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生物必修,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2过程与方法 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教学重点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生物膜的流动镶
2、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都具有共同的生理功能:,选择透过性。,医学上模仿生物膜功能,人工合成膜材料用于疾病治疗,如透析型人工肾中的血液透析膜。,探讨课堂:,探讨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进入,自主学习,列出每个时期科学家的新发现(要素:时间、相关人物及得出的结论)。,探讨1:生物膜的成分,你了解过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吗?,膜的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像。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背景资料:提出假说,(一)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历程:,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可溶于脂质物质容易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思考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认识到的。,思考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有必要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和修正。,(一)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历程:,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可溶于脂质物质容易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c、1925年,推导细胞膜中脂质(磷脂)分子双层排列。,b、20世纪初,通过化学分析红细胞膜组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
4、蛋白质。,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成分,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的。,思考3:,疏水端,亲水端,“空气水界面”,判断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是如何分布的?,水,空气,A,B,C,D,面积=2倍细胞表面积,为什么磷脂必然排列为连续两层?,磷脂双分子层:,A,B,D,膜的成分,双层磷脂分子:,蛋白质:,膜的功能:,选择透过性。,探讨2:生物膜的结构,d、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膜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 流动 镶嵌 模型 课件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6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