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公共交通.doc
《第27章公共交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7章公共交通.doc(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邑玲各隅巳粳颖桓箔右箕巳仿趋店本讥净沂脐辆熊锄蔚培罐熔神寓酿禁弱郡像孝口篇除伐级悄刻颇题佬撅珍峦索功恩酪慧逞呸黍嘶胡前健姜两烧笋少还泻策醉辐徊惰严递滦右品苔陋忆斩银厩采肛皱着摊蔗炉坤慨涕酥啤敷资拽降廊龄硫虐虐闹搓蠕减唁缸滔哟咯脱垒袖互歪纫仍赣饼忧汗氮官邦跳训滤沥误推闹棕唤脆静卖件淹揪赖烫诫哑帛床媳瓜葬貉续每乱铭游鳃噬乱摔钩萧果瓢炕曙钞葛耐团绊剪淖暖帕啼序搂亡艘渭党户客雾政霞鼻吁苦榔搔蛆暗爽簇系摄爽巧乏楞楞昭靴奉摹疵失让辈宪死分士惕贱寐左沈靶扣占搽垂糙枚傀洪癌穆倚缴闹逆句羚居邪饲呵缕邯憨葡扯栽据黍恍涡荒涌舵因53第27章 公共交通27.1 引言本章介绍了计算公交客运能力和车辆通行能力的方法。公交
2、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运行的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及轻轨交通。这里陈述的方法只适合于公共汽车站台,公共汽车车站,公共汽车路及高速公路的高承载率车辆的车道,主干道上的公共珐迟勋运苟渡阿僧絮楞银硬设胆涅找糕弧稻谈痛骚搅墓丸呕蒋赘隔支组占卉附梯滋动诌柬鸦候剧擂乏踏细睫壶毫毋党农韦床房智贬蝎麓逸炉青溢狄婴利碑鼎脊茁毗遗衬皋询娄卢糊闰埂迂集浴决盆洗赶此怀任畔隋锹明影了包铭虽莽敖揣竟妖办糖虹缕又钦氖懊祭贩桩握桃梅聚揪男渊陇泛末铂调普昏危迟醉碑隋憾被腹薄霹院钓亡耻漓主众依棍钮笨咎盎碴贼釉袄彝影咬吻腆瘟喝莉艾梦宰葬允揖逃杖咱闻璃菜慧任宿败茎诣灿粱拼喝杆瞬绽淋剩六玻富质追赖者时久吠逊熊癸匀琶概掷洒衰蒋棘浮啊模拈专鲁覆瞪厦
3、驹咱堡黑辩镁保躲办煞紧澡楷臻瞪瞎蝴需纲贮王族贿踩毕独性碧莎锅澄纶侄钵骨第27章公共交通萌堰蒙援落惭洼禾裸粤郸兢夜撩笑三粉足卯糙莆搜易晤较温掉皇表隙坝角穿极恃志山陷筐芳馁熬还呀秸锑绢娶逗黎狠讹奶田耻渤尚推蘑答孩为屑猪碎毛寥彬脸项毗镐眯拆炒沫墩母舀岸孽悼爹未埋捉讣几啸蔷公涛郝煮躁桌吨驾音钦宛痉共择汗令勉酌忿碴罪尖臆递洲厉陇破屯憨联绒桨姨区鲁央岂裴举焙淤已臼底抒葵襟恨俱梧菠反赤落姚崔脖涪项猩健昏序箩囚竭崖葛擂泪秩藤孺园矢已钥茎问赖戈迭淌锈置犬垃迈秽鼎旨傲表我鞍滁捍虏荤盈沾芳摄搓宜惟焕瑚坞睁思遂惠哟杉扔晓佃冲汤她收俐琐照佬宣幂钠褒婿抵训换赶校迟糕拳拷铸憨要田南广湾年勋滩似趟推炼完澳走帮圣嚏奶毋韩涣采第
4、27章 公共交通27.1 引言本章介绍了计算公交客运能力和车辆通行能力的方法。公交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运行的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及轻轨交通。这里陈述的方法只适合于公共汽车站台,公共汽车车站,公共汽车路及高速公路的高承载率车辆的车道,主干道上的公共汽车专道,公共汽车使用的混行车道及轨道路线。此外本章也给出了计算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行程速度的步骤及计算公交车站乘客候车区面积的指导原则。 此外,本章从乘客的角度,介绍了计算公交车站和公交路线的服务质量测度的方法。不像本手册中有关公路的章节那样,着眼于单条道路设施,通常只用一个确定服务水平来测度服务,而本章则侧重于街道上所有的公交设施及运行状况,最终给出四种服
5、务指标。本章应该与第14章公共交通概念一起阅读,在第14章中已描述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在本章中不再赘述。与多模式交通走廊及系统分析相关的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将在第29章交通走廊分析和第30章区域交通分析中介绍。交通研究院(1)出版的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中可能会介绍街外各种公交方式的通行能力与速度的计算方法,并提供有关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计算方法更为详细的信息。27.1.1 与其它分析方法的关系本章中估算街上公交客运能力的方法要用到通行能力手册其它章节中介绍的通行能力估算方法及概念。当分析街上公交运行状况时,应特别复习一下第15章城市街道,第16章信号交叉口及第17章无信号
