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绘画资料整理.ppt
《隋唐绘画资料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绘画资料整理.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隋唐绘画资料整理,说明,隋唐时期的绘画,在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件仅针对隋唐宋元四朝的文献资料,挑选的画家多为以后我以后研究服务,方向有所侧重。本资料,以画家分篇,一般一人一篇。,总述,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昉、韩干,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搥如银板,故作人物,精采入笔。今人收唐画必以绢辩,见文粗便云不是唐,非也。张僧画、阎令画,世所存者皆生绢。画史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上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式,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
2、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且自唐至本朝,以画山水得名者,类非画家者流,而多出于缙绅士大夫。然得其气韵者,或乏笔法;或得笔法者,多失位置,兼众妙而有之者,亦世难其人。至唐有李思训、卢鸿、王维、张璪辈,五代有荆浩、关同,是皆不独画造其妙,而人品甚高,若不可及者。宣和画谱卷十山水叙论,故画人物最为难工,虽得其形似,则往往乏韵。故自吴、晋以来,号为名手者,才得三十二人。其卓然可传者,则吴之曹、弗兴,晋之卫协,隋之郑法士,唐之郑虔、周昉,五代之嵒岩、杜霄,本朝之李公麟。彼虽笔端无口,而尚论古之人,至于品流之高下,意见而可以得之者也。宣和画谱卷五人物叙论,展子虔,展子虔,隋朝画家
3、,生卒年不详。展子虔经历过北齐、北周,后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他是隋朝最杰出的画家之一,长于人物、山水、楼阁、车马。他在山水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构图使人有“远近山川,咫尺千里”之感,在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山水画在唐代趋于成熟,而唐代山水画的一大流派李氏父子(李思训、李昭道)即师承展氏。展子虔的车马画和人物画也享有盛名。他为许多寺院创作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壁画。直到宋代,河中(今山西永济)的古庙中还保存有他的作品鬼拔河,赢得了当时不少诗人的赞叹。这幅画后因官僚妄图侵占加以移动而损毁。历代研究展子虔者,似乎没有人注意过这幅著名的壁画。署名展子虔的游春图,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
4、山水画发展史一幅划时代的作品。在傅熹年关于展子虔游春图年代的探讨(文物1978年11期),推论此画绘制年代恐难早于北宋中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唐、宋文献中,并没有过于展子虔游春图的记载。,展子虔(中品下)。历北齐、周、隋,在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僧悰云;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善台阁、人物、山川,咫尺千里。”李云:董、展同品,董有展之车马,展亡董之台阁”。历代名画记卷八隋展子虔,历北齐、周、隋,至隋为朝散大夫。而所画台阁,虽一时如董展不得以窥其妙。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僧悰谓:“子虔触物留情,备皆妙绝。”是能做难写之状,略与诗人同者也。今御府所藏二十:北极巡海图二 石勒问道图一
