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节能专项规划.docx
《南川区节能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川区节能专项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南川区概况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设县,1994年撤县建市, 2006年撤市设区。南川区东南与贵州省道真、正安、桐梓县接壤,东北与武隆县为 邻,北接涪陵区,西连重庆市巴南区、綦江县、万盛区。全区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 里,总人口 64万。南川区矿产资源品高量丰。铝土矿远景储量3亿多吨,探明储量1亿多吨;煤炭 远景储量2亿多吨,探明储量1亿多吨;铁矿远景储量5000万吨左右;石灰石、石 英砂、耐火粘土分布广泛。南川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地区中心城市,是重庆市南部的桥头堡和渝南黔北的物 资集散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处于长江开发带。市内万(盛)南(川)地方铁路连接川 黔铁路,公
2、路成网,四通八达。通讯、能源、商贸、金融、市政建筑等基础设备充备。 2007年重庆至南川高速公路开通,将带动全区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起步较早,基础较为扎实,已形成铝工业、煤炭、化肥、氯碱等主要产 业,规模以上企业有50多家,重庆“工业五十强企业”独占2家,中铝集团投资建 设的80万吨氧化铝开工建设后,工业经济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工业在全区经济中 的支撑作用明显。“十五”期间,南川区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200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9.76亿元,为2000年的3.87倍,年均 增长3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8.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
3、的 47.5%。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7.99亿元,为2000年的4.58倍,年均增长35.57%, 工业增加值占到南川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7.1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0%。全区经济总量、质量、效益同步较快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全区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是2000年的1.83倍,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0年的3.6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0年的1.88倍,工 业总产值是2000年的2.3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0年的1.47倍;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二、工业发展现状(一)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南川“十五
4、”期间,在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渝湘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等发展 机遇的推动下,南川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06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8.6%,比2000年提高200.87个 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人均实现利税等均创历 史最高水平。博赛矿业集团和双赢集团进入“重庆市工业企业五十强”。2003年、2004 年和2006年南川区被评为“重庆市工业进步区县(市)”。(二)重点工业行业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在全区工业行业中,铝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3个行业发展较快。2006 年,三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6.8亿
5、元、14.7亿元、4.5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 产值的64%,实现工业增加值也均在亿元以上,对全区工业发展发挥了骨干支撑作用。(三)工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改善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06年,全区218户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95%的企业转为民 营企业,使全区工业经济摆脱了困境,充满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企业规模呈小 型、中型、大型化发展趋势,结构更趋合理。三是工业投资规模扩大,投资成效更加 显著,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新产品产值大幅增长,产业和 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改善。2006年,全区工业新产品产值在2000年为零
6、的基础上,达 到15.3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3%。全区工业投资额2006年达 到15.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2.5%。(四) 建设节约型社会初见成效加大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力度。积极推行洁净 煤技术,促进了东胜电业等公司实施了循环硫化床锅炉技改;加大工业水污染防治工 作力度,积极为龙济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到780万元三峡库区及影响区工业废水治 理国债专项扶持资金进行了污水治理,实现了两水闭路循环,达到零排放。三、工业能源利用现状在重庆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川区各企业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7、27.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5.2%,实现煤炭产量103万吨,增长2.1%。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4.3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4.21吨标准煤,下降3.9%。2006年南川区工业能源利用状况序号指标单位2005 年2006 年增长率(%)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2.169.512.32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731.63-5.83工业总产值亿元60.6669.76154工业增加值亿元21.427.9925.55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384.21-3.92006年南川区经济与能源消耗较前年增长情况(%)(一)能源消费特点1、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2006年,
8、全区工业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有煤炭、电力、天然气和油类,以煤为 主。在全区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5%,电力占17%,天然气占10%,油类占 8%。2006年南川区工业能源消费结构10%2、能源消耗以工业为主体全区电力消耗中工业占主导地位。2006年全区耗电139184万千瓦时,其中工业消耗85543万千瓦时,工业占61.46%; 2006年工业消耗煤炭77.5万吨,消耗天然气 488.7万立方米;消耗油类1637吨。3、工业能源消耗以高耗能行业为主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标准煤614000吨,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 炼焦、化学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分别
9、为3742吨、 11629吨、72506吨、164789吨、116891吨和221515吨,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62%、 1.93%、12.04%、27.37%、19.41%和 36.79%,这几个行业总计占了 98%。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煤炭洗选分别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5.1%、20.5%、 18.9%、25.7%、6.5%。五大传统高耗能行业占全区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6.7%。2006年南川区工业重点行业能耗状况电力热力生产37%有色金属冶炼 19%非金属矿物制品 27%其他煤炭开采和洗选炼焦2%2%化学制造12%(二)能源消耗水平2006年,南川区万元GDP能耗为1.63吨标准煤,
10、高于全市的1.37吨标准煤, 高出18.89% ;南川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21吨标准煤,高于全市的2.63吨标 准煤,高出60%。5432102006年南川区与全市能耗比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四、工业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面临的形势中共南川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勾画了用14年建成“渝南黔北地区经济高地和区域 性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为此要加快打造铝工业、煤化工、建材工业、纺织工业和 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工业基地。因此,工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南川 区能源供应形势和节能形势严峻。根据南川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计算,到2011 年南川
11、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39.78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20%,到2011 年工业增加值达67.2亿元,按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6年的4.3吨标准煤降到 2011年的2.72吨标准煤,为实现此目标,则必需节约能源106万吨标准煤。因此, 全区工业节能任务相当繁重。(说明:2011年工业增加值67.2亿元,如果以2006年 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3吨标准煤计算则需要消耗能源289万吨标准煤。而以2011 年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72吨标准煤计算只需要消耗能源183万吨标准煤。因此 289万吨标准煤与183万吨标准煤两则之差为节约能源量106万吨标准煤。此计算方 法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12、系数法计算能源消耗量。)(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业结构有待完善南川区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有待改善,产业大多是资源型开采加工业, 粗放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产业层次较低,缺少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一些行业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南川区工业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南 川区工业企业大多布局在石雷公路沿线,其中重点又在南川城区的上风向和河流的上 游,对南川城区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北部和东南部各乡镇到目前为止仍以发展传统 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差,区域发展失衡。2、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工业是南川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 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目前,
