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西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环境监测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8一、 水质监测领域的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8二、 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12三、 空气/烟气监测领域的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14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15一、 行业发展概况15二、 行业发展概况21第三章 总论29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29二、 编制原则29三、 编制依据30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31五、 项目建设背景31六、 结论分析3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4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36一、 项目选址原则3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6三、 创新驱动发展40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2五、 产业发展方向44六、 项目选址综合
2、评价46第五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47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7二、 建设方案4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5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2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5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54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54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54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6一、 公司发展规划56二、 保障措施62第八章 运营管理模式64一、 公司经营宗旨6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4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65四、 财务会计制度68第九章 劳动安全分析76一、 编制依据76二、 防范措施77三、 预期效果评价80第十章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81一、 人力资源配置81劳动定员一览表81二、 员工技能
3、培训81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方案83一、 项目节能概述83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4能耗分析一览表85三、 项目节能措施85四、 节能综合评价87第十二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成品管理88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88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88第十三章 项目环保分析90一、 编制依据90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1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92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92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93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94七、 环境管理分析95八、 结论96九、 建议96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方案97一、 编制说明97二、 建设投资9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8主要
4、设备购置一览表99建设投资估算表100三、 建设期利息10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02四、 流动资金103流动资金估算表104五、 项目总投资10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6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评估108一、 项目风险分析108二、 项目风险对策110第十六章 招标及投资方案113一、 项目招标依据113二、 项目招标范围113三、 招标要求114四、 招标组织方式116五、 招标信息发布116第十七章 总结118第十八章 补充表格12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0建设投资估算表12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2固定资产投资
5、估算表123流动资金估算表12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3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3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13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35能耗分析一览表135第一章 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一、 水质监测领域的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水质监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水质监测设备全行业销量取得显著增长。另外,2010年至2013年我国共销售水质监测设备40,706台(套)
6、,根据水质监测设备平均5-8年的寿命期间测算,这部分水质监测设备已进入更新替换期,将会给水质监测设备领域带来相应的市场需求。1、污染源在线监测市场领域废水污染源排污是影响我国水环境的最主要因素,是我国实施水环境监控和治理的首要对象。根据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数据,以直排海污染源为例,2018年全国453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综合排放口监测结果显示,污水排放总量约为866,424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为147,625吨,石油类457.6吨,氨氮为6,217吨,总氮为50,873吨,总磷为1,280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
7、020年全国COD排放总量较2015年下降10%、氨氮排放总量较2015年下降10%的约束性目标。我国废水污染源排污的监控和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根据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下水质量状况不容乐观,2018年,全国10,168个国家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类水质监测点占1.9%,类占9.0%,类占2.9%,类占70.7%,类占15.5%。目前,我国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方面取得了较为全面的数据,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难以完整描述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应急体系的不健全已严重制约
8、了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全国地下水防治规划(2011-2020年)(国函【2011】119号),提出“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有效控制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科学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2、供水管网在线监测市场领域我国城市饮用水的供给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同时为补充集中式供水水量和水压还采取了二次供水方式。除受水源地水质影响之外,城市饮用水的安全还与水处理工艺、供水设施等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近年
9、来,我国供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成为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一大隐患。与此同时,我国饮用水安全监测能力严重滞后,根据卫生部全国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结果表明,在全国32个省级疾控机构中,具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的全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实验室数量很少,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不容乐观,远未达到全项水质检测的要求。针对我国水卫生安全形势严峻、饮用水监测能力滞后、保障不到位、协调机制落后的现状,2011年12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共同编制并发布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城市的饮用水卫生监督监
10、测网络、建成饮用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等一系列规划目标。2012年1月,卫生部发布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监督发【2012】3号),进一步强调了健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强化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及紧迫性。3、水质应急监测市场领域2007年以来,环保部先后颁布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环发【2007】56号)、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环发【2010】146号),规定了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急及预警能力建设的配置标准。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提出我国将依据“分步骤、有重点”的原则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本
11、着适度超前的原则,配精配齐各专业监测能力。“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增强应急监测能力,推动环境应急装备产业化、社会化,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意见(环办监测【2018】40号)提出加强天空地一体化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应急监测耗材储备、设备维护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推动环境监测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优化环境监测站点的布局,并根据需要在重点地区、重点流域新建一批监测站点。随着环境监测站点标准化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推进,应急监测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将出现大幅增长。4、水质自动化实验室市场领域在环境管理、学术研究以及工业企业的质