5、 维摩诘像一 法华变相图一 授塔天王图一 摘瓜图一 按鹰图一 故实人物图二 人马图一 人骑图一 挟弹游骑图一 十马图一 北齐后主幸晋阳图六 宣和画谱卷一道释图李公麟家展子虔朔方行,小人物,甚佳。画史宣和殿御阁有展子虔四载图,最为高品。上每爱玩,或终日不舍,但恨只有三图,其水行一图,特补遗耳。一日,中使至洛,忽闻洛中故家有之,亟告留守求观。既见,则愕曰:“御阁中正欠此一图。”登时进入。所谓天神圣物,必有会合时也。画继卷十杂说.论近,名画 展子虔五星 存斋泳所藏 展子虔春游图,徽宗题,一片上凡十余 人,亦归之张子有。马子卿绍号兴斋所藏 展子虔游春图,今归曹和尚,或以为不真。过眼云烟录卷下展子虔画山
6、水法,唐李将军父子多宗之。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余尝见故事人物、春山人马等图。又见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图,人物面部,神采如生,意图具足,可为唐画之祖。画鉴,游春图 展子虔 隋,杨契丹,杨契丹,隋朝画家。生卒年不详。杨契丹与展子虔齐名。他长于神佛画和表现贵族生活的题材,曾为长安的寺观作过不少壁画,也创作卷轴画。他曾提出以“宫阙、衣冠、车马”为“画本”的看法,说明是很重视写实的。宣和画谱没有提到杨契丹的名字,说明他的作品已极罕见。但北宋时还有记载提到过他的名字,后来就不再有人提及了。,杨契丹(上品中),官至上仪同。僧悰云:“六法备该,甚有骨气;山东体制,允属伊人。”在阎立本下。李云:“田、杨声侔
7、董、展。”昔田、杨与郑法士同于京师光明寺画小塔,郑图东壁、北壁,田图西壁、南壁,杨画外边四面,是称三绝。历代名画记卷八隋杂物变相二卷 豆卢丁像一卷 隋朝正会图一卷 幸洛图一卷 贵戚游燕图一卷 右六卷,杨契丹画,一卷是隋朝官本。贞观公私画史隋参军杨契丹 六法颇该,殊丰骨气。山东体制,允属伊人。后画录古之秘画珍图,名随意立。忠鲠则隋杨契丹有辛毗引裾图,风俗则隋杨契丹有长安车马人物图。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图画名意,尉迟跋质那 尉迟乙僧,尉迟跋质那,于阗人,今新疆和田人。隋朝画家。尉迟乙僧,跋质那之子,唐代前期画家。两人生卒年不详。乙僧八世纪初尚在。于阗是一个地方政权。佛教在于阗盛行,佛教艺术在于阗十分兴
8、盛。尉迟是于阗的国 姓。跋质那与乙僧父子入居中原,封爵郡公,乙僧并曾为宿卫官,显然是于阗派到隋 朝和唐朝政府中的质子。他们来到长安,带来了于阗独特的绘画技艺,促进了这一时 期我国各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跋质那、乙僧父子创作了大量以宗教人物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寺院壁画、卷轴画,在 当时享有盛名。乙僧尤为突出,他的作品,“精妙之状,不可名也”。人们甚至把他和一 代大师阎立本相提并论。美国佛利尔美术馆收藏天王图,传为尉迟乙僧的作品。是否真迹尚待研究。,神品下.尉迟乙僧尉迟乙僧者,吐火罗国人。贞观初,其国王以丹青奇妙,荐之阙下。又云:其国尚有 兄甲僧,未见其画踪也。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中间千手
9、眼大悲精妙之 状,不可名焉。又光泽寺七宝台后面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实奇踪也。凡画功德、人 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像,非中华之威仪。前辈云:“尉迟僧,阎立本之比也”。景玄 尝以阎画外国之人,未尽其妙;尉迟画中华之像抑亦未闻。由是评之,所攻各异,其 画故居神品也。唐朝名画录尉迟跋质那,西国人。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六番图、外国宝树图,又有婆罗门图,传于代)。历代名画记卷八隋尉迟乙僧,吐火罗国胡人也。父跋质那。乙僧贞观初其国以善画荐中都,授宿卫,封 郡公。时人以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盖父子皆善丹青之妙,人故以大小尉 迟为之别也。乙僧尝于惠寺塔前画千手眼降魔像,是好奇纵,然衣
10、冠像,略无中都仪 形,其用笔妙处,遂于阎立本为之上下也。盖立本画外国妙于前古;乙僧画中国人 物,一无所闻。由是评之,优劣为之遂分。今御府所藏八:弥勒佛像一 佛铺图一 佛从像一 外国佛从图一 大悲像一 明王像二 外国人物图一 宣和画谱卷一道释一,唐吐火罗国胡尉迟乙僧 善攻鬼神,当时之美也。有兄甲僧,在其本国矣。外国鬼神,奇形异貌,笔迹洒脱,有似中华。攻改四时花木。后画录尉迟乙僧,外国人。作佛像甚佳。用色沈著,堆起绢素,而不隐指。平生凡四见其真 迹,要不在卢棱伽之下。高丽画,观音像甚工,其源出唐尉迟乙僧,笔意流而至于纤丽。画鉴名画 尉迟乙僧龟兹舞女 郭佑之天锡号北山所藏 尉迟乙僧坐神,佳。云烟过眼
