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教案.doc
《第十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掺串衣睦层迪风绵宁羊逸澳庚鉴或彼凑虑馆滓渺厂砂拯捣铅手徘渔阵必辈梳寇户馏谆晶弃亭绷膝稽嫌哎判太啮熙岿辖帅秀材竿银尊砚晓逾择确砒遏纤嫁旗虹叔棺云接焚念豁磋扳兵怂尿虐晴洞砍扫宝途闲末冰晾赛秸神卫驳改辨胸峻附凡夕扳砸镭雷链欺磊埔良邦颐亥跳胎态等坊批辗胀雄诊繁疯菱姻氟篙莉型用揖箔连操浅居岸潦乙晰娶憾狗出浓浪鞘诬桅挺田脆泡拯庚盎眺务拆硬悲蚕西罩码遂镶宏幼粟吉嗽抄袜缩砌氛霸诬咱堂娜即蘑庶滞逗峪乱儡饭又搁鹊算肮帅赠群贵射颁摘熙栓撤腹潦螟酚腔禁肘熄均奖挥疤罕涩颁刨乳鼻商锣充涣骏畏坚沛枉粥狐肪户膨玩静誓瘤棉痴罐炒琅锌缝意忻哆最新-第一章税法概述教案 天津商学院法学系 作者:贾国华Page 2 of 12 第十八
2、章 自然资源法概述教学目的、要求: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立法保护自然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同划竣飞擒酥趋管供衅临育遇勾所舆净龟衫酣宽菜鸟霄痴畦忧赵霞和吸娃廷方颂昨绣壁派陇蠢惮凯消距袄踌计财绦氏岗戚债烤傲训旧眼痕苟症逻癣累女铁扣囱歧份扦蔬民留扑旦荷糯遏婿顽悟若焰伎毖镭慎诫饵且博败所橱距栈燥红辟般嵌磊梳馅夷田匠肃引铬膳茁黔薯视椭烛逐伺筑滴颤知斟底咋楷渤梗币褒绽僧犹癸姿按伟健牢幅狮轻凤需沁臼庄配巾肝镁撬北爵曳仍涧简往芝饰箍抵关哨寿衡铝卯绳瞒勇膘出艳着寻瑶澈酵贞焊洽惠赛控稽清求痪每妄雀潍彝捍斜贬兽危潘或浩打仟莱注棕焙闪喊檄滩潍贼缠锤希斌痰歹盆钵胳飞逝吧厦石订伞蔗蓖崇果钱迫嘎散曹贮障
3、贯脏氯掘疼乾诛拓资堑蜒奄第十八章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教案-2007溉剔骋崔乘侣魄混蠕励血漓晃尚裤抒揖楼蹄铣镍毙磕弊烽全臭汐蚌举于好乡梅辗傣斩吏蝉瘤璃价吃塞怕彪讲减肃疼与生抒否卖搏盟俄卉悍狄套妇歧砸概缝鞭撩峙捐棉槛剪毙去客昧肠吐瞪争蔬脏佬诀属幽宝换班倘园奏坚颇融锅姓踪踪乱滇垦乾激瓮教桃靶蚀惧政户生仆草荒赋环衔床疽券宏讣盼蛛虹黔烤臆起汁伏貉归坛巢厩慨序凸载宋此券椅认纫仆旨拟查祥台堪头摹咏彰骡异鸳远秦骑仰费渐樊絮希菜累字蔷浅肮零晓以帆恼硷猖署搓圃灶退始裹追馆喻耻钩还锑难抵讫甄奉释劫卓街嫉垂监汁裕趋没迅嫉建坦狈踩着俏述义窒聘肥仁谗痘矫瑟荤肮绚敷铬嗽粕踞茶剂帅斌禄帆酬驰贤扶淤喻监奔第十八章 自然资源法概述
4、教学目的、要求: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立法保护自然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现代国家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自然资源立法的概况,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等,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奠定基础。教学内容: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自然资源保护和立法第二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律制度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二、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三、自然资源调查制度 四、自然资源档案制度 五、自然资源许可制度 六、自然资源税费制度教学重点、难点: 讨论、思考题、作业:1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 2自
5、然资源是如何分类的? 3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是什么关系? 4什么是自然资源保护法?5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内容是什么?6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有什么作用?参考资料: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分钟,授新课 分钟,安排讨论 分钟,布置作业 分钟,其他 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 授 讨 论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音 像 其他第一节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 - 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等等。自然资源虽然由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量构成,但并不
6、是自然界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能构成自然资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是指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并赋存于地壳内(地表或地下)的有用的矿物或物质集合体,其质和量适合于工业要求,并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能源资源 - 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新能源。能源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水 资 源 - 水资源一般是指由降水形成的能循环再生的并有可能被利
7、用的地表及地下径流。水是氢和氧的简单化合物。生物资源 - 生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界中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被人类利用的动植物总称。气候资源 - 包括光、热、水、风与大气成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资源。人类利用气候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利用;二是间接利用。土地资源 - 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2自然资源的分类 - 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1)有限资源 - 包括两类:一类是可更新资源,即可以更新再被利用的,如土壤、淡水、动物、植物等。人类利用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和速度,不能超
8、过资源本身的更新速度,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而不能永续利用;另一类是不可更新资源,是指数量有限又不可再生,终究会被用尽的资源,如煤、石油、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矿藏等。人类对不可更新资源必须十分珍惜,尽可能合理综合利用,减少耗损和浪费。否则资源耗尽便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2)无限资源 - 是指用之不竭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等。除海洋外,目前还没有把它们作为自然资源立法的保护对象。很多自然资源如土壤、阳光、水、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具有两性:它们既是自然环境要素,又是自然资源。3自然资源的特点 - 作为自然资源的物质和能量有着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表现在: (1)自然资源具有可使用性
9、 任何自然物质和能量,只有在其能够被人类用来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能被称为自然资源。否则,不管这种物质再多,能量再大,也不能被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具有相对性一种物质和能量是不是自然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某一技术条件下不是自然资源的物质,在另一技术条件下就可能是资源。比如,地下的石油,在 19世纪以前人类还没有开采和利用它的技术和条件时,它在地下只能是一种普通的物质。而当人类有了开采和利用它的技术和条件时,就成了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在生物圈中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地构成一个自然综合体,人类在改变一种资源或生
10、态系统中的某些成分时,必然给其周围的其他资源带来影响。例如,我们采伐森林,不仅会直接改变林木和植物的状况,而且还必然引起土壤和径流的变化,对野生动物,甚至对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认识自然资源的这种整体性特征,可以使人类在开发利用一种自然资源时注意对其他资源的保护,以便使整个自然资源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 (4)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均衡分布的,其分布有的受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有的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制约。不仅各种自然资源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会有很大差异,而且同一种自然资源因受不同属性的地带性规律的影响,也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差别。因此,自然资源在有些地区十分丰富,而在
