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的度量.ppt
《操作风险的度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风险的度量.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金融风险管理,黄新春中原工学院,2,第5章,操作风险的度量,3,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您可以了解或掌握:1.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2.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度量法、损失分布法及其改进方法、记分卡法与其他度量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步骤;3.各类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与分析。,4,主要内容,第一节 操作风险度量的历史演变兼述巴塞 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监管第二节 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 第三节 内部度量法第四节 损失分布法第五节 记分卡法与其他度量法第六节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比较与分析,5,第一节,操作风险度量的历史演变兼述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监管,一、第一阶段:以定性为主
2、的操作 风险度量方法,(一)第一阶段中操作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1.早期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主要靠专家或管理人员运用下述四种定性方法对业务运营状况进行度量和评估:外部审计评估法 内部自我评价法 风险指示器预测法 组合管理法,6,(二)COSO的内部控制系统1.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提出了适用于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思想和框架。2.该框架在预防、减少、消除、评估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中的操作风险方面极为有效。,7,一、第一阶段:以定性为主的操作 风险度量方法(续),3.内部控制系统的构成环境控制子系统行为控制子系统信息与沟通子系
3、统风险评估子系统监控子系统,8,一、第一阶段:以定性为主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二)COSO的内部控制系统(续),一、第一阶段:以定性为主的操作 风险度量方法(续),(三)以定性为主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评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业务管理者或操作风险管理者的知识、经验和操作水平,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相比,包含了更多不可量化的因素和内容;定性方法在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中发挥着量化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9,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一)巴塞尔委员会的基本情况介绍1.1974年,巴塞尔委员会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成立。2.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
4、尔协议出台。3.1983年5月,推出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是对前一个协议的具体化和明细化。,10,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一)巴塞尔委员会的基本情况介绍(续),4.1988年7月,推出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即所谓的旧巴塞尔协议。5.1991年11月,重新详细定义了普通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6.1994年6月,重新规定了OECD成员国资产的风险权重。,11,7.1995年4月,针对巴塞尔报告难以有效防范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引致的市场风险,对银行某些表外业务的风险权重进行调整。1996年1月,推出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正式将操作风险纳入管理框架。1
5、997年9月,发布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0.1998年9月,发布操作风险管理的咨询文件。,12,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一)巴塞尔委员会的基本情况介绍(续),11.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通过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个征求意见稿,开创性地提出以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支柱的资本监管框架。12.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管理操作风险的十项原则。13.2003年12月,新巴塞尔协议及其补充规定开始正式实施。,13,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一)巴塞尔委员会的基本情况介绍(续),(二)在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对操作风险的度量与 管理新巴
6、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做了明确界定。正式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纳入到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框架中。,14,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续),3.提出了操作风险的三类度量方法:(1)基本指标法(2)标准法(3)高级度量法内部度量法损失分布法记分卡法,15,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续),要求“银行应当披露更为详细的操作风险信息”。2003年2月,提出操作风险管理的“十条原则”:风险管理环境的规范性要求(见原则一至三)风险管理流程的规范性要求(见原则四至七)监管者行为的规范性要求(见原则八、九)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要求(见原则十),16,二、第二阶段:定
