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适合幼儿教师使用.ppt
《早教-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适合幼儿教师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教-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适合幼儿教师使用.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第一章 音乐与学前儿童音乐,第一节 音乐,一、音乐的本质,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创造音乐形象,表现感情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社会审美生活的主观反映。,二、音乐的基本特征,(一)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五)音乐是表演的艺术,三、音乐的功能,(一)音乐的教育功能 1、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启迪智慧,诱发灵感(二)音乐的其他社会功能 1、保健功能 2、娱乐功能,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二、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能力是指个体从事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它包括从事演唱
2、、演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方面活动的本领。,音乐的感受力是指对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的体验能力。,音乐的表现力是指在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自己的声音或动作表达出来的能力。,(一)0-3岁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略),(二)3-6岁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第二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作用,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过程,是一种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儿童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观点,陶冶儿童的性情和品格,增强儿童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二、有利于开
3、发儿童右脑,增进大脑功能,学前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若能经常进行音乐活动,大脑右半球得到良好发展,整个大脑也就能在左右两个半球的紧密合作下增进其功能。,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1、促进儿童听觉能力的发展 2、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3、促进儿童注意、观察、记忆能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5、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6、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7、增进儿童身体健康,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智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一、激发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二、重视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三、指导
4、学前儿童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学前儿童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手段。儿童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才能在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和表达音乐艺术的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不能忽略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地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情感,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净化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品质。,四、注意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第三章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第一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
5、案例分析1,活动名称:韵律活动洗手帕(小班)活动目标:一、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合拍地做出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二、通过观察表演,理解并较准确地掌握两种洗手帕的动作。三、通过洗手帕动作,体验劳动后的愉快情绪。,案例分析2,活动名称:歌唱活动迷路的小花鸭(中班)活动目标:一、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学习用连贯、轻柔与跳跃、断顿的歌声加以表现。二、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三、初步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并一同合作、协调地进行表演唱。,课堂练习1,小树叶大班歌唱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知识、技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2、启发幼儿有表情地演唱,并创造性
6、地表演。3、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性,服从指挥。培养幼儿的个性、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克制能力。,课堂练习2,活动名称:中班打击乐活动小星星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按乐曲的音乐形象选择乐器和节奏型,进一步巩固对乐器音色的认识和辨别。2、学习看图形谱,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进行简单的合奏。3、初步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课堂练习3,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黑森林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1、学习安静倾听并观看教师随音乐进行展示的音乐结构图,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旋律及结构,并能听辨音乐每一乐句中的强音(老狼走路时的停顿)。2、学习用自己想出来的动作表现老狼和小动物不同的走路节奏,并尝试在分角色的表演和游戏
7、中用动作进一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3、体验并享受参与集体的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小树叶大班歌唱活动目标(修改),1、复习歌曲小树叶,在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关切和自豪两种不同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抒情、连贯”和“坚定、断顿”的唱法。2、引导幼儿进行即兴的歌表演。重点指导幼儿使用“抒情、连贯”和“坚定、断顿”的方式来体验和表现两段音乐中“小树叶”的不同心情。3、在教师扮演“树妈妈”的情况下,师生共同表演,以进一步强化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深厚感情。,二、活动过程的设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一般有两种组织结构:,三、制定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方案的基本格式,活动名称:小班歌舞活动
8、小小鸡 活动目标:1、感受并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2、乐意用歌声、动作、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3、在唱唱玩玩中学习音乐游戏小小鸡。活动准备: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2、“鸡妈妈”头饰一个、录音机及音带。3、事先已听赏过歌曲的旋律。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教师以实物小小鸡引起幼儿的观赏兴趣。(二)听赏活动 1、教师边播放小小鸡的旋律,边让幼儿观赏小小鸡。2、教师边播放小小鸡的旋律,边让幼儿欣赏教师模仿表演的小小鸡。3、教师根据小小鸡的旋律,表演唱完整的歌曲。,案例,(三)表现活动 1、幼儿听着歌曲旋律,用动作模仿小小鸡。2、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歌曲中的歌词,模仿做小小鸡“背
9、小包”、“戴小帽”等动作,提醒幼儿注意做动作时找空地方,不与别人碰撞。3、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录音一起学唱歌曲。(四)游戏活动 以一个简单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边唱边做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并体验活动和游戏的快乐。,案例一:歌唱活动新年好(小班)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2、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作出一些祝贺的动作;3、愿意参加活动,享受过年快乐的心情。案例二:歌唱活动小蜻蜓(中班)活动目标:1、体验三拍子歌曲优美、愉快的情绪,理解歌曲的表达;2、培养幼儿喜爱小蜻蜓的情感,知道爱护益虫。案例三:舞蹈教学秧歌舞(大班)活动目标:1、学习秧歌十字步基本舞步,动作合拍;2、欣
10、赏舞蹈过新年。,作业:目标修改,第四章 幼儿园歌唱活动,一、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一种文学。P99(旋律+歌词+节奏朗诵),第一节 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二、歌唱的表现形式,(一)独唱(五)领唱齐唱(二)齐唱(六)轮唱(三)接唱(七)合唱(四)对唱(八)歌表演,一、歌词的选择P101(一)内容与文学具有童趣并易于记忆和理解;(二)歌词内容应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教育;(三)歌词形式与内容应适于用动作表现。,第二节 歌唱活动材料的选择,(二)节奏较简单:时值的长短、节拍和速度P104(三)旋律较平稳:幼儿不宜唱旋律起伏太大的歌曲。,(一)音域较狭隘,二、曲调的选择,(四)结构较短小工整:幼儿
11、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长、大的歌曲。3-4岁:2-4个乐句为宜,总长度一般8小节左右。4-6岁:6-8个乐句为宜,总长度可增加到16-20小节。(幼儿歌曲多以一段体为主)(五)词曲关系较单纯:幼儿一般不宜唱词曲关系过于 复杂的歌曲。(一字一音的关系是主流),思想性、艺术性、丰富性、多样性 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 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三、歌曲的总体选择,一、由动作开始的活动设计(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是直接描述动作过程或是比较富于动作性的。),第三节 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词曲内容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语法结构单纯,清晰,具有某些语言游戏性质的歌曲,二、由歌词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歌曲内容所反映的是
12、一些简单的,幼儿可以一目了然的情境或事件。,三、由情境表演开始的活动设计,四、由故事讲述开始的活动设计,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也较复杂些。,歌曲中歌词的语言逻辑更加复杂,但情境性、故事性却又比较弱。,五、由歌词朗诵开始的活动设计,伴随着歌曲边玩边唱,在学玩游戏和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歌唱。,六、由游戏开始的活动设计,歌曲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的词曲动机。,七、由填充参与开始的活动设计,歌曲里带有副歌的,比较大型的歌曲。,八、由“副歌曲前置”开始的活动设计,幼儿用各种各样的奇怪的声音来玩唱歌曲。,九、由“无意义音节玩唱”开始的活动设计,歌词含义对幼儿来说不够明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早教 学前 儿童音乐 教育 适合 幼儿教师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