、红光 5色料三原色是( B
2、)。A黄色、红色、蓝色 B黄色、品红色、青色C黑色、红色、绿色 D.黄色、绿色、红色6在下列的颜色特征中,其中( A )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A.色相 B明度 C饱和度 D.灰度7红光+绿光+蓝光=( B )。 A.青光 B白光 C黄光 D.黑光8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D.波长9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调幅网点 B调频网点 C圆形点 D.链形点10.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 些?( D ) A. RGB B. CMYK C.Lab D. HSB11.色料减色混合中,当青色+黄
3、色+品红色油墨混合后呈现什么色?( A ) A.黑色 B紫色 C红紫色 D.蓝紫色12目前平版印刷中使用较普遍的网点是哪种?( C ) A.混合加网 B.调频网点 C调幅网点 D.精细加网13.在同一条件下60线厘米比50线厘米印刷时网点增大如何?( A ) A.多 B.一样 C略少 D.少14. 80线厘米网点线数适合印刷什么产品?( B ) A.招贴画 B.画册 C年画 D.挂历15.圆形网点在哪个阶调印刷中网点增大较小?( C )A.高调 B高光 C中间调及中间调以下 D.暗调16.印刷品中图像明度变化和阶调层次变化都是以什么表示的?( A ) A.网点大小 B.网点形状 C网点角度 D
4、.网线线数17.当某一颜色与其他颜色叠印时,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色相与比较纯的色光,则此颜色特性属哪种?( D )A.强度好 B.色差大 C灰度小 D.效率高18.包装产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D )A.造型 B平面设计 C版式组合 D.造型、平面设计19.人们对自然界中树叶绿色、天空蓝色等保持稳定色的概念,原因是( B )。A.物体存在 B.记忆色 C生活经验 D.视觉暂留20.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被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21网点并列呈色是( B )。 A.减色法原理 B减
5、色法原理与加色效益 C加色法原理 D叠色法原理22印刷品网点呈色是( B )。 A.调合 B叠合C掺合 D混合23.网屏的线数在印刷工艺中有不同的要求和用法,选择网屏线数大小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D )。A画面大小 B.视距远近 C用纸质量 D.操作者技能24. 3M+2Y+1C=( A )。A.暗红色 B.黑色 C白色 D灰色25. 1M+2Y+4C=( A )。A.古铜色 B黑色 C白色 D橘黄色26消色是指( C )。 A.自然界的所有色 B黑白色 C黑、白及各种灰色 D消灭颜色(二)印刷工艺原理27平版印刷的三大原理是( B )。 A印刷压力、水墨平衡和套印呈色原理B油水不相混溶、选
6、择性吸收和网点成像原理 C油水不相混溶、印刷压力和水墨平衡原理D间接印刷、先水后墨和灰色平衡原理28平印给印版表面涂敷油墨和水的先后次序是( A )。A.先水后墨 B先墨后水 C水墨同时 D.A或B皆可29.胶印过程中对于( C )的乳化非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是必要的。 A.水包油 B油包水 C油水相混溶 D.油水分离30. 稳定中间调和暗调的色彩通常是( A )。A.黑版 B黄版 C品红版 D.青版31.胶印水墨平衡是指( A )的水墨平衡。 A.乳化后 B乳化前 C水墨互不浸润 D.水墨量相等32.胶印使用的传统阳图PS版其版面形状略微呈哪一种形式? ( B ) A.平凹形 B平凸形 C平形
7、 D.凹形33.胶印传统PS版的空白部分具有( C )油墨的能力。 A.选择吸附 B自发吸附 C排斥 D.吸附与排斥34.油墨的表面张力( B )润湿液的表面张力。 A.高于 B低于 C等于35.在胶印润湿液中减少或不用酒精(异丙醇)是( C )的重要措施。 A.降低生产成本 B保持水墨平衡 C保护生态环境 D.加快油墨干燥36.无水胶印版的空白部分由( B )构成。 A聚合物 B硅胶 C铬层 D.砂目37从印刷媒体技术发展来看,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只能在印刷媒体领域( B )。 A.并存 B互补 C取代传统印刷38.由于印前数码打样的出现,传统的机器打样将被( A )。 A.淘汰 B互补 C并