13、南川工业结构中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工业比重 偏高。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46.5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 值高达25.2亿元,占54.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8亿元,占17.22%。3、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南川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普遍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单一,高新技 术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另外, 由于大部分企业和装置规模较小,工艺技术相对滞后,原料结构不合理,设备比较陈 旧老化等原因造成南川区大部分单位产品能耗较高。4、节能激励机制不足节约能源除市场调节外,还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目前在财税政策上对节能
14、 改造、节能设备研制和应用以及节能奖励等方面,支持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建立有效 的节能激励机制。新产品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及改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等往往需要投 入大量的资金,由于缺乏激励政策和机制,加上多数企业融资困难,造成企业采取节 能措施动力不足,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难。5、节能基础管理薄弱工业企业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又是节能工作的主体。但是近年来企业节能基础工 作普遍被忽视,相当一部分企业与节能工作相关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标准、定额、 计量、统计、原始台帐、岗位责任制等普遍被削弱。目前,南川区仍然没有能源利用监测机构,人才短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6、煤炭资源制约工业快速发展尽管南川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15、但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含硫量又比较高。目前,南 川原煤供应虽能够满足现有工业发展需要,但随着年产80万吨氧化铝、年产30万吨 氢氧化铝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今后南川工业发展用煤将形成一定影响。7、节能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全区工业企业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有待提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 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未将曝光严重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宣传节能典型纳入重 点工作范畴,节能宣传有待加强。五、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 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坚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坚 持节约发展、清洁发
16、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以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 法规建设,强化节能基础管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能降耗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建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二)遵循原则1、坚持节能优先,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忽视挖潜改 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
17、一。2、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用高新技 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 备水平,延长资源利用产业链。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 合利用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3、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定,加强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营造有 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符
18、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 节能的机制,推动全区工业节能。4、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新增项目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辅以政策支持,从源头控制高耗 能企业、低效设备(产品)的发展。已建项目要深入挖潜,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通 过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5、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对重点用能单位要严格依法管理,明确目标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对中小企业在 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三)节能目标1、单位节能降耗指标南川区万元GDP能耗由2006年的1.63吨标准煤降到2011年的1.36吨标准煤, 下降20%。年均节能率4
1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4.30吨标准煤降到2.72吨标准煤,下降42%。年均下降 8.7%。必需节约能源106万吨标准煤。工业各重点行业中:电力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6.13吨标准煤下降到4.5吨标准煤,下降30%。煤炭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0.25吨标准煤下降到0.19吨标准煤,下降30%。化工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4.53吨标准煤下降到3.33吨标准煤,下降30%。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8.17吨标准煤下降到6吨标准煤,下降30%。建材工业万元增加能耗由2.97吨标准煤下降到2.2吨标准煤,下降30%。造纸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7.09吨标准煤下降到5.2吨标准煤,下降30%。纺织工业万元
20、增加值能耗由2.47吨标准煤下降到1.82吨标准煤,下降30%。单位节能降耗目标序号指标单位2006 年规划期年均增幅(%)2008年2011 年1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631.471.36-42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33.582.72-8.73电力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6.135.534.5-54煤炭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250.2370.19-55化工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534.093.33-56有色金属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8.177.376-57建材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972.822.2-58造纸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7.0
21、96.025.2-59纺织工业增加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472.231.82-52、主要耗能产品能耗下降目标规划期间,全区煤炭、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主要耗能产品能耗达到或 接近市内先进水平。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目标序号指标单 位2006 年规划期年均增幅(%)2008 年2011 年1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9.68.977.95-3.32供电标准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451434415-1.923小型合成氨综合能 耗千克标准煤/吨173317031664-0.824烧碱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46014071324-1.835纯碱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201193181-1.98
22、6氧化铝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847741554-6.5序号指标单 位2006 年规划期年均增幅(%)2008 年2011 年7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31125113-2.678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重量 箱312722-5.92六、节能的主要途径规划期间,通过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开展耗能企业系统节能、加大节能基 础管理、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实施重点行业节能工程等,实施项目46项,总 投资111亿元,实现节约能源110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286万吨和二氧化硫 6.6万吨。(一)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节能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根据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总体布局,渝南资
23、源型 产业拓展区,重点布局资源加工、重型工业等产业。在南川形成五大基地:重庆市重 要的铝工业基地、煤化工基地、建材基地、纺织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积极调整全 区工业产业结构,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的用能高的产业,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向高端发展。1、做大做长产业链铝工业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南川 区发展铝工业目前处在氧化铝的初级阶段。为此,必须大力发展铝产品的深加工,必 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再深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延伸铝工业产业链,如发展 电解铝、铝型合金、铝型材等,形成铝土矿一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制品等产业链,做 大做强铝工业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川 节能 专项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