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项目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项目报告.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在装备制造业中,智能装备制造业是核心所在,也是行业发展的前沿,已经成为各工业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首次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加快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工业机器人项目计划总投资9728.2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356.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
2、的85.90%;流动资金1371.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10%。达产年营业收入1330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512.26万元,税金及附加180.17万元,利润总额2791.74万元,利税总额3356.98万元,税后净利润2093.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63.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70%,投资利税率34.51%,投资回报率21.52%,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提供就业职位261个。报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项目承办单位能够提供的资本金等情况,提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建设投资估算筹措表和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表。项目基本信息、建设背景、项目市场前景分析、项目建设方案、
3、项目选址评价、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技术说明、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生产安全、投资风险分析、节能分析、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综合评价等。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第二章 建设背景第三章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评价第六章 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第七章 工艺技术说明第八章 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第九章 生产安全第十章 投资风险分析第十一章 节能分析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估算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六章 综合评价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集团(二)公司简介
4、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
5、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的国外市场网络;项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随着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及人员规模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这需要公司管理流程不断调整改进,公司管理团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与服务创新为根本,以持续研发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基础
6、,继续在细分领域内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企业行业领先地位和较快速发展势头。(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89.93万元,同比增长33.14%(3133.91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工业机器人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1902.8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4.54%。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2643.893525.183273.383147.4812589.932主营业务收入2499.593332.793094.742975.7111902.832.1工业机器人(A)824.871099.
7、821021.26981.983927.932.2工业机器人(B)574.91766.54711.79684.412737.652.3工业机器人(C)424.93566.57526.11505.872023.482.4工业机器人(D)299.95399.94371.37357.081428.342.5工业机器人(E)199.97266.62247.58238.06952.232.6工业机器人(F)124.98166.64154.74148.79595.142.7工业机器人(.)49.9966.6661.8959.51238.063其他业务收入144.29192.39178.65171.7868
8、7.10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530.6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6.22万元,增长率12.25%;实现净利润1897.9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4.22万元,增长率27.06%。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2589.9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1902.83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4.54%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33.14%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3133.91利润总额万元2530.61利润总额增长率12.25%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276.22净利润万元1897.96净利润增长率27.06%净利润增长量万元404.22投资利润率31.57%投资回报率23.
9、68%财务内部收益率26.66%企业总资产万元19125.75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8.21%流动资产总额万元5395.64资产负债率44.62%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由xxx集团承办的“工业机器人项目”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工业机器人项目选址于xxx经济合作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xxx经济
10、合作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工业机器人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
11、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工业机器人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二)项目选址xxx经济合作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3490.07平方米(折合约
12、50.21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9.50%,建筑容积率1.0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4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6.44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3490.0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9926.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829.6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4715.9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588.19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8台(套),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磨床、镗铣中心、激光切割设备、铣床、测量仪、折弯机、工作台等,设备购置费3244.16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528309.44千瓦时,折合
13、64.93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8621.79立方米,折合0.74吨标准煤。3、“工业机器人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28309.44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621.7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5.67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8.5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3.6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x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符合xxx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9728.21
1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356.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90%;流动资金1371.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10%。(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330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512.26万元,税金及附加180.17万元,利润总额2791.74万元,利税总额3356.98万元,税后净利润2093.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63.1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70%,投资利税率34.51%,投资回报率21.52%,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提供就业职位261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15、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四、报告说明项目报告核心提示: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
16、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项目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五、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
17、符合xxx经济合作区及xxx经济合作区工业机器人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经济合作区工业机器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工业机器人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61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263.17万元,可以促进xxx经济合作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8.70%,投资利税率34.51%,全部投资回报率21.52%,全部投资回收期6.15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15年(含建设
18、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工程,围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开展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产业智能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开展标准试验验证。加快传统行业民营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
19、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六、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平方米33490.0750.21亩1.1容积率1.041.2建筑系数59.50%1.3投资强度万元/亩166.441.4基底面积平方米19926.591.5总建筑面积平方米34829.671.6绿化面积平方米2588.19绿化率7.43%2总投资万元9728.212.1固定资产
20、投资万元8356.952.1.1土建工程投资万元2925.242.1.1.1土建工程投资占比万元30.07%2.1.2设备投资万元3244.162.1.2.1设备投资占比33.35%2.1.3其它投资万元2187.552.1.3.1其它投资占比22.49%2.1.4固定资产投资占比85.90%2.2流动资金万元1371.262.2.1流动资金占比14.10%3收入万元13304.004总成本万元10512.265利润总额万元2791.746净利润万元2093.807所得税万元1.048增值税万元385.079税金及附加万元180.1710纳税总额万元1263.1711利税总额万元3356.98
21、12投资利润率28.70%13投资利税率34.51%14投资回报率21.52%15回收期年6.1516设备数量台(套)10817年用电量千瓦时528309.4418年用水量立方米8621.7919总能耗吨标准煤65.6720节能率23.67%21节能量吨标准煤18.5222员工数量人261第二章 建设背景一、产业发展分析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
22、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发展现状和形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
23、、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
24、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方
25、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二)产业政策分析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2、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装备制造业是给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中高档传感器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振兴装备制造业。3、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26、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4、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
27、更加坚实的基础。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6、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方式。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
28、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7、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
29、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8、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9、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新型智能硬件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发展智能工厂。加快机械、船舶、汽车、家电等离散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全面感知、设备
30、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促进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10、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拆解、检测、成形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智能检测、成形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布50项高端智能再制造管理、技术、装备及评价等标准;初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再制造产品应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立100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带动我国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三)产业发展有利因素1、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2016年3月,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1、指出,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十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7.8%的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还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
32、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2、我国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趋势,在全球经济新形势及国民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仍占据主要地位,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我国根据世界
33、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已着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将加大。目前,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用高端制造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着力点。3、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2010年10月,国务院首次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此后,国家相继颁布了
34、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智能制造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
35、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并要求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
36、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蓬勃发展。4、应用领域扩张加快,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一般情况下,人力成本占比高、工序重复性较强且精度要求较高的企业或生产制造环节一般会主动提出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需求,以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随着先行者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及良好生产效果的逐步呈现,同时随着设备制造商生产规模的扩大、经验逐步累积,智能装备的性能将进一步优化、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推动智能装备的优势逐步渗透至其他行业,下游应用领域扩张将进一步加快。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及电子行业。以汽车行业为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4年-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约达7.42
37、%,2017年销量达约2,912万辆,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与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3,100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下游产业投资的稳步增长将进一步带动其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从而给本行业增长带来有利影响。5、技术进步及国产化替代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内的一些重点企业正集中力量加快突破系统软件、关键工艺、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这将有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及装配水平的提升。智能装备制造业对应的产业配套能力也得以大幅提升,全产业链呈现同步发展的局面
38、,这将有利于国内企业突破国际厂商的技术垄断,有利于改善国内整体装备质量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一、产业发展分析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发展现状和形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紧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
39、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协同推进,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
40、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业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尚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
41、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国际性的行业巨头企业和跨界融合的智能制造人才等突出问题。相对工业发达国家,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着眼长远,加强统筹谋划,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全球制造业分工调整和我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引导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二)产业政策分析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
42、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2、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装备制造业是给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中高档传感器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振兴装备制造业。3、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4、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
43、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到202
44、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6、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方式。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7、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
45、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8、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9、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新型智能硬件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发展智能工厂。加快机械、船舶、汽车、家电等离散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促进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10、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突破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智能再制造发展的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6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