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工艺学第六章白茶.ppt
《茶叶工艺学第六章白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工艺学第六章白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白 茶,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亦是福建省的特种外销茶类。传统白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汤色清淡。产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白毫银针,第一节 白茶概述,一、白茶的缘起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着不同的说法:1、白茶起源远古时期有人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也是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湖南农学院杨文辉先生在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也持这种观点。理由是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
2、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真实的茶叶,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这就是茶叶加工的开端。,2、白茶起源于唐代,白茶清雅芳名最早出现在唐陆羽茶经中,其记载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业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闽东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见名称,没有更详尽的资料,其能否作为起源的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酌。,但是根据温麻县(闽东县市的古称之一)出土的茶具及有关史料显示,闽东产茶、饮茶始于唐前二百年的东晋时期。这是支持上述起源说法的有力证据。,3、白茶起源于宋代,白茶名称也出现在大观茶
3、论、东溪试茶录中,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就是这个。宋代大观茶论(公元1107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书中所说“白茶”,实为白叶茶树。,北宋宣和(1119年)后,福建的“龙团盛雪”名盛一时。“龙团盛雪”的原料据载乃将拣熟芽只取其一心一缕,称为“银线水芽”,与现代白茶“白毫银针”纯取茶芽制成类似,这或许是现代白茶“白毫银针”的倪端。,现代白茶有确切史料证明的创制时间是明代。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4、白茶起源于明代,这说明当时的制茶原料至少是1芽1叶
4、,干燥用日晒,其鲜叶标准与制茶工艺可认为是“现代白茶”制法的雏形。,众多学者认为这是关于古代白茶的记述,也就是认为白茶应创始于明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据福建地方志和张天福先生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初年(1796年)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5、现代白茶起源于清代的证据,当时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约在咸丰六年(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二年(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
5、银针公元1922年,福建省建阳市创制“白牡丹”。,白茶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是以制茶种类说,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1922年创制于建阳水吉)、贡眉、寿眉;再有新工艺白茶。,福鼎县志记载,在1937年白茶有少量的出口,“二五大斗白毫,上等,产地为白琳,木箱封闭民船运输,由福州外运”,在中国,目前白茶产区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市县。,中国白茶产区分布,Fu ding,Zheng he,Song xi,Jian yang,公元1881年,中国白茶出口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地。目前,中国白茶主要销往香港、德国、日本、荷兰、法国、澳门、
6、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二、中国白茶对外贸易,白茶出口量原本约占福建省对外出口各类茶叶的10%左右。当时每吨银针可值15500美元,特级白牡丹4300美元,特级贡眉2900美元,寿眉900美元,年可换回约20万美元的外汇,为当时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八九十年代,随着闽东绿茶、闽南闽北乌龙茶生产的快速发展,白茶在全省茶叶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尽管如此,但其生产总量却还是很稳定。,中国白茶对外贸易图,传统上白茶分为4种类型:“白毫银针”(芽茶类型,以大白茶树品种为原料)“白牡丹”(芽叶茶类型,以大白茶树品种为原料)“贡眉”(芽叶茶类型,以菜茶为原料)“寿眉”(叶茶