11、录卷上,丹丹乌里克壁画,阎毗 阎立德 阎立本,阎毗(563-613年),隋朝画家。榆林盛乐(今内蒙古左和林格尔)人。子立德(?-656年)、立本(?-673年),均为唐代初期名画家。因阎毗落籍雍州万年(今陕西西临潼),故为万年人。阎氏祖先是北魏和北周的官僚。阎毗自由袭爵。隋朝建立后,他仍得到宠任,屡次受命营建宫室和大型水利工程。他擅长书画,“为当时之妙”,但未见作品流传。阎立德和阎立本在唐朝任职,仍然有很高的政治地位。立德先后任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升为右相。兄弟两人在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立本尤为杰出。阎立德擅长人物、宫室。但是他的作品早已失传。阎立本是初唐
12、最享盛誉的画家,在我国绘画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绘画题材比较广泛,能作人物、山水、道释画,特别长于写真。见于记载的十八学士图、凌烟阁功臣图等,都是为当时人所做的肖像画。以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为题材所作的步辇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物肖像画。唐代人物肖像画相当发达阎立本、韩干、周昉都在这个领域中作过努力,而贡献最大的是阎立本。阎立本的作品见于后代著录者颇多,但在流传过程中大多失散。现存题为阎立本的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萧翼赚兰亭图等。一般认为步辇图是阎氏的代表作,也有人认为这有可能是北宋的摹本,后两图则有更多争议。,阎毗,榆林盛乐人。工篆隶,善丹青,当时号为臻绝。周武帝时,拜仪同三司
13、。隋帝爱其才艺,令侍东宫。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拜东骑将军。炀帝令毗修辇格,多所损益。与宇文恺参详故实,并推巧思。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历代名画记卷八隋阎立德(上品下,阎让字立德,以字行于代),父毗,在隋以丹青知名。与弟立本,俱传家业。武德中为尚衣奉御贞观初,为将作大匠,璪翠微、玉华宫,称旨,官至工部尚书,封大安县公。显庆元年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益曰:康(文成公主降蕃图、玉华宫图、斗鸡图并传于代)。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阎立德,历官工部尚书。父毗,在隋以丹青知名。与弟立本,俱传家业。唐贞观中,东蛮谢元深入朝,颜师古奏言:“西周武时远国归款,乃集其事为王会图。今卉服鸟章,俱集蛮邸,实可图写
14、。”因命立德等图之。其序位之际,折旋规矩,端簪奉芴之仪,与夫鼻饮头飞、人物诡异之状,莫不备该毫末,故李嗣真云:“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谓立德、立本也。今御府所藏有九:采芝太上像一 七曜像二 游行天王图二 庄生马知图一 右军点翰图一 沈约湖燕诗意二 宣和画谱卷一道释一,阎立本,总章元年以司平太常伯拜右相,有应物之才。与兄立德以善画齐名,立本尤 工于形似。初,唐太宗与侍臣泛舟春苑池,见异鸟容于波上,喜见颜色。昭坐者赋 诗,召立本写焉。阁外传呼画师阎立本,时立本已为主爵郎中,俯伏池左,研吮丹 粉,顾视坐着,愧与汗下。归戒其子曰;“吾少读书,文辞不见齐辈,今独以画见名,遂与厕役等,若曹慎毋习”。且立本
15、以阁外传呼画师,至戒其子弟毋习,而张彦远 正义魏明帝起凌云台,敕韦诞题榜,窃比其事,是岂知言也哉。且戴安道碎琴,不为 王门之伶人,而阮千里终日应客不倦,议者以安道不如千里之达也。然渔阳掺挝,果 可以辱称衡耶!今御府所藏四十有二:三清像一 元始像二 行化太上像一 太上西升经一 岩居太上像一 四子太上像一 传法太上像一 拱极图一 玉晨道君像一 延寿天尊像一 木纹天尊像一 北帝像一 十二真君像一 维摩像二 孔雀明王像一 观音感应像一 五星像二 太白像一 房宿像一 十二神符一 宣圣像一 步辇图一 王右军真一 窦建德图一 写李思摩真一 凌烟阁功臣图一 魏征进谏图一 飞钱验符图一 取性图二 西域图二 职贡
