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培训教材.ppt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培训教材.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培训教材,2008年6月,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8号,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7年6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局长:邵明立 二00七年七月十日,3,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章节设置,共15章,177条第一章 总则(9条)第二章 基本要求(20条)第三章 药物的临床试验(15条)第四章 新药申请的申报与审批(3节28条)第一节:新药临床试验 第二节:新药生产 第三节:新药监测期第五章 仿制药的申报与审批(11条),4,第六章 进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2节21条)第一节:进口药品的注册 第二节:进口药品分包装的注
2、册第七章 非处方药的申报(5条)第八章 补充申请的申报与审批(10条)第九章 药品再注册(8条)第十章 药品注册检验(8条),5,第十一章 药品注册标准和说明书(3节10条)第一节:药品注册标准 第二节:药品标准物质 第三节:药品名称、说明书和标签第十二章 时限(8条)第十三章 复审(5条)第十四章 法律责任(11条)第十五章 附则(7条),6,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1、药品注册的定义:第三条药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说明:原办法(指2002年药品注
3、册管理办法试行版)第三条为:“进行系统评价”。,7,2、关于特殊审批: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药,对创制的新药、治疗疑难 危重疾病的新药实行特殊审批。第四十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下列申请可以实行特殊审批:(一)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 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二)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 品;(三)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 床治疗优势的新药;(四)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符合前款规定的药品,申请人在药品注册过程中可以提 出特殊审批的申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 审评中心组织专家会议
4、讨论确定是否实行特殊审批。特殊审批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8,说明:与原办法相比:(1)取消了“突发事件应急所必需的药品”的快速审批。(2)将“快速审批”改为“特殊审批”。(3)对用于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新药的特殊审批,要求是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9,3、药品注册工作职责:第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注册 工作,负责对药物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和进 口进行审批。说明:其中省局的职责在后面各相关章节中分别作出了规定。4、对药监部门注册审批制度的要求:第六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第七条:社会公告和听证制度;第八条:注册信息查询制度;第九条:保密义务。,10,5、药品注册申
5、请人的定义:第十条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指提 出药品注册申请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构。6、药品注册申请的项目:第十一条药品注册申请包括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及其补充申请和再注册申请。说明:对应原办法有两点变化:(1)将“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申请”变更为“仿制药 申请”。(2)将“再注册申请”列入该条款中。,11,7、药品注册分类:与原办法相比,主要是中药部分发生变化,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没有变化。附件1: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有所变化,共分为9 类:1 6类为新药;7、8类按新药程序申报;9 类为仿制药。8、中药复方制剂的定义:附件1:“中药复方制剂应在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组
6、方。主要包括: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为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等。”9、附件1中注册分类7的定义:“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是指不同给药途径或吸收部位之间相互改变的制剂。,12,10、药品注册事项的定义:第十二条:“仿制药申请,是指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注册申请;但是生物制品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11、办法第二章的基本要求:第十三条申请人应当提供充分可靠的研究数据,证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并对全部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说明:申请人应当对申报资料全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第十四条药品注册
7、所报送的资料引用文献应当注明著作名称、刊物名称及卷、期、页等;未公开发表的文 献资料应当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外文资料应当按照要求提供中文译本。,13,第十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执行国家制定的 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可以组织对药 品的上市价值进行评估。第十六条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非 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进行现场核查、有因核 查,以及批准上市前的生产现场检查,以确认 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十九条申请人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后,应当按照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产工艺生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生产工艺和质 量标准对申请人的生产情况进行
