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生语境理论评价1.ppt
《朱永生语境理论评价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永生语境理论评价1.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2,1,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的成就与不足-兼评van Dijk对Halliday的批评,朱永生,2023/6/2,2,0 引言,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SFL的语境理论在整个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许多人所接受。然而,这个理论在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话语与语境(Discourse and Context)一书中,受到了该书作者、著名语言学家van Dijk相当严厉的批评。,2023/6/2,3,该书出版后的两年时间内,都没有引起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们的注意,更没有得到任何直接的回应。直到2010年11月,国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们才通过内部网站SYSFLING展开为时很
2、短的非正式的议论,而国内的学者们至今也没有发表过任何见解,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2023/6/2,4,本文将首先围绕van Dijk(2008:53)提出的批评逐一进行评论,然后对照van Dijk提出的语境研究思想,逐一考察SFL的语境理论是否与的想法相左,从而帮助读者正确解读Halliday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语境理论,激发语言学界同行对语境研究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讨论和评判。,2023/6/2,5,1 Halliday的语境理论是封闭式的吗?,van Dijk(2008:53)的第一条批评意见是:SFL的语境理论是封闭式的,理论上的进展不大,没有多少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受到其他研究方法和学
3、科的影响。,2023/6/2,6,这个批评不完全符合事实。Halliday从其他语言学家那里借鉴的理论:1)Firth的系统、功能、语境等思想,2)Sapir和Whorf的语言相对论 3)Sydney Lamb的层次语法 4)William Labov的社会方言学 5)丹麦语言学家Louis Hjelmslev的语符学理论 6)布拉格学派的句法功能观等。,2023/6/2,7,除此以外,还从其他学科吸收营养,如:1)美国人类学家Franz Boas的语言文化观2)英国人类学家Bronislaw K.Malinowski的语境思想3)英国社会教育家Basil Bernstein的语码理论和知识结
4、构理论4)俄罗斯心理学家Vygotsky的认知发展观5)中国的阴阳学说,2023/6/2,8,必须承认,SFL的开放程度的确还不够高。例如,在语言学界内部,与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从来没有任何直接的对话,与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之间没有几乎发生过任何互动,与语言哲学的联系不那么主动,与社会学理论的接触也不够系统而深入。正如van Dijk 2008:30)所说,批评和自我批评都做得不够。这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今后的注意。,2023/6/2,9,2 Halliday的语境概念模糊不清吗?,van Dijk(2008:53):Halliday 以及后来的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从G
5、regory和伦敦学派那里借用了语境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本身是含糊不清的(vague)、异质的(heterogeneous),使用的“范围”(field)、“基调”(tenor)和“方式”(mode)这三个术语是个人特有的(idiosyncratic),理论上也是模糊不清的。尽管语境概念对语篇与语境关系的理论建构带来了许多问题,但近40年来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此外,van Dijk 还抱怨SFL使用了太多的晦涩难懂的术语(esoteric vocabulary)。,2023/6/2,10,这个批评涉及三个小问题:1)语境概念是否模糊?2)语境要素的名称是否模糊?3)使用的术语是否过于令人费解?,
6、2023/6/2,11,1)语境概念是否模糊?,Halliday的语境概念来源于Malinowski(1923,1935),指的是话语活动外部环境的特征。根据Malinowski的思想,Halliday(1978,1985)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两种,并不包括话语活动内部的特征,也就是说,不包括Catford(1965)所说的“共同语篇”(co-text)即一般人所说的上下文。这个含义始终是清楚的,也没有发生过变化。,2023/6/2,12,2)语境要素的名称是否模糊?,van Dijk认为,“话
7、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这三个术语本身表明,“范围”、“基调”和“方式”是话语内部的语言特征,而不是Halliday 和Gregory所说的话语外部的语境特征,因而容易产生误解。,2023/6/2,13,在我们看来SFL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的不一致。例如,Martin(1992;1999)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把它们都看作是话语内部的特征,因而在如何界定“语域”(register)这个概念上与和Halliday产生了分歧,并因此遭到过Hasan(1999)的批评。对此,朱