16、图二 异国斗宝图一 职贡师子图一 扫象图一 紫薇北极大帝像一 混元上德皇帝像一 宣和画谱卷一道释一,阎立本家代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更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张僧繇始作醉僧图,道士每以此嘲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贸阎立本作醉道士图,今并传于代。隋唐嘉话唐太宗步辇图,有李德裕提拔,人后脚差是阎令画真笔。今在宗室仲爱君发家。王球燮玉收西域图,谓之阎令画,褚遂良书,与冯京家同假名耳。画史古之秘画珍图,名随意立。典范则唐阎立德有封禅图,。忠鲠则唐 阎立本有陈元达锁谏图,图画见闻志卷一叙论.叙图画名意宋中兴馆阁
17、储藏 阎立本大悲一,西胡朝元图一,土星一,月索一,上真列圣朝礼图一。阎立本贞观名臣图二。阎立本甲神玉女图一。南宋馆阁续录,邵太史博公济家 阎立本锁谏图 画继卷八铭心绝品阎立本画三清象、异国人物职贡图、传法大士象、五星象,皆宣和、明昌物,余并见之。及见步辇图,画太宗坐步辇上,宫人十余舆辇,皆曲眉丰颊,神采如生。一朱衣髯官执芴引班,后有赞普使者服小团花衣,及一从者。赞皇李卫工小篆是其上,唐人八分书赞普辞婚事,宋高宗题印字,真奇物也。画鉴,步辇图 阎立本 唐,历代帝王图卷 阎立本 唐,历代帝王图卷 阎立本 唐,历代帝王图卷 阎立本 唐,历代帝王图卷 阎立本 唐,李绪(江都王),李绪,唐朝宗室。太宗之
18、侄。封为江都王。武则天称帝时,李唐宗室大都遭迫害。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李绪与其夫霍王元轨均被处死。李绪多才多艺,善书画,尤以画马著名,杜甫有“神妙独数江都王”之句,脍炙人口。北宋李公麟对他的作品十分倾倒,定为神妙上上品。但是他的作品到宋代已很罕见,宣和画谱著录的不过三件。今天更不得见了。唐朝名画录中的江都王不是李绪,应为李绪之孙李晖。江都王善画雀、蝉、驴子。应制明皇潞府十九瑞应图,实造神极妙。唐朝名画录,薛稷,薛稷,字嗣通,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死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年六十五岁。汾阴薛氏是个显贵的家族,世代有人出任重要的官职,薛稷的从父
19、薛元超曾为中书令(宰相)。薛稷进士出身,唐中宗景龙(707-709年)末已仕至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唐睿宗(710-712年)登位后,受重用,擢为参知政事,后封晋国公。睿宗死,玄宗嗣位,他参与太平公主、窦怀贞等人企图废立玄宗的阴谋活动,事败被杀。唐画名画录说他“天后朝位至宰辅”,不确。“天后”当政时,薛稷尚默默无闻,他“位至宰辅”是睿宗时事。薛稷“多才藻,工书画”,还是一个有名的收藏家。他的书法学褚遂良。画善花鸟、人物,尤长于画鹤。有唐一代,以画鹤著称者,只有薛稷一人。诗人杜甫对他的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今天已看不到他的真迹了。,神品下.薛稷 薛稷,天后朝位至宰辅,文章学术,名冠时流。学书师
20、褚河南,时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画踪如阎立本,今秘书省有画鹤,时号一绝。曾旅游新安郡,遇李白,因相留,请书永安寺额,兼画西方佛一壁。笔力潇洒,风姿逸秀,曹、张之匹也。二迹之妙,李翰林题赞现在。又蜀郡亦有鹤并佛象、菩萨、青牛等传于世,并居神品。唐朝名画录薛稷,字嗣通,河东汾阴人。道衡之曾孙,元超之从子。词学名家,轩冕继代。景龙末为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多才藻,工书画。薛稷外租魏文贞公,富有书画,多虞、褚手写表疏。稷锐意模学,穷年忘倦。睿宗在藩,特见引遇,拜黄门中书侍郎,礼、工二尚书。先天元年,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封晋国公。窦怀贞累之,年六十九。尤善花鸟人物杂画。画鹤知名,屏风六扇鹤样,