12、控管理等诸多领域,存在对水质的实验室监测需求。但是,日益繁多、复杂的监测对象,对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的样品数量、分析周期、分析项目、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标准,原有的手工实验方式、纸质化的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验室研究、分析的要求。水质自动化实验室可以提高实验室监测、管理工作的效率,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整合和发挥实验室各种资源的作用,满足水质实验室监测的各项需求,水质监测实验室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二、 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1、行业经营模式根据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监测仪器的研发、生产能力,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内企业主要存在两种经营模式。受技术水平
13、和经营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采用外购核心仪器进行集成安装的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环境监测设备中的核心监测仪器仪表通过进口或向国内其他企业采购的方式获得,企业只需进行设备装配和软件集成,因而不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内少数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了环境监测设备的核心生产技术,能够自主进行核心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具备完整的技术和生产链条。这种模式下的生产企业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拟定相匹配的产品技术组合和专业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适用性,由于所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具有性价比高、维护成本低等客户认可的优
14、势,从而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保持了较高的利润水平,品牌认知度也日趋渐高,形成良性循环。2、行业盈利模式(1)环境监测系统的盈利模式环境监测行业中有少数具备核心监测仪器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该类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以销售自制的设备及系统取得收入、赚取利润;另外,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以代理或集成其他厂家的仪器为主,并不研制仪器,主要以赚取销售设备与采购的差价或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取得收入、利润。(2)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盈利模式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供应商以提供软件开发、数据接入、系统集成服务取得收入和利润。以行业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环境监测行业内,将其作为环境监测设备配套软件开发的企业
15、,这类企业具备智能终端环境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监管部门应用软件开发一体化的技术能力,在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有效性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应用、污染源监管等功能的开发上有较强优势;另一种是软件行业的企业,这类企业并不专业从事环保相关行业,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提供相应软件开发,一般在办公系统、文件生成及流转、界面优化、数据处理方面更具优势。(3)运营服务的盈利模式环境监测系统的运营服务,由于运营服务相关的考核标准、现场监督检查的要求基本一致,行业的工作内容也基本相同,通过对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日常巡检、定期校准、试剂更换、设备养护等专业维护和运营管理服务获取利润。三、 空气/烟
16、气监测领域的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根据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下简称“338城市”)中,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35.8%;21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64.2%。338城市发生重度污染1,899天次、严重污染822天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60.0%,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占37.2%,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占3.6%。我国空气环境的整体质量状况堪忧。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行业发展概况“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
17、要求。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强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和提升相关部门环境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市场需求持续增加,行业整体发展迅速近年来,国务院及环保部颁布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环保政策文件。其中,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
18、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提出要创新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强化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不断完善“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大力推进监测新技术发展,加快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顶梁柱”作用。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全面启动,监测机构的完善、监测项目的完
19、备和监测要求的提高带动了我国环境监测设备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行业发展进入快速通道。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年销售收入总额从2010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25%。环保部公布“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强和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的市场需求前景良好。2、在线监测成为主导、应急监测发展迅速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统一规划、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
20、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传统的环境监测工作主要以实验室监测为主,存在监测频次低、响应慢、采样误差大、监测数据分散、不能及时反映环境变化状况等缺陷,难以满足政府和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需求。从环境监测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先进环境监测经验来看,在线监测已成为有关部门及时获得连续性监测数据的有效手段。环保部于2017年4月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主要污染物及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监控,配套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自动监测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制修订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油类、总铬、六价铬、汞、溶解氧以及大气中颗粒物、氨、硫化氢、汞、
21、挥发性有机物等在线自动监测仪器技术要求。此外,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汉江武汉段氨氮超标事件、重庆巫山千丈岩水库污染事件、甘肃陇南锑污染事件、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8.12”事件、常州学校化工污染事件、危险废物跨省转移西峡淇河污染事件、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我国环境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暴露出环境监测长期落后于环境管理发展需求,特别是应急及预警能力较弱的缺点。2009年12月,环保部发布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应急监测成为环境监测设备行业中发
22、展的热点。2017年10月,工信部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重点研发污染源水质聚类分析、水质毒性监测、石化、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预警、生物监测及多目标物同步监测以及应急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3、环境监测智能化,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提出环境监测要“基本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更好地支撑环境管理需要。”环境监测设备的功能将从单独的数据采集不断融合新技术和需求,本身集成数据可溯源、自诊断、过程记录等人工智能要素,又结合当前互联网+技术潮流,形成大数据系统智慧环境监测网络,满足决策依
23、据、响应体系信息支持、满足应急和预警各类需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进一步明确“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同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要建设和完善全国统一、覆盖全面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加快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环境执法、环评管理、自然生态、核与辐射等数据整合集成、动态更新,建立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启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试点。提高智慧环境管理技术水平,重点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工艺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建立环保数据共享与产品服务业务体系。当前市场上环境监测系统自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环境监测 仪器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6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