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doc
《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青岛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及6、7、8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凯蒂做了2个中国结,菲菲做了6个中国结,引出“倍数”的含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我认为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从而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达到融会贯通。再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
2、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师:同学们,你们会用小棒摆正方形吗?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在规定时间摆得多? 生: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小棒摆正方形。 师:谁愿意说说你摆了有几正方形?是几个几? 学生预设1. 我摆了1个正方形,是1个4。 2. 我摆了2个正方形,是2个4。 3. 我摆了3个正方形,是3个4。 师:摆3个正方形为什么就说是3个4?生:因为摆一个正方形
3、用4根小棒,是1个4,摆2个正方形就是2个4根,摆3个正方形就是3个4根,也就是3个4。师:把4根小棒看成一份,有3个4根,就有这样的3份。像这样3个4根,还有一种说法,你知道怎么说吗?.生:3个4还可以说成4的3倍。(学生有可能不知道,教师可直接说)师:因为每份是4个,有这样的3份,所以3个4也可以说是4的3倍。谁能像老师这样说?(指名说)生:“3个4也可以说是4的3倍”。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一)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师:2个4还可以怎样说? 生:4的2倍。 师:1个4呢? 生:4的1倍。师:哪位同学摆的是4个正方形,你来
4、说一说? 生:4个正方形就是4个4,也可以说成是4的4倍。 师:摆5个正方形呢?生:5个正方形就是5个4,也可以说成是4的5倍。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几个4根就是4的几倍。师小结: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有这样的几份,就可以说成4的几倍。师:现在请同位看着黑板说一说:几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几倍。 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1) ( )个为一份,2个3就是3的( )倍。 (2) ( )个为一份,4个2就是2的( )倍。 师:如果2个为一份,有3份,还可以怎么说? 生:2的3倍。师:如果3个为一份,有5份,还可以怎么说? 生:3的5倍。(二)探究“求
5、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第一行摆: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多少个?师:第二行有多少个呢?请你独立思考,动手摆摆看。 师:要求第二行有多少个,就是求什么? 生:第一行的4倍是多少。 师:第一行的4倍是谁的4倍? 生:2的4倍。师:求2的4倍还可以怎么说? 生:求4个2是多少。 师:怎样能清楚看出是4个2?生:以2个为一份,2个2个地摆,摆4份。 师:怎样列式呢? 生:24=8。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生:求4个2是多少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师小结:以2个为1份,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就是有这样的4份,就是有个2,求4个2是多少就可以用乘法计算。 2.变式练,猜一猜:第一
6、行摆:4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多少个?师:如果把第一行的2个变成3个,第二行也是第一行的4倍,猜一猜第二行摆几个?为什么?生:第二行摆12个,列式为34=12。师:这两题第二行摆的都是第一行的4倍,但摆的个数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生:第一题求的是2的4倍,第二题求的是3的4倍,第一行的数不同,所以它们的4倍也就不同。3.出示做一做: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第一行的5倍。第二行摆多少个?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要求第二行摆多少个,就是求第一行的5倍是多少,也就是求3的5倍是多少,3的5倍就可以转化成5个3相加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来计算,35=15。
7、 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怎样算? 生:转化成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1.拍一拍。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认识了倍,现在,老师想和一个最认真的同学玩一个拍手游戏,谁来?(请一名学生上台)请听要求: (1)我拍_,你拍的是我的两倍。(与一名学生互拍。) (2)现在我们一起拍,听:老师拍_,你们拍的是我的4倍。(3)同位的同学玩一玩,一个说要求,一个按要求拍手,要注意节奏,开始! 2.猜一猜。师:为了表扬大家,姜老师带来了很多水果!喜欢吗? 课件出示:有梨、香蕉、菠萝等。(1)梨的.4倍是西瓜的个数,猜一猜:西瓜有多少个? (2)菠萝的3倍是苹果的个数,
8、苹果有多少个? (3)西瓜的3倍是草莓的个数,草莓有多少个? (4)你们刚才是根据什么知识这么快就知道水果的个数? 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师:看着这幅图,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有关“倍”的知识提出像刚才那样的问题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 3.画一画。师: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会摆、会说还会算,你会画吗?现在,请拿出练习单,按要求画一画。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汇报。教师点评。四、全课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认识倍了吗?学会了倍的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倍的认识 1个4 4的1倍 2个4 4的2倍 3个4 4的3倍 24=8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 1
9、.引出“倍”,揭示课题。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 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
10、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 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 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
11、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这么简单吗?【评析: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图上圈一圈,有利于学生建立“倍”的表象。再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能圈出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数的几倍。有利于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3.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课件出示下图:谈话:你觉得下面的哪一幅图是表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是3倍、还是2倍呢?先认真地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交流。设疑:看来,在圈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去圈?得根据什么来圈?【评
12、析:教师提供反例,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和思辨,使学生认识到黄花不是随意圈的,要根据蓝花的朵数来圈,从而加深对“倍”的理解。】 课件出示:12朵黄花,没有红花。提问:我们再来看看,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引导:大家觉得有困难吗?小结:看来1份红花有几朵太关键了!提问:那就让你来猜,你猜猜红花可能是多少朵,再说说你又会怎么圈? 提问:如果红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在练习纸第3题上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交流:谁来说说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了?追问:如果把1份红花有4朵、6朵,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又会是怎样呢? 完成练习纸的第4、第5题。交流:你是怎么圈的?得出什么结论。提问:如果红花
