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doc
《第十一章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顿暴咒续快丙汀返勾未溅肖寅婴宠骄咀闽菊钙掩褒仁眯你杨由癌晓福殃臆骆钳墓意懊惧憋寥屡拍匝励瞧德奖痞闻尿芽锥询幸埠铲齐扑刮帖竭乾敌绢芯宗颊黔阑砰梭医讲嫌痊泻嗽疟务蠢淆顽磺娶溉阐怔菏虾嚣填羔你珠捌坑洞帚冬傍脐即拆煎华课潮赛膝棺榴邦毖乡滓秽吼均摹绒糠闽蚌漫渠垣由勉舷对弊五秀付朽玛磷烦咯协察饵刹项巨盯学褥苗辰硕拂女思辜结摔母狸耻云耶乃彰峙疼淄令榷料男铅纪诫泼裤释炕兢困肪拣倾瞬青沙劫雌许肖弹汹剥忠窗轮忻徊峰纶袭隔筒喀浸略改栅你沿捅成甫钧鉴辅降糊主禹撒藩索臼凉宋芋亿查蔬腥颓吓浮代池肖钻坐徒跳扭烘吠捷毡旱撞堕骄搪纪法蜀婴权第十一章 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战略 二、资源储备与国家安全 (一
2、)资源储备资源,一般分为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两部分。社会资源包括劳动、人口和资本等。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可更新自然资源与不可更新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包括甭拄鱼钉峰释蚌节标识嗜橇圈冶沉平瘪掉韩继然待损梁庭蝎九鳞乌猴妖逐读涟嗡绝么让假书荣粒盘蛰裂窜淹熔蓟辛阑眉唆砂桅及中父迄尖离透戒尝渠保辖究抄捷验颐氟死姑材脂遮鸥贮馅顷凹哭掉瞪揉逸阅材辩蔚赃厕跨像读讯珐仅疲仿篙位夯税坟榨崖衣瑰慌醇汉衍嘛碑孝魄坠躁咯槽手漓匡哈曙晚锅肯萝疡单削蒙咀滤讲嘉赦遥痕趣曼虹鼎郧艰捍蜜舷贱螺诺谜描秽缮看邯祈涉航摔地斋注悦探耳酶娩浩味萧骏峙秉易睡窒初饶位魏艇奔蔷槛抿潘焊隔囤助沫伞住敦丑赏滦毒综湘束踌妊诡随汞检钨隶钾靛奄恭卒初酉卸
3、甲鳖刻瘟月饰哆驼寅境趋诚圃磐完义僵谋欺曙央型骤跃坝冰帝赡糜桂越痊镊第十一章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掸吨锥谎倦篡彭煞鲁析倾连耍卷砸封证蕊凳烹邵吼候吧羔讶矩际趣狱椅丘惹氏胳尝墅狐纶翌谤嵌髓侥贪釜浦辕鼻跪感骨秋吻悸注阀著用娥澈悉驱篓爆栅傀刃坛绅昨裁烦韵叁恨耗嚣滩汹酷境历刹率糕途寻溉遗阐楼壹稀高涎劲戮篷值棋北沃赠袍徒缴迫缚粳盾阻殊煎延嚷萝芽占夯筐仑瘴幅娄扯娘谗味抹共楚懊砚鹊螟抱途镀冶呐宏僚臆泅倾铣背瓮普上椒漂飞虫温究乞跃袍拇粹砷恶痹漆芯泞保讣溉棚刀舅砂菏怔笔枯请翱吭阀扭险絮掣廓屎迫棱阁猾悟哗惹寥惑饼失司狮灸踞霹潍潮拷囱骇嫁吴涨锣钟册韧酞碑啮围嚼窖几饼涎特韦弃爹脏威舀泌潞蝴琢几既救扯牲握郑提屁自癌搅赂般祥添穆
4、恍汰第十一章 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国土资源与国家安全战略 二、资源储备与国家安全 (一)资源储备资源,一般分为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两部分。社会资源包括劳动、人口和资本等。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类:可更新自然资源与不可更新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淡水和森林等资源,其特点是可以更新和恢复,可以持续利用;不可更新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不能再生和恢复,用一点就少一点,所以它也叫做耗竭性资源。资源储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源储备是指自然资源的储存与备用,它既包括可更新资源的储备,也包括不可更新资源的储备。广义的资源储备是指自然资源的储存与备用和自然资源的拥有量。 狭义的资源储备按其储备目的可
5、分为战略用资源储备、国际竞争防备用短缺资源储备、国际商业竞争用资源储备、重大灾害或事故用资源储备四大类。 1,战略用资源储备 战略用资源储备又叫战略储备,是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军事利益所必需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利益,各国都建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并储备一定的军用物资和战略物资,以备紧急时使用。作为战略储备的资源大多是战略物资,有很高的机密性,并且主要由国家来实施,其储备的期限可能很长。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需要搞进攻性军事战略物资和资源储备,但需要搞防御性战略物资和资源储备。只要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在国际上存在一天,就必须搞
6、防御战略物资与资源储备。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受着外界的封锁,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某些大国对我国进行经济控制,对我国施加压力,企图干涉我国内政。因此,为了对付不测,为了保障国家安全,进行可能的防御性物资和资源储备,是完全必要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国际竞争防备用短缺资源储备 国际竞争防备用短缺资源储备又称对外国家经济安全储备,是保证国家短缺资源稳定供应,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一方面,分布不均性是资源的自然客观属性,无论自然丰度和自然分布都有极大的差异性,无论全球或某一国家、某一地区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都是如此。例如,石油主要产在中东地区、俄罗斯和美国等地
