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财政与税收高三一复习经济生活公开课件.ppt
《课件财政与税收高三一复习经济生活公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财政与税收高三一复习经济生活公开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考点考向概览,网络构建,、财政的基本含义:,考点一、财政收入及其构成,注意:国家财政的实现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实现的,但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实现的主要环节,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2、财政收入几种形式的区别,考点一、财政收入及其构成,思考: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1)肯定合理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指出观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说明原因:,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长,
2、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影响。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太少,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最终也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3)做出综合判断,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考点二、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考点二、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切好,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等的支出占绝大部分,这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和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这是指国家用于政府机关、
3、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各种费用。()债务支出。这是指财政用于偿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考点三、财政支出及其构成,收入,=,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支出,收入,收入,支出,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考点四、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及其影响,理解,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及其影响,要辩证地看,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手段与目的),理解,【拓展思维】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考点四、财政收支平衡,对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要考虑量上的差别。略有赤字,应当
4、视为平衡或者基本平衡。如果财政赤字出现了比较大的数额,那就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财政赤字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B,巩固训练,D,A,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上图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发挥了财政的什么作用?,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加强
5、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电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对行政管理与国防的投资,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出,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家财政支持建设),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行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地区(农村、区域)建设,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6.(2010年天津)如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
6、环境 A.B.C.D.,巩固训练,D,2013年1月17日财政部消息,2013年春节前,将为8953.4万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总金额达到215.9亿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第四次在春节前为全国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体现的财政的作用是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A,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151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九连增”。财政在这里主
7、要发挥了A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B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D,.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配套建设支出补助资金达987亿元。这主要表明财政具有的作用。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促进社会公平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提高消费水平,B,7.(2012山东潍坊二模)2012年,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预拨力度,及时足额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油价调整而降低。这说明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加大财政补贴是增加农
8、民种粮收益的关键 A.B.C.D.,A,8.(2012福建质检)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0年3月20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了缓解涨价带来的影响,政府按照建立的石油价格补贴机制,对种粮农民、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给予补贴。这体现了国家财政()A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B可以稳定物价,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C能够规避风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调节收入差距,确保经济平稳运行,A,(2013广东六校联考)2012年9月20日,国家公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度财政补贴半导体照明产品推广工作的通知,2012年度财政补贴推广LED照明产品中标企业共计39家,中标LED照明产品总数量
9、共计873万只。财政补贴LED照明产品,体现了财政()A.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解析:C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财政补贴LED照明产品,引导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C正确;A、B不符合题干指向;D错误,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通过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原因: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即经济正常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通货紧缩,物价
10、下跌,企业利润下降,失业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目的: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给经济“升温”。,原因:经济过热,需求过旺,供给不足(即经济正常运行主要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全面、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目的: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给经济“降温”。,特点:逆风向调节,【特别提示】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比较,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特别提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知识拓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比较,【思维拓展】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
11、适用,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规律方法】判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1、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加大。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都是逆向调节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一般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经济发展滞缓,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3、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12、。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注意】,C,10.(2013山东卷)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B,11.(2011高考福建卷)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 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 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B,导与练热点聚焦,(2013年高考山东卷)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
14、,(1)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咱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答案:,考点六、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的概念与理解(1)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全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特别提示】税收含义的理解 A、税收的主
15、体:国家 B、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 C、凭借的力量:政治权力 D、税收的依据:税法 E、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F、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有国就有税,有税就有法,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考点六、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基本特征及其联系,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决定,决定,紧密联系
16、,不可分割,要 求,保 障,【特别提示】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的服务,国家征税的目的在于用之于民。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生改变。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税法来说的,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考点六、税收及其基本特征,(2011高考福建卷33)“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
17、的价值和竞争力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A.B.C.D.【解析】“拉弗曲线”反映的是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启示我们,确定税率必须考虑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如果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必须把税率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符合题意;A点反映了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但不一定就是最佳的,错误;观点正确,但图表没有反映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C,2.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按照税法规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
18、。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税收A.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具有用之于民的本质属性C.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可以保证调控政策的实施【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知识。题干中“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A不符合题意,B和D表述错误。,C,3.我国推动“费改税”主要着眼于税收的()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多样性【解析】我国推动“费改税”主要是为了避免乱收费,因为税收具有固定性,征收对象、税率等都以税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故答案为C。,C,随堂练习,4.2009年我国财政安排了9 500亿元赤字,其中包括2 000亿元的地方债,地方债为期三年,个人购买可免利息税。发行政府债券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财政 税收 高三一 复习 经济生活 公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