7、类型,以“抽针”后的无芽嫩梢为原料),三、中国白茶类型,第二节 白茶加工原理,白茶:以山茶属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aeus)O.Kuntze 的一部分加工而成的一种饮料,即以茶树的13叶嫩梢或嫩梢的叶、芽为原料,根据气候条件经过适当萎凋后,再干燥而成。期间没有经过杀青和揉捻(切)。特征工艺:是指形成白茶感官特征的关键工序,即萎凋。,传统白茶(白牡丹)的外形,是由鲜叶特有的形、质和不炒不揉的特殊加工工艺形成的,芽叶连梗,形态自然素雅。,一、白茶萎凋白茶萎凋时,芽叶失水,其失水速率与萎凋室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密切相关。,正常环境条件:萎凋叶以36h失水较快,并
8、筛后芽叶失水缓慢,当室内相对湿度在90%以上,萎凋叶失水极慢。若萎凋室门关闭,空气不流通时,室内湿度过大,萎凋叶出现回潮现象,含水量略有提高,易引起芽叶变红或变黑。,白茶萎凋时,芽叶失水的速度与萎凋用具和摊叶厚度有关。用水筛萎凋较用地板萎凋的速度略快,但总趋势一致。摊叶厚度主要影响萎凋前期芽叶的失水速度。萎凋过程中,叶尖、叶缘及嫩梗失水较叶内细胞快,叶背失水较叶面快,引起面、背张力的不平衡。,芽叶失水程度的差异,导致萎凋程度不均匀:一为芽叶之间嫩度不同造成的差异,是鲜叶匀度差的关系,这不利于提高制茶品质,要采取鲜叶分级措施克服。二为同样嫩度芽叶不同部位及梗之间的差异。,白茶初制流程为:鲜叶萎凋
9、烘干毛茶,萎凋,二、白茶在制过程叶绿素变化及叶色形成萎凋前期,由于叶内水分散失,细胞液浓度提高,酶促作用下,叶绿素分解。萎凋中后期,在醌的作用下氧化降解,叶绿素a、b比例改变。同时由于细胞液酸度改变,使叶绿素向脱镁叶绿素转化,叶色转为暗绿。,在加温干燥(或晒干或烘干)中,叶绿素进一步破坏,叶绿素a、b比例趋向稳定。据日本将积祝子等用色差计测定,白茶叶绿素向脱镁叶绿素转化率约为30%-35%,使叶色呈灰橄榄色至暗橄榄色。,胡萝卜素、叶黄素及后期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而形成的有色物质等也参与白茶色泽的形成,从而构成以绿色为主,夹有轻微黄红色,并衬以白毫,呈现出灰绿并显银毫光泽的白茶特有色泽,这是白茶
10、的标准色。,若萎凋时温度过高、萎凋叶堆积过厚或机械损伤严重,将使叶绿素大量破坏,暗红色成分大量增加,从而使色泽呈暗褐色至黑褐色。,若萎凋时湿度过小,芽叶干燥过快,叶绿素转化不足,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产物太少,则使色泽呈青绿色,俗称“青菜色”。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不正常的色泽。,三、白茶在制过程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萎凋初期,萎凋叶还存在呼吸作用,这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还原尚处于平衡状态,因氧化所生成的少量邻醌又可为抗坏血酸所还原,因此此阶段没有次级氧化产物的累积。,当萎凋18-36h后,细胞液浓度增大,多酚类物质酶性氧化加快,产生的邻醌进一步向次级氧化进行,从而产生有色物质。,萎凋中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
11、物参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产生淡黄色物质。这些可溶性有色物质与叶内其他色素成分综合构成了杏黄或橙黄的汤色及灰绿而具有光泽的外形色泽。,白茶在制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以儿茶素变化最深刻,其总量减少约75%,在干燥阶段,温度促进儿茶素的非酶促氧化作用更显著。,四、白茶在制过程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白茶萎凋时因芽叶失水,水解酶活性增强,使有机物趋向水解。因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使萎凋初期氨基酸含量增加,萎凋开始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为5.58mg/g,经12h萎凋后氨基酸含量增至8.14mg/g。,萎凋中后期,当叶内多酚类物质氧化还原失去平衡后,邻醌与氨基酸作用生成醛,为白茶提供香气来源,此阶段氨基酸含量下
12、降,至萎凋48h时氨基酸含量降至7.07mg/g。,当邻醌的形成被抑制后,氨基酸才有所积累,至萎凋60h时氨基酸含量增至9.97mg/g,72h时含量进一步增至11.34mg/g。,萎凋后期,氨基酸的积累有利于增进白茶滋味的鲜爽度,同时也为干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形成提供基质。,五、其他物质的变化白茶萎凋过程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与双糖;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甲醇与半乳糖。,随萎凋进程,糖一方面因氧化和转化而消耗,另一方面因淀粉水解而增加。在糖的生成与消耗的动态平衡中,其总量趋于减少,但到萎凋末期时糖的含量又有所提高,有益于增进白茶滋味及干燥期间香气的形成。,萎凋中后期,酶的活性
13、逐渐减弱,内含物的转化渐为非酶促作用所代替。在并筛(或堆放)后,微域温湿度的升高,加速了内含物的相互作用,可溶性多酚类物质与氨基酸、氨基酸与糖的充分作用形成新的香气成分。这一阶段,以邻醌氧化缩合为主导的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形成了白茶浅淡、杏黄的特有汤色,并使滋味醇爽清甜。,六、白茶干燥阶段的物质转化干燥是白茶排除多余水分,提高香气滋味的重要阶段。干燥时,在高温作用下,某些带青气的低沸点的醇醛类芳香物质挥发和异构化,形成带清香的芳香物质。,糖与氨基酸、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新的香气。糖与氨基酸的焦化作用,可使白茶香气提高与熟化。所以采用晒干或风干的白茶香气不足并稍带青气。,七、白毫赋予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叶 工艺学 第六 白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