8、监督检查。,14,12、关于专利纠纷的处理:第十八条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注册的药物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用途等,提供申请人或者他人在中国的专利及其权属状态的说明;他人在中国存在专利的,申请人应当提交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对申请人提交的说明或者声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行政机关网站予以公示。药品注册过程中发生专利权纠纷的,按照有关专利的法律法规解决。,15,13、关于委托研究和检测的要求:第二十四条申请人委托其他机构进行药物研究或者进行 单项试验、检测、样品的试制等的,应当与 被委托方签订合同,并在申请注册时予以说 明。申请人对申报资料中的药物研究数据的 真实性负责。说明:要求申请人在注
9、册申报资料中对委托研究和检测情况予以说明。14、对境外研究机构提供研究资料的要求:第二十六条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有境外药物研究机构提供的药物试验研究资料的,必须附有境外药物研究机构出具的其所提供资料的项目、页码的情况说明和证明该机构已在境外合法登记的经公证的证明文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审查需要组织进行现场核查。,16,15、新药申请的申报与审批的有关规定:(1)第四十六条多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新药,应当由其中 的一个单位申请注册,其他单位不得重 复申请;需要联合申请的,应当共同署 名作为该新药的申请人。新药申请获得 批准后每个品种,包括同一品种的不同 规格,只能由一个单位生产。,17,(2)
10、第四十七条: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应当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且与原剂型比较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应当由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提出;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除外。说明:改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注册申请条件:(1)采用新技术且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2)申请人是药品生产企业;(3)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不限定申请 人。,18,16、药物临床试验的有关规定:(1)第三十条药物的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 验),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批准,且必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 量管理规范。
1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批准的临床试 验进行监督检查。说明:增加了对临床试验进行监督检查的要求。(2)第三十一条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仿制药申请和补充申请,根据本办法附件规定进行临床试验。附件1:改剂型品种应根据工艺变化的情况和药品的特点,免除或进行不少于100对的临床试验;仿制药视情况需要,进行不少于100对的临床试验;,19,(3)第三十五条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在符合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的车间制备。制备过程 应当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的要求。申请人对临床试验用药物的质量负责。说明:原办法规定:“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
12、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审查需要进行现场核查。”新办法取消了现场核查,质量责任由申请人承担。,20,(4)第三十九条:申请人完成临床试验后,向国家食局提交: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统计分析报告;数据库。,21,(5)第四十二条临床试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责令申请人修改试验方案、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一)伦理委员会未履行职责的;(二)不能有效保证受试者安全的;(三)未按照规定时限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的;(四)有证据证明临床试验用药物无效的;(五)临床试验用药物出现质量问题的;(六)临床试验中弄虚作假的;(七)其他违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说明:取消
13、了原办法规定的以下两条:(一)未及时、如实报送临床试验进展报告的;(二)已批准的临床试验超过原预定研究结束时间2年仍未 取得可评价结果的。,22,(6)第五十条申请人完成临床前研究后,应当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如实报送有关资料。第五十二条“申请注册的药品属于生物制品的,还需抽取3个生产批号的检验用样品,并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说明:原办法规定:申请人须同时报送临床前研究资料和药物实样。并抽取1至3个生产批号的检验用样品,并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变化:申请临床试验只需报送相关资料,除生物制品外,药监部门不再抽取样品安排注册检验。申请人必须
14、保证药品质量。但药监部门可进行抽查检验。,23,(7)第五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审查意见、核查报告以及申报资料送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并通知申请人。说明:原办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审查意见、核查报告及申报资料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通知申请人。变化:新办法明确了:省局对临床试验注册(第53条)、新药生产注册(第 58条)、仿制药注册(第78条)审查结果报国家药审 中心。省药检所对上述注册检验结果报国家药审中心,抄报 省局(第54条、第59条、第64条、第79条)。,24,临床试验注册程
15、序:,申请人提出申请报送资料,省局形式审查,受理通知书,省局:研制情况、原始资料现场核查;(30日)申报资料初审、提出审查意见;生物制品抽3批样品;向药检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国家药审中心审评(90日),申请人,药检所生物制品样品检验,标准复核(60日),不予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规定,5日内,申请人补充资料(4个月),不完善,国家局审批(20日),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不符合规定,符合规定,审批意见通知件,符合规定,25,17、新药生产注册有关规定:,(1)第五十六条申请人完成药物临床试验后,应当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申请生产的申报资料,并同时向中国药品生