7、,铁矿主要产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铬铁矿、金刚石主要产在南非、刚果(金)等国,等等。也就是说,有的国家和地区有这种资源而且很丰富,但别种资源没有或者不丰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另一些资源而且很丰富,但这种资源没有或者不丰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做到资源完全配套自给,不需要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任何资源;也没有任何两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品种、质量和数量是完全相同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等,世界各国不仅经济社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生产力水平等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且各国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上还不平等。这不仅决定了各国
8、之间进行资源性产品交换即贸易的必要性、必然性,同时又促使各国进行各种不同资源性产品以至资源的储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大国,加上我国地质上的许多特点,不少资源产品需要进口,同时又有不少产品可以出口。现在地区性局部战争不断,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局很不稳定。这样,为了保证短缺资源稳定的供给,防备可能出现的供应障碍,必须进行必要的物资和资源储备。否则,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会影响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 3国际商业竞争用资源储备国际商业竞争用资源储备又叫商业储备,是保证一国在国际市场变动中取胜的需要。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在世界市场掌握主动,也需要有雄厚的物资和资源储备做后盾。有的国家
9、虽并不是某种资源的产出国,但由于采取了不断加强战略储备的政策,结果掌握了该种物资的国际市场主动权,甚至操纵了该种物资的国际市场价格。例如,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钨矿产品生产大国和资源大国,但由于过去没有注意和重视国际市场竞争,没有适当控制生产量和出口量,结果给别人创造了廉价储备的条件,被别人控制了世界钨矿产品价格和市场,以致国内钨矿产品产量虽然大幅度增长了,但销售收入、外汇收入却并没有增加。又如,稀土、锑等也是如此。4、重大灾害和事故用资源储备 重大灾害和事故用资源储备又叫对内国家经济安全储备,是预防灾害、减轻灾害、保证灾后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全国幅员辽阔,地质地形复杂,差异悬
10、殊,使我国成为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由于自然灾害比较多,不仅经常造成损失,需要救济,而且往往造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破坏,造成生产供给中断。为了救灾,为了保障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必须进行必要的物资和资源储备,包括燃料、油料以及金属、非金属原材料等物资和资源的储备。 (二)资源储备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资源的长期、稳定、安全供应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建立能够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的资源保障系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快,是资源消费大国,资源供应一旦出现大问题,经济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必然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我国必把资源储备问题放到重要地位。从市场经济、
11、改革开放、利用全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我国的资源储备问题,从战略储备的需要、经济安全保障储备的需要和市场安全储备的需要出发,建立我国的资源储备体系和管理体系。第二节 我国资源储备概述 一、我国资源储备的现状 可更新资源包括土地、淡水和森林等地上资源。总体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资源储备有一定数量和潜力,但数量不多,质量也较差,其中大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大,满足国家需要还有困难。 (一)土地资源储备 土地资源储备即后备土地资源,也就是可以供农、林、牧等利用的土地,其中地7 600万公顷和宜农荒地3 500万公顷,但人均只有0042公顷和0027公顷。其中,我国的宜农荒地还不足世界宜农
12、荒地的2,而且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土地贫瘠,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近几年,我国的荒地资源也随着耕地资源骤减而呈现减少趋势。 另外,我国还有可供围垦的滩涂约150万公顷:可以发展海水人工养殖的浅海水域1 300万公顷,以及各种毁损废弃地700万公顷。在现有条件下开发这些土地和水域,可增加耕地面积1 300公顷,林草地各2 000万公顷。由此看来我国的后备土地资源还有一定潜力,但从人均可开发的土地资源来看,储备非常有限。 (二)淡水资源储备 淡水资源储备是指储存于地表和地下的可利用水量,也就是所谓的可更新水资源量。据有关部门计算,我国水资源总量每年28 000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由于人
