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docx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集成电路的定义:集成电路是指半导体集成电路,即以半导体晶片材料为主,经热氧化工艺:干氧氧化、水汽氧化、湿氧氧化互连线在接触孔处的纵向结构加工制造,将无源元件、有源元件和互连线集成在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执行 某种电子功能的微型化电路。 微型化电路有集成电路、厚膜电路、薄膜电路和混合电路等多种形式。二、集成电路的分类:按电路功能分类:分为以门电路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和以放大器为基础的线性电 路,还有微波集成电路和光集成电路等。按构成集成电路基础的晶体管分类: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MOS型集成电路两大类。前者以双极型平面晶体管为主要器件;后者以MOS场效应晶体管为基础。三、衡量集成电路的发展
2、DRAM( 3*107(集成度),135mm2 (外型尺寸),0.5 口 m (特征尺寸),200mm (英寸),四、摩尔定律:IC集成度每1.5年翻一番五、集成电路的发展展望目标:集成度仁可靠性仁速度T、功耗I、成本I。努力方向:线宽I、晶片直径仁设计技术T六、硅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几个趋势:1、单片系统集成(SoC)System on a chip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2、整硅片集成(WSI)3、半定制电路的设 计方法4、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5、真空微电子技术十八、根据器件要求确定氧化方法:1、高质量氧化:干氧氧化
3、或分压氧化;2、厚 层的局部氧化或场氧化:干氧(10min) +湿氧+干氧(10min)或高压氧化;3、低表面态 氧化:掺氯氧化;湿氧氧化加掺氯气氛退火或分压氧化(H2O或O2+N2或Ar或He等)。 十九、热氧化过程中硅中杂质的再分布1、硅中掺磷温度一定时,水汽氧化(湿氧 氧化)导致杂质再分布程度较大,其NS/NB大于干氧氧化;(2)同一氧化气氛下,氧化 温度越高,磷向硅内扩散的速度越快,表面堆积现象减小,NS/NB趋于1。 2、硅中 掺硼(1)温度一定时,水汽氧化(湿氧氧化)导致杂质再分布 程度增大,NS/NB小 于干氧氧化;(2)同一氧化气氛下,氧化温度越高,硼向硅表面扩散速度加快,补偿
4、了表明杂质的损耗,NS/NB趋于1。看看运动方向电迁移现象:导电材料的质量输运现象,是由在外加电场影响下导体内运动的电子, 将其动能传给正金属离子所引起的七、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基本工艺技术横向加工:图形的产生与转移(又称为光刻,无机玻璃氧化物SiO2 , Al2O3, TiO2 , ZrO2 , Fe2O3 , SixOy (SIPOS)硅酸盐PSG , BSG , BPSG氮化物氢化物a-Si:H有 机 高合成树脂聚酷亚胺类,聚硅氧烷类合成橡胶硅酮橡胶三十三、钝化膜及介质膜可分为无机玻璃及有机高分子两大类:十、费克第一定律:dx含义:在一维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垂直扩散包括曝光、显影、刻蚀等)。纵
5、向加工:薄膜制备(蒸发、溅射、氧化、CVD等),掺杂(热扩散、离子注入、中子嬗变等)通过单位面积的粒子数一一即扩散粒子流密度J( x, t )与粒子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式中负号表示扩散是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进行;比例常数D是粒子的扩散系数(取 决于粒子本身的性质和扩散条件);D的大小直接表征着该种粒子扩散的快慢。发生扩 散的必要条件是扩散的粒子具有浓度梯度.对于半导体中杂质原子的扩散,大量事实证明,扩散系数D与温度T(K)之间有如下指数关系:D = D-e -A E/kT 十一、杂质原子扩散到半导体中的方式有两种扩:间隙式,替位式十二、扩散方程(费克第二定律)Q N (x ,t ) Q 2 N (
