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地仗技术.docx
《古建筑地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地仗技术.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众所周知、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作为古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项一一油 饰,更使这一世界独特的建筑与建筑文化瑰丽璀璨。然而中国地域广阔,多民族多文化多风俗多信仰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 们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就建筑而言,即有北方、江南和 闽南等派别之分;更因民间“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之古训,形成经验 不交流、成果不共享。由此就出现多流派、多学说;宋代以后,朝廷虽然 颁布了法式、则例等规范,但不难想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 想顺利推广到民间实乃天方夜谭。再说所谓的法式和则例通称“官 式”做法本来就是为宫殿、各级衙署、寺庙以及皇家园林服务的。就我国古代建筑油饰的功能而言,主要是对建筑物木构件进行
2、保护使 之延长使用寿命,后经能工巧匠们通过彩绘手段对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 建筑物的艺术展现,即达到保护的目的又起到装饰效果,二者合二为一。 建筑物体通过这种装饰效果来体现建筑与建筑间的等级关系,同时也明确 表达使用者或所有者的身份象征;以适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法,礼教, 等级制度及文化传统等意识形态在建筑中的影响。山海关,地理位置处于东北和中原的咽喉、紧傍渤海,由于南、北及 海外人员交往频繁,中原文化、塞北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独 特的文化区域,这种文化也渗透到建筑领域,由此形成了山海关独特的建 筑风格。作者在2004年古城保护与开发之初,有幸参加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程 建设项目的监理
3、工作,对古城现存的古民居做了一些考察,同时在施工监 理过程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山海关古代民居建筑的特点、法式和形制,恰 如上述。这本中国山海关古建筑地仗与油饰施工技术的小册子是作者在山 海关古城古建筑复原工程监理过程中,根据地方用料传统和传统工艺、工 序编写的技术总结;为了体现这本小书技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凡本 次复原及新建工程项目中没有涉及到的部分传统工艺工序也编辑在内,亦 作为备忘录和今后施工参考。由于作者为山海关客籍人,对山海关建筑文 化了解甚浅,本文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盼本地同行老师斧正。编者於山海关大悲院2008年6月20日绪 论什么叫做地仗?地仗是古建筑术语,就是对建筑构配件
