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计量公式.docx
《土建工程计量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工程计量公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筑面积计算1. 平整场地:S=首层建筑面积【单层建筑面积和多层建筑首层面积均按建筑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有些地方按照墙外皮再给你一个厚度(此厚度替代保温、粉刷等厚度)作为计算面积】2.序号部位计算式建筑面积11栋S=8.2*30.2*2+8.2*30.2*1/261921、2栋间变形缝S=30.2*0.2*(2+1/2)15.132栋(不含阁楼、阳台、雨篷)S=12.2*60.2*42937.7642栋坡屋面阁楼S=6.2*60.2+1.8*60.2481.652栋雨篷S=投影面积/262栋阳台S=投影面积/2*阳台数(注:1.层高超过2.2m按实际面积计算,未超过2.2m按1/2计算,单
2、层建筑按首层面积计 算2.坡屋面阁楼高度未超过2.2m部分按1/2计算,其余超过部分按实际面积计算3.其他部 位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查本省现行定额说明。4.高层建筑超高面积从7层含7层以上建筑面积,单层建筑按20米以上计算。二、基础部分计算1. 挖基础沟槽:L外中二(L1+L2)*2(外墙均按中心线长度计算)L内净=(L6+L5+L4)-(基础垫层宽+操作面*2)V=(基础垫层宽+操作面*2+放坡系数*高)*高*(L外中+L内净)(注:挖沟槽土方高度从室外地坪标高计算,基础施工操作面宽度查GB2013-50854。P8土壤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一、二类土1.20m1:0.
3、501:0.331:0.75三类土1.50m1:0.331:0.251:0.67四类土2.00m1:0.251:0.101:0.33(注:混合土质需要计算放坡数加权平均数,计算式如下,其中H为开挖高度,K为放坡系数)加权平均数 H 权=(H1K1+H2K2)/(K1+K2)加权平均数 K 权=(H1K1+H2K2)/(H1+H2)2.挖独立基础:(1)无工作面、无放坡V=a*b*h(2)有工作面、放坡 V=(a+2c+kh)*(b+2c+kh)*h+1/3k2h3底标3.砖基垫层室外地坪标高.室内地坪标高,0砖基础地图梁基础垫层L外中= (L1+L2) *2L内净=(L6+L5+L4)-基础垫
4、层宽V=基础垫层宽*垫层高* (L外中+L内净)4. 地圈梁:L外中二(L1+L2) *2L内净:按内墙净长计算,一般减去内外墙重合部位长度V=地圈梁宽*地圈梁高*(L外中+L内净)5. 砖基础:L外中二(L1+L2) *2L内净:按内墙净长计算。V=砖基宽*砖基高*(L外中+L内净)-V地圈梁-V构造柱(0以下体积)(注:砖基础一般是从室内地坪标高开始计算,0)6. 土方回填:(1)基础回填:V=V挖基础沟槽-V室外地坪以下基础体积+V室外地坪至室内地坪墙内填 土量【注:1.一般V室外地坪以下基础体积为V基础垫层、V地圈梁、V砖基础;2.V室外地坪至室内地坪墙内填 土量按照图纸及相关要求决定
5、是否考虑回填,填土高度为室外地坪至室内地坪高度,填土厚 度为墙厚,填土长度为(L外中+L内净)】(2)室内回填:V=S室内净面积(除墙内面积)* (H室内外高度-砼厚)7. 余方弃置:V=V挖基础沟槽-V 土方回填三、主体及其他结构部分计算1. 构造柱:(构造柱分为有马牙槎构造柱及无马牙槎构造柱,以下为有马牙槎构造柱计算式)(1)0以下:V1=柱宽*柱长*柱高*构造柱数量+1/2马牙槎*墙厚*柱高*马牙 槎数量(注:1、0以下柱高为0至地圈梁上口高度;2、构造柱分为T型、L型及Y型,马牙槎数量为构 造柱与墙接触面数量;3、11年规范,马牙槎高度规定为:多孔砖不大于300mm,普通砖不大于2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建 工程 计量 公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