16、物制品检定所报送制备标准品的原材料及有关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26,(2)第五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组织对临床试验情况及有关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对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审查意见。除生物制品外的其他药品,还需抽取3批样品,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标准复核的通知。说明:原办法规定:“5日内组织对生产情况和条件进行现场核查;抽取连续3个生产批号的样品,并向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变化:1、省局现场核查临床试验和原始资料真实性和规范性;2、样品:生物制品由国家局负责抽样;其他由省局抽 样3批,未强调抽取连续3个生产批号的样品;3、省局不负责对生产情况和条件
17、进行现场核查;4、省局向药检所发出标准复核通知。,27,(3)第五十九条药品检验所应对申报的药品标准进行复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复核意见送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同时抄送通知其复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申请人。,28,(4)第六十条:国家药审中心收到申报资料后组织对申报资料进行审评,必要时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资料,并说明理由。符合规定的,国家药审中心通知申请人申请生产现场检查,并告知国家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不符合规定的,国家药审中心将审评意见和有关资料报送国家局,国家局依据技术审评意见,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发给审批意见通知件,并说明理由。说明:1、明确了省局报送的资料
18、由国家药审中心组织审评,职责更明确。2、增加了生产现场的检查,由药审中心负责通知申请人和国家认证中心。3、审评不符和规定的,药审中心报国家局处理。,29,第六十一条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生产现场检查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提出现场检查的申请。第六十二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在收到生产现场检查的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组织对样品批量生产过程等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核定的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同时抽取1批样品(生物制品抽取3批样品),送进行该药品标准复核的药品检验所检验,并在完成现场检查后10日内将生产现场检查报告送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30,第
19、六十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依据技术审评意见、样品生产现场检查报告和样品检验结果,形成综合意见,连同有关资料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综合意见,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规定的,发给新药证书,申请人已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并具备生产条件的,同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不符合规定的,发给审批意见通知件,并说明理由。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获得批准后不发给新药证书;靶向制剂、缓释、控释制剂等特殊剂型除外。,31,申报新药生产注册程序:,申请人提出申请报送资料,省局形式审查,不予受理通知书,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规定,省局:临床试验、原始资料现场核查;
20、(30日)申报资料初审、提出审查意见;抽3批样品(生物制品除外);向药检所发出标准复核通知;,药检所质量标准复核(60日),国家药审中心审评(150日),申请人补充资料(4个月),申请现场检查(6个月内),不完善,不符合规定,国家局审批(20日),不予批准,发审批意见通知件,符合规定,国家认证中心现场检查(30日内)核定工艺,抽样1批(生物制品3批),药检所样品检验(30日),国家药审中心,省局,10日内,国家局审批(20日),5日内,符合规定,10日内,申请人,10日内,32,18、新药监测期(1)第六十六条“监测期内的新药,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局不批准其他企业生产、改变剂型 和进口”说明:
21、原办法规定:“监测期内的新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批准其他企业生产和进口”。(2)第六十九条药品生产企业对设立监测期的新药从获 准生产之日起2年内未组织生产的,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可以批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的 生产该新药的申请,并重新对该新药进行监测。说明:原办法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可以批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的生产该新药的申请,并继续对该新药进行监测”。,33,19、仿制药注册 第七十三条仿制药申请人应当是药品生产企业,其 申请的药品应当与药品生产许可证 载明的生产范围一致。说明:原办法规定:仿制药申请应当是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申请人
22、申请生产的药品应当与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中载明的生产范围和认证范围一致。变化:新办法未要求申请人持有GMP证书。,34,第七十四条仿制药应当与被仿制药具有同样的活性成份、给药途径、剂型、规格和相同的治疗作用。已有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应当参照有关技术指导原则选择被仿制药进行对照研究。第七十五条申请仿制药注册,应当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资料和生产现场检查申请。第七十六条:“已申请中药品种保护的,自中药品种保护申请受理之日起至作出行政决定期间,暂停受理同品种的仿制药申请”。说明:原办法中药保护品种仿制管理的相关条款,实际 管理中
23、,对已获得中药品种保护的品种,不受理仿制 申请;对已受理但未获得保护批准的品种,在此期间 可受理仿制申请。,35,第七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组织对研制情况和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并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 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组织进行生产现场检查,现场抽取连续生产的3批样品,送药品检验所检验。样品的生产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说明:1、省局组织对研制情况和原始资料进行现场核查;2、根据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组织进行生产现场检查;3、现场抽取连续生产的3批样品,送药品检验所检验;4、样品应当在取得GMP证书的车间生产;新开办药品 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品 注册 管理办法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050145.html