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同名10116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同名101161).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沙尾大桥桥底调头车道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 施工组织总设计 沙尾大桥桥底调头车道改造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组织总设计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广州市黄埔建筑工程总公司2016年3月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3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1、概述32、主要工程项目、类型32.1路基工程32.2 路面工程52.3 交通工程62.4排水工程72.5绿化工程82.6照明工程9第二章、工程施工准备11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112、劳力机具、材料准备113、施工总体计划方案11第三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21排水工程122道路基层工程153沥青砼面层184附属工程施工23第四章、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2、291质量目标302质量保证体系303质量检查组织机构304质量保证措施30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33第六章、冬季、雨季的施工安排34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6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362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37第八章、文明施工管理措施40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411环境保护措施412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42附表一、施工队任务划分及计划安排表46附表二、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表46附表三、主要材料进场清单表47附表四、施工总体计划表48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49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一、编制依据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B440100_T 1142007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5、 沙尾大桥桥底调头车道改造工程施工图纸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7、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8、 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9、 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二、工程概况 1、概述沙尾大桥桥底调头车道改造工程 ,本项目位于广州荔湾区海南村,珠江后航道北岸,沙尾大桥地下,为沙尾大桥的配套调头车道。主要内容主要为新增一条满足大货车行驶要
4、求(净空4.5m)的北往北单向调头车道,道路车行道宽7m,总长约140m。主要施工内容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工程、 排水工程、绿化工程、 照明工程。 2、主要工程项目、类型2.1路基工程 2.1.1 路基设计原则1) 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应保持干燥中湿状态,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不小于25Mpa,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应采取处理措施。2) 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和边坡坡度,并设置必要的路基防护措施。3) 路基设计要经济耐用,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景观协调。2.1.2 路基填筑及压实度表4.1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5、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下路床30803上路堤801503下路堤150以下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5表4.2 路基压实度要求(重型)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支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2下路床308092上路堤8015091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22.1.3 路基填料路床和上路堤应优先采用砂类土、砾(角砾)类土等作为填料,零填路床压实度支路92%的深度加厚至80cm,当其路床土的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粘土或最小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换填或土质改良措施;当土的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
6、6时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严禁采用强膨胀土、淤泥和有机土填筑路堤。2.1.4 边坡防护本工程所经路段地势平缓、以挖方路基为主,挖方较小,采用1:1.5放坡植草防护,道路建成后与现状两侧地块接顺。2.1.5 路基处理根据钻孔资料,路段地表现状主要以水泥渣地、杂填土为主,杂填土层厚为1.53.8m,往下为淤泥,层厚约23.5m,再往下为淤泥质细砂和粗砂,工程范围内岩土工程性能较好,同时沙尾大桥建设时已经进行过软基处理,故本工程路基无需做深层处理。工程填挖较小,属低填浅挖范畴,本次设计对路床下80cm范围内填土进行换填处理。2.2 路面工程2.2.1 路面结构型式本工程为花地大道沙尾大桥桥下调头辅道
7、,新建道路,按支路标准进行设计,其结构如下:1、机动车行道路面结构:4cm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砼8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cm乳化沥青下封层30cm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4%水泥稳定石屑2、人行道路面结构(考虑与材质周边现状保持一致):8cm透水人行道砖3cm M10预拌水泥砂浆15cm 4%水泥稳定碎石3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3.1 路面排水地面道路路面排水采用设雨水进水口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集到雨水口,然后通过雨水口排入雨水管。3.2 侧平石考虑工程造价,同时与周边现状保持一致,本工程侧平石统一采用仿花岗岩材质。树池尺寸为1.2X1.2m。3.3无障碍设计(1)行进
8、盲道本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人行道上连续铺设,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者道树树穴0.250.30m,宽度为0.3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行。(2)交叉口缘石坡道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的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5。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压低高度,以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
