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课件.ppt
《《电工技术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基础》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技术基础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008年秋(48学时),3.8应用设计,在具体设计电路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把实际的电路设计出来,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个电路的性能怎样?哪些因素影响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所以我们在设计电路的时候,要利用前面分析电路的方法,对设计的电路是否达到我们的设计目标、性能,影响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电路进行改进。尤其在选择电路的元件上有很大的帮助。,1任务:这次设计要达到的目的。2分析:分析任务,找出要达到此目的采取的方法,手段。比如采用哪些电路?采取什么分析方法?3具体设计:设计电路,分析电路性能是否达到,元器件的选择。4验证设计:验证设计是否达到
2、我们的要求。5误差分析:,对于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一般分如下几步进行。,应用设计(一)性能灵敏度分析,我们知道制造同样的电路组件是不可能的,例如相同制造过程生产的电阻,阻值变化达到20%。所以创建一个电系统时,设计者必须考虑组件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所以我们设计的任务是:任务:对于图所示电路,保持节点电压v1和v2的标称值较重要的话,哪个电阻值的容差要求更高。,图3.8.1 说明灵敏度分析的电路,(),(),分析:一种评价组件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方法是性能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允许设计者计算组件数值变化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使设计者能够对每个系统的组件给出可以接受的组件值容差。所以我们要确定图所
3、示电路,当电阻在它的标称值附近变化时,节点电压将怎样变化?使节点电压v1和v2 变化很小,几个电阻该怎样选择?这些问题,我们采用性能灵敏度分析方法方法。,v1相对于R1的灵敏度通过v1对R1求导获得,v2相对于R1的灵敏度通过v2对R1求导获得,得到,(),(),根据式()和(),求v1和v2的标称值,得,(3.8.5),如果图所示电路中组件的标称值是:R1=25,R2=5,R3=50,R4=75,Is1=12A,Is2=16A。如果R1的值与它的标称值相差10%,用灵敏度分析预测v1和v2的值。,(3.8.6),现在根据方程()和(),可以求得R1变化时v1和v2的灵敏度,因此,(),(),
4、使用式()和()的结果,假定R1比它的标称值少10%,即R1=22.5,那么R1=-2.5,式()预测v1将是,所以,如果R1比它的标称值少10%,分析预测v1将是v1=25-1.4583=23.5417V(),类似地,对于方程()有 v2=0.5(-2.5)=-1.25Vv2=90-1.25=88.75V()误差分析通过将R1=22.5(R1比它的标称值少10%),代入式()和(),来确认()和()的结果,结果是v1=23.4780V()v2=88.6960V(),对于v1和v2,为什么用灵敏度分析预测的值与将R1代入方程计算得到的准确值之间有差别?根据式()和(),R1在分母中出现,这意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 技术 基础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