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缓冲器.ppt
《输入输出缓冲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入输出缓冲器.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六章 CMOS I/O设计,2,CMOS集成电路的I/O设计,6.1 输入缓冲器 6.2 输出缓冲器 6.3 ESD保护电路6.4 三态输出的双向I/O缓冲器,3,输入缓冲器,两方面作用 电平转换接口 过滤外部信号噪声,4,输入缓冲器:电平转换,电平兼容TTL电路逻辑摆幅小最坏情况CMOS电路输入电平(VDD=5V),输入缓冲器,逻辑阈值设计求算导电因子比例,NMOS管占用大量芯片面积;输入为VIHmin时有静态功耗,6,输入缓冲器,改进电路,增加二极管,使 反相器上的有效电源电压降低PMOS加衬底偏压,增大其阈值电压的绝对值 增加反馈管MP2,改善输出高电平,7,输入缓冲器:抑制输入噪
2、声,用CMOS史密特触发器做输入缓冲器,8,史密特触发器:输入缓冲器,转换电平噪声容限回滞电压,9,史密特触发器做输入缓冲器,利用回滞电压特性抑制输入噪声干扰,10,Noise Suppression using Schmitt Trigger,11,CMOS集成电路的I/O设计,6.1 输入缓冲器 6.2 输出缓冲器 6.3 ESD保护电路6.4 三态输出的双向I/O缓冲器,12,输出缓冲器,在驱动很大的负载电容时,需要设计合理的输出缓冲器提供所驱动负载需要的电流使缓冲器的总延迟时间最小 一般用多级反相器构成的 反相器链做输出缓冲器,13,输出缓冲器,驱动不同负载电容时,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及
3、充放电电流使反相器链逐级增大相同的比例,则每级反相器有近似相同的延迟,有利于提高速度,14,输出缓冲器,逐级增大S倍的反相器链,为反相器驱动一个相同反相器负载的延迟时间,15,输出缓冲器:反相器链,使tp最小的N与S的最优值实际设计中应在满足速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N,适当增大S,以减少面积和功耗对最终输出级的上升、下降时间有要求时,应先根据时间要求和负载大小,设计出最终输出级反相器的尺寸,再设计前几级电路。,16,输出缓冲器,增加输出缓冲器的作用,17,输出缓冲器,负载10PF,最终输出级的上升、下降时间是1ns 的驱动电路的三种设计方案,18,输出缓冲器,性能比较,实际缓冲器的设计应从速
4、度、功耗和面积综合考虑,19,输出缓冲器,采用梳状(叉指状)结构的大宽长比MOS管,相当于把宽度很大的MOS管变成多个并联的小管子,减小了多晶硅线的RC延迟,20,输出缓冲器,不同结构输出级MOS管对电路速度的影响,21,CMOS集成电路的I/O设计,6.1 输入缓冲器 6.2 输出缓冲器 6.3 ESD保护电路输入端ESD保护电路输出端ESD保护电路电源的ESD保护电路6.4 三态输出的双向I/O缓冲器,22,ESD保护电路,如果 MOS晶体管的栅氧化层上有很大的电压,会造成氧化层击穿,使器件永久破坏 随着器件尺寸减小,栅氧化层不断减薄,氧化层能承受的电压也不断下降 tox5nm时,VGm=
5、5V由于MOS晶体管的栅电容很小,积累在栅极上的杂散电荷就能形成很大的等效栅压,引起器件和电路失效,这就是ESD问题(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23,ESD保护电路,ESD应力的四种模式,某一个输入(或输出)端对地的正脉冲电压(PS)某一个输入(或输出)端对地的负脉冲电压(NS)某一个输入或输出端对VDD端的正脉冲电压(PD)某一个输入或输出端对VDD端的负脉冲电压(ND),在芯片的输入和输出端增加ESD保护电路,24,输入端ESD保护电路,双二极管保护电路 PS:D2击穿 NS:D2导通 PD:D1导通 ND:D1击穿,栅极电位钳制在,25,输入端ESD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入输出 缓冲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