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ppt
《《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的物质基础》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 蛋白质和核酸,一、蛋白质,(一)化学元素组成主要:C、H、O、N每克样品中含氮的克数6.25=蛋白质含量(g),S(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R基团),(二)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约20种),(三)氨基酸的分类,C,H,COOH,NH2,H,C,H,COOH,NH2,CH3,甘氨酸,丙氨酸,C,H,COOH,NH2,CH2(CH2)3NH2,赖氨酸,H,COOH,NH2,R,D-氨基酸,H,COOH,NH2,R,L-氨基酸,(1)氨基酸分为D型和L型,天然蛋白氨基酸均为L型,(2)根据R基团的极性性质分类1、非极性R基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丙氨酸、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
2、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2、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络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3、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4、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链,C,H,C,N,R,H,H,O,C,H,C OH,N,R,H,H,O,OH,H2O,肽键,二肽,脱水缩合,2、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H,COOH,NH2,R,2、蛋白质的溶解于水原因:水化膜和电荷3、蛋白质的沉淀除去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溶液pH=等电点)4、蛋白质的变性5、蛋白质的光
3、吸收最大光吸收波长:280nm(络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二、核酸,(一)化学元素组成C、H、O、N、P(二)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9,1,糖苷键,糖苷键,核苷,O,H,H,H,H,5,酯键,1,糖苷键,3,5,3-5磷酸二酯键,核酸的种类,(三)DNA的结构,酶的功能:催化化学反应,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的来源:活细胞,一、酶,酶作用的基本原理:降低活化能,(一)酶的概念,第二节酶和维生素,氧化还原酶类 A2HB A B2H转移酶类 AXB A BX水解酶类 A-B H20 A-OH BH裂解酶类 A-B AB异构酶类 A B合成酶类 AB A-B3、根据底物和反应类
4、型命名,习惯命名法:1、根据酶作用的底物来命名2、根据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命名,(二)酶的命名和分类,系统命名法:正确的底物名称、底物的构型、反应性质及反应名称,最后加上一个酶字。若底物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底物之间用“:”隔开。如:L-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若底物之一是水可以把“水”省略,如:乙酰辅酶A:(水)水解酶,(三)酶的化学组成,单纯酶酶 结合酶,水解酶,酶蛋白,辅助因子,:决定专一性,对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起传递作用,(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辅基,辅酶,全酶,酶蛋白的结构:活性中心酶的必需基团 酶蛋白分子结构中一定部位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含有的基团,是酶表现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活
5、性中心,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与维持活性中心的构象有关,(四)酶的专一性及活性中心,专一性:酶对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酶的专一性决定于酶的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位于酶分子表面,酶与底物相结合部位,由三维结构上靠近的少数氨基酸残基和这些残基上的某些基团组成。结合酶的辅酶和辅基往往参与组成。活性中心的两个功能部位: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机理钥匙-锁模型诱导-锲合模型,第三节 生物氧化,一、糖代谢(一)糖原的生成和分解(二)糖的氧化分解,1、糖的有氧氧化,第一阶段C6H12O6 酶 2CH3COCOOH 4 能量(少量)第二阶段6H20 2 CH3COCOOH 酶 CO220
6、能量(少量)第三阶段02 24 酶 12H20 能量(大量)糖酵解 丙酮酸氧化脱羧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链,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葡萄糖磷酸化,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PGAL),糖酵解的第一阶段:1葡萄糖 2PGAL,消耗2ATP,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DPGA),2 NADH+H+,1,3-二磷酸甘油酸
7、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在以上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1,3-二磷酸 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ATP,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2丙酮酸 和2ATP,糖酵解第二阶段:2PGAL 2丙酮酸,产生4ATP和2NADH+H+,糖酵解:1葡萄糖 2丙酮酸,净得2ATP和2NADH+H+,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 2乙酰Co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命 物质基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6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