9、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3)直线段缘石坡道对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人行道上行进方向的坡度应5,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车辆多,出入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3.4 人行过街设施设计本工程在各条道路交叉口处,设置横道线供行人过街,横道线宽度按5.0米设计。2.3 交通工程 2.3.1交通工程设计内容本次交通工程设计内容包括交通标线涂画、交通标志布设、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的设置,交通疏解。2.3.2交通标线 道路设计速度为30km/h,车行道边
10、缘线采用15cm线宽的白色实线;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2-4白色虚线,线宽15cm;人行横道线白色粗实线采用线宽40cm,长5m。道路标线涂料采用环保反光热熔涂料涂划,标线涂料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路面标线涂料 (JT/T280-2004)的有关规定。2.3.3交通标志本次设计严格按照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的要求进行设计,交通标志技术要求详见5.2。2.3.4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的要求进行设置设定。2.3.5交通监控根据交警意见
11、,本工程在桥下路口处设置交通监控。交通监控采用数字交通监控系统,通信传输方式为有线传输。与公安局治安交通巡防支队的现有交通监控等平台无缝连接。2.3.6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本次施工期间需做好交通疏解,减少施工原交通的干扰,保障人行交通、车行交通安全。2.4排水工程2.4.1排水工程概述本次排水工程为项目道路工程的市政附属设施,随道路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主要包括道路工程范围内新建雨水管道。工程范围现状排水体制为分流制,周边道路上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花地大道南和沙尾大桥上有现状2根d900雨水管道和1根d1200雨水管道,往南最终排入佛山水道。花地大道上有现状DN600DN800污水管道,往北
12、排往西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本工程道路上新建d500d600雨水管道,收集新建道路路面雨水,往南排入佛山水道。保留本工程设计范围内现状d800和d1200雨水管道,以确保排水顺畅。部分在新建车行道上的现状排水检查井需根据新建道路路面标高进行改造,更换井盖并增加防坠网。工程范围内没有污水产生,且周边路网已有较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因此本工程不进行污水管道设计。2.4.2标准及参数2.4.2.1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2.4.2.2雨水量计算参数(1)暴雨强度公式本工程为新建立体交叉道路,根据关于加强我市市政和房建工程排水设计工作的通知(穗水排水201177号,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
13、,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排水设施重现期一般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重现期不小于10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GB50014-2006要求,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中,位于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设计重现期应为20年30年。本工程位于中心城区的立交桥下,因此重现期采用20年。暴雨强度计算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重现期P=20年分公式:P=20年分公式: 其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t降雨历时(min),t = t1+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取1min,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2)雨水量计算公式雨量计算公式:Q=qF式中:Q:雨水量(l/
14、s),:径流系数,本工程服务范围主要为道路,取0.9。F:汇水面积(公顷)2.5绿化工程2.5.1绿化工程概况绿化工程为行道树的种植和交通导流岛绿地的设计。行道树种植一排行道树黄花风铃木,株距6m,胸径1213cm,苗高4.5m5m,冠幅3m3.5m,共13株;交通导流岛绿地孤植高分枝的美丽异木棉2株,胸径1213cm,苗高4.5m5m,冠幅2.5m3m,分枝点高度大于2.5m,搭配常绿开花地被,自然弧线种植龙船花10.2平方米和野牡丹18.3平方米。绿化面积约58.5平方米。2.5.2种植要点1、种植施工时要按植物配置图施工,如有改变,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2、按施工平面图所标具体尺寸定位放线
15、:如遇不规则造型,应用方格网法或图中比例尺寸定点放线。图中未标明尺寸的种植,按图比例依实放线定点。要求定点放线准确,符合设计要求。3、乔木种植:施工时首先应注意观察植物的天然形态,种植时根据设计要求,充分展示植物形态优美的观赏面。大乔木移植则应注意新种植的树木朝向,最好能与原苗木培植点的朝向相同。4、植物造景: 列植:成列的乔木应用一直线,同一规格大小要统一;列植在道路边的乔木,其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0.75m。2.6照明工程2.6.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沙尾大桥桥底掉头车道改造工程,为花地大道的辅道,全线长度约140m,道路宽7+4.5m,设计车速为20km/h。照明设计等级按支路
16、标准设计。现状花地大道主道全线设置有高杆灯,照度能满足要求,因此本照明工程仅在掉头桥底处设置隧道挂壁灯。2.6.2设计范围1、本工程设计仅包括红线内照明系统。 2.6.3 10/0.4kV变配电系统1、负荷分类: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2、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附近高杆灯电源引来。3、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不单独设置功率因数补偿装置,采用功率因数不小于0.92的LED灯具。2.6.4照明系统1、照明标准值: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照明等级照明标准平均照度Eav(lx)平均亮度Lav(cd/m2)照度均匀度UE眩光限制阀值增量TI(%)最大初始值环境比SR最小值按支路标准100.750.315
17、-2、光源选择根据粤府函(2012)113号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本工程采用新型节能LED光源,电源驱动模块功耗不得高于整灯功耗的10%, LED灯具效率不低于90%,显色指数Ra大于70,整灯效率不小于120lm/w。光源色温3000K4500K。LED灯在燃点3000h时,其光通量维持率应不低于95%;在燃点6000h时,其光通量维持率应不低于90%。灯的平均寿命不低于50000小时。灯具在额定电压的85%110%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正常工作。3、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灯具采用截光型,具有蘑菇云型配光曲线,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功率因数不小于0.92。2.
