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第十二章.docx
《燕山大学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第十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大学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第十二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提要1 .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是指提取现实经济中的关键变量,使得分析简化,在经济学中被广泛采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力量决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成交数量,影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本商品的价格、收入、投入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等等,在局部均衡分析中,针对单个市场,把被研究的市场和其他市场孤立开来,假定某一市场的价格的变化不会影响其它市场的价格,假定需求量和供给量仅仅是自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因素被假定为不变的量。2 .各种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有关的,一种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市场的供求关系。由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
2、均衡状态,个别的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试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还可能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一般均衡研究的目标一是在任意一般均衡模型中必须证明均衡存在,继而论述它的最优性的性质,即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及其效率;二是证明怎样达到均衡,即研究均衡的稳定性和它的唯一性:三是证明当需求、技术或资源的条件变化时均衡将怎样变化,即比较静态的研究。3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表述了一般均衡的思想。哈耶克的“自发的秩序”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这一思想可以设想为市场经济是根据一套“博弈规则”来起作用的,这套规则使得资源配置上的错误能在这个制度之内自行纠正。这些规则可以是自觉的
3、人类计划的产物,也可以是旨在达到具体的和狭隘的私利的人类行动所产生的非存心的结果。价格、利润和亏损在市场经济中提供了信号,对资源的配置失当进行纠正,导致经济增长。国家不能为每个人设定目的和努力的方向,应当让每个人自由地在各个方向上探索,国家的作用仅仅在于提供一个公正的规则体系,让每个人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并通过市场制度利用他的知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在公正规则体系下,这种对私人利益的追求,将会造福于他所不认识的人,从而推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在一般均衡的表述中,自利心如同万有引力一样是产生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有不少的人则认为,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是可以通过政府的纠正行动去改变的。根据这种看法
4、,看不见的手仍然会使制度运转,但不一定能保证结果是最佳的。4 .一般均衡的存在问题是指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可以使得所有的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即所有市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所有市场的供给都找到买者,需求等于供给。具体地说,在给定价格下,(1)每个消费者提供自己所拥有的投入要素,并在各自的财富(预算)约束下购买产品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2)每个企业在给定价格下决定产品的产量和对投入的需求以最大化各自的利润;(3)如果存在一套价格,使得每个产品市场、每个投入市场上,总需求都等于总供给,那么,该经济存在一个一般均衡,而这套价格便称为一般均衡价格。瓦尔拉斯认为一旦经济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市场的力量会自动
5、地使经济制度”摸索前进”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阿罗和德布鲁证明,在一组较为严格的条件下,完全竞争的经济里存在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另外,一个完全竞争经济并非只能存在一个一般均衡,一定条件下,可能有多个一般均衡状态。5 .福利经济学是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主张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主流的福利经济学所主要研究的,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或社会最佳状态的选择标准出发,分析达到这种意义上的社会最佳状态的条件,以及在各种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下这些条件是否被满足,如不满足的话会对社会福利产生什么影响,可采取什么办法加以弥补,等等。福利经济
6、学需要首先做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效率的判断,这一标准因人而异,因而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也因而存在着更多的争议。从评价标准上,福利经济学有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和以帕累托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之分。6 .旧福利经济学采取总剩余评价的标准,即社会总体剩余越多,资源配置越有效率。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包含两个基本命题:(1)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2)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庇古以人际间可比较的基数效用假设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主张采取征收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和举办失业补助与社会福利事业等办法,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通过这些“理性”的经济政策来最大化社会福