21、自稷始也。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先是,蜀人未曾得见生鹤,皆传薛少保画鹤为奇。荃写此鹤之后,贵族豪家竞将厚礼请画鹤图,少保自此声渐减矣。益州名画录卷上黄荃薛少保者,名稷。天后朝位至太子少保,文章学术,名冠当时,图画。画品录云:秘书省有薛少保画鹤,是称一绝。又闻蜀郡多有公画。卢求成都记云:府衙院西厅少保画鹤与青牛,并少保自眉州司马迁移文记。今改旧制,无画踪矣。益州名画录卷下无画有名,杜甫诗谓薛少保:“惜哉功名迕,但见书画传。”甫老儒汲汲于功名,岂不知固有时命,殆是平时寂寥所慕。嗟乎!五王之功业,寻为女子笑。而少保之笔精墨妙,摹印亦广,石泐则重刻,绢破则重补,又假以行者,何可数也,然则才子鉴土,宝钿瑞
22、锦,缫袭数十以为珍玩,回视五王之炜炜,皆糠秕埃榼,奚足道哉!虽孺子知其不逮少保远甚明白。余故题所得苏氏薛稷二鹤云:。薛稷鹤,在苏之孟家。李文定孙奉世子孝端字师端,收薛稷二鹤。画史宋中兴馆阁储藏 薛稷观音居士像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三,李思训 李昭道,李思训,唐朝宗室。生于高宗永微六年(653年),死于玄宗开元六年(718年),年 六十六岁。子昭道,生卒年不详。李思训的青年时代正遇上武则天专权,“宗室多见构陷”。他被迫“弃官潜匿。”待到唐中 宗夺回皇位(705年),它才重新出来做官,玄宗即位(713年)后,官至右武卫大将 军。其子昭道,官至中舍人。人称李思训为大李将军,昭道为小李将军,事实上昭道 并
23、没有将军职务。中国的山水画,到了隋朝时代趋于成熟。唐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便是王维和李氏父子。他们对后代的山水画发展有很大影响。历来多数研究者认为李氏父子山水画派的特点 是工整富丽和着色。此外,他们在界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现存传为李思训的作品有江帆楼阁图,传为李昭道的作品有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图等。这些图画是否是李氏父子的真迹,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傅熹年提出 二李没有作金碧山水的看法,也是很值得注意的。,神品下.李思训 李思训,开元中除卫将军,与其子李昭道中舍俱得山水之妙,时人号大李、小李。思训格品高奇,山水绝妙,鸟兽,甚多繁巧,智惠笔力,不及思训。天宝中,明皇召思训画大同殿壁,兼掩障。异日因对,
24、语思训曰:“卿所画掩障,夜闻水声。”通神之佳手也。国朝山水第一。故思训神品,昭道妙上品也。唐朝名画录李思训,宗室也,即林甫之伯父。早已艺称于当时。一家五人,并善丹青(思训弟思诲,思诲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凑),世咸重之。书画称一时之妙。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彭城公,开元六年赠秦州都督。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覩神仙之事,穷然岩岭之幽。时人谓之大李将军其人也。思训弟思诲,即林甫之父也。善丹青,任朝散大夫、扬州参军,赠礼部尚书。李林甫亦善丹青。高詹事与林甫诗曰:“兴中唯白云,身外即丹青。”余曾见其画迹甚佳,山水小类李中舍也。思训子昭道,林甫从弟也。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官至太
25、子中舍,创海图之妙。世上言山水者,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昭道虽不至将军,俗因其父呼之。李凑,林甫之侄也。初为广陵仓曹,天宝中贬明州象山县尉,年二十八。尤工罗绮人物,为时惊绝。本师阎令,但笔迹疏散,言其媚态,则尽美矣。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笔法记,李思训,唐宗室也。弟侄之间,凡妙极丹青者五人,思训最为时所器重。官止左武卫大将军。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缈难写之状。天宝中,明皇明皇召思训画大同殿壁,夜闻有水声,而明皇谓思训通神之佳手,讵非技进乎道,而不为富贵所埋没,则何能得此荒远闲暇之趣耶!谓思训,小谓昭道也。今人所画著色山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隋唐 绘画 资料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