18、6.5照明方式本工程在掉头处的桥底上设置三盏60W LED灯。详见“照明标准横断面设计图”。2.6.6 照明配电及控制系统1、正常运行情况下,灯具端电压维持在额定电压的90%105%。2、每个灯具均设熔断器作为单独保护装置。熔断器安装在分支接线盒内,熔丝应符合下列规定:150W及以下应为4A。 2.6.7电缆、导线的敷设1、照明供电线路在人行道或绿化带处使用PE管作保护套管埋地敷设,电缆在保护管中不得有接头。横穿道路或者与其它管线交叉时使用100镀锌钢管作保护套管埋地敷设;供电主回路在人行道下敷设埋深不小于0.5m,绿化带下敷设埋深不小于0.7m,在穿越道路路口敷设埋深不小于1.0m。2、过街
19、管道在两端设置工作井,超过50m的直线敷设段增设工作井,井盖应有防盗措施。3、线路分支处应采用安全防水的分支方式。2.6.8接地及安全1、本工程的接地系统与电源的接地系统一致。2、金属构件、灯具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进行保护接地,要求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体。2.6.9节能技术1、本工程节能设计标准,LPD:支路=0.35W/m20.70W/m22、本工程采用高效LED灯光源。2.6.10灯具安装1、路灯安装高度(从光源到地面)、仰角、装灯方向应尽量保持一致。2、灯具的整体结构应满足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安全要求(GB7000.5-2005),灯杆杆门规格及门锁按
20、当地路灯管理所标准统一。3、对于涉及的有限空间作业,其安全管理应严格按照有关管理机关要求执行。 第二章、工程施工准备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我公司成立“沙尾大桥桥底调头车道改造工程项目部”,组织人员,调集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合同签订后,先遣人员进入工地,进行施工布置与安排。等临时驻地确定后,前期人员及设备在3日内陆续进入工地,并着手进场便道、场内施工便道及预制场的修建,其它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及工地实际情况,陆续进入工地。2、劳力机具、材料准备2.1平衡劳力、调配技工:我标段主要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将先进入现场,各工序、工段长,熟练操作工人,部分劳务人员等陆续到位。2.2机械进场
21、、小修保养:施工机械的调运由总公司统一管理,进场设备状态良好,整修一新。2.3落实材料货源及检验:材料采购由专人负责,在做好材料计划的同时积极开拓货源,选择经济、快捷的运输路线,以保证材料的供应。按施工要求做好原材料试验工作,组织材料进场。3.3设备、人员、机械运至现场的方法人员进场用客车直送工地,机械设备用平板运输车运抵现场,材料进场由材料运输队和当地社会运输力量协作运抵现场。3、施工总体计划方案施工计划安排工期如下(开工日期以实际开工日期顺延)(1) 施工准备(工期3天):(2) 道路工程(工期20天):(3) 排水工程(工期30天):(4) 交通工程(工期20天):(5) 绿化工程(工期
22、10天):(6) 照明工程(工期8天):第三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排水工程1.1排水工程整体施工方案排水工程主要包括了雨水、雨水检查井等工程。 1.2施工顺序雨水工程施工顺序为:放样开挖沟槽砼基础管道安装围管座抹带接口砌筑检查井、回填。雨水检查井砖砌部分:放样开挖沟槽砼基础砌筑砖墙、粉刷安装盖板回填。1.3管沟槽开挖管沟开挖前,必须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根据图纸及有关资料的提供,可采用人工挖探坑的方法,查明其情况所施工工程如与已建管道构筑物衔接,必须在挖管沟前对其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校对,必要时开挖核实;若施工段的地下情况与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提供的情况不符合时应及时通知设计院予以处理。遇有
23、地下管线时,为了保护地下管线采用人工开挖。当管沟挖深超过2m时应分层开挖:边坡不变,层间留台宽度为lm。管沟开挖前,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井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示出开挖边线,复核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由临时便道进入管沟开挖范围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土堆于沟槽两侧,堆土坡脚距槽边2.0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堆土坡度不宜陡于自然休止角。由于挖掘机不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所
24、以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挠动或破坏,开挖管沟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用机械进行开挖,而用人工清底。管沟开挖时,各级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及管沟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雨季施工时,为防止管沟底土壤受雨水浸泡,预留人工整平的20cm一层土待下一工序进入前予以挖除。管沟底成形后,若沟底为淤泥层,则应先将淤泥清除,后换土或做碎石处理,使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1.4浇筑管道基础平基、围座分层浇筑管道基础时,按设计图纸架设管道基础现浇模板,模板采用木模板,立横高度略高于平基高度(平基高
25、度必须保证管子架空5cm)。模板检验合格后及时浇筑砼,砼应符合设计配合比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待基础终凝后用草袋覆盖养护平基成型后应留毛面以利与管座结合。砖渠混凝土基础必须在砼强度达到l.2MPa以后,方可在上面走动,如必须行人通过时,可在其上垫放木板。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应作凿毛处理,除掉水泥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并将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清除,并铺上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后再灌注。1.5砼管道安装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发现裂
