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十四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ppt
《遗传学第十四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第十四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一、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1、经典遗传学孟德尔称控制性状的因子为遗传因子 1909年约翰生提出了基因这个名词,取代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摩尔根等人对果蝇、玉米等的大量遗 传研究,建立了以基因和染色体为主 体的经典遗传学,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有如下几个要点:1、基因是不连续的颗粒状因子,在染色体上有固定的位置,并且呈直线排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基因作为一个功能单位控制有机体的性状表达。3、基因以整体进行突变,是突变的最小单位。4、基因在交换中不再被分割,是重组的最小单位,。5、基因能自我复制,在有机体内通过有丝分裂有规律地传递,在上下代之间能通过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规律地传递。,结构单位 重组单位基因 突变单位 功能单位2、分子遗传学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定区段,携带有特殊的遗传信息,可转录、翻译,可对其他基因起调节作用,突变子:突变的最小单位基因 重组子:交换的最小单位 顺反子(作用子):功能单位(基因)基因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1)结构基因: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 段DNA序列(2)调控基因: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 构基因表达的基因,(3)重叠基因:指同一段DNA的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ORF)的不同或终止 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或两个 以上多肽链的现象(4)隔裂基因:指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 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如内
3、含子所隔裂的现象(5)跳跃基因: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 因子移动的DNA序列,有人将它作为 转座因子的同义词(6)假基因:同已知的基因相似,但位 于不同位点,因缺失或突变而不能 转录或翻译,是没有功能的基因,二、基因的微细结构 1、互补作用与互补测验(顺反测验)假定有两个独立起源的隐性突变如a1与a2,它们具有类似的表型,如何判断它们是属于同一个基因的突变,还是分别属于两个基因的突变?即如何测知它们是等位基因?,需要建立一个双突变杂合二倍体,测定这两个突变间有无互补作用,图 82 顺反测验,2、顺式与反式调控 假设某一基因的表达受一种调控 蛋白质控制,只有在调控蛋白质 与该基因的启动子位点结合时
4、,这个基因才能表达。如果这个基因的启动子位点发生 突变,调控蛋白不能识别这个位 点,也就不能转录形成RNA,基因 就不能表达。,顺式调控:突变只影响到与其邻近 的编码序列,即基因本身不能表 达,并不影响其它等位基因。这 种突变称为顺式调控反式调控:如果是调控蛋白质发生 突变,形成的蛋白质不能与这个 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这将会影响 到与这个蛋白质结合的所有等位 基因位点,导致这些基因不能表 达,这种突变称为反式调控,图83 顺式调控与反式调控P为启动子,R为调控蛋白,两个正常的等位基因表达产生RNA。2.启动子突变(P-)后,调控蛋白不能与其结合,顺式调控突变的基因不表达,另一个等位基因正常表达。
5、3.调控蛋白突变(R-)后,不能与启动子结合,这种反式调控蛋白质突变,使受其控制的所有基因不表达。,3、基因的微细结构 20世纪50年代的生化技术还无法进行DNA的序列测定,本泽尔利用经典的噬菌体突变和重组技术,对T4噬菌体r区基因的微细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图 86 突变座位与互补图解,三、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 结构蛋白/功能蛋白直接性状 表达。人类的镰形红血球贫血 症:正常血红蛋白基因(A)的基因 两个不同的突变(S或C),即 A S或A C导致镰形 红血球 酶间接地影响生物性状的表达,第二节 基因调控 每个细胞都含有整套遗传密码,只是这本密码在每个细胞中并不全部译出应用,而是不同细胞选用
6、其中各自需要的密码子加以转录和翻译。为什么基因只有在它应该发挥作用的细胞内和应该发挥作用的时间,才呈现活化状态,而在它不应该发挥作用的时间和细胞内,则处于不活化的状态呢?这种控制特定基因产物合成的机制称为基因调控。,一、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1、转录水平的调控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 发生在转录水平当需要某一特定基因产物时,合成这种mRNA。当不需要这种 产物时,mRNA转录受到抑制,正调控:是经诱导物诱导转录的调控机制,即诱导物与另一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激活子复合物,与基因启动子DNA序列结合,激活基因起始转录 负调控:阻遏物阻止转录过程的调控,即阻遏物与DNA分子结合,阻碍RNA聚合酶转录
7、,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阻遏物被除去之后,转录才能起动,产生mRNA分子 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以负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中则主要是正调控机制。,图 88 转录水平的负调控与正调控,2、乳糖操纵元 大肠杆菌的乳糖降解代谢途径:Monod等发现,当大肠杆菌生长在含有乳糖的培养基上时,乳糖代谢酶浓度急剧增加;当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乳糖代谢基因不表达,乳糖代谢酶合成停止。为此,Jacob和Monod(1961)提出了乳糖操纵元模型,用来阐述乳糖代谢中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图 89 乳糖操纵元模型及对有无乳糖的反应,两种组成型突变:II,OOc,在有无诱导物时均可大量组成型表达,乳糖操纵元模型,乳糖操纵元的
8、负调控,乳糖操纵元的正调控 除了阻遏蛋白能抑制lac操纵元转录外,其它因子也能有效地抑制lac mRNA转录,这个因子的活性与葡萄糖有关:葡萄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前体cAmpcAmp+代谢激活蛋白(CAP)cAmp-CAP复合物,作为操纵元的 正调控因子,当cAmp-CAP复合物的二聚体插入到lac启动子区域特异核苷酸序列时,使启动子DNA弯曲形成新的构型,RNA聚合酶与这种 DNA 新构型的结合更加牢固,因而转录效率更高。在有葡萄糖存在时,不能形成cAmp,也就没有操纵元的正调控因子cAmp-CAP复合物,因此基因不表达。,乳糖操纵元的正调控,目前,通过遗传分析证明
9、lac操纵元的存在;已经分离出阻遏蛋白,并成功地测定了阻遏蛋白的结晶结构,以及阻遏蛋白与诱导物及操纵子序列结合的结构,图 814 乳糖操纵元的不同调控位点a:CAP结合位点;b:RNA聚合酶结合位点;R:形成抑制环的区域,下面的数字表示转录起始点上下游的碱基数,3、色氨酸操纵元 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元是合成代谢途径中基因调控的典型例子:色氨酸操纵元包括色氨酸合成中5种酶的结构基因。当培养基中有色氨酸时,色氨酸操纵元5种酶的转录同时受到抑制;在色氨酸供应不足时,发生转录。色氨酸直接作为阻遏物而不是诱导物参与调控色氨酸mRNA的转录。因此trp操纵元是一个典型的可阻遏操纵元,图 815 色氨酸操纵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第十四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遗传学 第十四 基因 表达 调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