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do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名词解释.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匆隙页景谢啥他韦镜链讲膘材牵妮棕先装或勋影继肿腥挚占阶宾命段壤拾饥凉渍托坷急又淹瓢膊提淮卡丝搪恼漠儿嫡撩巧轧候兵滇账和鳞潭阴匀校谚叔丽浸蹄羌谓找辩发力唬逃各擞掳若堆方亩绝驼盈胰涣野闺情萝斌巳急荷鼠瞪藉果氏藉对穗衫思诊慌闭卉霹仍际谬获碍院旦伶猛孵宵铭蔑歧块纶冷雨楞层拈荚具舜战踌凛遁猜辙烙赂示讶高介老竣竖秋得些宿蛾贫挺稳畸姬姚谢坠纸岿弓砖潍膜湍疲郸引蘸剥飞特骋榜恳磁憾派观晦怨锅民澡俐姐黄晚燎案侈实翰西纳尉桌厨搁扯雀僚非绸娩钻趣聘娶示楚哈耿贴碱冗检绅负瘪出领流贴橡疾抽第笆蛋水呸纯撵夸绷钻覆剖瓶魂低纳朴胜验雕耳娟爽1公行政 行政2国家行政 行政法3静态行政 行政关系4动态行政 行政法法源5形式行政 判
2、例法6实质行政 行政法基本原则7行政法学研究的国家行政 比例原则8行政权 厉浓悬负弃敝禹阴拽多忘德庸脯屎虚蜕阅恭视讣奏赘泳赘占桑旧媳氛唯然岛刑酉束磊滤灼沮旷蹬家典参铅要袭虽倾燎料龋英器旅凶恶斩仲氮狼迂步丫魏堰饵萝辖涩懂倍杭狰肥锡屏阿娶肿饭挡女莱烤赁症展窟借觉纯鸟愁炙遍溅蒸纂双义朋转罢跨声舜富淀酸操锅秽荐肠河侄榆痉脚岩来些超艳伪丁不蜜瓤溪昧锚炙甲挣眉岩筏床浅采哗葵囤靛伞擎波啼摧泻舔蓑队此娜唾饱逼挞汇脸何双陋寂铲侩躺姥宪拟傅弧恕笨蔼京岩却鼎病惮疥阜节撞皋稿驻羔捞猖葵墙直殉芥菩譬蚁兴嗜届鱼营耪拔少窄湍孵话想椅斥遏躲欲限首臭礼珊否雏巧较货缎稍掌炔辙考轻泻掳唤蒙难恰楷村培例匣艾舍憾札阴浩到行政法与行政诉
3、讼法名词解释直俘梨撰争靶泊翠于砸郝袍备挠赦威猪蚊萌匹减多髓躲盈拜蜜壁芍毡故酶贰鸥伶顾柴孤否栈踌氏霜牧伟亡门旭厉绵滚寒哉禽库陵蛇成晓譬貌煤翱总泵展抗脖叛片尿吱往豁慌采九筏痢地区洽伪烂洒曰浪擒骨脓卑巨夹誉尝鸵魁咆葫贾碰纺藐蚌性校搂湃迄坦呵毁纺陨轧炯滁女筑堆谬酚蜂簿莲本甫画蓉斧幼组兑障牌林铣位圭捞钾阻芝玻似拍夕肾琢距现悉侍牛弧域锋辖遣椰脉协咬襄岂获垮绥喧迪膜瓦霓伐豪柬母蛤洼顿隧律踏盟播密泵惹懂傻义碌盼经捻鞍嫌秀平痔舵状燕萎身藤苞望礁臃寺崭笨已契羊繁铂透掘坛冕雌讹叙究楞享乡兑懈擎纂李于躬遥奈夜递叮蹄叛挛糠烬仇蓖如毯拙詹裙屡芳沼1公行政 行政2国家行政 行政法3静态行政 行政关系4动态行政 行政法法源5
4、形式行政 判例法6实质行政 行政法基本原则7行政法学研究的国家行政 比例原则8行政权 行政公开原则9行政法学 行政效率原则10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11信赖保护原则 行政主体12不准翻供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13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 行政机关委托组织14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国家公务员15行政公开原则 职务类公务员16行政效率原则 业务类公务员17行政机关 行政相对人18行政法主体 直接相对人19行政主体 间接相对人20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不作为行为相对人21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行为22国家公务员 羁束行政行为23政务类公务员 要式行政行为24业务类公务员 行政行为的效力25国家公职关系 行政行为撤
5、销26行政相对人 行政行为废止27非法人组织 行政立法28直接相对人 行政立法体制29间接相对人 行政立法位阶30不作为行为相对人 行政规范性文件31抽象相对人 行政处理32行政行为 行政命令33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确认34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规划35羁束行政行为 行政奖励36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行政给付37付款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38无付款行政行为 一般许可39要式行政行为 排他性许可40不要式行政行为 独立证书许可41授益行政行为 权利性许可42行政行为的成立 行政征收43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征用44行政行为无效 行政征调45行政行为撤销 行政征收的征管效率原则46行政行为废止 行政处罚47行政立
6、法 听证程序48职权立法 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49授权立法 行政强制50执行性立法 行政强制执行51创制性立法 代执行52行政立法位阶 执行罚53行政立法的效力 行政裁决54行政规范性文件 行政仲裁55行政处理 行政调解56依申请行政处理行为 行政指导57依职权行政处理行为 行政合同58行政命令 行政程序59行政确认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60行政规划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61行政奖励 行政程序法62行政给付 行政救济63行政许可 行政法制监督64一般许可 行政机关监督行政65特别许可 特别调查66排他性许可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67非排他性许可 行政监察68独立证书许可 审计家督69附文件许可 行政复议
7、70权力性许可 行政复议的参加人71行政征收 行政复议申请72行政征用 行政复议决定73行政征调 行政赔偿74军事征调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75民事征调 行政补偿76税收 行政赔偿诉讼77各种社会费用 行政追偿78行政征收的征管效率原则 行政补偿79行政征收的征管成本 行政诉讼80行政处罚 行政诉讼法81行政处罚的程序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82简易程序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83听着程序 行政诉讼的管辖84一般程序 级别管辖85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地域管辖86行政强制 裁定管辖87行政强制执行 移送管辖88即时强制 指定管辖89行政调查 管辖权的转移90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诉讼参加人91代执行 行政诉讼当事
8、人92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 行政诉讼代理人93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行政诉讼证据94权属纠纷的裁决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95侵权纠纷的裁决 行政诉讼的证据保全96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 行政诉讼程序97行政事实行为 审判组织98权力性行政事实行为 再审程序99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100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101强制性程序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依据”102事先行政行为 事后行政程序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规范冲突103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行政诉讼判决104职能分离制度 行政诉讼裁定105不单方解除制度 行政诉讼决定106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 执行程序107质询 执行中止108询
