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总体设计说明书.doc
《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总体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总体设计说明书.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01A.S1-2 说 明 书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恩施境,起于恩施谭家坝与沪渝高速公路相接,向南经六角亭办事处、芭蕉乡、宣恩县椒园镇、高罗乡、李家河乡,来凤县翔凤镇,止于湖北来凤县马家园鄂湘界,与湖南龙山至吉首公路相接。本项目是陕西安康至湖南吉首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是2009-2012年湖北省高速公路行动计划中的总线之一,2009年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是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起点与沪渝高速相接,向南接包茂高速、杭瑞高速,对于改善鄂湘陕渝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我国中、西部的沟通与联系,促进
2、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 任务依据n 湖北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公路湖北境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n 恩施宣恩至来凤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n 湖北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公路湖北境勘察设计合同书;n 恩施宣恩至来凤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合同书;n 湖北恩施至重庆黔江高速公路湖北境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n 恩施宣恩至来凤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n 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核准意见;n 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文件文件n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鄂发改重点20112号)。n
3、部颁有关规范、规程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1.2 测设经过通过勘察设计招投标,我公司中标本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起点位于恩施市谭家坝附近,终点在鄂湘省界来凤县马家园。我公司中标该段勘察设计任务后,成立了以第二勘察设计分院为测设主体承担单位,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岩土工程公司、环保景观设计室、交通工程公司、科技发展部和试验检测公司等为协作单位,共同组成测设项目部,全面开展本项目的勘设工作。我公司根据本项目的工作量、测设周期、质量要求和创优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参加项目测设的各分项负责人及勘察设计人员,对参加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进行事先控制,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有足够的
4、技术力量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的测设工作,并按照我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作好勘察设计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质量控制。本项目初步设计于2010年12月初完成。初步设计审查会后,我公司便开始定测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初步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及双院制审查单位咨询意见,对路线、互通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并报送公司总工办进行了审查。本项目路线较长,为加快测设进度,便于工作开展全线共分3段(恩施至宣恩椒园段、宣恩椒园至宣恩段、宣恩至来凤段)进行测设,并根据先期开工需求分别分期进驻工地,开展测设工作。2010年11月26日,恩施至宣恩椒园段、宣恩椒园至宣恩段项目部各专业设计人员及测量、地勘人
5、员进驻现场,随即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进行专业分组和人员调配,明确岗位职责和技术质量要求。2010年11月27日12月1号,对影响路线方案的控制工点进行测量,并根据院总工办审查意见,对路线平、纵方案进行深入优化,确定路线方案,布置构造物,准备定测及详勘互提资料。并于12月2日起正式开始了实地放线、测量及调查工作。2010年12月1日,宣恩至来凤段项目部路线、桥涵、地质、经调等各专业人员进驻现场。2010年12月6日起实地放线、测量及调查工作全线展开。在勘测过程中,路线内业组根据勘测进度需要进行资料互提、方案优化及勘测资料的提供和复核工作,测量、桥隧、路基路面及经济调查组测设人员根据有关规范、规程
6、要求精心勘测,详细收集有关外业资料,各项操作均按精度要求控制,同时对地质勘探单位的工作也进行协调,按照组织与技术接口程序的要求进行资料互提,方便双方开展工作。2010.12.16-12.20 分院副院长、总工现场办公,对测设质量及进度进行中间检查、指导;2011.1.2二院汪院长及分院院长等抵达工地对测量工作进行检查、指导。2011.1.8-1.9 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双院制审查单位到现场检查工作,对桥梁、隧道、地勘等工作提出指导意见。2011.1.15-1.16 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双院制审查单位再次到现场查看工点、同时对测量工作全面检查,对桥梁方案、预制场设置、互通
7、、服务区设置、隧道建筑限界、特殊边坡设计等提出具体要求,形成施工图设计工作指导意见。2011.1.15-16日 分院检查组对定测详勘工作进行了自检。2011.2.16日湖北高路集团在中交二院召开了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招标工作推进会会议,高路集团领导对下步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2011.3.8-11日 公司总工办专家组对恩来项目进行外业验收。2011.3.1517日 湖北高路集团鄂西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组织相关专家、双院制审查单位地勘监理单位对本项目定测、祥勘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根据公司总工办、验收专家组及双院制审查单位意见,对初拟的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施工图设计方案基本确定
8、,2011年3月19日全面转入施工图内业设计。二 技术标准根据本项目工可及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本项目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4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其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其他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要求。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m分离式路基:212.25m3设计速度80 km/h 4荷载标准公路级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一般桥梁桥梁和路基1/100 三 总体设计情况3.1 项目特点分析及总体设计原则3.1.1
