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do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1英国的大宪章,我们教材历史纵横部分就有提到,他是1215年,英国贵族强迫国王约翰签订的文件,1215年,当时的英国国王约翰经常发动战争,但是按照英国的制度,国王的财政收入是有限制的,所以约翰经常向贵族征税,终于,25个男爵忍无可忍,联合起来,强迫国王约翰在羊皮纸上签订了这份文件。这张普普通通的羊皮纸,里面却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隐藏着进入英国政治制度大门的密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知识点:(板书)一:大宪章那大宪章究竟规定了什么呢?同学们看过历史纵横部分了,他是不是要求国王征税必须要得到纳税人的同意啊,后来是要得到议会的同意。他
2、保护的是谁的利益呢?对,就是贵族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在这份文件下,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从此他开创了英国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传统。一:大宪章 (板书)奠定了“王在法下”的传统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其著作中就曾这样评价大宪章的历史价值,“宪章中的基本原则将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在1215年的封建背景消失很久以后升到显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不是至高无上的”随着国王约翰的去世,后来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表现为议会与国王的权力之争。随着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强大,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更加突出,终于革命在这
3、一形势下爆发。这就是下边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板书)二:议会与国王的权力之争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王军与议会军展开了残酷的内战,最终议会处死了强制征税的国王查里一世。(板书)议会处死国王关于国王被处死,英国国内的民众反应如何呢?丘吉尔在英国民族史中引用了一位当事人的日记,日记中写到:“看到砍下来的头颅,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这是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国王的确犯错,可是就应该被处死吗?英国民众对国王就没有任何敢情吗?国王是处死了,可是,议会,真的赢了吗?我们知道,国王死后,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可是克伦威尔却成为独裁者,派兵驱逐议员,解散议会。(板书)议会处死国王议会被迫解散克伦威尔死后
4、,继任者无力维持正常秩序,斯图亚特王朝趁机复辟,查理二世被请了回来,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一些限制。(板书)议会处死国王议会被迫解散请回国王复辟那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当初已经把国王杀死,现在为什么又要请回来呢?嗯,这个同学回答的很好,丘吉尔在英国民族志中说到:这次复辟,不仅是王政复辟,也是国会的复辟。这时候的国王已经不是原来的国王,议会也不再是原来的议会。议会也逐渐认识到:议会与国王是无法分开的,有约束的国王才会成全自己。果然,查理二世回来之后,实行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但是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开始反攻倒算。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议会没有杀死国王,而是选择了和平的宫廷政变,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1688
5、年光荣革命(板书)议会处死国王议会被迫解散请回国王复辟光荣革命为什么称之为光荣革命呢,是因为妥协有时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这次没有流血牺牲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个重大问题就是重新划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而这是通过权利法案实现的。下边我们学习第三部分:权利法案议会和国王权力的划分(板书)三、权利法案议会与国王权力的划分只有短短13条,400余字的权利法案为何就能彪炳史册呢?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教材“学思之窗”部分,这是权利法案文件其中的三条,思考一下右边的两个问题。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呢?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呢?一会请同学回答一下。这位同学回答到:教材中给出的几条,
6、可以看出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税权,选举权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呢,还规定了议会的立法权,征税权,言论集会自由等。国民的人身自由等权力也受到了保护。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议会和国王的权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有人说的:“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革命前的议会为国王服务,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而革命后国王为议会服务,议会权力超过国王。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得到了划分。那议会成员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名词:“代议制”同学们,你们在选举班委时,是不是是自己投票民主选举出来的?那大到校长,市长,省长的选举,以及国家大事的讨论,同学们也可以直接参与投票选举吗?