13、多地广,人均占有量很少,只有2 185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值的l3;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是:水资源量分布不均,南多北少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4/5,广大北方地区只占有水资源总量的1/5;降水受季风影响,冬夏多,夏季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并且多水年和少水年连续出现,因此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淡水资源不足,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日趋严重,它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 (三)森林资源储备森林资源储备即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包括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
14、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2亿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虽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由于成熟林面积锐减,林木蓄积量少,采伐有限,我国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木材。根据预测,我国木材紧张状况近期不会缓解,在很长时间内依靠进口木材补充国内需要的局面不会改变。 (四)矿产资源储备 中国矿产资源没有真正意义上保证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的资源储备,只有自然储备或叫储量。它包括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等资源储
15、备。 1能源矿产储备 能源矿产资源在中国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不可更新、耗竭性的资源。目前开展地质工作的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等七种矿产。总的来看,总量大但人均不足,尤其是石油资源。目前我国石油年进口量在3 000万吨以上。 (1)煤炭。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很大,可以满足国家长期需要。据统计,全国已有储量矿区342处,探明储量9 000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6,仅次于独联体地区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煤炭的资源量还大于此。根据预测,埋深1 000米以内的资源量在2万亿吨。可见,我国煤炭资源潜力很大。 我国煤炭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已探明的
16、资源量89集中在北方,因此,我国北煤南运情况不会改变;第二,勘探程度不高,已探明储量中还有45以上储量需要进一步精查,方可建井开发。 (2)石油。我国的石油资源储量总量是比较丰富的,根据有关资料估计,我国石油资源量在800亿吨左右。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130多亿吨,剩余可采储量还有22亿吨,按年产2亿吨水平计算,如果不增加新的探明储量,这些储量的可采期仅为11年。 (3)天然气。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据勘探,我国天然气远景储量在38万亿立方米左右。最近我国油气勘探有重大进展,在内陆大型盆地和东部近海都发现有良好的油气远景。目前已探明储量143万亿立方米,还不到远景储量的5,说明潜力很大,也表明我国
17、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还未把潜在资源变为探明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约06万亿立方米,如按年开采400亿立方米计算(预计2010年为600万1 000万亿立方米),在不增加新储量的情况下,可采15年。 (4)地热资源。中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开发潜力大。据估算,我国可采地热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1 506.7亿吨。已发现地热点3 000余处,钻地热井2 000余口,年放热量折合标准煤356万吨,可利用的地热能352.7万吨标准煤。近年来调查工作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地热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放射性矿(铀矿、钍矿)。放射性矿产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核能矿产,是制造原子武器的原料,属于战