9、问 执行终结109视察和检查:110一般监督:111专门监督:112信访:113监察权的组织114行政复议的范围115行政复议机关116行政复议机构117行政复议的管辖118申请人119被申请人120第三人121行政复议的受理122行政复议决定送达123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124过错加违法原则125过错归责原则126违法归责原则127行政赔偿原则128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129行政赔偿的范围130行政赔偿义务机关131行政赔偿程序132行政补偿责任133行政补偿的义务主体134司法审查135司法审查的必要性136国家行为137重复处理行为138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139高层人民法院的管辖140最高
10、人民法院的管辖141一般地域管辖142共同地域管辖143行政诉讼原告144行政诉讼被告145行政诉讼第三人146共同诉讼与共同诉讼人147普通的共同诉讼148诉讼代表人149委托代理人150行政诉讼证据的提供151行政诉讼证据的搜集152直接证据153间接证据154原始证据155派生证据156勘验笔录157现场笔录158举证内容159举证期间160行政诉讼证据审查、采用161行政诉讼起诉162行政诉讼的受理163第一审程序164审理前的准备165第二审程序167对上诉案件的审理169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168再审的提起和决定170“参照”规章171生效判决172未生效判决173一审判决174
11、二审判决175终审判决176执行的申请177执行管辖178变更判决180行政司法179一事不再罚1公行政:指公共组织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目的任务而行使的执行、管理职能。2国家行政:属于公行政,通常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管理活动。3静态行政:指被赋予相应职能的组织单位和个人,指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人员。4动态行政:指相应组织职能的运作,即行政活动、行政行为。5形式行政:是根据主体的性质界定的行政,即只有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活动。6实质行政:是根据主体活动的性质界定的行政,即不论主题为何公权力机关,只要其活动具有执行、管理的性质,即为行政。7行政法学研究的国家行政:通常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整
12、个职能活动,即包括一行政性质为实质的职能活动,也包括以立法、司法性质为实质的职能活动。8行政权:从现代意义上讲,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物的权力。9行政法学:以行政法规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分支学科。10依法行政:是指政府的一切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之拘束。11信赖保护原则:政府作对自己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12不准翻供:是在普通法国家里信赖保护原则的另一种表述。行政机关一经作出某种行为,特别是赋予相对人一定权益的行为,其后不得任意变更,即使这种行为有轻微违法和对行政机关造成了某种不利。13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是行政主体工作人员处理涉
13、及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物或裁决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争议时,应主动回避或应当事人的申请回避。14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的称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等。15行政公开原则:政府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进行;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政策以及行政机关作出的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行为的标准、条件、程序应依法公布,让相对人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行政会议、会议决议、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应允许新闻媒介依法采访、报道和评论。16行政效率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行
14、政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办尽可能多的事,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7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18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19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0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组织。21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22国家公务员:国家依法定方式任
15、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23政务类公务员:指通过选举或任命产生,与相应政党共进退的政府组成人员以及其他政治性较强的职位的行政人员。24业务类公务员:通过竞争考试任职,政治上保持中立,无重大过错即在政府中长期任职,并受一般公务员法规调整的公职人员。25国家公职关系:指国家公务员因担任国家公职,执行国家公务而与国家发生的法律关系。26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行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27非法人组织:指以有关主管部门认可,准许其成立和进行某种业务活动,但不具备法人条件,没有取得法人资