4、油饰前基层或表面处 理工艺的统称。古建筑及仿古建筑的木(混凝土)构配件在油饰与彩绘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 理,否则油漆和彩绘饰面不耐久。特别是木构件,虽然在制作安装前作了干燥处 理,但仍然避免不了木构件顺木纹开裂,翘曲变形、表面粗糙等瑕疵。而混凝土 (或白灰抹面)构件也会大量“返碱”,造成油漆层脱落,影响建筑物油饰面的使 用寿命和彩画的耐久。构件基层处理包括木构件基层处理、水泥或抹白灰构件基 层处理,统称为地仗;传统的地仗材料和传统工艺将构件表面变得坚实耐久,再经过油饰,不但延 长了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时也达到美观的目的。现行地仗工程有四种做法:一、上架大木和下架大木的使麻、糊布做法;二、四道灰、三
5、道灰、二道灰做法(古称单皮灰);三、修缮工程的修补地仗做法;四、混凝土、白灰抹面构件面层的地仗做法。古建筑地仗的使麻、糊布做法有:一布四灰、一布五灰、一麻五灰、两麻六 灰、一麻一布六灰和两麻一布七灰等做法。本书只介绍一麻五灰和一布四灰地仗 项目。其他使麻和糊布做法为高级做法,不是文物古建筑复原以及文物修缮工程 一般不提倡。后面分序介绍山海关(本文指冀东和辽西地区)古建筑地仗与油饰工程的用 料传统和施工操作技术。/、 、 /第一节地仗与油饰材料I、一、地仗原材料选购;古建地仗工程所选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以及颜色应完全符合设计和现行国 家材料标准以及北方地区传统做法要求。1、土籽:即砖灰,是砖瓦作
6、工程的废品经过粉碎磨细后的粉末,是地仗的主 要原料。砖灰是向油满、血料内填充的材料,分籽灰,中灰,细灰三种。根据工 序和部位,而用不同的砖灰。籽灰又分大中小三种,如木件裂纹或缺陷较大者用 大籽,小者用中籽或小籽。(见表一)(表一)砖灰粒径范围表:类别孔/英寸籽灰16中灰24细灰802、章丹(又名红丹粉):是国产化工颜料,桔红色粉末。3、生桐油:传统油饰用料主要采用桐油,品种有三年桐,四年桐,粟桐等。 质量最佳者为三年桐与四年桐,收获时间在九、十月间。榨油分为冷榨熟榨两种。 第一次冷榨可得油30 %,再将仁渣加热进行熟榨,又可得油 10 %,呈金黄者佳, 无其他油类混入者叫“原生油”,是古建筑地
7、仗钻生必须材料,也是制作光油的原 材料。4、白面:即小麦磨成的食用面粉。5、石灰:即生石灰。6、苏子油:苏子榨取的油。7、猪血:屠宰厂的杀猪血。8、稻草:发血料时用来搓猪血。9、麻:麻有青麻、线麻和火麻等种类,古建油漆彩画地仗工程所用的麻为上 等麻也就是线麻;经过加工后,麻丝柔软洁净无麻梗,纤维拉力强,其长度小于 10厘米。10、麻布:(亚麻布)应质地优良,柔软、清洁、无跳丝破洞,拉力强者为佳。 每厘米宽度内以1018根丝为宜。11、玻璃丝布:现在我们多用玻璃丝布代替麻布,效果很好,即经济,又耐 久。用时将布边剪去,每厘米宽度内以 10根丝为宜。12、纱布:山海关古建筑地仗多采用棉纱布(豆腐包
8、布)效果也很好。13、土粉子:(又名土粉)国产天然颜料。古建彩画多用它来做颜料,也用做 沥粉的填充料。14、洋绿:(即巴黎绿)进口的化工颜料,毒性非常大。15、定粉:(即白铅粉)国产化工颜料,彩画用作最基本的白色颜料。16、广红土:(即氧化铁红)国产矿物质颜料。17、黑烟子:是木材经过燃烧后产生的无机黑色颜料。18、醇酸清漆:现代化工油质涂料,国产红狮牌比较可靠。19、铁红醇酸调和漆或磁漆:国产红狮牌。20、棉花:贴金用。二、地仗混合材料的配制地仗施工前必须对油质材料和灰质材料进行调配,传统的做法是在现场根据 工艺流程的要求自行制备;混合料的配合比、自行加工熬制的材料在计量,搅拌季节材 料生桐
