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渊明写 陈翔鹤 制作人:孙世文,一、作者生平与创作,陈翔鹤,四川重庆人。192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同年专入北京大学。19221925年间参与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192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不安定的灵魂、在阪道上、鹰爪李三及其他等。建国后,历任川西文化厅副厅长、川西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1954年到京任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协理事、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主编。后期主要致力于文学研究,创作较少。本打算将庄子、屈原等十二为古代文化名人写成小说,但仅完成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两篇,小说发表后,影响深广。,写作背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出现一个短暂的历史题材创作的繁荣局面。一部分知识
2、分子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心曲,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与反思。陈翔鹤塑造的是对滔滔浊世不愿合作而又无可奈何的知识分子,表达历史感受与个人感受的融合,彰显了一种真实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样态,为解读其精神立场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依据。,二、陶渊明写赏析,(一)陶渊明的挽歌三首(二)故事情节(三)艺术特色,(一)陶渊明的挽歌三首,第一首是: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陶渊明的诗明白如话,造句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似枯而实腴,自然而有妙趣。,第二首是:
3、,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第三首:,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
4、所道,托体同山阿。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抒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的豁达是空前的。,(二)故事情节,1、东林寺访友2、田间漫步3、席间闲谈4、榻上凝思:写挽歌,1、在床上折腾一夜的陶渊明清晨起来后,回想起昨天因在庐山东林寺看了做法事内心感到特别不快而提前回家的情景;2、秋天瑟缩的寒气,使躺在过道间胡床上的陶渊明想起阮籍的咏怀诗,他告诉孙子小牛说,他再也不会去庐山了,
5、听说亲家把他的诗稿拿去重抄,留作传家之宝,心中有些快慰;但对刺史王弘、檀道济等大官前来攀亲论友又感到由衷厌烦。3、描写了傍晚陶渊明与阿通儿、媳喝酒时,谈论朋友颜延之及与慧远和尚虽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还讲了一个和尚论道的笑话。4、三更醒来的陶渊明,为他的挽歌三首定稿后,又在继续推敲自祭文。,第三个:陶渊明写挽歌的艺术特色,1、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再现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心理活动。2、语言质朴平易,人物语言能突现性格特征。,陶渊明写挽歌的主题意蕴:表现和肯定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认识态度,刻画和赞赏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远、清贫自守的性格。,三、陶
6、渊明的性格特征分析,A、崇尚自然,通脱达观。陶渊明原本对戒律很严、不爱钱财的慧远和尚看得很重,因为 1、他写过五篇沙门不敬王者论,且博通六经,懂得老庄;2、不许拿富贵骄人的谢灵运入白莲社;3、竟敢同杀人不眨眼的贼头卢循“欢然道旧”,一点也不怕得附逆之罪的名声。所以他上庐山想和他谈禅论道,不料到了东林寺,看见大办法事的慧远和尚装腔作势的样子,以及毫不理会大家的“我慢”态度,感到非常不快。,B、与权利中心不管是精神的还是政治的,保持一种疏离关系,以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立场不受时代污染。,在庐山,当所谓的儒学之友,知名之士劝他入白莲社,而且慧远法师许诺他可以喝酒时,他一边托言婉拒,一边起了回家之心。他
7、对江州刺史王弘、刺史檀道济来同他攀亲论友感到不解,尤其讨厌檀道济所说的:“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因为他不屑那些借归隐为名,一心取得高官厚禄的贤者。当他听说檀道济要送他粳米和猪羊的话时,两颊都发起烧来。他觉得颜延之是个好人,讲义气,重朋友,但是名利心重,官瘾大,所以批评他俗务萦心,患得患失,整日迎来送往,没有诗情画意,根本就写不出好诗。,C、不喜亦不惧的生死观背后隐藏的是对道德沦丧、乾坤混乱的社会的拒斥。,他觉得东林寺的和尚拿钟鼓来吓唬人,刘遗民却对他磕头礼拜,说明他们对生死道理还有所未达,佛家讲超脱,道家讲羽化,都是没有彻底解脱。他认为慧远和尚的形尽神不灭论在道理上是说不大通的,他主张“纵
8、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凡事有头就有尾,这是很自然的事。在挽歌中,表达了对生死大事的最终看法:“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活在这种尔虞我诈、你砍我杀的社会里,实在是无聊之极。一旦人死了,与草木山阿同归于朽,便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D、处世达观的陶渊明表现了忧时伤生、愤世嫉俗的悲愤情怀。,陶渊明感物悲秋,想起阮籍咏怀诗中的诗句:“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这种殷忧既是阮籍的,又是陶渊明的,更是作者陈翔鹤自己的。陶渊明身处乱世,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能与自己推心置腹地交流,生怕被世俗所觉、所害,对儿子也只是自责“没有本领,让
9、你们兄弟书都读得很少。”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肯与时妥协,拒绝时代主潮,而又无法拒绝时代的无奈心理。他在自祭文中所写的:“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表现的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在颠倒错乱时代的最后选择,达观的处世态度后,隐藏的是满腔的苦闷、悲愤和伤感。,陶渊明的形象及深刻意义形象:1、与时代社会格格不入:与权力中心保持一种疏离与对立的关系。2、殷忧、孤立感、忧世伤生。意义:1、为解读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依据。2、小说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从催个别对象的否定,引申到对整个颠倒混乱时代的否定,表现一种疏离与对立关系。,主题探索:,作品借描写陶渊明晚年上庐山对东林寺法会场景的感悟,及由此触发了一连串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浓墨重彩描绘了陶渊明写挽歌的创作冲动。小说特别标举了陶渊明“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的感慨,实际上是在誉美诗人任运委化的生死观,表现对世俗物欲的追求和虚伪生活的蔑视。作者通过探索陶渊明的心理活动,表现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风亮节,正直狂傲、淡泊高远的人生志向,目的是形象地展示陶渊明高尚的精神操守,同时也借此影射当下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景况,从而曲折地抒写了知识分子的心声,表现了积极的现实批判精神。,谢谢合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