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
《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ppt(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本章的内容*费用要素的分配*待摊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废品和停工损失的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基本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生产部门组织管理发生的费用,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一)基本生产车间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根据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直接计入相关的各种产品的明细分类账中去。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或者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有关的费用项目,通过分配程序,转入或分配
2、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制造费用”明细账。(二)辅助生产车间 1.设有“制造费用明细账”,比照基本生产车间。2.未设“制造费用”明细账,均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费用项目,再分配。,(三)间接计入费用:适当方法分配计入1.确定分配标准成果类:产品重量、体积、产量、产值消耗类: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原材料消耗量定额类:定额消耗量、定额工时、定额成本费用2.计算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和3.计算某对象应分配费用某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 费用分配率,(四)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相应科目,然后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
3、入当期损益。,二、材料费用的核算,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一),燃料费用的分配,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二),凡能辨清原材料费用承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该分配对象。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一),1.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费用(1)领用材料:领料单:一次使用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发料凭证汇总表:会计定期编制,汇总原始凭证,可多次使用,领用部门:生产车间 领 料 单 仓 库:材料仓库 2002年4月5日 编号:001,领料人:领料部门负责人:发料人:李良 记账:,(2)退材料填制“退料单”格式:红字领料单或退料单对于车间已领未用、下月需
4、继续使用的材料办理假退料:同时填本月退料单、下月领料单目的:正确划分各月成本,退 料 单退料部门:编号 原领料批号:日期 年 月 日,登帐:点收:主管:退料人,【例题】企业本月A材料的领用情况如下:甲产品领用10 000元,乙产品领用7 500元,辅助供电车间生产领用800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600元,供电车间一般耗用400元,管理部门耗用材料4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 000 乙产品 7 5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600 供电车间 400 管理费用 400 贷:原材料A 19 700,2.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原材料费用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应
5、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 可以采用重量体积分配,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应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和原材料定额消耗费用比例分配。,所谓定额耗用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可以消耗的材料数量。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通常是指现行比较先进的定额,(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一种原材料时,如果企业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那么原材料费用可以按照定额耗用量比例或定额费用的比例来进行分配。(2)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原材料时,如果企业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那么原材料费用可以按照定额费用的比例来进行分配。,(1)
6、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计算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数量)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数量)=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 如果计算分配率时分子上是数量,那么分配结果就是数量,要计算费用还需要乘以单价。如果计算分配率时分子上是费用,那么分配结果就是费用。,(2)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某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
7、=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计算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3740公斤,每公斤8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0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8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6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1、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 8160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300 61800(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3740(16001
8、800)1.1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16001.11760(公斤)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18001.11980(公斤)合计 3740(公斤)4、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760 8 1408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980 8 15840(元)合计 29920(元),【例题】2008年2月企业为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12500千克,单价8元,共计100000元。两种产品的投产量分别为200件和400件。两种产品的甲种材料单耗定额分别为40千克和30千克。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在A、B两种产品之间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1、A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0040800(公斤)B产品材料定
9、额消耗量400301200(公斤)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0(8001200)503、A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005040 000(元)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005060 000(元),燃料费用的分配,(二),1.在多数企业,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燃料是作为原材料的一部分合并进行核算的。2.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在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中增设“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同时增设“燃料”会计科目,单独核算燃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燃料费用的分配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相同。,直接用于直接或辅助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直接计入“直接生产成本”、“辅助
10、生产成本”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直接用于直接或辅助生产,未设成本项目 直接计入“直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的总账及所属“直接材料”明细账。间接用于直接或辅助生产以及企业管理和产品销售 计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有关项目。,1.低值易耗品定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单项价值低或使用期限比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资料。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发出、摊销和结存的核算,是通过设立“低值易耗品”总账科目按其类别、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进行的。一般按照实际成本核算,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在“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下设置“低值易耗品成本差
11、异”二级科目,低值易耗品摊销,(三),2.低值易耗品摊销(1)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报废时:残料价值当做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和费用。(2)分次摊销法将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根据其使用期限的长短或价值的大小,分月平均摊销的方法。领用时:借: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分月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报废时:残料价值当做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和费用。,(3)五五摊销法领用时,摊销价值的一半,报废时摊销价值的另一半。低值易耗品下设置三个二级科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低值
12、易耗品摊销”领用时: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报废时:借:原材料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注销: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三、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的内容,(一),(二),(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的账务处理,外购动力的内容,(一),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部单位购入的电力、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本企业自产的动力不包括在内,有计量仪器记录:根据仪器所示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没有计量仪器记录: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各车间、部门的
13、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一般都分别装有电表,外购动力费用可以按照用电度数的多少进行费用分配。车间的动力用电一般不按产品分别安装电表,因而车间的动力用电费用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1.生产工时分配法2.机器工时分配法3.定额耗电量比例分配法,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二),分配率1=电力费用总额/用电度数总和照明用电力费用=照明用电度数分配率1动力用电力费用=动力用电度数分配率1分配率2(某车间动力用电)=该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各产品生产工时(机器工时)之和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分配率2可以看出:分配的结果是把电费分配给每一种产品。体现每一种产品承担多少电费。,1
14、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属于直接燃料及动力,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则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三),外购动力费用的账务处理,2.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1)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2)用于辅助
15、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3)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一时,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不设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所有电力直接的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3.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电力 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电力,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补充:实际购入 借:应付账款(实际支付价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16、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外购动力的账务处理?,根据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举 例 某工业企业2007年8月共消耗电力59000度,每度电0.7元,共计应支付给电力部门电费41 3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三种产品,动力用电32000度,三种产品本月的机器工时分别为甲产品6000小时,乙产品4500小时,丙产品5500小时,车间照明用电8000度,管理部门照明用电13000度,机修车间耗电6000度。,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四、工资和福利费的核算,工资费用的组成,
17、(一),(二),(三),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工资费用的计算,(四),工资费用的分配,(一)工资费用的组成,职工薪酬是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工资总额的组成,职工福利费,计时和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非货币性福利和特殊情况下向职工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二)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考勤记录,产量与工时记录,工资卡等其他记录,工资核算 的原始记录,1.发放工资 工资结算表工资结算汇总表,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数)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实发数)其他应付款*等(代扣款),月份:,工资结算表,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2.
