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课件.ppt
《《感觉和知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和知觉》课件.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思考,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P52,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过程,认识过程,一、感觉二、知觉三、记忆四、思维五、想象,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剌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怎样理解感觉?,第一,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物质条件:感觉器官(眼、耳、鼻等)和客观事物(刺激物),而且,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
2、于感觉器官时才能产生。如果只有感官而没有客观事物,或者只有客观事物而没有感官,都不能产生感觉。,怎样理解感觉?,第二,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反映,感觉反映的这种直接性,意味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感觉为开端的。,怎样理解感觉?,第三,感觉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作用于人的感官。,怎样理解感觉?,第四,感觉还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重量、硬度、声音、温度等等,并不是对客体整体属性的认识。,怎样理解感觉?,第五,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但是从感觉的形成和表现来看,感觉也具有主观色彩。人与人之间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对象的感觉是不同,感觉会受到个体的经验和习惯等因
3、素的影响。,二、感觉的意义,三、感觉的发展,从种族的起源来看,感觉的发展是有机体积极适应环境的结果。南美洲的四眼鱼。感觉在个体身上的发展,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生活实践对感觉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影响着人的感觉的发展。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有十分发达的味觉和嗅觉等。他们的感觉机能都是在长年累月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南美洲的四眼鱼,这种鱼经常生活在浅水里,寻找水面上的食物。因而这种鱼的眼睛便由一条横格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看空气中的东西,下半部分看水中的东西;每一半的结构也不同:上半部分有透镜状的水晶体,下半部分有球状的水晶体,由于长期适
4、应空气和水中的不同环境,便造成了这样奇特的眼睛结构。,第二节 感觉的分类,(一)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属性的感觉。属于这一类感觉有:视觉、听觉、肤觉、味觉、嗅觉。(二)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1、视觉(获得80的信息),(1)视觉的生理机制,视觉是以眼睛为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征的感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微毫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广波。,(1)视觉的生理机制,眼睛是视觉的器官。眼的前部包括角膜、水晶体、瞳孔,起折射光作用和控制光量的作用。眼的后部是视
5、网膜。视网膜是感光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感光细胞是视觉的感受器,有两种,一个是椎体细胞,位于视网膜的中心,是明适器官,能够分辨颜色,反映物体细节;另外一种是棒体细胞,位于视网膜边缘,不能分辨颜色,但可以感受弱光,是暗视器官。,视觉产生的过程,可见光 视网膜 化学反应 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 视觉,(2)视觉的基本现象,1、明度 明度(brightness)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在一般情况下,光线越强,看起来越亮;光线越弱,看起来越暗。,(2)视觉的基本现象,2、颜色 颜色(color)是由可见光的波长决定的一种视
6、觉经验。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波长为700nm的光看起来是红色的,400nm的光看起来是紫色的。对于不发光的物体来说,它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光波所对应颜色决定的。,(2)视觉的基本现象,3、饱和度 饱和度(saturation)又称为浓度,是指颜色的程度,决定于光波的纯度,表现为颜色的鲜明程度。至于不发光的物体,浓度是由物体表面所反射出来的光波中,决定其色调的光波所占有的比例决定的,所占比例越高,饱和度越高,颜色看上去就越浓,越艳。,色光的混合引起视觉现象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有:,1)互补律,若两种色光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则这两种色光为互补色,分别位于颜色环的相对端
7、。2)间色律,两种非互补的颜色相混合产生一种中间色,其色调由原来两种颜色的比例决定。3)替代率,以任何方式混合生产的颜色相同的混合色,可以互相替代,而不受原来被混合颜色的具体光谱成分的影响。,4、色觉缺失 色觉缺失包括色弱与色盲 色弱者能够区分光谱上的各种颜色,但对颜色的感受性较低 色盲分全色盲和部分色盲。全色盲者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部分色盲可分为红一绿色盲和黄一蓝色盲。前者较为常见。他们将短波部分看成蓝色,将长波部分看成黄色,后者将短波部分看成绿色,将长波部分看成红色。,色盲常为先天的因为色觉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具有伴性遗传的特点女子多为色盲基因的传递者。视网膜疾病、视神
8、经障碍、维生素缺乏等,会造成后天的色盲。,(3)其他视觉现象,1、视觉对比 视觉对比(visual contrast)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有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是由于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明度感觉的变化。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因为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上的变化,颜色对比会使物体的颜色向其背景颜色的补色变化。,颜色对比,2、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是指由于光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明适应是指从暗环境进入亮环境,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暗适应是指从亮的环境进入暗环境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暗适应:感受性升高,白天
9、进入黑暗环境,视物不清,间隔一段时间,视物清楚,3、视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视觉后像: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会看到一个发亮的灯泡。,2 听觉(获得11的信息),听觉,适宜刺激:16-20000Hz的声波,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听觉的生理机制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音。中耳:鼓膜受声音压迫机械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将声音传到卵圆窗。内耳:耳蜗是人的听觉器官。机制:外耳聚集声波中耳中的听
10、小骨起传导作用内耳耳蜗将声波转为神经冲动听觉中枢,耳的结构图,听觉现象,1、听觉适应与听觉疲劳听觉适应是指对作用于耳的频率的声音产生选择性的适应,而对其他未作用于耳的声音并不产生适应。听觉适应所需的时间短,恢复也很快。如果声音较长时间持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则称为听觉疲劳。听觉疲劳需要声音作用停止后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听觉疲劳经常性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听觉现象,2、声音的掩蔽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被其他作用于其的声音受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不再被听到。例如,在夜晚安静的房间内,我们可以听到闹钟的滴答声,而在白天时,由于外界的噪音和房间内的说话声等其他声音,闹钟的滴答
11、声就被掩蔽了。,3、嗅觉和味觉,嗅觉内涵: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嗅觉的适应性味觉: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味蕾分布,4、肤觉,肤觉概述内涵: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种类: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触压觉内涵: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种类: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压觉(皮肤明显变形)温度觉温度觉包括冷觉、温觉和热觉,刺激温度的范围是1060,超过这个范围不产生温度觉,而会引起痛觉 痛觉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二)内部感觉,指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12、内部感觉,1.动觉动觉:身体运动的信息,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2.平衡觉平衡觉: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其感受器是前庭器官。3.内脏感觉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感受器位于各脏器的壁上。,第三节 感觉的基本规律,一、感觉强度对刺激强度的依从性,(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人的感官
13、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S=1/R,S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一般说来,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受性都很高。在黑暗而空气清鲜的夜晚,人们可以看见30英里外的一支烛光,它的强度相当于10个光子;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们能够听到20英尺远处的手表滴嗒声,人也能嗅到一公升空气中散布的1/10万毫克的人造麝香的气味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
14、也成反比,韦伯定律:,韦伯定律(Webers law):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中等强度的刺激。,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2、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3、生活条件和劳动实践对人的感受性的影响,(一)感觉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它的规律是: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能提高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降低感觉的感受性。,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觉和知觉 感觉 知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