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新课程的教学技能.ppt
《实践新课程的教学技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新课程的教学技能.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践新课程的 教学技能,李 同 胜临沂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邮箱:电话:2060213,1.学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强化自身的学术底蕴善于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学会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会合作,案例1:想起了语文教师的指点,上中学时,由于作文中谈到了史记,且运用了同一时期的两个典故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兴趣。他给我的作文评语写得很长,最后一段话被我剪下来贴在了日记本上,长久地保存了下来。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觉得耐人寻味,中国古文化向来文史不分。史记是文史并重的经典,篇篇值得细读,但我更看重的是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司马迁把项羽写活了,把一个失败者写成了
2、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这在“胜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里是卓然不群的。可以说项羽本纪是中国文化的咏叹调,既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婉,又不乏“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怆然,具有永久的思想魅力。即便史记都散失了,惟项羽本纪留了下来,司马迁的崇高历史地位也是不受影响的。由于有了项羽本纪的传世,才有了南宋时梧桐树下细雨中一代词人李清照那首脍炙人口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工,山东教育2003年第3、4期,案例2: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
3、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1)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探究;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师生互动;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余地。,2.学会使用教材,(2)把握新教材的要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知识呈现过程;教材的逻辑体系;教材的知识点与能力
4、训练点;教材的例题与练习题;教材的章节小结;,3.学会教学目标设计,(1)目标的三个纬度:知识与技能如:给出有关战争的是非题,学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过程与方法如:给出在一操场上建筑工程设计的描述,生成完成任务所需时间与所需工人数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注意:一节课的目标未必同时具备上述三项内容,具体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灵活选用。,(2)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内容的抽象化;学生水平的适切化。,(3)目标的四个要素:,行为主体:学习者;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
5、度: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4)常用的行为动词,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技能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类推等。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过程与方法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5)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
6、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应该陈述教师打算做什么。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3.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如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注:后两类目标称为表现性目标,可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学生习得什么。,案例1:小学语文葡萄沟的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生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过程与方法: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虚拟的情境,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体验:
7、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4.学会教学过程设计,(1)设计目的确定教学程序,明确各步骤(环节)的教学任务,选择确定教学方法。(2)设计思路第一步: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起点)和终点目标;第二步:分析“使能目标”,即学生为达到终点目标而需掌握的前提性知识技能目标;第三步:分析“支持性条件”,即学生为掌握高一级的目标需要的学习动机、认知策略等。,起点能力,使能目标,终点目标,支持性条件,是学生为达到终点目标而需掌握的前提性知识技能目标,是学生为掌握高一级的目标需要的学习动机、认知策略等,(3)设计方法:,内容有序化:起点能力使能目标1 使能目标2 终点目标,序列问题化:将各子技能分别设计成问题,构成问题
8、系列问题主体化:利用支持性条件,设计各子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从而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观察、思考、操作、讨论、自学、讲解等)注意:教学程序设计的关键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的学习内容发挥固定、粘合作用的知识点向新的学习内容的过渡。,(4)教案的编写,教案的内容:授课班级、时间:课题:教学目标:课型、教具、学具:教学过程:主体部分,反映教、学的实际活动作业设计等注意:教学过程是对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直接的实质性反映,不要写成介绍性的间接说明。,教案的一般格式,核心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案例1:小学语文葡萄沟,案例2:,问题: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
9、行,距离是50km,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问他几小时可以碰到?引导分析: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本题有哪些相等关系呢?从路程角度分析: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时间。如果设甲、乙相遇,用的时间为x,此时相等关系: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乙行走的 乙行走时间=。则可得到方程:3x+2x=50,案例3,教学内容:认识乘法教材插图: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草地上零星地分散着几棵小树,还有一些小白兔正在吃草,小白兔是一对一对(两只两只)在一起的,一共有6对。正是这6对小白兔蕴含了乘
10、法这一数学内容。师:小朋友们,看这幅彩图,告诉老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见了大树。,生2:我看见了绿草。生3:我看见了小河。生4:我看见了河上的小桥。师:你们还看见了什么?生5:我看见了河里面的水。师: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小白兔吗?生(齐):看见了。师:好!那你们数数看,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师:小强,你告诉大家共有多少只小白兔?小强:一共有12只小白兔。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数的吗?小强:我是一只一只数的。师:小林,你告诉大家多少只小白兔?小林:12只。师:你是怎么数的呢?小林:我也是一只一只数的。,师:你们不会两只两只地数吗?(以反问的方式把两只两只的数法向学生和盘托出,使学生丧失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践 新课程 教学 技能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