7、利。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有效被作为新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评价的标准。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平均意义上的公平更值得注重。在实践上,很多国家建立了累进的税收体系和政府支出计划以帮助穷人,这些做法使得贫富分化变小,但是以降低经济效率为代价。7 .主流福利经济学中一般所作的价值判断是帕累托价值判断。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
8、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效率状况下,必然是所有可能的帕累托改进都已完成的。帕累托有效分解为交换方面有效(交换或消费效率);生产方面有效(生产效率);以及同时考虑生产和交换时的有效(即资源在不同的产品之间的配置有效一配置效率)。交换的条件为:MRSe=MRSb生产的条件为:MRTSz=MRTSZ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生产点都具有生产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用既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商品X和Y的最大数量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增加一单位X的机会成本,也叫做用X代替Y的边际转换率:A5ClYMCXMRT=-
9、dXMCy交换和生产的条件为:MRSxy=MRTxy8 .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方面是围绕着3个主要的命题构建起来的。第一定理PI答在一个有竞争的买者和卖者的经济体系中,是否有符合社会共同利益的结果;第二定理回答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假如公平的分配方案由睿智的统治者制订,社会共同利益是可以通过略为变动的市场机制得到,还是必须废弃市场机制经由其他的某种机制得到;第三定理回答是否存在一种源于个人私利达到共同利益的可靠途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每个商品都有个市场,而且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厂商和消费者是价格接受者,他们都面对同一价格,那么这个经济均衡时的资源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在完全竞争性市场下,P=
10、MC,并且所有决策者都面对同一组价格,帕累托效率的三个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在其他市场条件上,这两点或其中一点都可能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三个条件往往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以及其他一些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9 .伯格森首先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的思路:把全部的可选分配方案按照社会成员的偏好排序一一所有社会成员按照他们各自的偏好,对同一套社会可选分配方案进行排序,然后通过一个社会集结规则(比如投票),试图找到一个“社会偏好”。阿罗证明了,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阿罗提出任何建立在个人
11、偏好基础上的社会选择都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1)集体理性。(2)普遍性。(3)帕累托一致性。(4)独立性。(5)独裁性。阿罗不可能定理:完全满足普遍性、帕累托一致性、独立性以及非独裁性等诸条件的阿罗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因其重要性,也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第三定理。10 .在阿罗不可能定理提出以后,修改和变动的文献大量出现,试图避开阿罗不可能定理。这些变动,或多或少的放松了阿罗社会福利函数的条件。广泛采用的一种解决途径是抛开序数效用的概念,采用基数效用来处理公众决策和社会福利问题。将个人效用加总为社会的集体效用,用集体效用的数值大小来表示社会福利的大小,这个意义上,最常用的社会福利
12、函数当属总剩余的标准。其它较有影响的处理个人效用的方式还有:功利主义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它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加权数函数:W=YaiUi.其中,/=10,。2,,斯表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效用在整个社会福利中重要性的权数。按照功利主义福利函数,不管社会成员中谁的效用提高了,只要加总的社会成员效用总量提高了,就说明社会福利增进了。最大最小函数。罗尔斯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因为境况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小。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又被称为最大最小函数:W=minU1,U2,Un)按照罗尔斯福利函数,即使加总的社会成员效用总量提高了,但是只要其中有一个原来境况最糟的成员在社会成员效用总
13、量提高后境况变得更糟了,就说明社会福利下降了。罗尔斯福利函数并不要求社会产品在各个成员间的平均分配,因为实际收入的平均分配可能会消除使最有生产力的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为了不影响效率,允许社会成员在产品上的差别。对生产力较高的人给予更高的奖励,使其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其中的一些可通过再分配使社会最穷的成员的境况变好。基本概念1 .局部均衡2 .一般均衡3 .福利4 .福利经济学5 .帕累托改进6 .帕累托效率7 .边际转换率8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9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10 .补偿检验法则11 .效用可能形曲线12 .社会福利函数13 .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14 .阿罗不可能定理15 .功利
14、主义社会福利函数16 .最大最小社会福利函数习题一、单项选择:1.所有市场同时出清叫做()oA.局部均衡8. 一般均衡C.静态均衡D.动态均衡2 .交换具有效率时,(A.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人们为一种商品支付的价格可用来度量该商品的边际利益C.人们为一种商品支付的价格是他们觉得公平合理的价格D.收入总和中,每个人得到公平的一份3 .生产具有效率时,(A.商品的现行分配是公平的B.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产量达到最大化C.生产的商品的组合符合人们的偏好D.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4 .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时,()。A.总产量最大B.总效用最大C.消费者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D.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