8、存39.印刷用润湿液的电导率控制在多少时比较适合?( C ) A. 200500ys/cm B. 400700Us/cmC. 7001200ys/cm D. 20003000l.ts/cm40.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英文简称是( B )。ADTP BCTP CUCR DGCR41.紫激光CTP印版是用多少波长的紫激光成像的?( D )A. 800l100nm B. 700900nm C. 500700nm D. 400450nm42.热敏CTP印版在波长多少的红外光谱区内曝光成像?( A ) A. 800l100nm B. 700900nm C. 500700nm D. 400450nm43计算
9、机直接制版设备适合于大幅面与热敏版材的工作方式为哪一种?( B )A.内鼓式 B外鼓式 C平台式 D.滚筒式44.控制CTP制版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A )A.网点正确复制 B.套准精度 C.印版脏污 D.图文位置45. CTP在机直接制版与脱机工作流程相比,最大优点是什么?( C ) A简化工艺流程 B降低成本 C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D.安全46下列哪一种版材是环保型印版?( B )A紫激光CTP印版 B免处理CTP印版 C.预涂感光版(PS版) D.热敏CTP印版47.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共性方面是下列哪一个?( A ) A.减色法复制 B油性油墨 C操作简单 D.微墨滴技术48.图像色彩处
10、理时,一般暗调基本色的网点阶调值范围是多少?( D ) A.5%10%B. 10%30% C.30%60% D. 70%90%49.输出网线设定时考虑到使用轻涂纸,印刷设备为海德堡胶印机,其加网线数应设多少?( C )A.3040线厘米 B.4048线厘米 C5460线厘米 D. 8090线厘米50. UV上光可分为下面哪种上光的类型?( B )A全幅UV B全幅UV和局部UV C局部UV D.区域UV51在印刷过程中,从橡皮布转移到纸张上的墨量为( C )。 A. 50% B. 60% C.75%80% D. 100%52.同一印刷品采用调频网点印刷比采用调幅网点印刷,其油墨消耗如何?( A
11、 ) A.较少 B. -样 C略多 D.多53.加网线数为多少的调幅网点可称为精细网点?( D ) A. 3050线厘米 B4060线厘米 C6080线厘米 D. 80120线厘米54.书刊不同的装订方式采用不同的配页方法,胶订采用何种配页方法? ( B ) A套配 B叠配 C插配 D.混配55.通常在印黑色实地满版时,在黑版满版下可衬( D )以增加黑版饱和度。 A.红色网 B黄色网 C红色网加黄色网 D.青色网56.人们常说的CTP指的是( A )。 A. 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B. Computer to Press(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CComputer
12、to Proof(计算机直接出样张) D.数码印刷57. UV印刷属瞬间干燥方式,UV印刷的油墨光固化时间仅需( B ) A.零点几秒 B几秒 C几十秒 D.2分钟左右58.油墨的表面张力( B )润湿液表面张力时,印版空白部分易起脏,网点增大严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59.表面张力常用的单位是( B )。A.伽马值 BN/m(牛顿米) C焦耳 D.接触角(三)胶印机结构工作原理与性能60.大部分进口四色胶印机套印精度误差不大于多少?( A )A. O.Olmm B. 0.15mm C. 0.20mm D. O.10mm61胶印机的零点是指( A )。A.递纸牙开始叼纸点
13、 B.递纸牙与压印滚筒的交接点 C递纸吸嘴开始放纸点 D.压印滚筒叼牙闭合点62.递纸牙在压印滚筒处交接时,牙垫的平面与滚筒表面的距离应是多少?( B ) A.印刷用纸的2张厚度 B.印刷用纸的3张厚度 C印刷用纸的1张厚度 D.印刷用纸的4张厚度63.递纸牙与压印滚筒叼牙交接时间的调节,要求交接时间内速度相当,递纸叼牙与滚筒叼牙闭合后共同控制纸张在滚筒表面弧长转过多少?( B )A.12mm B.34mm C.2Smm D.46mm64.印刷设备诊断技术是由什么组成的?( D ) A.简易诊断技术 B精度诊断技术C计算机自动诊断技术 D.简易诊断技术和精密诊断技术65.印刷设备诊断的判定标准
14、用什么方法进行?( C )A.参考判定标准 B.参考、设定、质量判定标准 C绝对、相对、类比判定标准 D.设定判定标准66.通常墨斗刀片的倾斜为多少比较合适?( B ) A15 B. 30 C45 D. 6067.所谓匀墨系数指的是下面哪一个?( D ) A.所有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B.所有硬质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C所有软质墨辊面积之和与印刷面积之比D所有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68.贮墨系数过大,会出现下面哪种情况?( C )A.贮墨量快速稳定B下墨速度快C下墨速度太慢D.有利墨量调节69.海德堡胶印机四根着墨辊给印版墨量的分配比例是多少?( B )A. 40%. 30%.