6、x ,t ) 式中假定D 为常数,与杂质浓qt = Dqx2度N( x, t )无关,x和t分别表示位置和扩散时间。针对不同边界条件求出方程(2-8) 的解,可得出杂质浓度N的分布,即N与x和t的关系。十三、半导体中杂质原子扩散的浓度分布:恒定表面浓度的扩散特点: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不断进入硅中,而表面杂质浓度始终保持不变。边界条件 1:N (0, t) = Ns(2-9)假定杂质在硅片内要扩散的深度远小于硅片的厚度,则边界条件 2: N (-, t) = 0(2-10)在扩散开始时,除了硅片表面与杂质源相接触,其浓度为Ns夕卜,硅片内没有杂质扩进,因而初始条件为:N (x, 0) = 0
7、x 0(2-11)由上述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可求出扩散方呈(2-7 )的解,即恒定表面源扩散 的N质分布情舔七1妃J 2 Dt e*XJ = N,erfc:?命J上式中:Ns代表表面杂质恒定浓度(原无cm3),D代表扩散系数(cms),x是由表 面算起的垂直距离(cm),t代表扩散时间(s),erfc表示余误差函数。(1)表面杂质浓度Ns由该杂质在扩散温度下(9001200C )的固溶度决定,在恒定扩散温度下,表面杂质浓度维持不变。(2)扩散时间越长,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进硅片内的杂质数量越多。(3)扩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扩散深度越大I通过表面的原子流流密度为:,= e-x24Dt= Ndxx
8、=0- nDtx=0$式子含义:j (0 , t)越大,则意味着扩散越快。(1)随着扩散时间的推移,扩散速度 将越来越慢,原因在于开始时杂质浓度梯度较大而后来浓度逐渐变小;(2)表面浓度 Ns越大,扩散越快,因为Ns的增大将使浓度梯度提高;(3)提高扩散温度,扩散系数 增加,因而扩散速度也增大。有限表面源扩散扩散开始时,表面放入一定量的杂质源,而在以后的扩散过程中不再有杂质加入,此种扩散称为有限源扩散。有限源扩散的特点如下:(1)杂质分布:由图可见,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散得越深,表面浓度越低; 扩散时间相同时,扩散温度越高,杂质扩散得也越深,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2)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总量
9、Q保持不变。图中各条曲线下面所包围的面积即杂质的数量,且相等;(3)表面杂质浓度可控两步扩散:第一步称为预扩散或预淀积,第二步称为主扩散或再分布十四、电场效应: 在高温扩散下,掺入到硅中的杂质一般处于电离状态,离化的施 主和电子,或离化的受主与空穴将同时向低浓度区扩散。因电子或空穴的运动速度比 离化杂质快得多,因而在硅中将产生空间电荷区,建立一个自建场,使离化杂质产生 一个与扩散方向相同的漂移运动,从而加速了杂质的扩散。发射区推进效应:在NPN窄基区晶体管中,若基区和发射区分别扩散B、P,则发射区正下方的内基区要比外基区深,该现象称为发射区陷落效应。为避免此现象发生, 发射区应采用As扩散,或
10、采用多晶硅发射极十五、杂质扩散方法很多,按所用杂质源的形式来分,可有固态源扩散、液态源扩散、 气态源扩散;按所用扩散系统的形式来分,有开管式扩散、闭管式扩散以及箱法扩散。 杂质的扩散主要有:硼扩散,磷扩散,砷扩散,锑扩散。十六、结深的测量:测量结深的方法主要有磨角法、磨槽法和光干涉法。具体看PPT 工艺2,3十七、3.1离子注入设备1、离子源:用于离化杂质的容器,有阴阳两个电极,阴极接地,阳极接高压(约1000V)。 常用的杂质源为PH3、B2H3、BF2、AsH3等。2、质量分析器:由相互垂直的电场 和磁场组成。不同离子的质量不同,则在分析器中偏转的角度不同,由此可分离出所 需的杂质离子,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制造 工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