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膜间皮瘤.ppt
《恶性胸膜间皮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胸膜间皮瘤.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恶性胸膜间皮瘤,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张力,3,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源于胸膜间皮表面的恶性肿瘤,4,解剖图,5,解剖图,6,MPM发病率不断上升过去10年每年上升50%20102020年达高峰美国每年新病例3000例,死亡400例,中国&协和,我国文献报告 1024例 男性 675例 女性 349例 发病率 0.02/10万 0.03/10万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4年 恶性间皮瘤 37例 MPM 21例 腹膜间皮瘤 16例,8,致病因素,石 棉,9,云南大姚县80年代开采青石棉,MPM发病率 19771983 85.0/
2、10万 19871995 177.5/10万,10,石棉暴露史,青石棉 致癌作用最强 铁石棉 温石棉 尚不清,11,非石棉因素(1),矿物纤维 沸石 矿 物 镍、二氧化硅、铍 放射线 有机化合物聚胺基甲基乙酯、黄霉属物(黄 曲霉素B1相关复合物)、氧化乙烯 N-甲基-N-亚硝基脲类3-甲基胆蒽、甲基 亚硝脲、1-硝基-5,6-二氢尿嘧啶、乙烯雌酚、石油、液态石蜡,12,非石棉因素(2),病毒:禽白血球增生病毒、猿病毒 慢性炎症:复发性肺部感染、结核性胸 膜炎、复发性憩室炎、家族性地中海热 职业暴露:鞋、皮革、纺织厂工人、石 化工人、石匠或职业暴露于铜、镍、橡 胶、玻璃纤维和粉末 致癌辅剂:3-
3、甲基胆蒽-石棉、N-甲 基-N-亚硝脲-石棉 遗传因素,13,SV40感染,猿病毒Polyoma simian virus MPM中71%含有SV40 SV40阳性预后不良 抑癌基因异常,14,遗传学,土耳其Cappodocian区域显示了 MPM的遗传易感性 易感家族中50%死于MPM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染色体1p,3p,9p和6q缺失、22号 染色体缺失,15,病 理,上皮型 50%预后较好 肉瘤型 35%侵袭性强,生存6月 混合型 15%结缔组织型 易误诊,预后差,16,恶性上皮型(1),17,恶性上皮型(2),18,恶性上皮型(3),19,恶性肉瘤型,20,混合型,21,电镜表现,22
4、,与腺癌鉴别,项 目 MPM 腺癌(%positive)(%positive)粘液卡红 35 5060PAS 偶 60奥辛兰 3050 罕见(hyaluronidase digestion),23,超微结构,24,电镜表现,25,免疫组化,26,免疫组化,27,症状,隐匿石棉接触史10-35年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盗汗、乏力、纳差发热血性胸腔积液60-80%,28,影像学,大量胸腔积液 90.4%胸膜增厚包绕肺组织52.4%胸膜处有多个大肿块肺内多发小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气胸胸壁结节,29,胸壁结节,30,胸膜大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31,胸腔积液,32,肺内结节,33,诊断(一
5、),病史 胸CT MRI优于胸CT,能清楚显示被胸水掩盖的 MPM;纵隔、膈肌及膈下腹膜受累情况 PET 有利TNM分期,34,诊断(二),胸膜活检 胸水特点:-粘稠、血性、比重高、蛋白含量高、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增高-大量增生间皮细胞%-找到间皮瘤细胞,35,胸腔镜,36,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4)37例间皮瘤临床表现,37,MPM治疗,方 法手术+术前化疗单纯手术单纯化疗GEM+DDPCAP(CTX+ADM+DDP)CBP+紫杉醇 NVB+CBP GEM+DDP+紫杉醇,例数14 6 6 4 3 1 1 1,38,6 例 随 访,2例死亡 存活 8个月 14个月 4例生存 均接受手
6、术+化疗,2例分别存 活36个月、53个月;1例 63个月,术后接 受GEM+DDP5;1例疗后2年患NHL失访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期,39,分期,IMIG系统于1994年由国际胸膜间皮瘤研 究组制订 2002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已采纳了该 分期系统 IMIG系统利于确定治疗模式,40,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分期系统国际间皮瘤研究组(IMIG)对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1),T 原发瘤及其程度Tla 肿瘤局限于壁层胸膜,包括纵隔和横膈胸膜;脏层胸膜未受累及。Tlb 肿瘤累及壁层胸膜,包括纵隔和横膈胸膜;脏层胸膜也散在肿瘤病灶。T2 肿瘤累及全部胸膜表面(壁层胸膜、纵膈胸膜、横膈胸膜、