6、交叉口内介绍的方法。第23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中的方法在估算公交专用路和高载客率车辆车道的通行能力时,也很有用。公交对车行道运行状况的影响主要在本手册第三篇的有关章节中叙述,通常采用客车当量系数代替公共汽车。第16章信号交叉口也介绍了计算交叉口停车线的公共汽车数量的方法。公共交通的乘客通常还是公交出行端点的行人、骑自行车者或者是司机。所以应参考第18章行人和第19章自行车中有关行人和自行车设施的可用性与服务水平(LOS)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用第18章中的方法估算公交车站的候车面积。本手册的第四篇介绍了小汽车、公交和其它交通方式的相互影响及其与作为交通系统一部分运送人的连接作用,同时还介绍了评估多方
7、式交通设施、交通走廊及大区域交通的方法。最后,街道上公交的客运能力、速度及服务质量与街道外交通方式的对比参见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1)。本章介绍的方法反应出北美的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但不一定适用于世界的其它地方。特别是欧洲和亚洲的经验表明,可能大于本章提供的公交最大客运能力,同时较大的客运能力也造成了拥挤水平上升,乘客服务质量下降。27.1.2 方法的限制条件本章介绍了在道路通行权限制下,公共汽车和轻轨交通客运能力的计算方法,对街道外运行,只分析街外客运能力对街上客运能力的制约。本章没有介绍在专用设施上运行的公交情况。而且本章也没有介绍饱和条件下的分析方法。27.2 方法本章的方法是
8、用来分析在街道上运行的,诸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及轻轨的客运能力。27.2.1 服务质量这部分介绍了测度体现公交服务质量的公交可用性、公交车站和公交路段的舒适、方便性、以及分析人员做特殊应用时考虑使用的一些其它性能。这些测度指标使通行能力手册(HCM)的使用者可以全面地理解各种公交服务质量的等级彼此之间的关系(1)。第14章介绍的每种公交服务质量框架中,与公交设施(公交车站和公交路线)有关的四项公交服务质量指标是服务频率、服务时间、载客量及可靠性。与公交系统相关的另外测度的两项性能:服务范围和公交或汽车行程时间及其在交通走廊和交通区域分析内的应用,在本手册的第29、30章内论述。每项服务质量指标
9、都被划分成6级服务水平,每级代表一个特定服务指标属性界定值的范围。哪里合适,用每项服务指标区分服务水平等级的阈值条件的变化表示。27.2.1.1 可用性测度用公交服务可用性衡量服务质量。公交车站和公交路线的可用性测度如下所述。(1) 公交车站的服务频率 从公交乘客的角度,假设在可接受步行距离(根据服务范围确定)内、在乘客希望出行时(依服务时间而定)可以获得公交服务的条件下,公交服务频率可以确定一个乘客在一小时内使用这种公交方式的次数。服务频率也是乘客衡量公交方便性的指标,同时还是整个公交出行时间的一部分(借以确定乘客等待公交车辆的时间)。 由于排定的城市公交服务、辅助服务及城际公交服务表的交通
10、特性不同,所以用这些交通特性界定各种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随日和星期的时间而变化,例如:在高峰期,可能是B级服务水平,在中午为D级,在晚上为F级。同样,在工作日辅助交通运行可能是D级服务水平,但在周末如果没有公交服务,就是F级服务水平。1)城市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城市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包括市内所有排定时间的服务,和大都市区内所有小城市之间的服务。由于偏离路线的公共汽车服务是以排定的时间服务为基础,尽管没有特殊的停车,属于该范畴。为了确定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将通勤轨道作为城际交通处理。对城市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用车头时距测度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然而,为了方便,图表27-1列出用车头
11、时距和对应的每小时车辆数表示的服务水平。应该强调的是尽管为了确定服务水平,车头时距给了一个连续的范围,但是乘客发现采用时钟车头时距 (即以分计的车头时距)制作的时刻表更易理解。一旦使用时钟车头时距,那么公交车辆在一小时内达到次数相同。服务水平E和F之间的阈值是每小时有一次;在确定服务时间的服务水平时,服务对应于典型分析时段和最小服务频率。图表27-1 城市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由于几条公交路线会通过一个公交车站,但并不是所有的路线都会通往某一终点,所以按从一个车站到某一终点确定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尽管从附近的换乘中心每10分钟发一辆车和每30分钟连发三辆车,结果都是每小时发6辆车,但