13、只有1朵,黄花还是1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地圈一圈,再告诉我答案。交流:你能说说脑海中是怎么圈的吗?设疑:如果红花是12朵,黄花也是12朵,现在它们的倍数关系又怎样呢?交流:孩子们,黄花一直是12朵,那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出示上述蓝花3朵、4朵、6朵、1朵、12朵的5幅图)【评析:创设变式情境,不断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1份数”的重要性与关键性,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谈话:孩子们,我们每人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圆片,你能摆一摆,表示第二行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吗?摆完的同学可以跟小组的交流交流自
14、己的方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介绍方法。提问:还有不同的摆法吗?或者你还想到了什么不同的摆法?追问:咦,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都是表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怎么你们用的圆片个数并不一样呢?能具体说说吗?小结:只要第一行的1份的个数确定了,第二行就摆这样的几个几。 设疑:那如果要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该怎么想?5倍呢?10倍呢?【评析: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都是表示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为什么用的圆片个数却不一样呢?以此推动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完善对“倍”的认识。】四、总结延伸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师?今天?你们
15、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老师想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4下?请你们也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请注意你们拍的下数是老师的3倍。?生齐拍?你们拍了几下?怎样计算?师?掌声里都有“倍”的知识?可见“倍”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大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倍来解决的问题。把它记录下来好吗?倍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2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
16、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倍”的含义【学情分析】“倍”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一般乘除的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根据乘除知识中“份”的要领扩展而来的。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展应用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都赶来采摘,看小猴子的收获,你能看清苹果和桃子的具体个数吗。(出示乱摆的水果)指生对水果进行整理。让生比比水果的数量,发现什么了? 师:看这里,容易看清楚桃子和苹果的个数吗。 生:看不清 师:怎么办, 生:摆一摆
17、师:同学们看,桃几个?苹果呢?比比他们的数量,发现什么了? 生:苹果比桃多3个,师: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我们也可以说桃比苹果少3个。 师:以前我们学过用多少比较两个数量,这是一种比较的方法,其实除了比多少,还有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师板书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借助实物,认识“倍”。师:三个桃子圈起来看作1份(教师边说边圈),那苹果有这样的几份? 生:2份。师:桃子是3个,苹果的个数是2个3.我们就可以说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2倍。师:我们把三句连起来读一遍。(生读)师:谁想单独起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指生说(4人) 师:这里我用倍比较了哪两个数量。 生:
18、苹果和桃子师:我们以什么为标准看作一份 生:3个桃子2.对比分析,感悟“倍”。(1)师:小猴子还采摘了一些苹果呢,现在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几倍?生:3倍 师:是这样吗,拿出探究单,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出倍数关系 指名展示,说说为什么要3个3个圈,突出3个为一份。(2)师:如果再加上三个苹果呢,现在苹果的个数又是桃子的几倍?指生说。(3)师:(生说完后,师把苹果乱放),现在苹果的个数还是桃子的4倍吗。师总结:倍数关系比的是数量,怎么摆都可以。 (4)对比:师:观察对比三幅图。苹果的个数是5个3它是桃子的几倍, 10个3,20个3,你发现了什么?师:先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生:苹果的个数是
19、几个3,就是桃子的几倍。师:同学们现在认识倍了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倍的认识)【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景,以学生已有知识引出倍的概念,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认识倍。再改变苹果的个数,通过对比,使学生感知,苹果有几个3,那么苹果的个数就是桃子的几倍,有利于理解“倍的含义】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手指游戏,应用概念谈话:既然认识了倍,我们来玩个有关倍的小游戏,愿意吗?听清楚要求,老师出手指,同学们出的手指数必须是我的2倍,先仔细观察,等我说开始的时候,你再伸出手指。【设计意图:通过手指游戏,让学生伸一伸,想一想,说一说,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象直
20、观的建立倍的概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2、错误辨析,理解“倍”师:(课件出示小猪收获的水果),小猪说的对吗。生:不对,菠萝应该两个两个圈师:2个西瓜看一份,菠萝要2个2个圈,圈出3个2,菠萝的个数就是西瓜的3倍。3、对比分析,深化“倍”(1)引思:帮小猪纠正了错误,下面我们看看小狗的问题。生:没有桔子师:没有桔子,不能找倍数关系,猜猜,桔子可能是几个? 生:2个、3个、4个、5个、6个、12个师:这么多的猜想,我们一一来看看。桔子是1个,草莓的个数是桔子的几倍 生:12倍师:桔子是2个呢,用草莓摆一摆,摆出倍数关系。 生:草莓的个数是桔子的6倍。师:那桔子是3个、4个、6个,结论又是什
21、么样的呢,赶紧动手摆一摆说一说。(3)师:(设疑)草莓的个数始终没变都是12个,为什么他与桔子的倍数关系一直在变呢? 生:桔子的个数变了师:桔子的个数变了,也就是比的标准变了,倍数关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4)师:如果桔子的个数是5个呢,大家动手摆一摆。 生:2倍多2个师:当我们不能正好摆完的时候,草莓和桔子之间也是存在倍数关系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说苹果是梨的2倍多2个。你看用倍比较的范围更大了。【设计意图:创设变式情境,不断的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让学生在困惑中感受“一份数“的重要性与关键性,潜移默化地渗透函数的思想,使得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对“倍”认识更加深刻】4、有趣的倍数现象 (1)师:熊
22、猫用它收获的水果也摆了一个,同学们看,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生:苹果是梨的3倍师:按照三个苹果一个梨的规律再摆了一组,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几倍。 生:还是3倍,梨是2个,苹果是6个,所以苹果是梨的3倍。 师:再摆一组呢? 生:还是3倍。师:无论组数怎么变化,苹果和梨的倍数关系是始终不变的,真是奇妙的现象啊,其实倍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呢,以后我们会继续研究,有兴趣吗?【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排列形式(散乱的或与规律的),让学生学会抛开物品的排列方式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是比较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成组出现渗透比例思想。】(2)师:我们再来看一道,红条的长度是黄条的几倍?生:红条的长度是黄条的3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倍数 再认识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