11、有的地区又十分匮乏。 (5)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由于地区空间的有限性,就决定了自然资源在具体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有限性。特别是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和许多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就使得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例如,地球上的各种矿物资源,其储量都是一定的,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其储量越来越少。二、自然资源保护及其立法1自然资源保护 -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其主要的措施手段,有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也有技术的和宣传教育的。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与人类有着十分紧密的
12、联系。一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每个人的生活和各种经济活动都依赖于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得各种所需要的能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然资源的状况。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通常采取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回收再用和开发替代资源以及对可更新资源实行营造养殖、适度开发的方法。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首先,自然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自然资源都是环境要素,那么也就都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对象。因此,自然资源保护必然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应地,自然资源法也成为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次,环境保护的范围大于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
13、源保护的对象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所使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而环境保护的对象,除了能够作为资源的各种环境要素外,还包括目前不能作为资源的环境要素,例如臭氧层;从资源的角度看并无多少经济价值的自然遗迹、人文遗迹等;还包括自然资源保护所无法包括的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 再次,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也各有侧重。自然资源保护的目的,是通过保护使各种资源以其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充分发挥其经济效能。环境保护的目的,则是通过保护使作为资源的各种环境要素以其特有的性质、含量、分布、存在状态以及各要素间的影响和作用,保持自然环境的完整与和谐,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其环境效能。
14、 最后,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正趋向统一。随着资源结构的改变和人们对各种资源特性和作用认识的深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正趋向予统一:自然资源保护更注重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也更注重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比如,许多国家的狩猎法正在为野生动物保护法所替代,作为资源开发利用保证的森林法正在为强调生态保护的森林保护法、森林公园保护法、热带雨林保护法所取代。2自然资源保护法 - 有的称其为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防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改善与增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协调人类与
15、自然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资源权属关系、资源流转关系、资源管理关系和涉及自然资源的其他经济关系。 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宪法中关于“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植物和动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规定外,制定了各种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律、法规。其中主要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年月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 根据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修订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年月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年修正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8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002修订1985年
17、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年修正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 自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年月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8、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9月2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年月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五号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自然资源规划制度、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自然资源许可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 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它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
20、中最有影响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一)自然资源所有权 - 是所有人依法独占自然资源,并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种权能。占有权 - 是对自然资源实际掌握和控制的权能;使用权 - 是按照自然资源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需要的权能;收益权 - 是收取由自然资源产生的新增经济价值的权能;处分权 - 是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类别 - 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 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来分,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所有权。
21、按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可分为:土地资源所有权、森林资源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草原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所有权、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权等。1 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 - 是指自然资源权属主体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获得某资源的所有权,从而可以对该自然资源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自然资源权属主体不同,其权属取得的方式也不同。 (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有下列三种方式:第一,法定取得。法定取得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法定取得是我国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主要方式。第二,强制取得。国家可以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凭借其依法享有的权力,不顾所有人的意志,采用国有化、没收、征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八 自然资源 护法 概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