15、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5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A.效用的效率B.产品组合的效率C.生产的效率D.交换的效率6 .经济具有产品组合的效率时,()。A.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线内部B.厂商使用的资源准确反映了所有可用的资源C.商品以不可能从进一步交易中获益的方式在所有人中加以分配D.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7 .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A.不使其他人受损就不能使某人受益8 .个人都处在某消费契约曲线上C.个人都处在某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9 .边际产品转换率是()的斜率的绝对
16、值。A.需求曲线B.边际产量曲线C.生产可能性曲线D.契约曲线10 如果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oA.它必具有产品组合的效率B.人们已获得了能从交易中获得的所有好处C.它不具有产品组合的效率D.这不保证经济具有产品组合的效率11 .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为1X=2Y;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为IX=IYo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是()oA.乙用X向甲交换Y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12 .交换的效率要求()。A.对于每个人,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一B.对于每个人,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那
17、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C.对于每个人,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为了多得到一单位一种商品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数量D.对于每个人,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那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13 .如果橙子与苹果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是2个橙子换1个苹果,1个苹果的相对价格是1.5个橙子,那么厂商将()。A.生产更多的橙子和苹果B.如果将资源由苹果生产转向橙子生产,境况会更好C.如果将资源由橙子生产转向苹果生产,境况会更好D.并不想将资源在苹果和橙子生产之间转移14 .生产具有效率时每个厂商(),A.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哪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B.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1C.任意两种投入的边
18、际技术替代率等于那两种投入的价格比率D.任意两种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厂商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在增加一单位一种投入的同时可减少另一种投入的数量15 .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意味着(A.不存在稀缺B.资源没有浪费C.不同产品的价格相同D.每个人得到相同的收入16 .经济具有交换的效率的意思是(A.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分配是有效率的B.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分配是公平的C.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D.以上说法都正确17 .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o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都正确17 .两个家庭各用一种商品互相交换并各自追
19、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交换中将出现()。A. 1个绝对价格B. 1个相对价格C. A,B皆错D. A,B皆对18 .瓦尔拉斯均衡意味着(A.所有市场皆供求平衡B.收入分配是公平的C.消费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D.社会加总的总剩余最大19 .帕累托最优时,()。A.收入分配公平B.不使社会中的某些成员福利变差就无法使其它成员福利改善C.企业内部化其所有外部性D.不损害他人福利而改善部分人的福利20 .经济达到了生产的效率时,(),A.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组合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B.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C.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的分配是有效率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二、多项选择:1 .当一个经济具有帕
20、累托效率时,下述命题不正确的有()。A.稀缺被最小化B.稀缺被消除C.所有人的需要已满足D.不再有未被获得的能通过交易得到的好处2 .经济具有交换的效率意味着()。A.获得了个人能从交换中获得的所有好处B.厂商必须最小化其成本C.不可能在生产出更多的某些产品的同时不减少其它产品的产量D.经济必须处于交换契约线上3 .下列陈述正确的是()oA.资源的每一项交换效率也是帕累托效率B.资源的每一项帕累托效率也是交换效率C.资源的每一项生产效率也是帕累托效率D.资源的每一项帕累托效率也是生产效率4 .经济具有生产的效率时()。A.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的产量达到最大化B.不可能在生产更多的某些产品的同时
21、不用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C.商品的现行分配是公平的D.经济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5 .当经济是帕累托有效时,意味着(),A.人们已获得了能从交换中获得的所有好处B.收入分配是公平的C.厂商不可能在生产出更多的某种产品的同时不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D.产品组合符合消费者的偏好6 .交换具有效率时,(A.对于任意两种商品,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B.人们己获得了能从交易中获得的所有好处C.每个人关于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关于另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D.对于每个人,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那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7.当经济是帕累托最优配置时,()oA.经济必须处于交换契约线上B.经济可以处于交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燕山 大学 微观经济学 课后 习题 第十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7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