7、性与量化结合的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续),(三)其他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美国COSO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7,二、第二阶段:定性与量化结合的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续),18,第二节,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一、基本指标法,1.根据基本指标法,机构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该机构前三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加总后的均值成一个固定比例(用 表示)。公式表示(5.2.1):根据基本指标法计算得到的操作风险资本 GI:为前三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加总后的平均值:操作风险敏感系数(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19,一、基本指标法(续),3.优点:简单易行,易于操作;便于
8、横向比较不同机构间的操作风险状况。,20,一、基本指标法(续),4.缺点:采用统一的操作风险敏感系数可能导致计量结果严重偏离现实,且使资本配置及 管理优劣奖惩机制难以自动发挥作用;历史总收入指标反映的是历史收入水平,与旨在度量机构在未来业务经营中可能发生损失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不完全匹配;无法反映不完善或故障出现在何处,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度量、控制操作风险。,21,二、标准法,1.标准法对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类型进行了细分和归类,然后根据各业务类型的不同风险特性分别确定了更加合理的、对应于各业务类型的操作风险敏感系数,在此基础上再对操作风险进行度量。操作步骤:(1)对金融机构所有业务类型的细分和归
9、类;业务类型对应表如表5-1所示,22,二、标准法(续),23,表5-1 业务类型对应表,二、标准法(续),(2)依次选择、确定各业务类型的基本指标;(3)根据各业务类型的风险特性对系数 进行设定;,24,二、标准法(续),(4)对操作风险总资本的计算。将各业务类型的操作风险资本按年简单加总后取前三年和的平均值。(5.2.2):用标准法计算的操作风险资本;:8个业务类型中第j个业务类型在过去第y年 的总收入;:由于巴塞尔委员会设定的第j个业务类型的 操作风险系数。,25,二、标准法(续),3.标准法在下列情况下较为适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定了正确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并积极参与操作风
10、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与维护;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相关概念清晰、稳健,执行准确有效;在主要业务类型上以及控制与审计领域对采用标准法有充足的资源支持。,26,27,第三节,内部度量法,一、内部度量法的一般步骤,对金融机构所有业务/损失类型进行划分:(1)首先将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划分成8种业务 类型;(2)进一步将每个业务类型分为7种不同的操作 风险损失类型;(3)把56个风险单元排列成矩阵的形式,其中第i行第j列位置上的风险单元称为ij风险单元。,28,一、内部度量法的一般步骤(续),2.基本风险指标的确定和估计:(1)确定每个风险单元的风险暴露指标(EI);(2)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每个风险单元出现损失
11、的频率(PE)以及损失发生后的平均损失比率(LGEr)。,29,一、内部度量法的一般步骤(续),计算每个风险单元的预期损失:(5.3.1):ij风险单元的预期损失:ij风险单元的风险暴露:ij风险单元发生损失的概率:ij风险单元发生损失后的平均损 失比率,30,一、内部度量法的一般步骤(续),对应于每个风险单元转换因子 的确定及未预期损失的计量:(5.3.2)整个机构的未预期损失的计算:(5.3.3),31,二、内部度量法在应用中的不足与修正,(一)内部历史数据的不足及其修正不足:PE 和 LGEr 的计量需要大量内部历史数据,但是实际应用中难以做到。修正:使用内部度量法的机构选择外部数据来弥
12、补内部数据的不足。修正公式为(5.3.4):可平衡或降低甚至消除单个银行和整个行 业之间的损失概率差异的调整因子。,32,二、内部度量法在应用中的不足与修正(续),(二)公式(5.3.2)的不足及其修正不足:预期损失和未预期损失间未必是线性关系;操作风险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2.常用的修正方法:引入风险特征指数(Risk Profile Index,RPI)调整基于内部度量法所计算出的操作风险资本值。,33,二、内部度量法在应用中的不足与修正(续),3.引入 和 RPI 后的修正公式(5.3.5):经调整因子调整后ij风险单元出现损失的概率。,34,35,第四节,损失分布法,引言,损失分布
13、法的特点:将每个风险单元发生损失的次数视为随机过程;将每个风险单元损失发生后的损失程度视为一个随机事件。2.损失分布法的本质:估计每个风险单元进而整个金融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而导致的损失分布。,36,一、操作风险事件描述,假设某金融机构有ST个风险单元;第ij风险单元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损失事件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事件;损失发生后对应于n次损失的损失程度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时间,依次用 表示;4.假设损失事件与损失发生后的损失严重程度独立。,37,二、基于损失分布法度量操作风险的 一般步骤,(一)损失次数与损失程度的概率分布模型损失次数的概率分布模型:设ij风险单元在某个时间段内(例如1年)出现n次
14、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为:(5.4.1)(2)一般都假定损失次数n服从以下分布:几何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38,二、基于损失分布法度量操作风险的一般步骤(一)损失次数与损失程度的概率分布模型(续),2.损失程度的概率分布模型:(1)第ij风险单元在某个时间段内(例如1年)损失事件k发生时的损失严重程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5.4.3)(2)损失程度分布形式: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高频风险事件)Gamma分布(较大偏度和峰度的损失)极值理论(低频高损失),39,二、基于损失分布法度量操作风险的一般步骤(一)损失次数与损失程度的概率分布模型(续),3.对损失次数分布与损失程度分布的贝叶斯估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操作 风险 度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6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