9、油土籽灰樟丹春秋10074夏10065冬10083(表二)灰油配合比表必须符合古建传统操作规则要求。现在有专门 的工厂生产成品或半成品材料,施工者可以根 据设计说明进行采购或自行加工制作。本工程 的混合料是在现场配制;下面介绍自行配制几种混合料的方法:(一)现场配制油料1、配制灰油:(1)炒灰:将土籽灰与樟丹混合在一起,放 入锅中炒之(炒的时间要长,如沙土开锅状)(2)加入桐油:将上述材料炒的使水分消净后倒入生 桐油,加火继续熬之,因樟丹和土籽灰体重,易于沉 淀,故熬时用油勺随时搅拌,使樟丹和土籽灰混合均 匀。(3)放烟:油开锅时(最高温度不超过180C)用油 勺轻扬放烟,既不窝烟又避免油热起
10、火。(4)试油:待油表面成黑褐色(开始由白变黄)既可 试油是否成熟。试油方法将油滴入冷水中,如油入水 不散,凝结成珠即为熬成,出锅放凉方可使用,谚语 云“冬加土籽,夏加丹”。灰油配比(见表二)2、配制油满:将面粉倒入桶内或搅拌机内,陆续加入稀薄的石灰水,以木棒或搅拌机拌成糊状(不得有面疙瘩),然后加入熬好的灰油 调匀,即为油满。如水增加则灰油也相应增加。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配比。过去经多人实践,既不浪费材料,又能保证工程质量的配比多采用下表中的序号3。(见表三)(表三)油满配比表(重量)序号配比 材料白 面水灰油1二油一水11.32.62一油一水11.31.33一个半油一水11.31.953、熬炼
11、光油本节介绍的光油是传统油饰的工艺要求材料,造价高,现今除了文物油饰修 缮工程外,多采用醇酸调和漆或醇酸磁漆进行油饰;下面介绍传统熬光油工艺:第一法:以二成苏子油八成生桐油,放入锅内熬炼(名为二八油)熬到八成开时,以整齐 而干透的土籽,放入勺内,浸入油中颠翻浸炸(桐油100公斤:土籽1公斤)待土籽炸透,再倒入锅内,油开锅后即将土籽捞出,再以微火炼之,同时以油勺杨 油放烟,避免窝烟(温度不超过180C),根据用途而定其稠度。事先准备好碗、水桶、铁板等,随时试其火候(试验方法详见下面的注意事项中),成熟后出锅, 再继续杨油放烟,俟其稍有温度时,再加入章丹粉,盖好存放即可。其比例为100公斤油:2.
12、5公斤章丹粉。(表四)光油配比表(重量)材料季节桐油光油配合比表 土籽春秋秋1004夏 季1003冬 季1005第二法第一法为少量熬制法,如果 大量熬炼时,先将苏子油熬沸(名 为煎丕),再以干透的整齐土籽浸 入油内颠翻浸炸(每100公斤油 加土籽5公斤)其熬炼方法与第 一法相同。待此油滴于水中,用棍搅散,再用嘴吹之能全部粘于棍上即为熬好。此时将土籽捞净(熬炼时要扬油 放烟),出锅后,再分锅熬炼(以二成煎丕八成生桐油)待开锅后即行撤火,以微 火炼之,成熟后即行灭火,出锅后继续杨油放烟,待稍微有温度时,再加入章丹(100公斤油加2.5公斤章丹)。土籽颗粒大小要整齐。因季节关系加土籽量不同 (配合比
13、见表四)(试验方法详见下面的注意事项中)注意事项:(1)熬油地点应远离建筑物和易燃品,在油锅四周围以铁板或砖墙,上加铁 板,以防雨雪落入锅内,免使油溢出锅外而引起火灾。(2)试验油稠度时,在土籽捞出后,应随时试油,杨油的人将油舀出一点, 试油人,以铁板蘸油,然后将铁板投入冷水中,凉后取出铁板,震掉水珠,以手 指将油收集一起,再以手指尖粘油,看丝长短,长者油稠,短者油稀,视需要而 定其稠度。(3)熬油时应带手套、围裙、护袜,以防烫伤。熬油时应准备防火用具。如 铁板砂子、铁锹、湿麻袋、灭火器等,以防失火。(二)发血料新鲜猪血,以藤瓤或稻草,用力研搓,使血块研成稀血浆,无血块血丝,再 行过罗去其杂质