26、缝、保护层脱落、接口掉角等缺陷,使用前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座分层浇筑时,管座平基砼抗压强度应于5.0MPa方可进行安管,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本工程采用机械和人工配合下管,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管节安装时应使管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逐节调整管节中心及高程,并用砼垫块垫稳,两侧设撑杠,不得发生滚动。1.6抹带雨水工程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污水工程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a.一般要求:抹带前应将管口外壁凿毛、洗净、刷一道水泥浆。为了保证闭水成功,可采用盐水刷洗管口。对于700的管道,管缝超过lOmm,抹带时应在管内挡口处用薄片支一垫
27、托,将管缝内的砂浆充满捣实再分层施做。当管径小于700mm时,填缝后应立即拖平。抹带完成后,立即用草袋覆盖保愠。钢丝网应洁净无锈、无油垢,事先按规定的宽度和长度截好备用。钢丝网端头应在浇注砼管座时插入混凝土内,插入管座的深度为l0cm。在插入管座砼的部位加适量抹带砂浆,认真捣固。抹第一层水泥砂浆厚15mm压实,使管壁粘结牢固。然后将两片钢丝网包拢,搭接长度不小于l0cm,用铅丝扎牢。待第一层水泥砂浆初凝后,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厚l0mm,用弧形抹子挤压成型,初凝后赶光压实。1.7雨水检查井施工井基础应与管线基础同时进行,并符合设计要求,管子排好后可开始砌井。砖在砌筑时砖要放平,砂浆饱满,特别要注意
28、管头下部及管于周围必须砌筑密实。检查井的流槽应在井壁砌到管顶以下即可砌筑,并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井的各部位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踏步应按设计放平,口上下对正,砂浆密实砖要压紧,砂浆在凝固前,不得碰撞,更不允许受力,以免造成松动。砖砌园形检查井,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收口时应按设计收进。砌筑检查井的井室内壁应按设计进行抹面,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内外粉刷应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砂浆要按配比拌合均匀,口粉刷要求密实平整不得有空鼓现象,流槽应光滑圆顺。井砌好后应及时安装井盖,检查井的井盖的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高程应与路面配合。井盖必须坐浆放正,口注意井盖开启方向,各井应一致。预留支管:预留管的管径、
29、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一律做出路幅外1米处,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临时采用240砖墙封堵。井外回填土:检查井砌筑应边砌边回填土,每层高不得超过30cm。1.8管沟回填排水管道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需及时回填管沟,回填土应分层铺土进行夯实,铺土厚度为20cm,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土应按填土的要求进行施工及验收。2道路基层工程2.1准备工作测量组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及控制点,恢复定线,复核横断面,及时与监理联系尽快进行图纸签认工作,同时各种土样的各项土工试验及早进行,试验路段争取进场后6天内开始,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取得压实设备的最佳组合方式,确定碾压遍数,松铺厚度,含水
30、量控制等有关参数,以此作为路基填筑的工艺质量控制指导数据。2.2路基放样路基开工前,先根据路线中桩,设计图纸定出路基中线、路堤坡脚线等的具体位置,控制测量由经理部测量组进行。2.3填料的选择 道路路基采用黄土及改良土填筑,一般路基段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的土。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性土用于填方路基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使其达到以上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管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50cm方能上压路机,若采用塑料管材需填
31、土大于或等于50cm。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一、雨水口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堆成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机动车车行道下的管、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可掺灰处理。2.4路基填筑方法路堤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水平向上填筑,如原地不平,要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并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作业顺序: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挖土、装土、运土、卸土,然后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初平,自行式压路机静压,平地机再次整平,接着振动压路机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并注意用压路机微震收光清除轮迹(即
32、称一推二平三碾压),路堤压实后,路基面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不平整现象,如不合格,必须重新处理。为保证路基“五度”(即压实度、宽度 、纵横坡度、平整度、厚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中必须注意做到:从路基填筑最底一层开始,路堤边坡要进行超填,两侧超填宽度各为30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能达到压实标准。压路机碾压尽量到边,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由边到中,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每层填筑前要采用灰点控制法(即在中线1/4宽度线、边线,按桩号或每20米堆土堆,撒白灰,其高度等于该层松铺厚度)以控制卸料密度和平整度。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应量采用大吨位压路机,振动压路机不小于18T
33、,静碾压路机不小于18T。对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机械夯实。必须防止漏夯、漏压,确保路基压实均匀。雨季路基填筑,应做到土料随挖、随运、随压,保证土方“挖运推平压”不过夜。土质路基的整修,用人工配合机械整修,路堑和路堤边坡的整修,要按照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做到路基边缘平顺,边坡坡度正确。2.5软基处理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相应处治方法的设计 (1)施工区域内的河塘和深沟,排水清淤,晾晒以后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床范围内的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