15、 20%、10% B. 44%. 44%、8%、4%C30%. 30%、30%、10%70.通常墨斗刀片与墨斗辊之间的间隙调整为多少较合适?( B )A. 0.10 0.20mm B. 0.30 0.50mmC. 0.500.70mm D. 1mm71印刷滚筒离合压的实质是改变了什么?( A ) A.滚筒中心距 B滚筒相对位置 C齿轮位置 D.错位72.印刷滚筒离合压必须在规定的对应位置,即离合压时间要求必须符合什么情况下才能进行?( B )A.在印刷滚筒叼口过了合压点 B在印刷滚筒空当相对时C在印刷滚筒叼口 D在印刷滚筒拖梢73.印刷滚筒离合压时间取决于什么情况?( D ) A.离合压指令时
16、间 B离合压位置 C滚筒相对位置 D.离合压指令时间和离合压位置74.硬性衬垫压缩变形量一般为多少?( C )A. 0.020.04mm B. 0.030.06mm C.0.040.08mm D. 0.40.8mm75.递纸叼牙叼纸距离多少为最佳?( C ) A. 3mm B. 4mm C. 5mm D. 6.5mm76递纸牙与前规的交接是在绝对静止状态下进行的。按照印刷机工作循环图,递纸牙与前规的交接时间为多少度?( B ) A. 13 B. 35 C. 24 D. 5777.递纸牙与前规有一段共同控纸时间。调节时,以递纸牙开始叼纸为起点,使滚筒转过约多少?( D ) A3mm B5mm C
17、6mm D8mm(四)印刷材料与适性78按图书和杂志开本尺寸及其幅面尺寸国家标准,A4系列的全张纸常用的尺寸为下列哪一个?( B )A.787mm1092mm B.890mm1240mmC. 1000mm1400mm D. 900mm1280mm79.在同一承印物表面,光泽度高的油墨在印刷品上呈现怎样的结果?( D )A.纯度高 B.色相差 C阶调差 D.亮度大、80.非涂料纸表面的吸收能力与涂料纸表面的吸收能力呈现怎样状况?( A )A.强 B.弱 C一样 D.较弱81纸张的吸墨性越大,干、湿墨之间的密度值变化如何?( B ) A.小 B大 C一样 D.略小82.气垫橡皮布大多为四层结构,微
18、孔气垫层处于( C )层。 A.表面 B第二 C第三 D.最底83.橡皮布的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 A )。A. 0.04mm B. 0.08mm C.O.10mm D. 0.15mm84.橡皮布长期使用后开始老化,其性能由( A ),所以印出的网点不清晰,实地不平伏。 A.高弹性转为黏弹性 B黏弹性转为高弹性 C厚变薄 D.吸墨性弱转为吸墨性强85.油墨传递过程中,产生飞墨现象与油墨有关的是( C )。 A.黏性 B流动性 C黏度 D.饱和度86.纸张偏略碱性,对油墨有一定的( A )作用。 A.催干 B止干 C减黏 D防乳化87. 能精确地反映润湿液浓度变化的是( B )。A.表面张力 B.
19、电导率 C水的硬度 D. pH值88.油墨开始层流时,所需要施加的最小作用力,称为油墨的( A )。 A.屈服值 B触变性 C流变性 D.流动度89.油墨随外力作用而流动性逐渐发生变化的性能,被称为油墨的( A )。 A.触变性 B流动性 C黏滞性 D.延展性90.油墨是一种由颜料、连结料、填充料和附加料等均匀混合而成的具有一定( B )的流体物质。A.黏度 B胶黏状 C悬浮体 D.细度91.检验承印物透明度高的印刷品的质量,应将样品放在( B )色衬垫上。A.黑 B.白 C灰 D.透明92.纸张丝绺方向不会影响( A )。 A.印刷压力 B印刷套准 C纸盒耐压强度 D.书本翻阅适性93.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版 印刷工 复赛 理论知识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