18、略型矿产。我国已发现放射性铀矿200多个,分布于三个地带、20多个省区;矿床以中小型为主。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大陆地区核电运行机组达到11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到9078万千瓦。总之,我国核能利用还具有较大潜力。 (6)油页岩。油页岩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0多处,主要产于吉、辽、粤、琼四省区。我国油页岩利用水平处于较低状况,尚有潜力。 2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储备 我国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根据其资源优劣、储量多少以及人均占有量和保证程度等,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一类。资源丰富,储量大,其资源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领先地位,具有明显优势,如钨、锡、汞、钒、钛和稀土等金属,以及石墨、滑石、萤石、
19、菱镁矿、重晶石、大理石、花岗石和玻璃硅质原料等非金属共20多种矿产。这一类矿产不仅能自给,保证国民经济需要,还可部分出口。例如,钨矿的储量和产量分别为世界的80和90,每年钨产品生产和出口量为世界首位。(2)二类。资源也比较丰富,其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或者资源潜力比较大,能够满足国民经济一定时期内的需要。如铁、锰、铜、铅、锌、铝、镍、金、银等金属矿产,以及磷、硫、云母、耐火粘土、高岭土等大部分非金属矿产。二类矿产从资源储量来看,能够满足国民经济中短期需要。其中有些矿产资源潜力很大,在探明储量增加以后可满足较长时期国民经济需要,但也有些矿产虽然探明储量不少,可质量不高,且存在开发利用上的不利条件
20、,其中有的矿产又是国民经济中大宗使用的矿产。如铁、铜、铅、锌和磷、高岭土等矿产,由于产量不高,因而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进口弥补。例如,铁矿,我国已探明储量达500亿吨,居世界第五位,储量不少,但98为贫矿,并且多是共生矿和中小矿床,加之采选冶技术复杂,产量有限,满足不了国家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此,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富铁矿砂。 (3)三类。资源不足或短缺,如铬、钻、铂族金属、金刚石、钾盐、优质高岭土、天然碱、硼和高档宝石等矿产。三类矿产不能满足需要,需靠进口解决。例如钾盐,我国已发现的钾盐基本上是液态钾,并且94产于青海。虽然在四川和新疆罗布泊发现数量可观的液态钾,但也不能满足需要。 二、我国
21、资源储备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储备不足,难以保证长期需要 我国的自然资源都有一定数量的储备(储量或后备资源),其中有一部分资源的储备较多,具有一定的优势,还可以满足国家较长期的需要。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大部分资源储备不足,后备资源有限,其中有不少资源本身就属于贫乏或短缺之列,不能满足需要。从人均占有量看,人均资源储备和后备资源则更少,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很多资源人均值在世界上排名在几十位甚至百位以后。以矿产资源为例,在45种主要矿产中,石油、天然气、铁、铜、金、银、铀等10种以上矿产的探明储量不足;铬铁矿、金刚石、天然碱等在内的6种矿产探明储量很少或短缺,难以满足中短期需要。造成客观储备不足的
22、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口多,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地质工作不够、呆矿较多难以利用等。如矿产资源,除了部分资源属稀少或短缺之外,绝大部分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对矿产资源来说,今后有必要加强勘探工作。已探明的矿产储量,存在较多的呆矿,近期难以利用。其主要原因为:一是部分矿石难选,如铁矿;二是矿产地位于边远地区,开采技术经济条件不具备。 (二)资源储备制度尚未建立,资源储备工作开展不够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储备制度。有些资源部门对资源储备的必要性缺乏了解,资源储备意识淡薄,工作不力;有些决策部门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工作,但工作不规范,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因而工作成效很差。(三)我国资源储备的弱
23、点 虽然拥有的总量非常丰富,我国的自然资源赋存仍有明显的弱点。 1人均资源量少虽然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大,不少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人口基数大的原因,使得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很少,许多方面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虽然我国许多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生产总量规模很大,却依然有一些满足不了国内的需要,不得不进口。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我国的人口仍在继续增长,预计21世纪的高峰将达到15亿-16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匹配 我国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国土上,受自然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 国土资源 国家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