14、,放于锅内,再以石灰水点浆,随点随搅至适当稠度即可,三小时后即可使用。血料比例为:猪血:石灰=100: 4。现在工厂有发好的血料出售。(三)麻的加工1、梳麻:将麻截成80厘米左右长,以麻梳子或梳麻机梳至细软,去其杂质 和麻梗。2、截麻:根据工程面积大小再行截成适当尺寸,如迎风板、板墙、明柱等可 以截长一些使用,构件面积小或狭窄处截短一些使用,总之根据情况截麻。3、择麻:麻截好后再行择麻,去其杂质疙瘩、麻梗、麻披等,使其纯洁。4、卷麻:用竹棍两根,各手一根,将麻挑起弹顺成铺,用席卷起存放,打开即可使用。现在北京有工厂生产加工成品麻。(四)配制灰浆类材料 以油满、血料、砖灰配制 而成,其配比是依据
15、腻子 的用途而定,配制方法主 要由捉缝灰至细灰、浆灰, 逐遍增加血料和砖灰,撤 其力量,以防上层劲大而 将下层牵起。(表五)(五)配制细腻子血料:水:土粉子=3:材料名称 灰料名称油满血料砖灰备注捉缝灰、通灰111.5捉缝和扫荡灰用压麻灰11.52.3压麻用中灰11.83.2细灰11039加光油2,水6头浆11.2刷开头浆粘麻用(表五) 地仗灰类材料配合比表(重量)(六)灰粒级别搭配各种类的砖灰根据不 同用途要进行粒径搭配。按 (表六)要求配制。种类级配捉缝灰、通灰大籽 70 %中灰 30 %压麻灰中籽 60 %中灰 40 %中灰中籽 20 %中灰 80 %(表六)各种用途砖灰级配表1: 6。
16、调成糊状,在地仗 上使用。三、油饰材料的制备(传统工艺)(一)、洋绿、樟丹洋绿、樟丹、定粉出水串油,使用前须先用开水多次浇沏,除去盐碱硝等杂 质,再用小磨磨细,待其沉淀后将浮水倒出,然后陆续加入浓光油(加适当的光 油一次不可过多)以油棒将水捣出,使油与色料混合,再以毛巾反复将水吸出, 再加入光油即可使用。(二)、广红油、杂色油1、广红油:将漂广红入锅内焙炒,使潮气出净,用萝筛之,再加适当光油调 匀,以牛皮纸盖好,置阳光下曝晒,使其杂质沉淀。上层名为“油漂”;末道油使 用最好。2、杂色油:配制方法与广红油相同,但可不炒。(三)、黑烟子黑烟子又名灯煤,先轻轻倒于萝内,上盖以软纸,放在盆内,以手轻揉
17、之, 慢慢即落入盆内,去萝后,再以软纸盖好,以白酒浇之,使酒与烟子逐渐渗透, 再以开水浇沏。浮水倒出后,加浓度光油,以油棒捣之出水,用毛巾吸净,再加光油即可。(四)、金胶油贴金用的浓光油即为金胶油,浓度的光油,视其稠度大小,酌情加入“糊粉” (定粉经炒后名为糊粉),求其黏度适当。注意事项:1、洋绿是有毒的颜料,在磨制和串油时,应带手套和口罩,饭前便后必须洗 手,以防中毒。2、金胶油以隔夜金胶为佳,头一天下午打上后,第二天早晨还有黏度者,则 贴上的金,光亮足,金色鲜。如贴不上金者名为“脱滑”,必须重打。第二节、木构件基层处理工艺木构件基层处理(地仗处理),在古建筑油漆彩绘中十分重要,文物古建油饰
18、, 有的因年久失修,灰皮脱落,应全部砍去重新作地仗,古建术语为砍净挠白;有的灰皮基本完好,个别处损坏,应找补地仗。如遇新建木构件因为木料含水分 大或遇阴雨天气致使产生霉菌和污迹,一定要用挠子刮净,用清水清洗干净,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无论是修缮工程还是新建工程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工方案。木构件基层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可按以下工序进行:1、砍斧迹将木料用小斧子砍出斧迹,在砍的过程中应横着木纹来砍,深度不超过3毫米为宜、下斧子的角度要和构件呈45o角、不得斜砍,损伤木骨。2、 挠白:斧迹砍完,然后用挠子挠净,古建筑术语为“砍净挠白”。使油灰 与木表面易于衔接,方能牢固。如遇旧活应将旧灰皮全部砍挠去掉,