7、是不是派代表参加啊?所以这种间接民主,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国家大事,行使民主权利的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就是“代议制”。我国的人大代表制度就是代议制的一种。但是权利法案还回避了一个很重要的权力,那就是行政权,当时是国王掌握行政权的,因此权利法案只是奠定了君主立宪的基础,当国王的行政权被转移出去以后,君主立宪制就正式形成了。下边我们来学习第四部分:改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板书)四、改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最初的内阁并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一些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以个人身份对国王负责。经常与议会发生冲突到安妮女王时,议会开始把内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英国国
8、王行政权的转移,是缘于一个偶然事件。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继位,却不会说英语,更无心国事。内阁会议逐渐由财政大臣沃尔波尔主持,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先自己商定,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两个乔治国王摆脱了很多琐事,但内阁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执掌政务的做法却牢固的确立了起来,今后很难有人能将其改变过来了。责任内阁制度缓慢而持续的发展着,一些原则逐渐的确立了起来。1746年,乔治二世否认了首相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全体内阁集体辞职。新认命的财政大臣因不不是下议院成员
9、,不受下院支持而下台,最后国王被迫请回配兰复职。这一事件创下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并在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内阁运作的基本原则,即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但是当议会与政府出现矛盾时,应该如何解决呢?当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时,和上一届一样遭到了议会的不信任,皮特寻求国王支持,解散了议会,重新选举,换上了自己的人。小皮特解散议会构成了一个新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只对议会负责。那首相如何当选的呢?首先,他必须是一个政党的领袖,其次,这个政党要在议会中占有多数,成为多数党,获得执政地位。
10、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组成自己的内阁,决定国家大事的决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同时要对议会负责,受其监督。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之后,为了获得议会更多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议会也不断的进行改革,选举权逐步扩大,代议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民主制度也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回顾英国的这段历史,循序渐进的英国政治传统下的政治形式颇为稳定,如君主制,议会制,几乎一成不变,人们常说英国政治保守成性,英国绅士保守古板,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在每一时机,适时变革与尊重传统相结合,事实上英国的政治,是平稳但不滞后,变革但不剧烈。他带给我们政治
11、智慧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2高二政治教案: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一、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分述(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4、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二、专题导语: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采取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法国则实行民主共和制。为什么同在欧洲,同样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英法两国的政体却如此不同?英法两国现行政体的架构和运行各有什么特点?采用风格迥异的民主政体,对于英法两国的国家性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本专题所要探究的内容
12、。通过学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政体与国体的关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三、课程标准:2.4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了解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2.5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一框题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一、课程标准:2.4了解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二、新课教学(一)、光荣革命与英王的保留1、英国政体:(1)、显著特点及其原因: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尽管英国在近代较早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_国王、建立共和国,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光荣革命后君
13、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手发动光荣革命,_复辟王朝,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继承王位。此后,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等相关法律,使王权受到严格限制,国王几乎所有的政务活动都要听从内阁的建议。(2)、国王的实质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到今天,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国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英国王室是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
14、的王室之一。从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经lO朝代、40位国王。现在的国王是伊丽莎白二世。(二)、英王的现代职能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认为,借助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保留一个没有实权又可发挥多种政治和社会功能的国王,对于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不无好处。在今日英国,国王主要起到以下一些作用。1、现代职能(1)、作为国家元首,体现英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性。对于多数保守求稳的英国选民来说,国王的存在意味着国家的延续、政治的稳定。(2)、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例如,主持议会的开幕式,授勋封爵,会见外国元首,接受公职人员宣誓等。在英国,资产阶级政府愿意负担王室的费用,条件是王室
15、成员要经常露面,以其在民众中独特的象征地位和精神感染力,维持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秩序,但又不准超越政治权限。所以,有人称国王参加分益活动,起着国家与社会凝聚力和兴奋剂的作用。(3)、维持英联邦的团结。由于历史传统和其相对超脱的政治地位,英联邦成员一般愿意接受国王的存在。国王的特殊身份,维护着英国在英联邦国家的影响。(4)、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项重要的权力:磋商权、鼓励权和警告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王室遇到许多麻烦和挑战。一些人对王室的社会功能提出质疑,更多的人在思考纳税人为王室每年提供巨额资金是否值得。王室内部暴露的各种丑闻打破了王室充当道德模范的神话,加深了王室的困境,引发了社会对君主立宪
16、制本身的争论。决定君主立宪制存在与否,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国王本身的社会职能因素,但归根结底取决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2、危机:对于王室的困境,伊丽莎白二世表示深深的忧虑。她说,如果有一天人们对她和她代表的制度不满,我们将悄悄地离开。对此,英国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应该废除君主立宪制。世袭君主制是旧时代的产物,欧洲多数国家已经抛弃了君主制。国王代表着特权阶层的利益,而且每年花费国家大量钱财。观点二:应该维护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是政府有益的顾问,是民族传统和民众生活的延续。(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
17、政体中的一种。这一政体的形成,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各阶级、各社会阶层反复斗争和较量的结果,是英国特殊国情下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如何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首先,要看它的阶级性质。君主立宪制不同于封建君主_,它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形式。其次,要看到它形成的历史过程。君主立宪制是英国三百多年来各阶级长期斗争、反复较量的产物。再次,要认识这一政体的结构和特点,分辨它与民主共和制政体的不同之处。1、主要机构及相应职能: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1)、议会及其职能:其中,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2)、内阁及其职能:内阁是国家行政机关,从议会
18、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3)、国王及其职能: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2、特点:(1)、虽有分权,也有制约,但分权界线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国王主要扮演礼仪性角色。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运行呈现如下特点。国王、议会、内阁之间虽有基本分工,但分权界线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2)、英国法律赋予议会无上的地位。但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小结: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有:4个现代职能:即英王的4个现代职能3个主要原因:即君主立宪制存在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国王本身的社会职能
19、因素,但归根结底取决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2个主要特点: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1个显著特点: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3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形成。2、通过教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经过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历程,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教学,使学生
20、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尽管其间存在着曲折和反复,但是,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逆转。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
21、时代。教法建议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教学过程中的图1)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4、“为什么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着“宗教”旗号?”“为什么革命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呈现了多次反复?”“为什么革命的结果,建立以新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专政?”利用上述问题的分组讨论
22、,引导学生找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的特征。5、利用课件或图示的方式围绕“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分阶段讲清革命的基本进程。并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重点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明显尖锐起来,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时,冲破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为当务之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23、即为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证。另外,在它的影响下,欧美的一些国家或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或通过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难点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英国清教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抨击英国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最终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了进攻。教学设计示例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4教学建议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国 君主立宪 建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