9、项目特点分析(1)项目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地处鄂西南低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区,总体地貌特征是山峦连绵、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和丘陵叠置,地貌切割较为强烈,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受区域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等条件影响,存在岩溶、崩塌、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公路勘察设计中应加大地质勘探力度,加强地质选线,尽量绕避大的不良地质路段,通过综合地质勘察,查不良地质分布范围及特征,在设计中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2)项目区矿产资源、水力水电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恩施州被誉为鄂西林海、“种子基因库”、“华中药库”,恩施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煤、黄铁矿、菊花
10、石、矾钼矿、铜、锌、铝矿等。还有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和名贵中药材以及无污染的高档绿色食品。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河流60多条,年径流量2500多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509万千瓦,可开发量349万千瓦,恩施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有神州第一漂-清江闯滩、宣恩的七姊妹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坪坝营、咸丰的唐崖土司皇城遗址等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施工图优化路线方案时应对压覆矿产资源段落,尽可能予以绕避。工程建设应尽量不破坏自然水资源及旅游资源。(3)项目区山地小气候具有多样性,对设计施工影响较大项目区地形复杂,山地小气候
11、具有多样性,因高度的变化垂直差异比较突出,形成立体气候,夏季灾害性天气较多,常有暴雨-强降雨出现,其中暴雨-强降雨可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在设计中需要重点进行边坡防护及路基桥梁防、排水设计,确保,在后期施工和运营期安全管理。(4)路线所经区域相对高差大,长大纵坡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段路线走廊带内最低海拔在来凤县境酉水河处约500米,最高海拔在大匠科特长隧道进口大堰沟高为850米,路线需克服高差,部分路段平均纵坡大,在楠木园至椒园垭口,出现长大纵坡(K16+650K28+100)。方案设计应重视行车安全,部分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尽量减少交通事故。(5)路线与国道、省道走廊重
12、合明显,交通干扰较大本项目路线基本与国道G209同走廊,椒园段与S232同走廊,受走廊条件限制,局部路段出现长路段与国道、省道连续频繁交叉,涉及国道和省道的改线,设计过程中应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建设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交通畅通。(6)总体设计牵涉面广,协调工作量大本项目终点位于鄂湘省界,采用桥梁的方式与湖南段相接,两省主管部门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定测阶段两家设计单位多次沟通、协商,就接线位置平纵取得一致意见,目前两省交通运输厅已签署省界接线协议;项目沿线水电工程有干扰,受地形限制,有部分高压线必须迁移,路线的布置要与相关部门互动协调,力求将项目之间的可能影响降至最低。3.1.2 总体设计原则本
13、项目路线分布于低山区,其地貌组合特征属低山、山间盆地、河谷平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山峰坡面陡峭,路线多以桥梁、隧道形式穿越;平地主要分布为农田和村镇,路线尽量布置于山体坡脚处。结合本项目的地形、地质条件,人文、生态环境等特点,在勘察设计中根据本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落实“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勘察设计新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具体勘察设计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274) 地质选线、地形选线、生态环保选线在充分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设计理念的同时,应该坚持“地质先行”的理念。项目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不稳定高边坡、滑坡、崩塌和断裂构造发育等,勘察
14、阶段在可能布线的区域内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进行大比例地质调绘,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物探等地质工作。针对本项目线位不良地质的特点,重点查明各条可能走廊带内高边坡路段的稳定性;断裂构造分布范围及发育程度;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不良地质路段采用绕避和治理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方案,确保工程技术方案合理可行。项目所在地区矿产资源、水力水电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路线布设时应尽量绕避矿产资源区、水资源及电站区、风景名胜保护区,路线布设时主要考虑顺应地形、地貌,尽量避免大填大挖,保持其自然景观,使路线线形均衡平顺、自然流畅地穿过河谷的阶地及沿线的山丘,充分利用原生地貌、地形及自然植被,变设计为创作。项目区
15、域较大城镇主要为恩施市、宣恩县和来凤县,方案选定时将城镇规划作为主要的控制因素加以考虑,选线时基于“近城不进城”的原则,着重注意避开村镇,减少拆迁,在考虑安全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境优先”和“少伤多保”的原则,减少人为的痕迹,减少对原始风貌的破坏。(2)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性在设计中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新理念。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把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作为首要出发点。结构安全是公路安全的保障,但对行车安全应予以高度重视。本项目区域为中低山丘陵区地貌,路线设计时容易导致路线设计指标的不均衡,应高度注重路线平纵指标的选用,既要考虑路线与地形条件相适