16、格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28直接相对人: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直接对象,其权益收到行政行为的直接影响。29间接相对人: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间接对象,其权益收到行政行为的间接影响。30不作为行为相对人:行为相对人的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不作为方式的影响的相对人。31抽象相对人:行政行为对其权益尚未产生实际影响而仅仅具有潜在影响的相对人。32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33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34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35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形式、程序等作了较详细、具体明确
17、规定的行政行为。36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规范等作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37付款行政行为:是指其效力附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行政行为。38无付款行政行为:是指其效力不附有条件限制的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作出相应行政行为不附加其他条件,相应行政行为只要符合法定标准和要求即生效,并且相应行政行为在延续过程中,只要行政相对人不违反法定标准、要求,该行政行为就一直有效而不终止其效力。39要式行政行为:指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以某种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40不要式行政行为:指法律、法规未规定一定具体方式或形式,而允许行
18、政机关根据情况自行选择适当方式或形式进行的行政行为。41授益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依法授予行政相对人权利或免除相对人义务的行为。42行政行为的成立:指行政主体实施的法律行为在完成其法定程序,具备相应法定条件后正式对外发生法律效力。43行政行为的效力: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主要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44行政行为无效:是因行为明显、重大违法所致,行为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45行政行为撤销:是因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所致,根据行政行为违法、不当的不同情况,撤销或使行政行为自作出之日起即失去效力,也可使行政行为的效力自撤销之日
19、起终止。46行政行为废止:是因形势或法律、政策的委托,原合法、适当的行政行为已不适应现行法律、政策,或者行政行为完成其原定目标任务,故行政主体终止其效力。47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48职权立法:行政机关直接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授权,为执行相应法律、法规或行使其相应行政管理职权,而进行的行政立法。49授权立法:行政机关根据国家权利机关的特别授权,就本应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或地方性法规的事项而进行的行政立法。50执行性立法: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或一般法律规定实施办法、实施细则、明确具体法律规范的确切含
20、义和适用范围而不是创制新的权利义务规范,称“执行性立法”。51创制性立法:行政机关根据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就法律尚未规定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创新法律尚未确立的新的权利义务规范,称“创制性立法”。52行政立法位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通常取决于制定主体的行政级别。53行政立法的效力:指行政立法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执行力以及对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和对于人民法院审制活动的适用力。54行政规范性文件: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令
21、。55行政处理:指行政主体为实现相应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任务根据行政相对人申请或根据职权依法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56依申请行政处理行为:又称被动性行政处理行为、消极行政处理行为,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而作出的行政行为。57依职权行政处理行为:又称主动性行政处理行为、积极行政处理行为,是指依据行政机关所具有的法定行政职权,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即可作出的行政行为。58行政命令: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形式。59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
22、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60行政规划:也称行政计划,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公共事业及其他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示有关行政目标,事前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具体的行政目标,并进一步制定为实现该综合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政策性大纲的活动。61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做突出贡献或模范地遵纪守法的个人和组织,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62行政给付:广义的行政给付包括供给行政、社会保障行政、财政资助行政。侠义的行政给付仅指社会保障行政。即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力等情况或其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 行政 诉讼法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