34、压实度及CBR值应满足规范要求。(2)水泥搅拌桩(桥下采用单管高压旋喷桩)桩底标高见地基处理纵断面图。应穿过软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米.(3)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灰时间,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长,严禁在尚末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探提升工作。在设计管底标高以上可停止喷浆,即设计管底以上可为空桩。(4)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成桩直径为0.5米,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0.6,采用四搅四喷工艺,要求搅拌轴提升速度为0.8m/min,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5%,水泥用量55kg/m。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f/cuk=1.0MPa。成桩质量检测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5)在高压线限制范围内
35、、桥下限高范围、以及场地狭窄或是交通要道地方,水泥搅拌桩不能实施,则改为单管旋喷桩。其平面布置与桩长同原搅拌桩设置。单管旋喷桩设计参数:旋喷桩成桩直径为0.5米,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81.0,工作压力20MPa。水泥用量:200kg/m,28天后的桩身强度1.2M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要达100kPa以上。旋喷桩的成桩质量检测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6)承载力检测应采用单桩承载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荷载试验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且每项单位工程不得少于3点。应满足以下要求:管道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00kPa。2.6水泥稳定碎石基
36、层施工根据路基成型情况安排施工计划进行流水作业。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的方法进行,机械摊铺。2.61试验段的施工开工前在规定的时间将配合比及其他各项试验提交工程师批准,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铺设一段不少于500m2 的试验段,试验段用以检验修正计划的拌和、摊铺、压实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及施工方法、工艺等的合理性,并得出相应的数字依据。2.6.2施工放样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2.6.3拌合基层施工气温应在5摄氏度以上,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宜采用初
37、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高于32.5MPa,考虑偏差系数及95%的保证率,机动车道水泥剂量4%-5%,非机动车道水泥剂量3.5%。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满足基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低用量,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宜为3.5MPa,不宜超过4MPa,压实度不小于98%,(非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应达到2.5Mpa,压实度不小于97%)需养生,通常为7天。碎石应用硬质岩轧制,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压碎值26%,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施工中还应严格控制集
38、料的级配,特别是细料的含量,改善集料的级配可以明显增加水稳碎石基层的强度、耐久性、抗裂和冲击刷性能,在基层施工前对集料颗粒组合进行多种级配,确保在经济性、技术性,满足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质量,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碾压部分,应在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材料在中心拌和厂拌和,采用连续式混合料搅拌机拌和,水泥、碎石的比例按重量比进行配合。所有的拌和设备,都应保证其拌制的混合料是非常均匀的,混合料色泽一致。混合料应在拌和均匀后用自卸车运至摊铺现场,在距离铺装地点较远时,按工程师要求予以覆盖。水泥稳定碎石中的
39、碎石应符合规定继配:31.519.09.54.752.360.60.075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6.4摊铺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摊铺,在摊铺过程中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厚度符合规范要求。2.6.5碾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采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用12-15T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度厚度不大于30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度厚度不大于20cm,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层铺筑前,应在下层顶面撒水泥浆以利于结合。2.6.6养生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用水车洒水养生并断绝交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石灰土底基层7天浸