7、脏层胸膜),横隔和/或脏层胸膜肿瘤互相融合,或者肿瘤从脏层胸膜侵犯下面的肺组织T3 肿瘤为局部晚期,但有可能切除,肿瘤累及所有胸膜表面并累及筋膜(覆盖、支持或连接肌肉或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薄膜);肿瘤侵犯胸腔其他部位形 成单一可切除的肿块;累计及心包。T4 肿瘤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累及所有胸膜表面,胸壁有肿瘤弥漫侵犯或形 成肿块,伴有或不伴有肋骨破坏;肿瘤直接穿破膈肌浸入腹膜;肿瘤直接蔓 延至对侧胸膜;肿瘤直接蔓延至一个或多个纵隔器官;肿瘤直接侵犯脊椎;肿瘤侵犯心包膜的内层并伴有或不伴有心包积液,或者累及心肌。,41,N 淋巴结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至同侧气管肺或肺门淋巴结 N2
8、 转移至纵隔或气管隆突(位于气管 分叉下方)淋巴结 N3 转移至原发瘤对侧淋巴结 M 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IMIG 分期标准(2),42,临床分期,43,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T 原发瘤及其程度T1 原发瘤局限于同侧壁层胸膜或脏层胸膜T2 肿瘤侵犯任何下述结构 同侧肺、皮下组织(筋膜)横膈、心包T3 肿瘤侵犯任何下述结构 同侧胸壁肌肉、肋骨、纵隔器官或组织T4 肿瘤播散到任何下述结构 对侧胸膜、对侧肺脏、腹腔内器官、脊椎、颈部组织,44,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恶性间皮瘤的分期标准,N 淋巴结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转移至同侧气管肺或肺门淋
9、巴结N2 转移至纵隔或气管隆突(位于气管分叉 下方)淋巴结N3 转移至原发瘤对侧淋巴结M 转移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45,分 期,46,恶性胸膜间皮瘤的Brigham分期系统,胸膜间皮瘤可切除,无淋巴结转移 胸膜间皮瘤可切除,有淋巴结转移 胸膜间皮瘤不可切除,侵入胸壁、心脏、横膈或腹膜腔,有或无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47,恶性胸膜间皮瘤Butchart分期系统,分期 具体描述 胸膜间皮瘤位于左侧或右侧胸膜 腔,也可能累及同侧横膈 间皮瘤侵犯胸壁或纵隔结构(如食管、心脏、胸膜等)间皮瘤穿透横膈进入腹膜腔或腹膜 胸壁的淋巴结也可能累及 有远处转移证据,48,综 合 治 疗,治 疗,49
10、,MPM治疗模式,50,外科治疗,MPM中约1015%可手术肿物局限 外科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率15%手术方法 胸膜剥脱术、胸膜外肺切除术术后生存 6.7 21个月上皮型间皮瘤:手术+放疗+胸腔内化疗,中位生存15个月。2年生存率 41%,51,放射治疗,MPM进展期 因肿块引起的症状早期胸穿刺部位胸部手术疤痕,52,MPM化疗,只接受支持治疗:中位生存期 67个月单药化疗:有效率 039%中位生存期 6.8个月,53,治疗MPM的单药有效率超20%极少,药 物 病人 缓解(%)阿霉素 66 11表阿霉素 69 12米托蒽琨 62 5顺铂 59 14卡铂 88 11长春瑞宾 43 0紫杉醇 35
11、 9环磷酰胺 16 0,54,药物治疗,55,治疗MPM联合药物有效率,联合方案%表柔比星+5氮杂胞苷 29表柔比星+异环 24表柔比星+顺铂 28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达卡巴嗪 7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达卡巴嗪+长春新碱 21顺铂+吡柔比星 15顺铂+丝裂霉素 31顺铂+丝裂霉素+VP16 385FU+Alimta+顺铂 41,56,化疗治疗MPM的突破,健择顺铂 Alimta顺铂,57,健择+顺铂期试验(n21),项 目 结果 PR 47.6%SD 42.9%PD 9.5%中位缓解期(周)25平均生存期(周)41显著症状改善 57.1%,58,Alimta的作用机制,独特的多靶点作用机制,胸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性 胸膜 间皮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