18、工资费用的分配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原始凭证),(三)工资费用的计算1.计时工资:根据考勤记录中登记的每一职工出勤或缺勤日数,按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月薪制,计时工资,日薪制,在月薪制下,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应付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扣缺勤工资应扣缺勤工资=缺勤日数x日工资率x缺勤扣款比例,或:应付标准工资=实际出勤天数x日工资率应发缺勤工资应发缺勤工资=缺勤日数x日工资率x(1-缺勤扣款比例),注 意,日工资率可简单按每月30天计算,也可按全年扣除法定节假日后的月平均天数计算,目前在我国约为20.83天(365天扣除104个双休日和11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
19、2而得)。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时,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扣工资。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时,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举 例,某企业一职工的月工资标准为1 200元。2007年10月份该职工的出勤情况如下:病假2天,事假1天,星期休假8天,另有3天法定节假日,实际出勤17天。按照该职工的工龄,病假期间支付其90%的工资,且该职工缺勤期间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计算该职工2007年10月份的应付工资。,计算过程,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40元天,按出勤算:应付出勤工资=40(1783)=1 120(元)应付病假工资=40290%=72(元)应付工资=1 12072=1 192(元
20、)扣缺勤算:应扣事假工资=401=40(元)应扣病假工资=402(190%)=8(元)应付工资=1 200408=1 152(元),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为57.61(元/天),按出勤算:应付出勤工资=57.61 17=979.37(元)应付病假工资=57.61 290%=103.70(元)应付工资=979.37 103.70=1 083.07(元)扣缺勤算:应扣事假工资=57.61 1=57.61(元)应扣病假工资=57.61 2(190%)=11.52(元)应付工资=1 20057.61 11.52=1 130.87(元),个人计件工资,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2.计件工资,个人计件工
21、资的计算(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一工人的产品产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注意:这里的产量包括不是由于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品产量。料废:照付工资工废:不付工资,计件单价工时定额x小时工资率,计件工资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工人计件工资完成的产品工时定额x该工人小时工资率,集体计件工资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集体计件工资还要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通常可按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或工时数)的乘积作为标准进行分配。,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某企业一职工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合格品数量分别为1 000件和800件,乙产品另产出料废品10件。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分
22、别为0.52小时和0.7小时,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3元/小时。企业本月应付该职工计件工资计算如下:甲产品的计件工资=0.5231 000=1560(元)乙产品的计件工资=0.73(80010)=1701(元)本月企业应付该职工计件工资=1 5601701=3261(元),某工人加工甲零件400个,全部合格,计件单价2元;加工乙零件200个,其中出现废品10个(料废4个,工废6个)计件单价1元。要求:计算该工人的本月计件工资。计件工资=400*2+200*1-6*1=994元,(四)工资费用的分配,工资费用分配也是根据职工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借记相应的会计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对于生产工人
23、的工资:计件工资:为直接计入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计时工资: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为直接计入费用,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某种产品”;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则为间接计入费用应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某种产品”。分配标准可以采用实际生产工时比例或者定额工时比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运输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运输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例题:某企业九月份共发生工资费用30000元,其中基本车间工人工资20000元,辅助机修车间人员工资3000元.基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销售部门人员工资30
24、00元。基本车间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消耗的工时为15000小时.乙产品消耗工时为5000小时.要求: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并做工资发放和分配的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5000 乙产品 5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500 管理费用 2500 销售费用 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0,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 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但其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它应以折旧费用的形式计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一)折旧的计算(中级财务会计已学)(二)折旧费用的分配 借:制造
25、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机器设备的折旧往往属于间接计入费用,为了简化工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而是与生产车间的其他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一起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借方;行政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别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的借方。,六、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期间费用中的财务费用的组成部分。短期借款可以按预提利息费用的办法分月按计划预提,季末实际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付的利息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差额,调整计入季末月份的财务费用。长期借款一般每年计算一次应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每年计算应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在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品 以及 期间 费用 之间 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