16、应,又要注重线形指标的合理过渡,运用运行车速检验,避免线形指标突变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针对项目区山地小气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于夏季暴雨-强降雨,除加强路面、桥面防排水处理之外,通过平、纵、横指标的合理组合,结合抗滑性能好的路面材料的选用,综合提高行车安全性。本项目局部地段坡度较陡,地质结构条件相对较差,局部路段岩层裂隙发育,破碎程度较高,在暴雨-强降雨气候的影响下,出现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应加强区域滑坡分布范围的调查,尽量绕避大的不良地质区域或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确保行车安全。(3)全面调查区域路网状况及城镇分布特点,合理确定交叉形式、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方案,调查区域路网及城镇现
17、状和规划,合理设置通道、分离和互通式立体交叉位置和型式;调查相关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情况及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合理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方案。(4)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新的理念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程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选用恰当的技术指标,使路线总体走向尽可能顺直,以缩短运营运里程,降低能源消耗。针对本段砂石料缺乏的特点,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地制宜地进行滑坡治理,加强机制砂制备高强度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投资。(5)加大外业调查力度,提高精细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路线方案的可实施性针对项目区内水电工程、电
18、力电线、光缆分布较多的实际情况,要重点加强沿线地表附着物及地下管线的现场调查和核对工作,提高调查的精细度,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在方案设计时予以充分的考虑,并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6)加强各项设计的协调性合理考虑隧道、桥梁和一般路基断面的衔接;互通立交、服务区的设置间距及其与地方路网和城镇规划的协调性;交叉设施与沿线居民生活需要相适应等。(7)注重动态设计将勘察设计贯穿施工全过程,尤其要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桥涵基础、隧道及特殊路基等隐蔽性工程的动态设计,加强后续服务,将施工中的动态设计看作整个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3.2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恩施市谭家坝
19、,起点桩号K0+709.756;终点位于来凤县马家园附近(鄂湘省界),与龙山至吉首高速公路相接,终点桩号为K86+033.346。路线长85.318271Km。中间控制点:椒园镇、高罗乡、李家河乡、来凤县马家园。3.3 沿线主要城镇本项目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境内,是鄂、湘、渝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湖北省骨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位于恩施州恩施市、宣恩县和来凤县,项目影响区内的城镇主要为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芭蕉乡,宣恩县晓关乡、高罗乡、沙道沟镇和李家河镇,来凤县翔凤镇,项目的建设将对沿线城镇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路线方案拟定时以“靠城而不进城,方便而不干扰”的原则来处理好线位
20、与城镇规划的关系,既考虑沿线城镇中长远规划,又要兼顾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做到尽量减少居民点的拆迁,通过沿线踏勘、与地方的沟通协调,路线布设对沿线城镇近期发展和远期规划均进行了合理照应,没有大的冲突。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上游。东邻建始、鹤峰,西接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东西宽86.5千米,南北长90.2千米,总面积3972平方千米。总人口79万人(2007年末),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约占38%。全市辖3个街道、3个镇、10个乡: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崔家坝镇、龙凤镇、板桥镇,
21、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沙地乡、白杨坪乡、屯堡乡、太阳河乡、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盛家坝乡。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境内大部分为山地。本项目所经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和芭蕉乡地界,多沿山体坡脚布线,与城镇规划没有干扰。宣恩县地处恩施州南部,系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属武陵山余脉,东接鹤峰县,西邻咸丰县,西南与来凤县毗邻,东南与湖南省龙山县、桑植县接壤,东北、西北环抱恩施市,东西长71.5公里,南北宽73.9公里,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辖3镇6乡,总人口35万人。本项目在宣恩县城南侧多以隧道和桥梁的形式穿越山岭、跨越沟谷,与县城总体规划没有干扰,分别在椒园镇设椒园互通、高罗乡附近设置高罗互通,有利于乡镇规划
22、发展和路网的衔接。来凤县地处鄂、渝、湘三省要冲,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湖北的宣恩、咸丰县相连。县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32万。在来凤县境内,布置路线方案充分考虑县城的长远规划和有效的避让仙佛寺景区影响,选择远离来凤县规划,沿关口村附近通过,对县城规划无影响。3.4 沿线主要河流、水系概况调查区地表水丰富,河网密布,以宣恩县中部的龙崩山为分水岭,形成相对独立的南北两大水系即清江及沅江水系,线路处分水岭位于东门关(K48+370处),以北为清江水系,以南为沅江水系。沿线河流主要有忠建河、酉水河。项目沿线河流均不通航。忠建河:属清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位于东
23、经1090310950,北纬29373013,发源于咸丰县城西北的柿子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咸丰的老寨、马河坝,于入宣恩县境,经晓关、珠山镇、长潭河等乡镇,穿过数处峡谷及小坪畔,于龟山河上游的石心河注入清江,全长121km,流域面积1627km2,总落差424m。酉水河:属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宣恩县境内椿木营的锣鼓川,自北东向西南流经宣恩县的沙道沟镇,李家河乡和来凤县全境,于百福寺进入重庆,再经酉酬至石堤入湖南,到沅陵注入沅水。州内干流长163km,流域面积2687 km2,宣恩县境内河长89.9km,流域面积1228 km2,来凤县域流程89km。与本项目有关的水库电站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恩施 来凤 高速公路 阶段 施工图 总体 设计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6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