8、永生和徐玉臣(2005)曾经做过介绍和评论。,2023/6/2,14,3)使用的术语是否令人费解?,SFL创造和使用了大量的术语。例如,第三版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ay&Matthiessen 2004)比原本已经使用了很多术语的第一版(Halliday 1985)和第二版(Halliday 1994)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术语。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论文也有些术语不仅使外界人费解,即使是比较熟悉SFL的人,也得花费不少的脑力才能明白并记住它们的含义。,2023/6/2,15,当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独立分支,SFL创造一些新的术语是难
9、以避免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必要的。但如果数量太多,含义又不够明了,对SFL理论的理解与传播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阻碍。,2023/6/2,16,3 Halliday的语境理论是语言研究还是语法研究?,van Dijk(2008:53):SFL提出的“语言研究”方法应该改称“语法研究”方法。,2023/6/2,17,这个批评是不符合事实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研究句子语法,而且研究话语意义。说得更明确一点,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看来,话语意义比句子语法更重要,句子语法研究是为话语层面的意义研究服务的。,2023/6/2,18,直接与语篇层面意义相关的研究成果有:1)衔接理论(theory of cohesio
10、n),代表作是Cohesion in English(Halliday&Hasan 1976)2)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代表作是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artin&White 2005),2023/6/2,19,3)语境与语篇关系研究,代表作是Language,Context and Text(Halliday&Hasan 1985)和(Complementarities of Language)(Halliday 2008),2023/6/2,20,4)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
11、scourse analysis),代表作是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Kress&Leeuwen 2001)和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Kress&Leeuwen 2006),2023/6/2,21,此外,SFL还讨论过主位推进(thematic progression)等与话语意义相关的课题(如 Fries 1983;朱永生、严世清 2001;朱永生、严世清 2011)。,2023/6/2,22,句子语法方面的代表性
12、研究成果是第一版和第二版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ay1985;1994)以及第三版(Halliday&Matthiessen 2004)。然而,即便是这三本书,对句子之间以及话语层面意义的解读占据了也很大的分量,并不如van Dijk(2008:29)所说的那样“句子语法太多”。,2023/6/2,23,4 Halliday提出语境三大要素是武断的还是有理据的?,van Dijk(2008:53):把语境因素分为“范围”、“基调”和“方式”是武断的,因而把这三个因素与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应起来,并进一步把三大功能与
13、语言结构对应起来的做法也是武断的、片面的、模糊不清的。,2023/6/2,24,这个批评是缺乏充分理由的。诚然,如van Dijk 所说,语境是变化着的,因而是动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境因素不可归纳,或者不需要归纳。,2023/6/2,25,Halliday为了探索语境与话语之间的关系,对纷繁复杂的语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抽象,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语境因素归纳为“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种,并认为这三种因素分别支配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这三大功能由分别支配着不同的语义结构。,2023/6/2,26,像这样来研究语境因素和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历史上还
14、是第一次。虽然它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但它所具有的开拓意义却是不可怀疑的。,2023/6/2,27,Halliday 并不是对语境因素进行归纳的第一人,也不是唯一的人。Firth(1957)、Jakobson(1960)和Gregory&Carroll(1978)都进行过类似的尝试。连得到van Dijk(2008:preface)推崇的Hymes(1972)提出的SPEAKING也属于这样的探索。他们之间的差别只是分类不同而已。奇怪的是,van Dijk 惟独指责Halliday武断。这种批评本身倒是让人感到批评者自己有失公允了!,2023/6/2,28,对于Halliday为什么把语境
15、因素分为三种而不是更多?这要从语言理论的抽象能力来考虑。如果分成三种就可以覆盖所有的因素,为什么还要四种、五种甚至多达八种呢?精密度(delicacy)低的分类通常比精密读高的分类更具有概括性,而概括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语言理论解释力强弱的标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Halliday的分类法应该被看作是最科学的,不仅不应该放弃,相反应该保留和坚持。,2023/6/2,29,如果我们按照van Dijk的提议,放弃“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这三个术语,那就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是这三个术语选得不理想?还是根本就不需要对语境因素进行分类?对第一个问题,van Dijk没有提出改换的方案;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生 语境 理论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