40、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均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机动车道压实度(%)7d抗压强度(Mpa)水泥稳定碎石983.5石灰土950.83沥青砼面层3.1透层、下封层与粘层(1)透层:透层沥青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2,沥青用量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一般为0.7-1.5L/m2。透层宜在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干,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洒布的透层沥青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应在表面流淌,并不得形成油膜,渗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沥青透层,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浇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应采取防止污染路沿石及
41、人工耕植造物的措施,浇洒沥青透层后应立即撒布2-3m3/1000m2石屑或粗砂,并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当局部地方由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为保护透油不被运输车轮破坏,立即撒布用量为2-3m3/1000m2的石屑。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撒布石屑后应用6-8t压路机稳压一遍。通行车辆应控制车速(小于5km/小时),不得刹车和调头,铺筑沥青下封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油剥落,应予以修补,有多余的石屑应予以清除,透层油洒布后应尽早铺筑下封层。(2)下封层:待透层沥青完全下透后,再喷洒封层沥青,下封层采用PC-3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42、,厚度为6mm。封层施工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严禁在雨天施工,应在干燥情况下进行,希浆封层机具工作时匀速前进,达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要求,在摊铺后尚未成型的混合料遇雨时应予以铲除,施工希浆封层两幅纵缝搭接的宽度不宜超过80mm,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横向接缝与纵向接缝处不得出现余料堆积或却料现象。(3)粘层: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沥青粘层,粘层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3型,其用量一般在:沥青面层间为0.3-0.6L/m2.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粘层沥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不宜喷洒粘层油,当路面潮湿时亦不得喷洒粘层油,当路面上有赃物、尘土时应清除干净
43、,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带状,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应补洒,过量处应刮除。在路缘边沟侧面应用刷子进行人工涂刷。粘层油应在当天洒布。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应立即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3.2路面施工方案本合同段路面面层设计为沥青混凝土。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光轮压路机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合场采用拌合机械拌制,拌合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拌合厂和
44、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赛的可能,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拌合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储存,细集料场设防雨棚,料场及场内道路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1)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其它情况粘附性不应低于4级,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2)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天然砂,或石屑与天然砂配制,细集料应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具有一定的棱角性,天然砂可采用河砂,宜采用中砂、粗砂。(3)填料必须采用石灰石或岩浆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
45、到的矿粉,不得使用酸性岩石等其他矿物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处净,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当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掺抗剥落剂来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抗剥落剂的剂量应通过试验确定,要求测定抗剥落剂高温稳定性。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加热温度为155-165摄氏度,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为145-465摄氏度,正常施工条件下摊铺温度介于135-150摄氏度之间,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3.3路面施工方法施工准备进行沥青、碎石、砂、石屑、矿粉等材料的检验和沥青砼配合比设计等工作,特别注意在碎石的开采、筛分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保证碎石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沥青下封层的试验路段铺筑和正式施工。施工机械检查:主要是沥青砼拌合设备、运输车辆、摊铺机和压实设备的合格试运行。施工放样:完成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点的设置。沥青砼的拌合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制,拌合机拌合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拌合除尘设备完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