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传感器》课件.ppt
《《电阻传感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传感器》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传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经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自动测力或称重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有下列优点:1.精确度,线性度好,灵敏度高 2.滞后和蠕变都较小,寿命高 3.容易与二次仪表相匹配实现自动检测 4.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应用灵活 5.工作稳定、保养方便 应变式传感器除可用于测量力参数外,还可用于测量加速度,振幅等其他物理量。,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量输出的一种传感器。一、电阻应变效应 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取一
2、根长度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 的金属丝,未受力时其电阻R为,当电阻丝受到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A(取负号),电阻率将因晶格发生变形等因素而改变,故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量为,式中L/L是长度相对变化量,用应变表示,A/A为电阻丝的截面积相对变化量,因,由材料力学,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受拉力时,沿轴向伸长,沿径向缩短,那么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的关系可表示为,式中:材料的泊松比,负号表示应变方向相反。材料的应变,以取代 和,得,从上式中提出,得,材料的灵敏度系数K0取决于两个因素(1)材料几何尺寸的改变。见上式中的 项。(2)应变引起的电阻率改变。见上式中的 项。结论:金属材料的
3、主要受前者影响;非金属材料主要受后者影响!,K0为灵敏度系数-单位应变能引起的电阻变化。,二、电阻应变片的结构,1.金属电阻应变片,用应变片测量时,将其贴在被测对象表面上。当被测对象受力变形时,应变片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2.半导体应变片,体型,薄膜型,扩散型,导体应变片,三、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应变片的检查与选择试件的表面处理底层处理贴片固化粘贴质量检查引线焊接与组桥连接,四、测量电路,作用:将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一)直流电桥 空载电压:,直流电源U,输出电压,R,等效电阻:,直流电桥,交流电桥,直流电桥平衡条件:,等臂电桥输出对称电桥
4、电源对称电桥,1.直流电桥的电流输出 如果直流电桥带一个具有内阻Rg的负载,将输出电流Ig.电流输出电路及其等效电路:,(E=U0),由等效电路可求得Ig、Ug的一般表达式:,*当阻抗匹配即Rg=R时,Ig、Ug表达式可简化为:,设R1为应变电阻,当电阻增加R时,由Ig简化算式:,得输出电流为:,即,(2)阻抗匹配的电源对称电桥,也有,(1)阻抗匹配的输出对称电桥,(3)阻抗匹配的等臂电桥,有,2.直流电桥的电压输出,如果直流电桥输出带运算放大器,负载电阻Rg,输出电流Ig0,输出电压即可认为是电桥电路的开路电压:,对于输出对称电桥(右图),即,对于电源对称电桥,对于等臂电桥,直流电桥实用电路
5、-等臂电桥全桥工作电路,特征:四个电阻相同 四个电阻全为应变电阻(两个被拉长,两个被压短),与单臂应变相比,灵敏度扩大4倍!,(二)交流电桥,交流电桥采用正弦交流电源U,电源频率取被测应变频率的510倍。各桥臂采用应变片或定值精密无感电阻。在频率较高时,必须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如:,等。,设正弦交流电源,则输出交流电压,交流电桥平衡条件:,或,(1)等臂电桥单臂应变情况下,(2)等臂电桥双臂应变情况下,(三)电桥的线路补偿,(1)初始平衡补偿 对平衡位置(零点)的改变进行的补偿。如果某一对桥臂电阻的乘积较小,可对这两个电阻中的任一个串联小的补偿电阻进行补偿,以满足电桥的初始平衡条件。,补偿电阻
6、,(2)温度补偿,a.补偿片补偿,b.热敏电阻补偿,如图中R2、R4桥臂的总温度系数低,可采用高温度系数的RT进行补偿,(3)弹性模量补偿,弹性材料受环境影响,如升温变软,弹性模量减小;老化变硬,弹性模量增大等。对于升温变软,可采用铜丝或镍丝制成补偿电阻RE进行补偿。,分析:当弹性材料升温变软,同样受力引起的应变增大,测量电路输出会增大。加上RE之后,由于RE升温增大,电桥电路供电电压减小,补偿了升温引起的输出增大。,五、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一)测力与称重传感器,(二)压力传感器,补偿片,工作片,膜片,应变片,插座,(三)加速度传感器,(四)位移传感器,第二节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半导体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阻传感器 电阻 传感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