19、至见木纹为止,古建筑术语为“斩砍见木”。旧地仗脱落部分,因年久木件上挂有水锈污迹, 也要砍净挠白,方可作地仗灰。木件翘岔或轮裂处应用铁钉或木螺丝钉牢或去 掉。3、撕缝用铲刀将木构件裂缝的外沿削成 V字形,古建筑术语称为“撕缝”,同时将树 脂、油迹、灰尘清理干净,便于油灰粘牢。4、楦缝构件有大缝者应下竹钉、竹扁,或以木条嵌牢,古建筑术语曰 宣缝”。5、下竹钉如木构件潮湿,木裂缝易于缩涨,会使捉缝灰挤出,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 量隐患。故缝内下竹钉或竹扁,可防止缩涨。竹钉尖要削成宝剑头形,其长短粗 细,要根据裂缝宽窄而定。竹钉下法,应由缝的两端向中间一起下击,以防力量 不均而脱掉。竹钉距离约15厘米
20、左右,两钉之间再下竹扁,确保工程质量。下竹 钉是古建筑地仗工程的传统作法,无竹子的地区可用硬木条代之。6、抠挖木节、榫头:有些木构件有木节子,门窗构件上有卯眼和棒头,地仗上捉缝灰前要用木工的凿子将这些木节和棒头抠铲10mm深,这样能防止木节和棒头将地仗灰层顶出。,7、汁浆木料虽经砍挠打扫,但缝内灰尘很难清净,故应汁油浆一道,油浆比例为:油满:血料:水=1: 1: 20。三种材料调成均匀油浆,不宜过稠,用刷子将 木件全部刷到(缝内也要刷到)只有这样才能使油灰与木件更能衔接牢固。注意事项:有些新建工程,因工期短,木料湿度大,制作安装时木料没有干透,或遇霉雨 天气致使构件滋生绿色霉菌以及有污迹出现,
21、如不及时除掉,会造成质量隐患; 处理方法:用挠子刮净,用清水探洗,然后再用硫酸铜涂刷杀菌,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第三节一麻五灰操作工艺一、上捉缝灰1、上灰:汁浆油干后,用扫帚将表面打扫干净,把捉缝灰用铁板向缝内推抹 挤压(横噎竖划)使缝内油灰饱满,如遇铁箍,必须紧箍落实,并将铁绣除净。 大缝及不规整处应分层填灰,不可一次填平。木件有缺陷者,再以铁板衬平借圆, 满刮靠骨灰一道。如有缺楞少角者,应照原样衬齐。线口鞅角处须贴补齐整。切 忌蒙头灰(就是缝内无灰,缝外有灰,叫蒙头灰)2、磨灰:捉缝灰干后,用金刚石或砂轮片磨平,并以铲刀修理整齐,以扫帚 扫净,以水布掸之,去其浮灰。二、上扫荡灰1、上灰:扫荡
22、灰又名通灰,上在捉缝灰上面,是使麻的基础,须衬垫平刮直;上灰应三人为一组:一人用皮子在前抹灰(名为插灰),一人以扳子刮平直圆(名 为过板子),另一人以铁板打找检灰(名为检灰)。遇有不平整(低洼处)处应分 层找补上灰,以免一次上灰过厚在气温干燥情况下产生龟裂(鸡爪纹)。2、磨灰:通灰干后用金刚石板或砂轮磨去飞翘及浮籽,再以扫帚打扫,用水 布掸净。如遇气温干燥天气时通灰会出现龟裂成鸡爪纹现象,应跟据不同情 况进行技术处理,预防留下质量隐患。三、使麻使麻是比较繁琐的技术复杂的施工过 程,分以下几道工序施工:1、开头浆:用糊刷蘸头浆涂于扫荡灰 上,其厚度以浸透麻筋为度,但不宜过厚。开头浆薄而潲生大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建筑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8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