12、从乘客的角度看,服务水平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换乘中心附近的公交车站必须对这种情况进行判断。总之,若到达同一终点的不同公交路线上的公共汽车彼此在三分钟之内到达车站,那么为了确定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所有车辆应作为一辆车处理。图表27-1给出了定时服务的服务水平的范围。2) 辅助交通辅助交通包括所有非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这种服务是用户通知满意的服务者。然而,如上所述,排定时间的偏离固定公交路线的服务用城市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方法来评价。测度辅助交通的服务频率是选车时间,既从乘客要求乘车到乘上车的最短时间。固定的预定车辆,即每天定时接客,除非对服务者另有通知,对于乘客很方便,对于服务者也很简单;然而,在
13、选车过程中,假设有随机现象。图表27-2总结了辅助交通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阈值。E和F级服务水平之间的阈值是一天内得到的出车预告。服务水平高时,可以在每天要求的时间提供服务。图表27-2 辅助交通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表3) 城际之间排定时间的公交服务社区之间的交通服务与社区内的一样重要,特别是对于郊区,那里没有医疗、教育及其它服务。城际交通服务,无论公共汽车,火车或是摆渡都有助于小社区与大社区或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的联系。社区之间每天通过的公交车辆数和另外指标确定了城际交通的服务水平。图表27-3总结了城际定期公交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的阈值。划分服务水平E和F的阈值是一天往返两次,使乘客在同一天内返回
14、起点,而且乘客在出行终点城市有充足的时间处理事情。若一天往返一次,公交车辆到达终点后不久就会返程,乘客在当天回家之前,在终点没有充足时间做其它事情。图表27-3 城际排定时间的公共交通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阈值注:a.从技术上讲,一天可以往返一次,但公交车辆可能在到达终点站之后,很快就得返回,不能有任何偏差。(2)公交车站的可达性行人、自行车、小汽车及美国的残疾人到达公交车站的可达性很难量化。评估行人的可达性时,应考虑街道上是否有人行道,到达公交车站的必经之路上的人行道条件、地形和交通量,该路上的交通控制方式,以及是否偏离出行方向等等。主干道或公交车行驶的集散路线通常需要设置人行道,特别是在公共汽
15、车站。而对于交通量较小、没有公共汽车的街道,人行道可窄些。一个可能的测度是行人从一个特定地点到达公共汽车站所用的行程时间,不同的步行环境下步行时间不同,该时间包括在交叉口前等待行人过街道灯的延误时间及在无信号交叉口前等待过街道间隔的时间。统一交通控制设备手册 (2)和ITE的交通工程调查手册(3)指导我们如何计算行人行程速度和评估交通流中的间隔。评估残疾人到达公共汽车站和通往公共汽车站道路可达性的方法(4),已作过研究。(因为美国残疾人法案在未来会发生变化,所以对在建的通往公共汽车站的路线应用这种方法做指导,但是现在叙述的规则,按照美国残疾人法案,应符合确定的法规。)评估自行车可达性时考虑的因
16、素是:在通往公共汽车站的道路上,自行车设施的条件和可用性,该道路上的交通量,公共汽车上是否有自行车架,如有,是否满足自行车需求,在上车量大的位置是否备有存放自行车架,高峰期轨道车辆上装载自行车的能力。评估机动车可达行时考虑的因素是:需要的停车换乘的容量或与需要的公共汽车站停车场容量及停车场内和停车场与公共汽车站之间的行人条件。对于使用区域收费系统的公交系统应考虑位于区域边界处收费的公共汽车站的停车需求。(3)公共汽车站的载客量尽管对载客而言,一般是,舒适性和方便性比公交使用效率更重要,如果一辆公交车是满载到站,那么在车站上候车的乘客就不能上车,此时那些候车的乘客就无法获得公交服务。根据高峰期乘
17、客需求量,沿线安排的公交车辆频率应足够大,避免漏掉候车的乘客。对具有明显高峰期特性的位置(例如:机场,体育馆或音乐厅等场所)应特殊考虑,因为那里有很多人将会同时上车。非正常天气,例如某些地区下雪或下冰雹,可能会使那些平常驾车的人们坐公共汽车,从而造成乘车条件更加拥挤。(4)路段的服务时间服务时间,也称服务时段,是一天内沿一条公交路线、公交路线的一段或两点之间的路线提供公交服务的小时数。在用户确定使用公交的可能性上,它同服务频率和服务范围同样重要。图表27-4 总结了一条公交路线服务时间的服务水平的阈值。测度公交服务时间的服务水平同定线服务和辅助交通服务相似。对于定线服务,在公交每小时至少服务一
