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ppt
《审计: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6,1,审计,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2006,审计,2,第一节 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概念(一)何谓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可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包括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以及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2006,审计,3,(二)审计证据与司法
2、证据(三)审计证据与自然科学实验证据,2006,审计,4,二、审计证据的种类和特性,在审计实务中,通常是针对每项财务报表的认定来获取证据。不同程序可提供不同的审计证据,而不同的审计证据可用来证实不同的报表认定。(一)审计证据的种类 按照审计证据的外形特征来划分,审计证据可以分为:1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检查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在证明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方面证明力最强。,2006,审计,5,2书面证据 基本证据书面证据是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各种以书面文件为形式的一类证据。它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原始凭证、会计记录(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各种计算书和明细表)、各种会
3、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知书、报告书、函件等。书面证据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两类(1)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所编制的书面证据。有较强的证明力。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CPA的外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但为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CPA的书面证据;CPA为证明某个事项而自己动手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2006,审计,6,(2)内部证据内部证据是由被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包括被审单位的会计记录、被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及其他内部书面文件。(1)会计记录(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3)其他书面文件内部
4、证据的可靠性视其是否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承认而异、或者仅在内部流转时也视其内部控制好坏而不同。,2006,审计,7,3口头证据 口头证据是被审计单位职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提问进行口头答复所形成的一类证据。是审计人员本人无法亲眼目睹或亲临现场查到的,而向发生情况或事件的见证人收集来的意见、看法、说明及答复等口头陈述资料。4环境证据 也称状况证据,指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包括:(1)有关内部控制情况(2)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3)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2006,审计,8,除此分类方法之外,还可根据其他不同的判断来划分:根据审计证据的来源来划分,将审
5、计证据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外部证据;根据审计证据问题相互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基本证据、佐证证据和矛盾证据;根据审计证据的特征,从质和量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定性证据和定量证据。,2006,审计,9,(二)审计证据的特性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应具有的两大显著特征 1充分性 充分性指审计人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在数量上足以证明其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它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最低要求。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2006,审计,10,2、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
6、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2006,审计,11,(1)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要符合审计目标的客观要求,即与审计目标相关。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一)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二)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三)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2006,审计,12,(2)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审计证据具备相关性,只是说明其在性质上具有证明作用,而证明力的强弱程度,则要根据证据的可靠性大小来判别。,2006,审计,
7、13,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性质和及时性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一)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二)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三)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四)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五)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006,审计,14,(六)如果针对某项认定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
8、力。在运用以上原则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可能出现的重大例外情况。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可靠。,2006,审计,15,注意: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的控制的有效性。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2006,审计,16,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
9、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CPA如果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应视实际情况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06,审计,17,3、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充分性。审计证据质量越高,即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可能越少。取证应以精取胜,而非以多取胜。注意: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2006,审计,18,4、有关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
10、当性。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换句话说,职业怀疑态度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证据进行批判性评价。注册会计师不能假定“管理层是诚实的”,而应当考虑他们不诚实的可能性。,2006,审计,19,四、审计证据的获取(一)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一)检查记录或文件;(二)检查有形资产;(三)观察;(四)询问;(五)函证;(六)重新计算;(七)重新执行;(八)分析程序。,2006,审计,20,1.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 第五 证据 审计工作 底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