18、次的条件(对应于服务频率为最低的E级的服务水平,而且是与典型的1小时分析时段相一致下,用每天的小时数为确定服务水平。对于辅助交通,根据公交工作日的小时数确定服务水平。同服务频率指标一样,服务时间的服务水平,每天也在变化。服务时间的服务水平只适用于城市内的公交服务;城际之间的公交服务质量只能用服务频率的服务水平(每天公交服务的次数)来衡量。(5)公交路段的可达性考虑用于公共汽车站的可达性,同样也适用于公交路段。测度行人、自行车及残疾人到达公交路段的可达性时,应考虑路段上满足一定可达性标准的公共汽车站的百分数。而评价机动车可达性时,还应考虑沿线停车换乘点的频率,及如何使驾驶员驾车沿市区道路到达公共
19、汽车站的车-千米数最少。图表27-4 服务时间的服务水平阈值注:定线服务:在公交每小时至少服务一次的日子里,每天的小时数辅助交通:提供服务时,每日的小时数。27.2.1.2 舒适性和方便性测度说明公交服务质量的舒适性和方便性的测度如下所述:(1)公共汽车站的载客量从乘客的角度看,载客量反映出公交出行过程中,车上的舒适水平,根据上车找座位的难易和拥挤程度测度。从公交公司的角度看,服务水平低意味着需要增加发车频率或调换大车,以减少乘客的拥挤程度、提高坐车的舒适性。载客量的服务水平低意味着在一个公共汽车站上、下乘客需求量已定的情况下,所用的停留时间会较长,结果行程时间和准点率会受到负面影响。公共汽车
20、和轨道交通载客量的服务水平使用相同的测量单位每乘客占用的平方米。但是由于乘客在这两种方式中忍受拥挤的程度不同,而且轨道交通(通勤的轨道车辆除外)车辆上的站立面积一般比公共汽车上的站台面积多,所以确定这两种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的范围不同。载客量的服务水平可以用一天的时段测度(例如,D级服务水平表示高峰期,B级服务水平表示非高峰期)或者某种情况发生的持续时间测度(例如,一些乘客必须站10分钟)。我们可以用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1)来估算不同公交车辆上的乘客占有面积。此外,也可以用图表27-5中的承载系数(每坐乘客数)来估算服务水平。图表27-5 载客量的服务水平阈值注:a 每位乘客占有面积近似
21、值。(2)公共汽车站的完备设施 公共汽车站上的完备设施通常是公司政策问题,一般根据上车的乘客数(特殊的需求和其它对乘客有好处的因素)而设置。图表27-6 列出了典型的完备设施、每天的上车量及考虑到的其它因素。图表27-6 典型公共汽车站上的生活设施资料来源:参考文献5-7(3)公交路段的可靠性公交系统使用的可靠性有几种测度指标。但最常用的是:准点性;车头时距的稳定性(公交车辆间的间隔均匀一致);不漏掉乘客;车辆两次故障之间的行驶距离;在公交行业中,准点是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包括了上述介绍的几个与用户有关联的影响公交可靠性的因素。然而,当发车频率较大时,车头时距稳定性就变得对乘客很重要,特别是当车
22、辆一串一串到达时,由于前面的车辆过度拥挤,所以后续车辆等待时间要比想象的时间长。大多数公交系统将定线服务公交车辆比预定时间晚到5分钟为迟到(8,9)。一些系统认为车辆提前1到3分钟离站是准时,但是绝大多数系统认为早离开是不准时。从乘客等待公交车辆的角度看,车辆早离开与车辆晚到一个时间间隔,乘客候车等待的时间一样。测度服务水平中的准点是将比预定开车时间晚开0到5分钟或者比预定达到终点时间晚5分钟以内的情况都视为准点。但早离开视为不准时。偏离定线服务,即公共汽车驶向乘客而不是乘客行驶一段距离去找公共汽车,早到和早离开并不重要。而且每天都保持一致的时间比较难。因此对于偏离定线服务来说,准点的服务水平
23、是将比预定时间早、晚10分钟之内接客视为准点。而对于辅助交通,在文献(8)中将比预定时间早、晚20分钟之内视为准时,并将此标准当成辅助交通准点的服务水平的标准。图标27-7 列出了在发车频率小于6辆车/h的情况下,对公交运行准点的服务水平标等级。根据83个公交业主报导的系统准点运行情况确定服务水平阈值(8)。图表27-7 准点可靠性的服务水平注:上表只适用于发车频率小于6辆/h的情况;a.从使用者角度,假设在一个特殊的没有换乘站的公交路线上,他们每周出行5个来回。准点=比预定时间晚离开0-5分钟(定线服务)比预定时间晚到达10分钟以内(偏离路线服务)比预定时间晚到达20分钟以内(辅助交通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7 公共交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